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医籍考 日 丹波元胤

  卷一

  医经(一)

  〔黄帝内经〕汉志十八卷 佚〔外经〕汉志三十七卷 佚〔黄帝素问〕隋志九卷(梁八卷 按旧唐志亦曰八卷)存佚皇甫谧曰。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甲乙经序)

  褚澄曰。素问之书。成于黄岐。运气之宗。起于素问。将古圣哲妄邪。曰。尼父删经。三坟犹废。扁鹊卢出。卢医遂多。尚有黄岐之医籍乎。后书之托名于圣哲也。曰。然则诸书不足信邪。由汉而上。有说无方。由汉而下。有方无说。说不乖理。方不违义。虽出后学。亦是良师。(褚氏遗书)

  邵雍曰。素问阴符。七国时书也。(皇极经世书)

  程颢曰观素问。文本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道理总是。想当时亦须有来历。(二程全书)

  司马光曰。谓素问为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根据托以取重耳。(传家集与范景仁第四书)

  林亿等曰。按王氏不解所以名素问之义。及素问之名。

  起于何代。按隋书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甲乙经序。晋皇甫谧之文已云。素问论病精辨。王叔和西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针经。汉张仲景撰伤寒卒病论集云。撰用素问。是则素问之名。着于隋志。上见于汉代也。自仲景以前。无文可见。莫得而知。据今世所存之书。则素问之名起汉世也,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曰。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元起虽有此解。义未甚明。按干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

  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 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素问新校正)

  又云。或云。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曰。人生天地之间。八尺之躯。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十二经之血气大数。皮肤包络其外。可剖而视之乎。非大圣上智。孰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甲乙经序)

  窦苹曰。内经十八卷。言天地生育。人之寿夭系焉。信三坟之书也。然考其文章。知卒成是书者。六国秦汉之际也。(酒谱)

  朱熹曰。黄帝纪云。其师岐伯明于方。世之言医者宗焉。然黄帝之书。战国之间犹存。其言与老子出入。

  予谓此言尤害于理。窃意黄帝聪明神圣。得之于天。其于天下之理。无所不知。天下之事。无所不能。上而天地阴阳。造化发育之原。下而保神练气。愈疾引年之术。以至其间庶物万事之理。巨细精粗。莫不洞然于胸次。是以其言有及之者。而世之言此者。因自托焉。以信其说于后世。至于战国之时。方术之士。遂笔之书。以相传授。如列子之所引。与夫素问握奇之属。盖必有粗得其遗言之仿佛者。如许行所道神农之言耳。周官外史所掌。三皇五帝之书。恐不但若是而已也。(文集古史余论)

  王炎曰。夫素问乃先秦古书。虽未必皆黄帝岐伯之言。然秦火以前。春秋战国之际。有如和缓秦越人辈。

  虽甚精于医。其察天地阴阳五行之用。未能若是精密也。则其言虽不尽出于黄帝岐伯。其旨亦必有所从受矣。(运气说出于新安文献志)

  沈作哲曰。内经素问。黄帝之遗书也。学人不习其读。以为医之一艺耳。殊不知天地人理。皆至言妙道存焉。文本讹脱错乱。失其本经。(寓简)

  高承曰。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命雷公岐伯。教制九针。着内外经。素问之书咸出焉。(事物纪原)

  陈振孙曰。素问。黄帝与岐伯问答。三坟之书。无传尚矣。此固出于后世根据托。要是医书之祖。(书录解题)

  刘 曰。内经十八卷。素问外九卷不经见。且勿论。姑以素问言之。则程邵两夫子。皆以为战国书矣。然自甲乙以来。则又非战国之旧矣。自朱墨以来。则又非甲乙之旧矣。(文集)

  朱震亨曰。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格致余论)

  吕复曰。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韩诸公子所着。程子谓出于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政因。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

  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则治要。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大纲要法。无越是书矣。然西汉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白氏二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不指为内经。唐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其为师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而其用亦勤矣。(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宋濂曰。黄帝内经。虽疑先秦之士。根据仿而托之。其言深。其旨邃以弘。其考辨信而有征。是当为医家之宗。(文集)

  刘纯曰。问云。读素问有不晓者。奈何。曰。乃上古之书。中间多有缺文舛讹。且通其可通。缺其所可疑。

  又王冰释于强解。及失经意者。亦有之。须自要着力。熟读玩味。(医经国小)

  方孝孺曰。世之伪书众矣。如内经称黄帝。汲冢书称周。皆出于战国秦汉之人。故其书虽伪。而其文近古。

  有可取者。(逊志斋集)

  王 曰。内经谓为黄帝之书。虽先秦之士。根据仿而托之。其言质奥。而义弘深。实医家之宗旨。殆犹吾儒之六经乎。(青岩丛说)

  陈绎曾曰。素问善议论理明。故枝节详尽。而论辨精审。先秦书皆然。(文章欧冶)

  黄省曾曰。农黄以来。其法已久。考其嗣流。则周之矫之俞之卢。秦之和之缓之 。宋之文挚。郑之扁鹊。

  汉之楼护阳庆仓公。皆以黄帝之书。相为祖述。其仓公诊切之验。独幸详于太史。而候名脉理。往往契符于素问。以是知素问之书。其文不必尽古。而其法则出于古也。(五岳山人集内经注辨序)

  赵口口曰。传记言内经乃黄帝书。难经乃越人书。吾观内经非黄帝书。直越人书。难经非越人书。直仓令书耳。以为仓令之书。故必寄之于越人。以为越人之书。故必寄之于黄帝。假令内经非黄帝。难经非越人。岂不足以牖世而煽俗。彼谓内经不寄诸黄帝。则其为越人者无以安。难经不寄诸越人。则其为仓令者无以安。将无或乎泯其道。以安其身。将无或乎泯其身。以存其道。将无几乎泯其名。以存其道。安其身。身苟免于非辟。道有济于开成。虽没世而名弗称。君子弗疾也。(赵浚谷文集)

  顾从德曰。今世所传内经素问。即黄帝之脉书。广衍于秦越人阳庆淳于意诸长老。其文遂似汉人语。而旨意所从来远矣。(重雕素问序)

  周木曰。素问之书。虽不实出于黄岐之世。要亦去先王未远。时人祖述黄岐遗意而作者也。词古义精。理微事着。保天和于未病。续人命于既危。彝伦益敦。王化滋盛。实医家之宗祖。犹吾儒之有五经也。故曰。医人不读素问。犹士人不治本经。其以是欤。(素问纠略序)

  桑悦曰。素问。乃先秦战国之书。非黄岐手笔。其称上古中古。亦一左证。玩其词意。汪洋浩汗。无所不包。其于五脏收受之法。吕不韦着月令似之。其论五气郁散之异。董仲舒郭景纯叙五行灾异祖之。其论五脏梦虚所见之类。楞严经说地狱仿之。论运气。则可为历家之准则。论调摄。则可为养生者之龟鉴。扩而充之。可以调和三光。燮理阴阳。而相君之能事毕矣。又岂特医而已耶。(素问钞序)

  郎瑛曰。素问文非上古。人得知之。以为即全元起所者。犹非隋唐文也。惟马迁刘同近之。又无此等义语。宋聂吉甫云。既非三代以前文。又非东都以后语。断然以为淮南王之作。予意鸿烈解中内篇文义。实似之矣。

  但淮南好名之士。即欲藉岐黄以成名。特不可曰述也乎。或医卜未焚。当时必有岐黄问答之书。安得文之以成耳。

  不然阴阳五行之理学。思固得人身百骸之微。非圣不知。何其致疾之由。死生之故。明然纤悉。此淮南解性命道理处。必窃素问。而诡异奇瑰处。乃苏飞等为之也。故宋潜溪以淮南出入儒墨不纯正。此是也。且淮南七十二候。

  与素问注。皆多芍药荣五物。改麦秋至为小暑至。较吕氏春秋不同。则王冰当时亦知素问出淮南也。岐黄之文。

  至于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则黄帝时果末世邪。又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则仪狄是生其前。而彼时人已皆伪耶。精微论中。罗裹雄黄。禁服篇中。软血而受。则罗与软血。岂当时事耶。予故以为岐黄问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七修类稿)

  昊昆曰。五内阴阳。谓之内。万世宗法。谓之经。平日讲求。谓之素问。马莳曰。素问者。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者。是也。此书出于岐伯者多。故本纪不及诸臣耳。然此素问八十一篇。而复有灵枢八十一篇。大抵素问所引经曰。俱出灵枢。则灵枢为先。而素问为后也。书中止以天师夫子。尊岐伯鬼臾区。而其余诸臣。未闻其以是称。至雷公则自名。曰小子细子。黄帝亦有训之之语。意者。所造未及诸臣。而年亦最少。且其曰公曰伯曰师。似皆以爵称之。即如宝命全角论。有曰天子。曰君王。移精变气论。五常政大论。灵枢官能篇。皆称曰圣王。着至教论。疏五过论。

  有封君侯王灵枢根结篇。有王公大人等称。则其为爵无疑也。至于鬼臾区少俞伯高。皆诸臣名耳。后世程子谓出于韩诸公子之手。或谓先秦儒者所作。是皆泥乎爵号文本。而未绎全书。故臆说有如此者。乃今详考六节脏象论。

  天元纪大论。五营运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篇。则论天道历法万象。人身经络脉体。人事治法。辞古理微。非子书中有能偶及雷同者。真唯天神至圣。始能作也。愚意上天以仁爱斯民为心。而伐命唯病。治病惟书。然玄默无言。故挺生神圣。以代之言。而早出此书。以救万古民命耳。况六书制自伏羲。医药始于神农。自伏羲以至黄帝。千有余年。其文本制作甚明。外纪本纪。俱载黄帝纪官举相。明历作乐。制为衮冕舟车。画野分列。经土设井。播百谷。制城郭。凡爵号文本。时已咸备,历金天高阳高辛诸氏。又经三百四十余年。始迄陶唐。则诸凡制作。人知唐虞为盛。而不知肇自羲皇。其所由来者渐也。何独内经之作。史书灵素均诬乎哉。

  朱载 曰。按素难二经。乃先秦古书。三代名医。所相授受。秦始皇有令。不烧医卜种树之书。由汉迄今。

  医流遵用。虽经历代变。更未闻有人妄加删改。(乐书)

  胡应麟曰。医方等录。虽亦称述岐黄。然文本古奥。语致玄渺。盖周秦之际。上士哲人之作。其徒欲以惊世。窃附黄岐耳。(经籍会通)

  又曰。凡班志所无。而骤见六朝后者。往往多因战国子书残轶者补缀之。而易其名。以为真。则伪莫掩。以为伪。

  则真间存。尤难辨。自前辈少论及此。余不敏实窃窥之。观素问灵枢之即内经。则余言可概见矣。素问。今亦称内经。然隋志止名素问。盖黄帝内外经五十五卷。六朝亡逸。故后人缀辑。而易其名耳。(四部正讹)

  又曰。有伪作于前代。而世率知之者。风后之握奇。岐伯之素问。是也。(同上)

  又曰。素问精深。阴符奇奥。虽非轩后。非秦后书。(同上)

  周礼曰。医家之素问。即儒者之六经。其词隐。其旨深。非资禀上智。功极研究者。不能窥其影响。况以中人之资。粗知医药。即动以黄帝岐伯为言。其不至于戕人之生者几何哉。仲景东垣河间丹溪。是皆禀上智之资。致研究之功。而能读其书以悟之者也。(医圣阶梯)

