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谓作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国君请您去管理国家,您首先抓什么?孔子说,当然是首先要“正名”了。子路说,有这样干的吗?您想的太不合时宜了,为什么一定要先正名呢?孔子说,你怎么这样卤莽?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不正,说话就不理直气壮;说话理由不充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能兴盛;礼乐不兴盛,刑罚也就不会适当;刑罚不适当,民众就无所适从。所以君子做事,一定要理由充分,对于自己说的话,切切不能有一点马虎,

【出典】: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例句】:

    元·郑德辉《迷青琐倩女离魂》杂剧:“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你今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并列 名,名分。名分恰当,办事说话道理就讲得通。语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张平《抉择》:“杨成是市委书记,是市里的第一把手,把这一问题反映给他,~。”△褒义。用于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方面。→理直气壮 入情入理 ↔名不正则言不顺 理屈词穷


解释 本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道理也讲得通。现 多用来指做事的理由正当并且充分。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卫国的国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 您打算先从哪儿着手呢?”

孔子说:“必须先正名,首先规定事物的正确名称。”子路 说:“有这个必要吗?老师您绕得太远了!正名干什么啊?”孔子 说:“你真鲁莽啊!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就不发表意见。 名称不搞清楚,说话就不理顺;说话不理顺,事情就做不成;事 情做不成,礼乐就得不到实施;礼乐得不到实施,刑罚就不会得 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该怎么干好。因此,君子给某个事 物命名一定有其命名的根据、有理由可说,说了以后就必定能够 施行。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

春秋时期,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动荡之中,当时不但有大 量新生事物需要进行认识、 概括与规范,而且由于诸 侯争霸与割据,同一事物 也有不同的解释,也需要 进行调整与规范。孔子之 所以认为治理国政首先应 该从“正名”入手,是因 为在他心里“名实相违” 是当时社会混乱的本质原 因。

例句

对不正之风提出批评,这 是名正言顺的事,你不必藏头 露尾的。


【词语名正言顺】  成语:名正言顺   汉语大词典:名正言顺
【检索名正言顺】 全文检索:名正言顺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