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一本作庞恭)与太子(指魏国的太子)质(作为人质抵押)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这是说自有知识的决断,不会随便相信别人话的)。’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指因谗言谤毁,不得复见魏王)。”

“三人成虎”是说市中本来无虎,由于有人一再传说,便令人信以为真。庞葱举“三人成虎”为例,是为了说服魏王不要听信谗言。后以此喻指人言可畏;流言虽然虚浮无据,但传闻一多,时间一长,就足以耸动视听了。

《乐府诗.折杨柳行》:“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


主谓 三人谎传市上有虎,听的人就会以为真的有虎。比喻谣言与讹传重复再三,就会蛊惑民心。语本《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邓析子·转辞》:“古人有言,众口铄金,~,不可不察也。”△用于事理类。→众口之矢 众口铄金。也作“三人成市虎”、“三夫成市虎”、“三言讹虎”。


【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战国策·魏策二》亦载。

【今译】魏国庞恭与太子去赵国邯郸作人质,临行对魏王说:“今天有一人说市上有虎,大王相信吗?”魏王答:“不信。”“二人说市上有虎,大王信吗?”答:“不信。”‘那三人说市上有虎,大王信吗?”答:“我相信了。”庞恭说:“市场上不会有虎这是明白无疑的,然而有三个人说就成真的了。现在邯郸比市远得多,议论我的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明察。”后庞恭从邯郸回来,魏王竟不见他。

【释义】 后以此典指流言可畏,易惑动视听。

【典形】 虎游于市、话虎、三成虎、三夫成虎、三虎、三人成虎、市虎、市中有虎、三言成虎、成虎不待三、众口成虎。

【示例】

〔虎游于市〕 宋·徐铉《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陇西公墓志铭》:“道或污隆,时有险易。蝇止于棘,虎游于市。”

〔话虎〕 明·徐渭《新建伯遗像》:“千古真知听话虎,百年遗象见犹龙。”

〔三成虎〕 清·秋瑾《吊屈原》:“臣心一如豸,市语三成虎。”

〔三夫成虎〕 金·元好问《过希颜故居》之四:“把臂论交分最深,三夫成虎古犹今。”

〔三虎〕 宋·黄庭坚《范蜀公挽词》:“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

〔三人成虎〕 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

〔市虎〕 宋·陆游《丁未除夕感怀》:“怨谤相乘真市虎,技能已尽似黔驴。”

〔市中有虎〕 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词语三人成虎】  成语:三人成虎   汉语大词典:三人成虎
【检索三人成虎】 全文检索:三人成虎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