  张介宾曰。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平素所讲问。是谓素问。

  方以智曰。岐黄云内经。言身内也。(通雅)

  又曰。守其业而浸广之。灵枢素问也。皆周末笔。(同上)

  祝文彦曰。内经素问。后人传以为岐黄之书也。其论脉法病证。未必不有合于圣人之意。词义古朴。未必不有得古人之遗。然自余观之。确乎为秦以后书。而非尽岐伯黄帝之言也。当时和扁诸神医。必有传于岐黄真谛。而后能彰起死回生之术。则岐黄之微言。宜有一二存乎后世者。而后人附会之。以成是书。实非岐黄所着也。

  或者曰。内经所云黔首。盖秦时语乎。曰。不但此也。五帝皆至圣。而孔子删书始唐虞。以唐虞前无书史。而至唐虞乃始也。唐虞书不过数百言耳。而黄帝书。乃至数千万言乎。且前民利用之事。皆五帝以前。圣人所为。何他事一无书文可考。而独治病之书。详而尽如是耶。又内经一书。文气坚峭。如先秦诸子。而言理该博。绝似管荀。造词质奥。又类鬼谷。非秦时人书而何。或又曰。人有此等学问。曷不自着姓名。而假托古人耶。曰。如汲冢越绝等书。此人止求其书之传。

  不必名之着。犹前人质朴之意也。若今世人一无所见。便妄自居乎作者之林矣。(庆符堂集)

  杭世骏曰。李珠问。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今之内经。果是当年之书欤,抑后人所记欤。答云。内经刘向编七录时。已有之。秦焚诗书。内经想以方术得存。其书深奥精密。非后人所能伪托。(质疑)

  魏荔彤曰。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文顺义泽。篇章联贯。读之俨如礼经也。(伤寒论本义序)

  张志聪曰。坟典乃史臣记述之书。先言义理精微。次叙君臣咨访。本欲斯道彰明。永垂金石。故其文词。

  或加敷衍。至于阴阳之离合盛衰。血气之生始出入。其神灵睿圣。恶能洞彻隔垣乎。

  又曰。阴阳之理。论焉列焉。总归于一。推之数之。可万可千。是以全经文义。或同中示异。或异中见同。词若盾矛。理无枘凿。

  冯舒曰。素问一书。通篇有韵。(诗纪匡缪)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曰。黄帝素问。原本残阙。王冰采阴阳大论以补之。其书云出于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述旧闻。着之竹帛。故通贯三才。包括万变。虽张李刘朱诸人。终身钻仰。竟无能罄其蕴奥焉。韩曰。秦汉以前。有说无方。故内经诸书,郑重 缕。亦多累世附会窜杂之言。(医通)

  刘奎曰。内经多系后人假托。观其文章可见。即如尚书断自唐虞。其文辞佶屈赘牙。非注解猝莫能醒。内经若果系黄帝时书。其文辞之古奥。又不知更当如何者。今观其笔墨。半似秦汉文本。其为后人假托不少。况乃屡经兵火。不无错简鲁鱼。势所必然。孟子于武成尚取其二三策。况乃他焉者乎。(温疫论类编)

  姚际恒曰。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冰以汉志有内经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故后人于素问系以内经者。非是。或后人得内经。而衍其说为素问。亦未可知。素问之名。人难卒晓。予按汉志阴阳家,有黄帝泰素。此必取此素字。又以与岐伯问。故曰素问也。其书后世宗之。以为医家之祖。然其言实多穿凿。至以为黄帝与岐伯对问。盖属荒诞。无论隋志之素问。即汉志所载黄帝内外经。并根据托也。他如神农轩辕风后力牧之属尽然。岂真有其书乎。或谓。此书有失侯失王之语。

  秦灭六国。汉诸侯王国除。始有失侯王者。予按其中言黔首,又藏气法时。曰夜半。曰平旦。曰日出。曰日中。

  曰日 。曰下晡。不言十二支。当是秦人作,又有言岁甲子。言寅时。则又汉后人所作。故其中所言。有古近之分。未可一概论也。(古今伪书考)

  何梦瑶曰。昔人谓内经。非岐黄书。乃后人之假托。要未必出于一手。故有醇有疵。分别观之可耳。(医碥)

  薛雪曰。黄帝作内经。史册载之。而其书不传。不知何代明夫医理者。托为君臣问答之辞。撰素问灵枢二经传于世。想亦闻陈言于古老。敷衍成之。虽文多败阙。实万古不磨之作。窥其立言之旨。无非窃拟壁经。故多繁辞。然不迨拜手赓扬。都俞吁 之风。远矣。且是时。始命大挠作甲子。其千支节序占候。岂符于今日。而旨酒溺生。禹始恶之。尝其玄酒味澹。人谁嗜以为浆。以致经满络虚。肝浮胆横耶。至于十二经配十二水名。彼时未经地平天成。何以江淮河济。方隅畛域。竟与后世无岐。如此罅漏。不一而足。(医经原旨绪言)

  按先子曰。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及白氏扁鹊内外经之目。内外。犹易内外卦。

  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韩非内外储说。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内字。诸家有说。不可从也。素问名。

  林亿等以为问太素之义是也。史记殷本纪。伊芳尹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隐曰。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列子干凿度并云。太素者。质之始也。汉艺文志。黄帝泰素二十篇。刘向别录云。言阴阳五行。

  以为黄帝之道。故曰太素。素问。乃为太素之问答。义可以证焉。其不言问素。而名素问者。犹屈原有天问。是倒置而下字尔。全元起解义未太明。吴昆等以为平素讲求问答之义。晁氏读书志曰。昔人谓素问。以素书黄帝之问。犹言素书也。俱臆度之见而已。至云笈七签。神仙通鉴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问之。作素问。荒诞极矣。盖内经之目。 见于汉志。而素问之名。出张仲景伤寒论序。曰。素问九卷。九卷。即今之灵枢。以素灵二书为内经者。出皇甫谧甲乙经序。而后历代诸家。无复异论焉。胡应麟特谓素问。今又称内经。然隋志止名素问。

  盖黄帝内外经五十五卷。六朝亡逸。故后人缀缉。易其名耳。此最有理。然晋去汉未远。皇甫氏之所序。或者古来相传之说。亦不可废也。第七卷。已亡于晋。皇甫谧甲乙经序曰。亦有亡失。隋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

  据林亿等说。全元起所注本。乃无第七。而王冰为旧藏之卷。补七篇。与素问余篇文。 然不同。其论运气。与六节脏象论七百十八字。全然别是一家言。林亿等以为阴阳大论之文。王冰取以补所亡。今考王叔和伤寒例所引。阴阳大论之文。曾无所见。林说难从。而若其篇第。不知古经为奈何。据林亿等校正之说。全元起本八卷。共六十八篇。至王冰补七篇。又分为八十一篇者。仿道德经难经也。是书实医经之最古者。往圣之遗言存焉。晋皇甫谧以来。历代医家。断为岐黄所作。此殊不然也。医之言阴阳尚矣。庄子谓疾为阴阳之患。左传医和论六气曰。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班固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可以见也。而汉之时。凡说阴阳者。必系之于黄帝。淮南子曰。黄帝生阴阳。又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高诱注云。说。言也。言为二圣所作。乃能入其说于人。人乃用之。刘向云。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汉志。阴阳医卜之书。冠黄帝二字者。凡十有余家。此其证也。是书设为黄帝岐伯之问答者。亦汉人所撰述无疑。方今医家。或牵合衍赘。以为三坟之一。或者诋毁排斥。以为赝伪之书者。俱为失矣。

  卷二

  医经(二)

  〔黄帝素问遗篇〕宋史四卷 佚〔赵简王补刊素问遗篇〕明史一卷 存林亿等曰。刺法论。本病论。二篇。亡在王冰注之前。按病能论篇末王冰注曰。世本既阙第七二篇。谓此二篇也。而今世有素问亡篇及昭明隐旨论。以为此二篇。托名王冰为注。辞理鄙陋。无足取者。

  马莳曰。刺法本病二篇。正本所遗。别有素问遗篇。其此。其本病论。正所以发明刺法论之义。内有折其郁气。资其化源等语。大义见六元正纪大论中。但彼则引而不发。至此二篇。始有下手处。惟升之不前。降之不入。故成五郁。惟不退位。故不迁正。司天不得迁正。则刚失守。而后三年成五疫。司地不得迁正。则柔失守。

  而后三年成五疠。后世不知司天在泉。天之右施。地之左施。及治五郁者。以其不知此二篇升降之义也。不能治疫疠者。以其不知二篇退位迁正。刚柔失守之义也。但不知始自何代。将此二篇。窃出私传。不入官本。斯人者其无后乎。

  明史曰。世传素问王冰注本。中有缺篇。简王得全本补之。

  按先子曰。今所传遗篇一卷。此乃王冰以后人所托而作。经注一律。出于一人之手。辞理浅薄。不足取。

  而马氏称之。亦何不思之甚也。赵府居敬堂刊本素问。载刺法本病二篇。明志所着。即是也。简王名高燧。成祖第三子。母文皇后。永乐三年封。乎元年。就藩彰德。宣德六年薨。事屡见于明史宗室传。

  〔素问逸篇〕一卷 存施沛跋曰。一曰独坐静寄轩下。有羽士顾予而问所读何书。答以素问。乃备晰疑义。因出逸篇二。以授予曰。此长生诀神现方也。随谢去。后访之不可踪迹。始知异人也。

  按是书所载。支离不经。实无足取者。盖施沛所托而作。徒供有识者之一噱耳。考沛始末未详。据四库全书史部职官类存目。有沛南京都察院志四十卷。曰沛修此时。则为南京国子监生。

  卷三

  医经(三)

  〔全氏(元起)注黄帝素问〕隋志八卷(新唐志作九卷讹本朝现下书目作十六卷) 佚南史王僧孺传曰。侍郎金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僧孺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说文有此砭字。

  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高氏之山多针石。郭璞云。可以为砭针。春秋。美 不如恶石。服子慎云。石。

  砭石也。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尔。

  林亿等曰。隋杨上善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

  按隋志作全元越。南史作金元起。并讹。今从新唐志。改考史。王僧孺死在天监二年。则元起当为齐梁间人。

  林亿等谓与杨上善同时。误矣。古今医统曰。全元起以医鸣晋。妄甚。先子曰。全元起注本。犹存于宋代。今据新校正所载。考其卷目次第。可以窥 略矣。卷一。平人气象论。决死生篇。脏气法时论。宣明五气篇。经合论。

  调经论。四时刺逆从论。(连六卷从春气在经脉分在第一卷中)凡七篇。卷二。移精变气论。玉版论要篇。诊要经终论。八正神明论。真邪论。标本病传论。皮部论。(篇末有经络论)骨空论。(自灸寒热之法以下在六卷刺齐篇末)气穴论。气府论。缪刺论。凡十一篇。卷三。阴阳离合论。十二脏相使篇。六节脏象论。阳明脉解篇。

