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唾手可取

【成语】:唾手可取
【拼音】:tuò shǒu kě qǔ
【简拼】:tskq
【解释】: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
【出处】:《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示例】:~的东西我们不能拿。
【近义词】:唾手可得
【反义词】:难上加难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极容易得到
【英文】:extremely easy to obtain
【成语故事】: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

唾手可取 典故或故事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不费任何力气,轻易就可达到目的。又作“唾手可得”、“垂手可得”。出自唐褚遂良之语。褚遂良的事迹见“飞鸟依人”条。他曾谏阻唐太宗征高丽,未被接受,便上言道:高丽之地,殊裔绝域。不像两京四境,为腹心和肢体。只要遣一二比较谨慎的将领,率领精兵10万,便“唾手可取”。

【出典】:

    《新唐书》卷105《褚遂良传》4027页:“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10万,翔(kuài快)云輣(péng朋),唾手可取。”

【例句】:

    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全传》58回:“只除非教呼延将领赚开城门,唾手可得。”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7回:“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清末·李宝嘉《官场现形记》36回:“自以唐二乱子有此内线,只要不惜银钱,差使自然唾手可得。”

唾手可取 成语接龙

【顺接】:取名致官 取与不和 取求不疵 取予有节 取容当世 取法乎上 取民愈广 取威定功 
【顺接】:分钱不取 不思进取 操券而取 余事勿取 豪干暴取 一毫不取 战胜攻取 明弃暗取 
【逆接】:拾人余唾 严光一唾 面能干唾 向天而唾 银钩玉唾 交詈聚唾 拾人涕唾 珠玑咳唾 
【逆接】:唾玉钩银 唾面勿拭 唾壶频敲 唾壶击玉 唾面自干 唾壶击缺 唾手可待 唾井无理 


 查看:「唾手可取」的典故、唾手可取成语故事
 查看:「唾手可取」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