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哀哉

    原作“于乎哀哉”,为伤痛之辞。旧时祭文中常用以对死者的悲悼。后亦借以指死亡或事情完结,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诗经》里有首讽刺周幽王的诗,诗人看到国势衰败,回忆西周初年的鼎盛局面时说,从前祖先受天命,有召公这样的好臣子,一日开疆一百里,如今呀,一天失去一百里。伤心啊!今天的人啊,不尊重旧有的老臣。

【出典】:

    《诗经·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例句】: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 鲁迅《集外集·选本》:“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


并列 呜呼,文言叹词。哉,文言语气词。泛指悲哀。语出《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 维今文人,不尚有旧。”后来常用于对死者表示哀悼。多用于祭文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逢时不祥!”现在多用于幽默口吻,表示坏人死了或事情完结。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好几回检查身体,没有死症,不至于~是明明白白的。”△多用于表示悲哀方面。也作“於乎哀哉”。


解释 本为表示对死者哀悼的悲痛之辞。现多用来表示死亡或事情 完结,有时含诙谐或讽刺意味。

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 的政治家、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孔子是当时最博学 的人之一,早年曾周游 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 主张,但不为当时的诸 侯采纳,于是退而专心 编修《诗》《书》《礼》 《乐》《春秋》。孔子的 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 后世尊称为“至圣”。

鲁哀公十六年(公 元前479年)四月十一 日,孔子死了。鲁哀公 致悼词说:“上天不善, 不肯留下他这样一位国 老,让他捍卫我居于王 位,使我孤零零地忧愁 成疾。哎哟!真是悲哀 啊!仲尼先生啊,你这 样一走,我就失去了约 束提高自己的榜样。”

近义 一命呜呼

例句

秦邦业将秦钟打了一顿, 自己气得老病发了,三五日, 便呜呼哀哉了。


【词语呜呼哀哉】  成语:呜呼哀哉   汉语大词典:呜呼哀哉
【检索呜呼哀哉】 全文检索:呜呼哀哉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