  长刺节篇。五脏卒痛。凡六篇。卷四。生气通天论。全匮真言论。阴阳别论。经脉别论。通评虚实论。太阴阳明论。逆调论。痿论。凡八篇。卷五。五脏别论。

  汤液醪醴论。热论。刺热论。评热病论。疟论。腹中论。厥论。病能论。奇病论。凡十篇。卷六。脉要精微论。玉机真藏论。宝命全角论。刺疟论。刺腰痛论。刺剂论。(王本刺要论出于此篇)刺禁论。刺志篇。针解篇。四时刺逆从论。(春气在经脉至篇末在第一卷)凡六篇。卷七。阙。卷八。痹论。水热穴论。从容别白黑。(今示从容论)论过失。(王本疏五过论)方论得失明着。(征四失论)阴阳类论方论解。(王本方盛衰论)凡八篇。卷九。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五脏生成篇。异法方宜论。咳论。风论。大奇论。脉解篇。凡九篇。以上八卷。合六十八篇也。

  〔杨氏(玄操)素问释音〕(旧注音一作言) 宋志一卷 佚〔王氏(冰)注黄帝素问〕(今本题云次注) 新唐志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训诂。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着矣。亦天之假也。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鉴。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合。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论。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道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非迳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本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辩。群疑冰释。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有所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意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义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详其旨趣。则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柱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人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林亿等曰。按唐人物志云。王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

  又曰。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

  序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无第七。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谧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为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仍观天元纪论。五营运论。六微旨论。气交变论。五常政论。六元正纪论。至真要论七篇。居今素问四卷。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功记补之之类也。又按汉张仲景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是素问与阴阳大论。两书甚明。乃王氏并阴阳大论于素问中也。要之阴阳大论。亦古医经。终非素问第七矣。

  赵希弁曰。黄帝素问。唐王冰注。冰谓汉艺文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兼灵枢九卷。

  乃其数焉。先是第七亡逸。冰时始获。乃诠次注释。凡八十一篇。分二十四卷。今又亡刺法本病二篇。冰自号启玄子。(读书后志)

  陈振孙曰。唐太仆令王冰。注自号启玄子。案汉志。但有黄帝内外经。至隋志。乃有素问之名。又有全元起素问注八卷。嘉 中。光禄卿林亿。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亦颇采元起之说。附见其中。其为篇八十有一。王冰者。宝应中人也。(书录解题)

  沈作哲曰。王冰注素问叙气候。仲春有芍药荣。季春有牡丹华。仲夏有木槿荣。仲秋有景天华。皆月令历书所无。又以桃始华。为小桃华。王瓜生。为赤箭生。苦菜秀。为吴葵荣。戊寅元历皆有之。(寓简)

  刘完素曰。王冰迁移加减经文。亦有臆说。而不合古圣之书者也。虽言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既传于世。

  即文皆为墨字也。凡所改易之间。或不中其理者。使智哲以理推之。终莫得其真意。岂知未达真理。或不识其伪所致也。

  (原病式序)

  吕复曰。内经素问。唐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其师张公所藏。

  以补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于迂疏。引援或至于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

  田艺蘅曰。素问王冰注。雷乃发声之下。有芍药荣。芍药香草。制食之毒者。莫良乎芍药。故独得药之名。

  所谓芍药之和具而御之。草谓之荣。与此不同。况今芍药。四月始荣。故知其伪也。又田鼠化为 。下有牡丹华。

  牡丹花也。一名百两金。一名鼠姑。广雅谓之木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此时虽当华。古人不重。始纪于晋。而盛称于唐。亦伪也。(留青日札)

  马莳曰。唐宝应年间。启玄子王冰有注。随句解释。逢疑则默。章节不分。前后混淆。

  汪昂曰。素问。在唐有王启玄之注。为注释之开山。注内有补经文所未及者。可谓有功先圣。然年世久远。

  间有讹缺。风气未开。复有略而无注者。

  四库全书提要曰。黄帝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无素问之名。后汉张机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谧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卷之数合。则素问之名。起于汉晋间矣。故隋书经籍志。始着录也。然隋志所载。只八卷。全元起所注。已阙其第七。冰为宝应中人。乃得旧藏之本。补足此卷。宋林亿等校正。谓天元纪论以下。卷帙独多。与素问余篇。绝不相通。疑即张机伤寒论序。所称阴阳大论之文。冰取以补所亡之卷。理或然也。其刺法论。

  本病论。则冰本亦阙。不能复补矣。冰本颇更其篇次。然每篇下。必注全元起本第几字。犹可考见其旧第。按每篇注全本篇。第出于新校正。以为王冰者误。所注排决隐奥。多所发明。其称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

  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无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不必去火。宜壮水之主。

  以镇阳光。遂开明代薛己诸人探本命门之一法。其亦深于医理者矣。冰名见新唐书宰相世表。称为京兆府参军。

  林亿等引人物志。谓冰为太仆志。并系失载。然又非本朝人所撰。藤原佐世编现下书目。在宽平中。时当唐季。则是书殆出于隋唐间人者欤。仍以着录焉。

  〔林氏(亿)素问补注〕(今本题云重广补注)宋志二十四卷 存表曰。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夭 札瘥。国家代有。将钦敛时五福。以敷锡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受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具明于左史。厥后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次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迄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艺伎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其术暗昧。是以文注纷错。义理混淆。殊不知三坟之余。帝王之高致。圣贤之能事。唐尧之授四时。虞舜之齐七政。神禹修六腑以兴帝功。文王推六子以叙卦气。伊芳尹调五味以致君。箕子陈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顷在嘉 中。仁宗念圣祖之遗事。将坠于地。乃诏通知其学人。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遂乃搜访中外。裒集众本。寝寻其义。正其讹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窃谓未足以称明诏副圣意。而又采汉唐书录。古医经之存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考正焉。贯穿错综。磅因礴会通。或端本以寻支。或溯流而讨源。定其可知。次以旧目。正缪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义。于是详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恭惟皇帝抚大同之运。拥无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兴微学而永正。则和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

  天禄琳琅书目曰。重修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函。十册。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孙奇高保衡校正。孙兆改误。按宋史艺文志。乃晁陈诸家着录。皆第称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而无重广补注之名。且书录解题。但称林亿高保衡承诏校定。并无孙奇之名。亦不言有孙兆改误之事。今本增入孙奇孙兆二人。则重广补注决死生。其验如神。所着有素问钩玄。仲景或问。诸药论。甚精。窦文正默幼从其子元学。荐之元世祖。而老不可征。诏有司。岁给衣米终其身。

  〔李氏(季安)内经指要〕佚吴澄序曰。医有内经。与儒家六经准。其三才之奥。诸术之源乎。然其辞古。其旨深。医流鲜能读。儒流谓非吾事。亦不暇读。何望其能采奥而究源也哉。吾兄李季安自为举时。博洽群书。纂事记言。细字大帙。堆案盈箧。余尝叹其用心之密。用力之勤。中岁从事于医。其心力之悉。又有加焉。所辑诸家方论。靡不该备。抑其末耳。若素问。若灵枢。若难经伤寒论。所谓医家六经者。融液贯彻。取素问一经。纲提类别。较然着明。一览可了。名曰内经指要。余夙嗜此经。每欲与人共论。而莫可令获见。此能不抵掌称快。而篇布 乎天下。俾观者有径可寻。有门可入。人人能读内经。而得其奥。而得其源。则于儒家穷理尽性之方。医家济人利物之务。其不大有所裨欤。季安应人之求。不择贵富。虽贫贱不能自存。必拯其危急。皇皇惟恐后。盖以儒者之道。行医者之术。此其实行也。非止善着书而已。(文集)

  〔罗氏(天益)内经类编〕佚刘 序曰。近世医有易列张氏学。于其书虽所不考。然自汉而下。则惟以张机王叔和孙思邈钱乙为得其传。其用药则本七方十剂而操纵之。其为法。自非暴卒。必先养胃气为本。而不治病也。识者以为近古。而东垣李明之。则得张氏之学人。而其论著治验。略见遗山集中。镇人罗谦甫尝从之学。一曰遇予言。先师尝教予曰。夫古虽有方。而方则有所自出也。均香港脚也。而有南北之异。南方多下湿。而其病。则经之所谓水清湿。而湿从下受者也。孙氏知其然。故其方施之南人则多愈。若夫北地高寒。而人亦病是。则以所谓饮发于中。腑 于下。与谷入多而气少。湿居下者。我知其然。故我方之施于北。犹孙方施之南也。子为我分经病证而类之。则庶知方之所自出矣。予自承命。凡三脱稿。而先师二毁之。研磨订定。三年而后成。名曰内经类编。敢望吾子序。夫内经十八卷。素问外九卷不经见。且勿论。姑以素问言之。则程邵两夫子。皆以为战国书矣。然自甲乙以来。则又非战国之旧矣。自朱墨以来。则又非甲乙之旧矣。而今之所传。则又非战国之旧矣。苟不于其所谓全书者。观其文而察其理焉。则未有识其真是而贯通之者。今先生之为此也。疑特令学人之熟于此。而后会于彼焉尔。苟为不然。则不若戒学人之从事于古方。而学人苟不能然。则不若从事古方者之为愈也。罗亦以为然。予闻李死今三十年。罗祠而事之如平生。薄俗中而能若是。是可序。(文集)徐春甫曰。罗天益字谦甫。真定人。东垣弟子。潜心苦学。真积力久。居东垣门下十余年。尽得其妙。着有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行世(古今医统)

  〔朱氏(震亨)素问纠略〕一卷 存徐春甫曰。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浙之义乌人。自幼好学。日记千言。业举子。讲道入华山。拜许文懿公。一日。公谓以己疾久之。非精于医者弗能起。子多颖敏。其游艺于医而济人乎。于是丹溪复致力于医方。既而悟曰。执古方以疗今病。其势虽全。必也参之以素难。活泼权衡。乃能济世。遂出游求师。渡浙走吴。历南徐建业。皆无所遇。反还武州。闻太无先生。往拜之。数谒弗得接。求见愈笃。先生始接之。以刘张朱三家之书。为之敷扬其旨。彦修授教。而医益神。名益着。四方求疗者。辐辏于道。

  按证施方。录为医案可考。又着格致余论。致其秘云,(古今医统)

  〔滑氏(寿)读素问钞〕三卷 存仪真县志曰。滑寿世为许襄城人。当元时。父祖官江南。自许徙仪真。寿性警敏。学于韩说先生。日记千余言。操笔为文。词有思致。尤长于乐府。京口名医王居中客仪。寿数往叩居中。曰医祖黄帝岐伯。其言佚不传。

  世传者惟素问难经。子其习之。寿受读终卷。乃请于王。分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

  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凡十二类。钞而读之。自是寿学日益进。所向莫不奇中。

  按澹生堂书目。有滑氏素问注解三卷一册。想是同书。故今不揭出。

  〔汪氏(机)续素问钞〕三卷 存自序曰。予读滑伯仁氏所集素问钞。善其删去繁芜。撮其枢要。且所编次。各以类从。秩然有序。非于岐黄之学人不能也。但王氏所注。多略不取。于经文最难晓处。仅附其一二焉。然自滑氏观之。固无待于注。后之学人。未必皆滑氏。苟无注释,曷从而入首耶。爰复取王氏注。参补其间。而以续字弁之于首简。间有窃附己意者。则以愚谓二字别之。滑氏元本所辑者。不复识别。滑氏自注者如旧。别以今按二字。如此庶使原今所辑之注。

  各有分辨。或者或非。俾学人知所择焉。虽然。予之所辑。未必一一尽契经旨。而无所误。或者因予之误。推而至于无误。未可知也。谚云。抛砖引玉。亦或有补于万一云。正德己卯三月朔旦。

