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袴恩

    襦(rú如):短衣,短袄,上衣。袴:(同“裤”kù库):套裤,下衣。指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严冬季节制做棉衣救济受冻百姓的恩德。萧统(501-531年),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代文学家。梁武帝长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太子,未即位而卒,谥(shì试,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曾招集文学之士编辑《文选》30卷,对后世颇有影响。太子自幼聪敏,三岁学习《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全能大声背诵。太子姿貌甚美,举止大方。读书数行俱下,过目不忘。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喜欢接纳才学之士,不知疲倦。经常与才学之士商榷古今,研讨篇籍;文章著述习以为常。当时东宫有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曾有过。太子虽身处皇室,却深知体恤百姓。普通年间,由于战乱,京师之内谷米昂贵,太子遂命节衣缩食。每逢霖雨积雪,就选派可靠的人,深入闾(lǔ吕,古时25家为一闾)巷,对贫困之家及流寓道路的人,周密赈救;还提大批绵帛,制做许多棉衣、棉裤,送给受冻的贫民。如穷人死了无力办理丧事,他就给买一个薄板棺材。此典往往比喻在位者施惠于民。

【出典】:

    《梁书》卷8《昭明太子传》168页:“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fěi匪,薄)衣减膳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做襦袴,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huì慧,小而薄的棺材)。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liàn练,收束。又读liǎn脸)容色。”

【例句】:

    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


【检索襦袴恩】 全文检索:襦袴恩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