  祁门县志曰。汪机幼尝为邑诸生。母病呕。遂究心医学。凡岐黄扁仓诸遗旨。靡不探其肯綮。殊证奇疾。

  发无不中。名高难致。病者有听謦咳。顿喜遂瘳。所全活甚众。着有石山医案。医学原理。本草会编。素问钞。

  脉诀刊误。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答。伤寒选录。运气易览等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续素问钞九卷。明汪机撰。是编因滑寿素问钞。采王冰原注大略。因重为补录。凡所增入。以续字别之。九卷之中。分上中下三部。上四卷。中一卷。下四卷。其标目悉根据滑氏之旧。(存目)

  〔丁氏(瓒)素问钞补正〕十卷 存自序略曰。予被命守东嘉。夙夜只惧。勉修厥职,痛吾民往往误罹夭枉。故每自疚。乃召群医告曰。医者人之生命攸系。汝辈其知所慎乎。夫药之弗绩。术之弗精也,术之弗精。学之无本也。汝辈其尝学素问乎。曰。

  未也。奚为而弗学也。曰。病其言之隐赜也。其尝学素问钞乎。曰。未也。奚为而弗学也。曰。病其书之亥豕也。

  以故政暇。取其钞本。手自补正。以王氏注。有合于经者。亦并录之。使更相传录。择其子弟而诵习焉。犹恐其气运之难明。脉理之难晓也。因取五运六气主客之图。并诊家枢要。以附于后。庶几学人知所趣向。而吾民亦殆有赖矣。

  凡例曰。王注颇觉冗泛。今择取诸书增减。以附愚见。其有疑误。姑缺之以俟知者。一注释王氏颇详。因以为主。凡王注皆不名。滑氏则曰滑云。愚见则加圈以别之。一经文易晓者。一根据滑氏旧文。一五脏只详释一脏。余脏可以类推。

  休宁县志曰。丁瓒字汝器。西门人。丁氏自宋世业医。嘉靖初。丁绳以医名。子畜瓒。授其业。已藉数百缗欲与子。瓒谢归。医则奇中。人以仙目之。性好客。客常满。尝出五十缗。脱人于厄。书画有米倪风。年六十卒。

  四库全书提要曰。素问钞补正十二卷。明丁瓒编。瓒字点白。镇江人。嘉靖丁丑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初滑寿着素问钞。岁久传写多讹。瓒因其旧本。重为补正。复兼采王冰原注以明之。凡十二门。悉根据寿书旧例。又以五运六气主客图。并诊家枢要。附于后。(存目)

  〔吕氏(复)内经或问〕佚明史稿曰。吕复字符膺。鄞人。少孤贫。从师受经。习词赋。后以母患求医。遇名医衢人郑礼之于逆旅。遂谨事之。因得其古先禁方。及色脉药论诸书。讨求一年。试辄有验。自以为未精。尽购古今医书。晓夜研究。务穷其阃奥。自是出而行世。取效若神。其于医门群经。若内经素问。灵枢。本草。难经。伤寒论。脉经。脉诀。

  病源论。太始天元玉册。元诰。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语。中藏经。圣济经等书。皆有辨论。前代名医。如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庞安常钱仲阳陈无择许叔微张易水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严子礼王德肤张公度诸家。皆有评骘。所着有内经或问。灵枢经脉笺。五色诊奇赅。切脉枢要。运气图释。养生杂言。脉绪。脉系图。难经附说。

  四时燮理方。长沙伤寒十释。松风斋杂着。诸书。浦江戴良采其治效最着者。数十事。为医案。晚年自号沧洲翁。

  历举仙居临海教谕。台州教授。皆不授。

  〔王氏(翼)素问注疑难〕佚阳城县志曰。王翼幼颖悟。七岁闻人诵唐诗。一过能历历诵之。八岁善属文。既长日记千言。应进士举。因染疾弃业。遂精医术。疗疾多奇验。旁通律历。尤工于诗。所着有素问注疑难。伤寒歌括。算术若干卷。诗五百余篇。

  卷四

  医经(四)

  〔袁氏(仁)内经疑义〕未见王畿袁参坡小传曰。参坡袁公名仁。字良贵。浙西嘉善人也。洞识性命之精。而未尝废人事之粗。雅彻玄禅之奥。而不敢悖仲足之轨。天文地理。历律书数。兵刑水利之属。靡不涉其津涯。而姑寓情于医。谓可以全生。

  可以济人。着内经疑义。本草正讹。痘疹家传等书。百余卷。(一螺集)

  〔杨氏(慎)素问纠略〕明志三卷 未见钱谦益曰。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文忠公廷和之子也。七岁作拟古战场文。有曰。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青苔之骨。时人传诵。以为渊云再出。正德辛未。举会试第二。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武庙阅天文书。星名注张。又作汪张。下问钦天监及史馆。皆莫知。用修曰。注张。柳星也。历引周礼史汉书以复。湖广土官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入贡。同官疑为三地名。用修曰。此六字地名也。取大明官制证之。嘉靖癸未。修武庙实录。总裁二阁老。尽取稿草。属刊定焉。甲申七月。两上议大礼疏。率群臣撼奉天门大哭。廷杖者再。毙而复苏。谪戍云南永昌卫。投荒三十余年。卒于戍。年七十有二。(列朝诗集)

  按是书。升庵外集等不载。且与朱震亨书同名。先子尝疑之。贺藩大高知道。(元哲)曰。恐是升庵序震亨书者。修明志时。仍致误欤。

  此说亦有理。

  〔高氏(士)素问快捷方式〕三卷 未见〔郑氏(晓)素问摘语〕未见按上二书。见于浙江通志书目。

  〔蔡氏(师勒)内经注辨〕未见黄省曾序曰。尝谓医之道也。原详经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也。尝草木水火致剂。以救夭伤也。非圣人者神而明之。其谁与此。故曰。医者生生之具。圣人所以寿万民。而登之天年者也,农黄以来。其法已久。考其嗣流。则周之矫之俞之卢。秦之和之缓之 。宋之文挚。郑之扁鹊。汉之楼护阳庆仓公。皆以黄帝之书相为祖述。

  其仓公诊切之验,独幸详于大史。而候名脉理。往往契符于素问。以是知素问之书。其文不必尽古。而其法则出于古也信然矣。其言情状也有冯。其处刺疗也有响。得之者。为上工。为国手。失之者。为毒师。为庸姓。历百世而莫之或违者也。在姬之代。尚有岁终之稽。十而失一。即次其食。故其法得以不堕。今之医也。茫然于天地之纪。宪无所畏。师无所传。一惟肆炮纵舍。以规偶中之利。故愈也剧之。生也死之者。殆相望也。予素多病。

  不得于医。而思精其法。未暇也。山人蔡师勒氏有道。而复志于医。乃块处于毛公之坛者。二十年。先治其法。

  翻阅之久。遂不满于启玄之注。时有所得。因系之辨。若师勒者。可谓卓然斯流之上者矣。虽然启玄亦非妄而作者。其师玄珠先生异人也。洞明素问之奥。乃密授秘旨。故启玄奉其师说太过。不为无疵。观其询谋得失之云。

  则斯辨也。亦启玄之所以望于后人也。(五岳山人集)

  〔徐氏(春甫)内经要旨〕二卷 存自序略曰。予尝谓操舟必资于剡木。而射者必以彀。医之有道古也。自神农氏开其天。黄帝氏继天创始。与其臣岐伯。着内经灵素。为万世医学之鼻祖。自唐及宋。屡诏名家。校正徒勤。而真传靡获。方书种种。汗牛充栋。奚益哉。甫本庸愚。辄不自忖。乃敢因滑氏之钞目。而益以诸贤之钩玄。提注详明。辨释条达。HT 名曰内经要旨。而于黄岐之神圣。历代之精英。虽不足以窥其阃奥。而宏纲大旨。似有得其门而入者。通方大哲。幸鉴管蠡之见云。嘉靖丁巳仲春既望。

  祁门县志曰。徐春甫字汝元。汪宦门人医家书无所不窥。着有古今医统。医学快捷方式。居京邸求医甚众。即贵显者。不能旦夕致。授太医院官。

  〔万氏(全)素问浅解〕未见按上见于痘疹世医心法自序。

  罗田县志曰。万全字密斋。精医。治病全活甚多。着有保命歌括。养生四要。育婴家秘。广嗣精要。痘疹启微。行世。

  〔徐氏(渭)素问注〕佚陶望龄徐渭传略曰。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九岁能属文。年十余。仿扬雄解嘲。作释毁。为诸生。胡宗宪督浙江。招管书记。时方获白鹿海上。用渭表以献。上大嘉悦其文。宗宪以是益重之。时督府势严重。文武将吏。

  庭见无敢仰者。而渭弊巾浣衣。直入无忌。宗宪常优容之。渭亦矫节自好。无所顾请。及宗宪逮。虑祸及。遂发狂疾。坐系狱中。以言者力获免。及老贫甚。鬻文自给。人操金请诗文书绘者。值其稍裕。即百方不得。遇窘时乃肯为之。渭尝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识者许之。所着文长集阙篇。樱桃馆集。各若干卷。注庄子内篇。参同契黄帝素问。

  郭璞葬书。四书解首。楞严经解。各数篇。(文集)

  〔周氏( )素问注〕未见聊城县志曰。周 儒医。顺天人。居郡城。授太医。院御医。所注素问诸书。

  〔翁氏(应祥)内经直指〕未见乐清县志曰。翁应祥西乡人。本以儒者教授。雅知医。精于脉理。笃信古方书。所治多验。性甚介。人遗之辄辞。缙绅多重之。一日自松江驰归而病。仅数日。沐浴更衣。揖其妻曰。善自爱。吾去汝矣。遂端坐而逝。所着有内经直指。

  〔许氏(兆祯)素问评林〕未见按上见于吴秀医镜序。李廷机药准序。作素问便读。

  〔马氏(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 存马莳曰。素问者。黄帝与六臣平素问答之书。至春秋时。秦越人发为难经。误难三焦营卫关格。晦经之始。

  晋皇甫谧次甲乙经。多出灵枢。义未阐明。唐宝应年间。启玄子王冰有注。随句解释。逢疑则默。章节不分。前后混淆。元滑伯仁读素问钞。类有未尽。所因皆王注。惟宋嘉 年间。敕高保衡等校正。深有裨于王氏。

  但仍分二十四卷。甚失神圣之义,按班固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九卷。灵枢九卷。乃其数焉。又按素问离合真邪论。黄帝曰。夫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以起黄钟数焉。大都神圣经典。以九为数。而九九重之。各有八十一篇。愚今析为九卷者。一本之神圣遗意耳。窃慨圣凡分殊。古今世异。愚不自揣。而 释者。痛后世概暗此书而蠡测之。以图万一之小补云。知我罪我。希避云乎哉。

  浙江通志曰。马莳字玄台。会稽人。注灵枢素问。为医家之津梁。

  汪昂曰。马玄台素问注。舛谬颇多。又有随文敷衍。有注犹之无注者。反訾王注。逢疑则默。亦不知量之过也。(内经约注)

  四库全书提要曰。素问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撰。莳字仲化。会稽人。其说据汉志内经十八篇之文。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之。复引离合真邪论中九针九篇。因而九之之文。定为九九八十一篇。以唐王冰分二十四卷为误。

  殊非大旨所关。其注亦无所发明。而于前人着述。多所訾议。过矣。(存目)

  〔吴氏(昆)素问注〕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在昔有熊御宇。轸念元元。不无夭折。欲跻而登诸寿域。乃问于岐伯鬼臾区。而作内经。雷公受之。

  以为刑范。首天真。次调神。次生气。次病能。上穷天纪。下极地理。中悉人事。行之万世不殆。传之者直以列于三坟。自有医籍以来。兹其太上。周秦而降。岂不代有神良。要其立言范世。指不多屈。无亦树名易而作则难耶。何蕲蕲也。挽近拘方者言。更仆未能悉举。非无爝然之明。去上古而遥。不啻居九壤而测九天也。则而象之。

  内经象曰。灵枢象月。睹日月而知众星之蔑矣。越人之问难。士安之甲乙。叔和之脉经。其中天三垣欤。斡旋日月。而翼其明。功足齿哉。若张长沙之伤寒。魁杓摇光也。因时而建。亘万世孰能忒焉。施及孙思邈李明之刘完素朱彦修滑樱宁辈出。互有阐明。所谓辰之五纬非乎。迟留疾伏。殆非一步可纪。外是 一家言。罗为列宿。假日成光。亦能不坠。神乎,和华仓扁之雄。无文可述。方之景星庆云。旷世一见。卑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言焉不经。与之上下轩岐。如向盲夫而夸日月。只为翳障。最下异为一途。叛经行怪。类如伤寒钤法。素问遗篇。则妖氛尔。孛彗尔。白虹尔。薄蚀尔。

  匪惟羲和忧之。具目者之所共忧也。隋有全元起。唐有王冰。宋有林亿。尝崛起而训是经。庶几昧爽之启明哉。

  待旦者较然睹矣。独其为象,小明则彰。大明则隐。谓之揭日月而行。未也。不肖束发修儒。无何徙业。居常晷度有熊。日求其旨而讨论之。不揣管陋。释以一得之言。暑曰内经吴注。业成欲悬书国门。以博弹射。徒以云山木石之夫。无能千金礼士。职是焰然斯道也。如有岐雷者作。斥为日月之蔽。抑又何辞。闻之曰。不斑白。语道失。 今四十以长。先半纪而见二毛。无亦征余言之有当哉。当乎非余敢知。今之测景者旅矣。恶能当夫宾日之目也。皇明万历甲午日躔大火。书于黄山轩辕炉鼎之次。

  亡名氏鹤皋山人传曰。山人。余族父也。世为歙澄塘人。幼英异。不伍凡儿。稍长业进士。为文章。藻思横发。顾数奇弗偶。大父元昌翁。父文韬翁。俱修德而隐者。家多方书。山人遂迸铅椠。事岐黄术。尝曰。素问灵枢。医之典坟也。难经甲乙。医之庸孟也。张王刘李。医之濂洛关闽也。日夕取诸家言遍读之。不数稔术精而售。

  初游宛陵。后溯长江。历姑孰。抵和阳。所至声名籍籍。活人无论数计。每诊疾。佥曰易平。山人曰。此在死例。

  佥曰难痊。山人曰。此可生也。卒不逾山人所云。故人咸谓山人殆非人。必从长桑公得者。山人治病。不胶陈迹。人以禁方授之。拒弗受。曰。以古方治今病。虽出入而通其权。不然。是以结绳治季世也。去治远矣。所着脉语。十三科证治。参黄论。砭 考。医方考。药纂诸书。将次第行于世。山人讳 。字山甫。鹤皋其别号也。人以山人洞参黄帝之奥。又号山人为参黄子。余家由澄塘折居传桂里。故视山人为族父云。(医方考附载)

  汪昂曰。素问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然多改经文。亦觉嫌于轻擅。

  〔朱氏(贤)岐黄要旨〕未见按上见于建德县志。

  〔胡氏(文焕)素问心得〕二卷 存〔李氏(维麟)内经摘粹补注〕未见苏州府志曰。李维麟字石浮。常熟人。精于察脉。决人生死。多奇中。所着有内经摘粹补注。医宗要略等书。

  〔胡氏(尚礼)素问辑要〕未见仪真县志曰。胡尚礼字景初。世医也。其父伦。命读岐黄诸书。云。吾家传。通医必先通儒为本。理不明。

  安悟诊视之奥。礼遂能识奇病。活人甚众。凡奔人之急。寒暑跋涉不辞。为人简默醇谨。又善楷法。酷览古今名籍。寿七十外。耳既聋。尚手不释卷。着素问辑要。胡氏医案。

  〔赵氏(献可)内经钞〕未见浙江通志曰。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人。好学厌。尤善于易。兼精医。其医以养火为主。尝论命门乃人身之主。养身者既不知撙节。致戕此火。以致于病。治病者。复不知培养此人。反用寒凉以灭之。安问其生。着医贯一书。为医家指南。后游秦晋。着述甚多。有内经钞。素问注。及经络考。正脉论。二朱一例诸书。

  〔素问注〕未见〔李氏(中梓)内经知要〕二卷 存江南通志曰。李中梓字士村。华亭人。少博学。习岐黄术。凡奇证遇无不立愈。所着有士材三书。颐生微论。医统若干卷。

  〔靳氏(鸿绪)内经纂要〕未见仁和县志曰。靳鸿绪字若霖。读书。工文章。内行尤挚。笃于孝友。先世以儿医显。而鸿绪术尤精善。内经纂要。阐发精微。

  〔王氏(佑贤)内经纂要〕未见钱塘县志曰。王佑贤字圣翼。孝友天性。甫九龄。七日中父母相继殁。哀毁逾成人礼。孤贫励学。旁通医术。

  急人病。不以门第为等差。所全活人无算。家居力行。皆盛德事。尤好刊格言。以训后学。国朝牟直指云龙旌善士。裒然居首。所着有格物近编。内经纂要。

  〔张氏(志聪)素问集注〕九卷 存纪略曰。一本经章义错综。变化隐见离奇。或彼章微露。别篇显言。义虽专称。词难概论。是以注中惟求经义通明。不尚训诂详切。读者细研。庶知心苦。一是集惟以参解经义。不工词藻。然就经解经。罔敢杜撰一语。

  贻笑大方。阅者勿以固陋见唾。一经义深微。阐发艰甚。故集中有不厌烦琐。重复谆切者。然非赘也。尚有未尽余意。标于格外。设或疏义旨有微分。亦不妨两存之。以俟后贤之参订。敢自是哉。

  汪昂曰。张隐庵素问集注。刻于康熙庚戌。皆其同人所着。尽屏旧文。多创臆解。恐亦以私意测度圣人者也。

  〔高氏(世 )素问直解〕九卷 存凡例曰。一素问内经。乃轩岐明道之书。开物成务。医道始昌。虽秦火煽毒。而医书独全。后之注者。或割裂全文。或删改字句,剽窃说道。实开罪于先圣。如灵素合刻。纂集类经。是已。惟王太仆马玄台张隐庵注释。俱属全文。然字句文义。有重复而不作衍文者。有倒置而未经改正者。有以讹传讹。而弗加详察者。余细为考较。确参订正。庶几上补圣经。下裨后学。 一素问一经。各家虽有注释。余详视之。非苟简隙漏。即敷浅不经。隐庵集注。义意艰深,其失也晦。余不得已。而更注之。颜曰直解。世之识者。尚其鉴诸,一隐庵先有集注之刻。不便雷同。故曰直解。注释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诵读。非如张太岳四书直解。其训诂有不可读者。一素问八十一篇。原遗阙二篇。今已搜补矣。每篇名目。俱当诠解。兹刻不第诠解篇名。即篇中大旨。亦逐为拈出。一篇之中。分为数节。盖以词论冗繁。略分节旨。使观者易于领会耳。

  〔何氏(镇)素问钞〕未见(按上见于本草纲目必读类纂。)

  〔黄氏(元御)素问悬解〕十三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元御是书。谓素问八十一篇。秦汉以后。始着竹帛。传写屡更。不无错乱。因为参互校正。

  如本病论。刺志论。刺法论。旧本皆谓已亡。元御则谓本病论。在玉机真藏论中。刺志论。则误入诊要经终论中。

  刺法论。则误入通评虚实论。未尝亡也。又谓经络论。乃皮部论之后半篇。皮部论。乃十二正经。经络论之正文。如此则三奇经。与气府论之前论正经后论。奇经三脉无异。故取以补阙。仍复八十一篇之旧。考言经文错柬者。起于刘向之校尚书。(见汉书艺文志)犹有古文可据也。疑经文脱柬者。始于郑玄之注玉藻。(见礼记注)然犹不敢移其次第。至北宋以后。始以己意改古书。有所不通。辄言错文。六经遂几无完本。余波所渐。刘梦鹏以此法说楚词。迨元御此注。并以此法说医经。而汉以来之旧帙。无能免于点窜者矣。揆诸古义。殆恐不然。其注则间有发明。如五运六气之南政北政。旧注以甲己为南政。其余八千为北政。元御则谓天地之气。东西对待。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一日之中。天气昼南而夜北。

  一岁之中。天气夏南而冬北。则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东。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则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谓北政。天气自北而南升。在南则北面。而布南方之政。是谓南政。天气自南而北升。则自卯而后。天气渐南。总以南政统之。自酉而后。天气渐北。总以北政统之。东西者。左右之间气。故不可以言政。此南北二极之义。其论为前人所未及。然运气之说。特约举天道之大凡。不能执为定谱。以施治疗。则亦如太极无极之争耳。(存目)

  又曰。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昌邑人。早为诸生。因庸医误药损其目。遂发愤学医。于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皆有注释。凡数十万言。大抵自命甚高。欲驾出魏晋以来医者上。自黄帝岐伯秦越人张机外。

  罕能免其诋诃者:未免师心太过。求名太急。(周易县象注)

  〔张氏(琦)素问释义〕十卷 存自叙曰(缺)

  卷五

  医经(五)

  〔黄帝针经〕隋志九卷。(旧唐志并作十卷)佚〔杨氏(玄操)针经音〕本朝现下书目一卷 佚〔席氏(延赏)针经音义〕宋志一卷 佚〔灵宝注黄帝九灵经〕旧新唐志十二卷 佚〔黄帝九虚内经〕宋志五卷 佚〔内经灵枢经〕艺文略九卷 存皇甫谧曰。九卷。是本经脉。其义深奥。不易觉也。(甲乙经序)

  林亿等曰。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共十八卷。

  即内经也。素问外九卷。汉张仲景及西晋王叔和脉经。只为之九卷。皇甫士安名为针经。亦专名九卷。杨玄操云。

  黄帝内经二帙。帙各九卷。按隋书经籍志。谓之九灵。王冰名为灵枢。(按隋志无九灵之目)

  宋史哲宗纪曰。元 八年。正月庚子。诏颁高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江少虞曰。哲宗时。臣寮言。窃见高丽献到书内。有黄帝针经九卷。据素问序。称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与此书各九卷。乃合本数。此书久经兵火。亡失几尽。偶存于东夷。今此来献。篇帙俱存。不可不宣布海内。使学人诵习。伏望朝廷详酌。下尚书工部。雕刻印板。

  送国子监。根据例摹印施行。所贵济众之功。溥及天下。有旨令秘书省。选奏通晓医书官三两员校对。及令本省详定讫。根据所申施行。(宋朝类苑)

  朱熹曰。素问语言深。灵枢浅较易。

  赵希弁曰。灵枢经九卷。王冰谓此书即汉志内经十八卷之九也,或谓好事者。于皇甫谧所集内经仓公论中抄出之。名为古书也。未知孰是。王应麟曰。黄帝灵枢经九卷。黄帝岐伯雷公少俞伯高答问之语。杨上善序。凡八十一篇。针经九卷。大抵同。亦八十一篇。针经以九针十二原为首。灵枢以精气为首。又间有详略。王冰以针经为灵枢。故席延赏云。灵枢之名。时最后出。(玉海)

  史崧序曰。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

  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哕也。谨按灵枢经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六十五篇。

  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荣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夫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挺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由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髫迄壮。

  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

  根据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令崧专访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

  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崧题。

  吕复曰。内经灵枢。汉隋唐艺文志皆不录。隋有针经九卷。唐有灵宝注。及黄帝九灵经十二卷。而或谓王冰以九灵。更名为灵枢。又谓九灵尤详于针。故皇甫谧名之为针经。即隋志针经九卷。苟一书而二名。不应唐志别出针经十二卷也。所谓灵宝注者。乃扁鹊太玄君所笺。世所罕传。宋季有灵枢略一卷。今亦湮没。绍兴初史崧并是书为十二卷。而复其旧。较之他本颇善。学人当与素问并观。盖其旨意。互相发明也。(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徐渭曰。黄帝时未闻宦寺。而灵枢中问答。乃有宦者去其宗筋。固知此书非岐黄笔也。然其本旨授受。疑非岐黄则决不能。所谓夫有所受之也。可疑不特一宦寺。始笔其易知者耳。(路史)

  马莳曰。灵枢者。内经篇名。盖内经为总名。中有素问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晋皇甫士安以针经名之。

  按本经首篇九针十二原中。有先立针经一语。又素问八正神明论。亦岐伯云。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是素问之言。亦出自灵枢首篇耳。后世王冰释素问。以灵枢针经杂名。宋成无己释伤寒论。及各医籍。凡引灵枢者。皆不曰灵枢。而曰针经。其端皆始于皇甫士安也。但针经二字。止见于本经首篇。其余所论。营卫输穴。关格脉体。

  经络病证。三才万象。靡不森具。虽每篇各病。必用其针。自后世易灵枢。以针经之名。遂使后之学人。视此书止为用针。弃而不习。以故医无入门。术难精诣。无以疗疾起危。深可痛惜。岂知素问诸篇。随问而答。头绪颇多。入径殊少。灵枢大体浑全。细目毕具。犹儒书之有大学。三纲八目。总言互发。

  真医家之指南。其功当先于素问也。谓之曰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是书之功。何以异是。

  张介宾曰。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

  王九达曰。灵乃至神至玄之称。枢为门户阖辟所系。生气通天论。欲若运枢。枢。天枢也。天运于上。枢机无一息之停。人身若天之运枢。所谓守神守机是也。其初意在于舍药而用针。故揭空中之机以示人。空者灵。枢者机也。既得其枢。则经度营卫。变化在我。何灵如之。

  杭世骏曰。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篇。皇甫谧以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合十八卷当之。唐启玄子王冰遵而用之。素问之名。见汉张仲景伤寒卒病论。针经则谧所名也。隋经籍志。针经九卷。黄帝九灵经十二卷。元沧洲翁吕复云。苟一书而二名。不应唐志别出针经十二卷。据复所疑九灵是九灵。针经是针经。不可合而为一也。

  王冰以九灵名灵枢。灵枢之名。不知其何所本。即用之以法素问。余观其文义浅短。与素问岐伯之言不类。又似窃取素问之言而铺张之。其为王冰所伪托可知。自冰改灵枢后。后人莫有传其书者。唐宝应至宋绍兴。锦官史崧乃云。家藏旧本灵枢九卷。是书至宋中世而始出。未经高保衡林亿等校定也。孰能辨其真伪哉。其中十二经水一篇。无论黄帝时此名。而天下之水。何止十二。 以十二经脉。而以十二水配。任意错举。水之大小不详计也。

  尧时作禹贡。九州之水始有名。湖水不见于禹贡。唐时荆湘。文物最盛。洞庭一湖。屡咏歌于诗篇。征引于杂记。冰特据身所见。而妄臆度之耳。挂漏不待辨而自明矣。(道古堂集)

  四库全书提要曰。灵枢经十二卷。按据晁公武读书志。及李濂医史所载。元吕复群经古方论。则灵枢不及素问之古。宋元人已言之矣。近时杭世骏道古堂集。亦有灵枢经跋。其考证尤为明晰。然李杲精究医理。而使罗天益作类经。兼采素问灵枢。吕复亦称善学人。当与素问并观。其旨义互相发明。盖其书虽伪。而其言则缀合古经。

  具有源委。譬之梅赜古文。杂采逸书。联成篇目。虽 牾罅漏。赝托显然。而先王遗训。多赖其搜辑以有传。不可废也。此本前有绍兴乙亥史崧序。称旧本九卷。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又目录首题鳌峰熊宗立点校重刊。末题原二十四卷。今并为十二卷。是此本为熊氏重刊所并。吕复称史崧并是书为十二卷。以复其旧。殆误以熊本为史本欤。

  姚际恒曰。灵枢经。晁子止曰。或谓好事者。于皇甫谧所集内经仓公论中抄出之。恒案此书。又下素问一等。

  (古今伪书考)

  按先子曰。灵枢单称九卷者。对素问八卷而言之。盖东汉以降。素问既亡第七一卷。不然则素问亦当称九卷尔。而灵枢之称。 于唐中叶。王冰注素问。或曰灵枢。或曰针经。林亿因谓王冰名为灵枢。不可定。然今考道藏中。有玉枢神枢灵轴等之经。而又收入是经。(题曰集注而其实原文尔)则灵枢之称。意出于羽流者欤。是经亦成于众手。犹素问也。然素问各篇。文本多深奥。灵枢则不过数篇。马仲化谓功当先于素问。其说未可信焉。

  玉海曰。灵枢以精气为首。今本以九针十二原为首。而甲乙经。以精气为首。不知当时所见。与今本同体异名者欤。林亿等校正素问。在仁宗嘉 中。后哲宗元 八年。高丽始献是经。其相距四十余年。则亿等不及寓目完书。故注中有云灵枢文不全。(案调经论王冰注引针经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新校正曰三部九候论注引之曰灵枢而此云针经则王氏之意指灵枢为针经也考今素问注引针经者多灵枢之文但以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也)又亿等校素问甲乙经等。所引九虚文。今并见灵枢中。则九虚亦是经之别本。非全帙者。要之曰灵枢。曰九虚。曰九灵。并是黄冠所称。而九卷针经。其为旧名也。夫为灵枢者。王冰以前。不有载之者。故亿等以为冰所命。而杭世骏直为冰之赝鼎者。更为疏妄。甲乙之书。撰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素问明堂之外。乃针经文。悉具于灵枢。则实是为古之针经无疑矣。其文有少异者。传写之差误耳。如十二经水。甲乙亦有之。若据杭言。甲乙亦为唐人之伪托乎。盖素问灵枢。并秦汉人所撰。如宦者湖水之类。无害其为书矣。

  杭言不足取也。史崧之刻是经。勒为二十四卷。吕复不考之崧序。而云崧并是书为十二卷。盖当时别有为十二卷者。故误为此说者。四库全书提要。谓吕以明熊宗立本为史本。然吕元人。岂有此理耶。

  又按马仲化曰。大抵素问所引经言。多出灵枢者。是灵枢为先。素问为后。此说不足信焉。盖灵枢之文。浅薄易解。而所载有素问中不言及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又八正神明论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所谓八风八正者。唯言八方之风。八节之正气者。非八节风气。朝于太乙之义。故真言论下文。仅举四方风称之。至于灵枢九宫八风篇。岁露篇。论太一巡行。及八风之目。是素问所无,始见于易干凿度。又五变篇。有先立其年。以知其时之文。官针篇。称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

  不可以为工也。是虽固与运气之说不同。遂开彼胜复加临之源。且夫素问之书。其文雅古。其旨深奥。决非灵枢之所及。则其为晚出。可以征焉。在昔名医若秦和卢扁之徒。必有书记其言者。后世撰素问灵枢等者。采节其书。各立之说。故其文互有混同。非复相袭套使然者。谓之彼经所引。原于此经。而此经所载。先于彼经。则不可也。仲化之说不足信者。可以知矣。

  戊寅冬月。得至元己卯。古林胡氏书堂所刊灵枢。目录首行。题曰元作二十四卷。今并为十二卷。计八十一篇。

  此则吕复所见。而为熊氏种德堂所刻蓝本。乃可以确先子所谓当时别有为十二卷者之说也。

  〔亡名氏灵应灵枢〕艺文略九卷 佚〔灵枢略〕艺文略一卷 存〔吕氏(复)灵枢经脉笺〕佚按上见于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按是书收在道藏。

  〔高氏(士)灵枢经摘注〕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鄞县志。

  〔马氏(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 存马莳曰。素问曾经唐宝应年间启玄子王冰有注。灵枢自古迄今。并无注释。今愚析为九卷者。大都神圣经典。

  以九为数。而九九重之。各有八十一篇。王冰分灵枢为十二卷。宋史菘分为二十四卷者。皆非也。且注释此书。

  并以本经为照应。而素问有相同者。则援引之。至于后世医籍有讹者。则以经旨正之于分注之下。然后之学人。

  当明病在何经。用针合行补写。则引而伸之。用药亦犹是矣。切勿泥为用针之书。而与彼素问。有所轩轾于其中也。

  汪昂曰。灵枢从前无注。其文本古奥。名数繁多。观者蹙 颦眉。医率废而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

  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可谓有功于后学。虽其中间有出入。然以从来畏难之书。而能力开坛坫。以视素问注。则过之远矣。(内经约注)

  〔胡氏(文焕)灵枢经心得〕二卷 存自序曰。灵枢素问。其间问答。多有重出处。然犹二书无害也。即一书亦有重出者。岂其义理深奥。不惮重于答问乎。抑因论彼而复及此乎。余兹撰之。亦未免重者重。独者逸。惟求当其要。而顺其文者耳。览者幸毋讶云。

  〔赵氏(阙名)注灵枢经〕未见陈仁锡序曰。余尝题壁云。简方思节茗。耻役学尊生。读赵先生注灵枢。盖信天下最可恃者。古人不变为今人,可恨者。古本时化为今本。可怪者。自家脉理。问之医王方寸。隔垣而求洞于秦越人。夫秦越人也。得无秦越我也。夫可笑者。脏腑不自见。而辄许人有肝胆。且谁肝谁胆哉。赵先生早谢青衿。注经玄畅可传。居甫里不交富人。须眉皓然。似一精猛读书壮男子。尤好言三礼。余欲十七篇宗仪礼。入礼记之通十七篇者。六官宗周礼。

  入礼记之近六官者。各以历朝礼制宦制附焉。欲勒成一书未能也。先生图之。礼以治身为先。此亦岐伯之大指矣。(无梦园集)

  〔张氏(志聪)灵枢经集注〕九卷 存自序曰。先儒有云。经传而经亡。非经亡也。亡于传经者之精而以粗求之。深而以浅视之之失其旨归也。夫灵素之为烈于天下也。千百年于兹矣。然余尝考汉艺文志曰。黄帝内经一十八卷。而灵枢居其九。素问亦居其九。

  昔人谓先灵枢而后素问者何也。盖以素问为世人病所由生也。病所生而弗慎之。则无以防其流。故篇中所载。阴阳寒暑之所从。饮食居处之所摄。五运生制之所由胜复。六气时序之所由逆从。靡弗从其本而谨制之。以示人维持。而生人之患微矣。若灵枢。为世人病所由治也。病既生而弗治之。则无以通其源。故本经所论。荣卫血气之道路。经脉脏腑之贯通。天地四时之所由法。音律风野之所由分。靡弗藉其针而开导之。以明理之本始。而惠世之泽长矣。是灵枢素问。为万世所永赖。靡有息也。故本经曰。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而三才之道大备。是以人气流行。上应日。行于二十八宿之度。又应月之盈亏。以合海水之消长。且以十二经脉脏腑。外合于百川汇集之水。咸相符也。故本经八十一篇。以应九九之数。合三才之道。三而三之。成九九八十一篇。以起黄钟之数。其理广大。其道渊微。传竹帛。而使万世黎民。不罹灾眚之患者。孰不赖此经也哉。乃有皇甫士安。类为甲乙针经。而玄台马氏又专言针而昧理。俾后世遂指是经为针传而忽之。而是经几为赘旒矣。余悯圣经之失传。惧后学之沿习。遂忘愚昧。素问注疏告竣。复集同学诸公。举灵枢而诠释之。因知经意深微。旨趣层折。一字一理。确有指归。以理会针。因针悟证。殚心研虑。鸡鸣风雨。未敢少休。庶几藉是可告无罪乎。

  〔高氏(世 )灵枢直解〕未见高世 曰。素问直解外。更有本草崇原。灵枢直解。金匮集注。圣经贤传。剞劂告竣。(素问凡例)

  〔黄氏(元御)灵枢悬解〕九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是书亦以错文为说。谓经别前十三段为正经。后十五段为别经。乃经别之所以命名。而后十五段。却误在经脉中。标本而误名卫气。四时气。大半误入邪气脏腑病形篇。津液五别。误名五癃津液别。此类甚多。乃研究素问。比栉其辞。使之脉络环通。案灵枢晚出。又非素问之比。说者谓唐人剽取甲乙经为之。不应与古书一例。错文亦姑存其说可也。(存目)

  卷六

  医经(六)

  〔杨氏(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宋志。作黄帝太素经。)旧唐志三十卷(宋志。作三卷讹。)缺杜光庭曰。太子司议郎杨上善。高宗时人。作道德集注真言二十卷。(道德经广圣义)

  按是书。嘉 中林亿等校素问时。完帙犹存。自后世久失传。近日西京太医博士福井榕亭(需)得零本一通。

  卷为轴子。题曰黄帝内经太素二十七卷。通直郎守太子文学臣杨上善奉敕撰注。凡五篇。日七耶。曰十二耶。曰耶客。曰耶中。曰耶传。卷末题目下,有耶论二字。仁安三年。丹波赖基传钞宪基家本者。盖六百五十余年前物。而人间希有之宝牍也。林亿等素问序曰。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今睹其体例。取素问灵枢之文。错综以致注解者。后世有二经分类之书。上善实。

  〔阴氏(秉 )内经类考〕明志十卷(读书敏求记作六卷。)未见钱曾曰。秉 自号卫涯居士。谓原病有式。针灸有道。医疗有方。诊视有诀。运气则全书。药性则本草。独始生之说。所未及闻。因诠次内经。条疏图列。收四时敛万化以成章。其用心良苦矣。

  〔孙氏(应奎)内经类钞〕未见徐春甫曰。孙东谷名应奎。洛阳人。登正德辛巳进士。好医方。以活人为心。有疾者不限高卑。即与方药。

  官至户部尚书。着有医家大法。大旨必用。内经类钞等书若干卷。

  〔熊氏(宗立)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运气音释补遗〕一卷 存闽书曰。熊宗立建阳人。通阴阳医卜之术。注解天元雪心二赋。金精鳌极。难经。脉绝诸书。撰药性赋。补遗。及妇人良方行世。

  按成化甲午熊氏刻素问十二卷。灵枢十二卷。附运气论奥。运气图括二书。时即所纂集也。

  〔亡名氏内经类旨〕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张氏(介宾)类经〕明志四十二卷 存自序曰。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略之曲折。

  靡不搂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按晋皇甫士安甲乙经叙曰。黄帝内经十八卷。今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即内经也。而或者谓素问针经明堂三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夫战国之文能是乎。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此其臆度无稽。固不足深辨。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坡仙楞伽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岂知难经出自内经。而仅得其什一。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夫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故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是所谓游魂耳。虽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

  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素于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所谓业擅专门者。

  如是哉。此其故正以经文奥衍。研阅诚难。其于至道未明。而欲冀夫通神运微。即大圣上智。于上古之邈。断乎不能矣。自唐以来。虽赖启玄子之注。其发明玄秘尽多。而遗漏亦复不少。盖有遇难而默者。有于义未始合者。

  有互见深藏。而不便检阅者。凡其阐扬未尽。灵枢未注。皆不能无遗憾焉。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衍。而难者仍未能明。精处仍不能发。其何裨之与有。初余究心是书。尝为摘要。将以自资。而继绎之久。久则言言金石。字字玑珠。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遗。因奋然起念。冀有以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而公之于人。务俾后学了然。见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原。斯不致误己误人。咸臻至善。于是乎详求其法。则唯有尽易旧制。

  颠倒一番。从类分门。然后附意阐发。庶晰其蕴。然惧擅动圣经。犹未敢散也。粤稽往古。则周有扁鹊之摘难。

  晋有玄晏先生之类分。唐有王太仆之补削。元有滑撄宁之撮钞。鉴此四君子。而后意决。且此非十二经之比。盖彼无须类。而此欲醒 指迷。则不容不类以求便也。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然后合两为一。命曰类经。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两经既合。乃分为十二类。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摄生类。生成之道。两仪主之。阴阳既立。三才位矣。

  故二曰阴阳类。人之有生。脏气为本。五内洞然。三垣治矣。故曰脏象类。欲知其内。须察其外。脉色通神。吉凶判矣。故曰经络类。万事万殊。必有本末。知所先后。握其要矣。故六曰标本类。人之所赖。药食为天。气味得宜。五宫强矣。故七曰气味类。驹隙百年。谁保无恙。治之弗失。危者安矣。

  故八曰论治类。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故九曰疾病类。药饵不及。古有针砭。九法搜玄。

  道超凡矣。故十曰针刺类。至天道茫茫。营运今古。苞无穷协。唯一推之以理。指诸掌矣。故十一曰运气类。又若经文连属。难以强分。或附见于别门。欲求之而不得。分条索隐。血脉贯矣。故十二曰会通类。汇分三十二卷。

  此外复附着图翼十五卷。盖以义有深邃。而言不能该者。不拾以图。其精莫聚。图象虽显。而意有未达者。不翼以说。其奥难窥。自是而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巨细通融。岐二毕彻。一展卷而重门洞开。秋毫在目。

  不惟广裨乎来学。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诸妙。无不信乎可招矣。是役也,余以前代诸贤。注有未备。间多舛错。

  掩质埋光。俾至道不尽明于世者。四千余 矣。因敢忘陋效HT 。勉图蛟负。固非敢弄斧班门。然不屑沿街持钵。

  故凡遇驳正之处。每多不讳。诚知非雅。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遗。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流之水。可以鉴形。即壁影萤光。能资志士。竹头木屑。尝利兵家。是编倘亦有千虑之一得。将见择于圣人矣。何幸如之。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一言一字。偷隙毫端。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所谓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盖亦欲共掖其高深耳。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时大明天启四年。岁次甲子。

  浙江通志曰。张介宾字景岳。山阴人。随父至京。遇名医金英从之游。遂得精医道。为人端静。好读书。殚心内经。着有类经。综核百家。剖析疑义。凡数十万言。历四十年而成。西京叶秉敬谓之海内奇书。又作古方八陈。新方八陈。海内多宗之。

  四库全书提要曰。“类经三十二卷。明张介宾编。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是书以素问灵枢。分类相从。则一曰摄生。二曰阴阳。三曰脏象。四曰脉色。五曰经络。六曰标本。七曰气味。八曰论治。九曰疾病。十曰针刺。十一曰运气。十二曰会通。共三百九十条。又益以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虽不免割裂古书。而条理井然。易于寻览。其注亦颇有发明。考元刘因静修集。有内经类编序曰。东垣李明之得张氏之学人。镇人罗谦甫尝从之学。一日过予言。先师尝言予曰。夫古虽有方。而方则有所自出也。子为我分经病证而类之。则庶知方之所自出矣。予自承命。凡三脱稿。而先师三毁之。研摩订定。三年而后成。名曰内经类编云云。则以内经分类。实自李杲创其例。而罗天益成之。今天益之本不传。介宾此编。虽不以病分类。与杲例稍异。然大旨要不甚相远。

  即以补其佚亡。亦无不可矣。”〔类经图翼〕十一卷 存〔类经附翼〕四卷 存〔王氏(九达)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九卷 存九江府志曰。王九达字曰逵。德安人也。性疏放不拘行检。坐事被逮。逃之吴越间。爱三泖之胜。遂家焉。

  与云间诸君子。笔墨酬倡。比之为陶九成杨铁崖。而刻苦攻医。自悟心法。凡遇奇病。治辄应手断除。某病某经。某胜某克。某逆某邪。某标某本。某生某死。某病某日已。若候潮汐。一一不爽。崇祯间。典职太医钱相国尤锡述其事甚详。所着有素问灵枢合类九卷。又心传九种。皆刻成书。何郎中万化吴尚宝尔成韩侍读敬序行之。晚年感秋风 之言。动念故里。归卒于家。嗣绝。

  〔林氏(澜)灵素合钞〕十五卷 未见毛奇龄敕封永德郎云南永昌军府通判林君墓表略曰。君讳澜。字观子。杭州人。值鼎革之际。既以成童补诸生第一。便弃去。遍读诸藏书。目兼行下。搦笔为文章。瞬息千万言。同砚者辟易不敢前。乃复痛夭札疵疠。无由拯救,曩者轩辕着书。上穷天纪。下极地理。中知人事。其间腑脏阴阳。经络生死。运会升降。皆可穷抽极绎。

  发我神智。汉张机云。夫天有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辟五腑。玄微无征。变化不可拟。自非才高识广。

  安能剖晰幽遐。尽其理致哉。第洞垣湔浣。世无其人。针石熨烙。其法又不授。虽诸家内经。搜讨极备。而议论浩博。考索难竟。即卢国难经。与皇甫士安甲乙诸着。俱未能析其指归。而得其要领。惟元人滑寿作素问钞一书。

  颇称简切。顾灵枢真经。实先素问。而未得并着于世。以相为表里。非阙事乎。虽明末张氏汇作类经。已尝搜入。

  而义例颇赜。乃仿滑氏分类十二。约文五百。汰其冗而贯其错。合灵枢素问为一书。名灵素合钞。自摄生以至运气。定十有五卷。为医学宗云。

  〔汪氏(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三卷 存自序曰。医学之有素问灵枢。犹吾儒之有六经语孟也。

  病机之变。万不齐悉。范围之不外是。古之宗工。与今之能手。师承其说。以之济世寿民。其功不可究殚。第全书浩衍。又随问条答。不便观览。虽岐黄专家。尚望意沮。况于学士大夫乎。余衡泌之人。无事弃日。不揣固陋。

  窃欲比类而分次之。偶见滑伯仁有素问钞一编。其用意颇与余同。然而割裂全文。更为穿贯。虽分门类。而凌躐错杂。遂针灸之法。与医药不同。本集不暇旁及。故概删而不录。然素问所引经文。多出灵枢。

  则灵枢在前。而素问居后。踵事增华。故文义为尤详也。

  一素问所言。五运六气。弘深奥渺。灵枢所言。经络穴道。缕析丝分。诚秘笈之灵文。非神圣其孰能知之。

  本集义取纂要。不能多录。欲深造者。当于全书而究心焉。

  〔程氏(云鹏)灵素微言〕未见程云鹏曰。素问五脏七腑。世仅列六。有包络而无三焦。有三焦而无包络。胃者肾之关。易作肾者胃之关。

  一字之讹。阴阳颠倒。曷由消纳。又如真人圣人等论。尤非儒者所可混同。均加辨晰。(慈幼筏序)

  〔薛氏(雪)医经原旨〕六卷 存绪言曰。黄帝作内经。史册载之。而其书不传。不知何代明夫医理者。托为君臣问答之辞。撰素问灵枢二经传于世。想亦闻陈言于古老。敷衍成之。虽文多败阙。实万古不磨之作。窥其立言之旨。无非窃拟壁经。故多繁辞。然不迨拜手赓扬都俞吁 之风远矣。且是时始命大挠作甲子。其干支节序占候。岂符于今日。而旨酒溺生。

  禹始恶之。尝其玄酒味澹。人谁嗜以为浆。以致经满络虚。肝浮胆横耶。至于十二经配十二水名。彼时未经地平天成。何以江淮河济。方隅畛境。竟与后世无岐。如此罅漏。不一而足。近有会稽张景岳出。有以接乎其人。而才大学。博。胆志颇坚。将二书串而为一。名曰类经。诚所谓别裁伪体者欤。惜乎疑信相半。未能去华存实。余则一眼觑破。既非圣经贤传。何妨割裂。于是鸡窗灯火。数更寒暑。彻底掀翻。重为删述。望闻问切之功备矣。

  然不敢创新立异。名之曰医经原旨。为医家必本之经。推原其大旨如此。至于针灸一法。另有专书。故略收一二。

  余多节去。其据文注释。皆广集诸家之说。约取张氏者多。苟或义理未畅。间尝缀以愚见。冒昧之责。何所逃避。

  际此医风流弊之日。苟有一人熟读而精思之。则未必无小补云。乾隆十九年。岁在甲戌。

  唐大烈曰。薛生白名雪。号一瓢。两征鸿博不就。所着诗卷甚富。又精于医。与叶天士先生齐名。然二公各有心得。而不相下。先生不屑以医自见。故无成书。年九十而殁。

  四库全书总目曰。薛雪字生白。号一瓢。苏州人。自署曰河东。称郡望也。(周易粹义注)

  〔严氏(长明)素灵发伏〕未见钱大昕传略曰。严长明字冬友。号道甫。江宁人。幼读书十行并下。乾隆三十七年。天子巡幸江南。长明以献赋召试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甫任事。即奏充方略馆纂修官。入军机处行走。擢内阁侍读。晚岁为庐江书院院长。卒。年五十七。生平着述。有素灵发伏。凡二十余种。(潜研堂文集)

  〔黄氏(元御)素灵微蕴〕四卷 存

  卷七

  医经(七)

  〔黄帝八十一难经〕隋志二卷 佚皇甫谧曰。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按为字。当移在八十一上。)

  旧唐志曰。黄帝八十一难一卷。秦越人撰。

  王勃序曰。黄帝八十一难经。是医经之秘录也。昔者岐伯以授黄帝。黄帝历九师以授伊芳尹。伊芳尹以授汤。汤历六师以授太公。太公授文王。文王历九师以授医和。医和历六师以授秦越人。秦越人始定立章句。历九师以授华佗。华佗历六师以授黄公。黄公以授曹夫子。夫子讳元字真道。自云京兆人也。盖授黄公之术。洞明医道。至能遥望气色。彻视腑脏。浇肠刳胸之术。往往行焉。浮沉人间。莫有知者。(文苑英华)

  杨玄操曰。黄帝八十一难者。斯乃勃海秦越人所作也。

  又曰。黄帝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滚动条。伸演其首。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弘畅圣言。

  故首称黄帝。

  又曰。难。音乃丹切。(释幻云史记附标)

  丁德用曰。难经历代传之一人。至魏华佗。乃烬其文于狱下。于晋宋之间。虽有仲景叔和之书。各示其文。而滥觞其说。及吴太医令吕广重编此经。而尚文义差迭。按此则难经为烬余之文。其编次复重经吕广之手。固不能无缺失也。(难经汇考)

  黎泰辰曰。世传黄帝八十一难经。谓之难者。得非以人之五脏六腑隐于内。为邪所干。不可测知。唯以脉理究其仿佛邪。若脉有重十二菽者。又有如按车盖。而若循鸡羽者。复考内外之证参校之。不其难乎。(难经汇考)

  苏轼曰。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 走珠。如珠走 。无不可者。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无知则狂而已。譬如俚俗医师。不由经论。直授药方。以之疗病。非不或中。

  至于遇病辄应。悬断死生。则与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矣。世人徒见其有一至之功。或捷古人。因谓难经不学而可。岂不误哉。(楞伽经跋)

  赵希弁曰。秦越人授桑君秘术。洞明医道。采黄帝内经精要之说。凡八十一章。编次为十三类。其理趣深远。

  非易了。故名难经。

  陈振孙曰。汉志但有扁鹊内外经而已。隋志始有难经。唐志遂题云秦越人。皆不可考。难。当作去声读。

  李 曰。黄帝八十一难经。卢国秦越人所撰。史记列传曰。扁鹊者。姓秦氏。名越人。扬雄所谓扁鹊卢人是也。假设问答。以释疑难之义。凡八十一篇。故谓之八十一难经。医经之兴。始于黄帝。故系之黄帝者。以明其义。皆有所受之,而非私智曲说也。

  纪天锡曰。秦越人将黄帝素问疑难之义。八十一篇。重而明之。故曰八十一难经。

  吴澄曰。昔之神医秦越人。撰八十一难。后人分其八十一为十三篇。予尝慊其分篇之未当。厘而正之。其篇凡六。一至二十二论脉。二十三至二十九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论病。六十二至六十八论穴道。六十九至八十一论针法。秦越人之书。与内经素灵相表里。而论脉论经络居初。岂非医之道所当先明此者欤。(赠医士章伯明序)

  欧阳玄曰。切脉于手之寸口。其法自秦越人始。盖为医者之祖也。难经先秦古文。汉以来答客难等作。皆出其后。又文本相质难之祖也。(难经汇考)

  虞集曰。史记不载越人着难经。而隋唐经籍艺文志。定着越人难经之目。作史记正义者。直载难经数章。愚意以为古人因经设难。或极闸人弟子问答偶得此八十一章耳。未必经之当难者。止此八十一条。难由经发。不特立言。且古人不求托名于书。故传之者。唯专门名家而已。其后流传寝广。官府得以录而着其目。注家得以引而成文耳。(难经汇考)

  滑寿曰。史记越人传。载赵简子号太子齐桓侯三疾之治。而无着难经之说。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俱有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之目。又唐诸王侍读张守节作史记正义。于扁鹊仓公传。则全引难经文以释其义。

  后全载四十二难。与第一难。三十七难全文。由此则知古传以为秦越人所作者。不诬也。详其设问之辞。称经言者。出于灵枢素问二经之文。在灵枢者尤多。亦有二经无所见者。岂越人别有摭于古经。或自设为问答也耶。

  又曰。难经八十一篇。辞若甚简。然而荣卫度数。尺寸位置。阴阳旺相。脏腑内外。脉法病能。与夫经络流注。针刺俞穴。莫不该尽。昔人有以十三类统之者。于乎此经之义。大无不包。细无不举。十三类果足以尽之。与八十一篇。果不出于十三类与。学人求之篇章之间。则其义自见矣。

  又曰。此书固有类例。但当如大学朱子分章。以见记者之意则可。不当以已之立类。统经之篇章也。今观一难至二十一难。皆言脉。二十二难至二十九难。论经络流注始终。长短度数。奇经之行,及病之吉凶也。其间有云脉者。非谓尺寸之脉。乃经隧之脉也。三十难至四十三难。言荣卫三焦脏腑肠胃之详。四十四五难。言七冲门。乃人身资生之用。八会。为热病在内之气穴也。四十六七难。言老幼寐寤。以明气血之盛衰。言人面耐寒。

  以见阴阳之走会。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言诊候病能。脏腑积聚。泄利伤寒杂病之别。而继之以望闻问切。医之能事毕矣。六十二难至八十一难。言脏腑荣俞。用针补泻之法。又全体之学所不可无者。此记者以类相从。始终之意备矣。

  吕复曰。难经十三卷。乃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人。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

  王 曰。秦越人八十一难。盖举黄帝岐伯之要旨而推明之。亚于内经者也。(音岩丛说。)

  胡应麟曰。医方等录。虽亦称述黄岐。然文本古奥。语致玄妙。盖周秦之际。上士哲人之作。其徒欲以惊世。

  窃附岐黄耳。考班志。扁鹊有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或即今难经也。

  王文洁曰。扁鹊者,轩辕时扁鹊也。隐居岩岳。不登于七人之列。而自作八十一难经。以后秦越人注之。今书称扁鹊秦越人。

  四库全书提要曰。难经八十一篇。汉艺文志不载。隋唐志始载难经二卷。秦越人着。吴太医令吕广尝注之。

  则其文当出三国前。广书今不传。未审即此本否。然唐张守节注史记扁鹊列传。所引难经。悉与今合。则今书犹古本矣。其曰难经者。谓经文有疑。各设问难以答之。其中有此称经云。而素问灵枢无之者。则今本内经。传写脱简也。其文辨析精微。词致简远。读者不能遽晓。故历代医家。多有注释。

  姚际恒曰。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八十一难者。即指素问九卷而言也。六朝人又为此。绝可笑。(伪书考)

  徐大椿曰。难经。非经也。以经文难解者。设为问难以明之。故曰难经。言以经文为难而释之也、是书之旨。盖欲推本经旨。发挥至道。剖晰疑义。垂示后学。真读内经之津梁也。但其中亦有未尽善者。其问答之词。

  有即引经文以释之者。经文本自明显。引之或反遗其要。以至经语反晦。或则无所发明。或则与两经相背。或则以此语彼。此其所短也。其中有自出机杼。发挥妙道。未尝见于内经。而实能显内经之奥义。补内经之所未发。

  此盖别有师承。足与内经并垂千古。不知创自越人乎。抑上古亦有此书。而越人引以为证乎。自隋唐以来。其书盛着。尊崇之者固多。而无能驳正之者。盖业医之辈。读难经而识其大义也。为医道中杰出之流。安能更深考内经。求其异同得失乎。古今流传之载籍。凡有舛误。后人无敢议者。比比然也。独难经乎哉。

  按先子曰。八十一难之目。 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序。难是问难之谓。隋萧吉五行大义。唐李善文选七发注。太平御览引此经。作八十一问。则其义可证焉。其冠以黄帝二字者。

  正与内经同。盖出假托也。此经未详成于何人。考杨玄操序云。秦越人之所作也。司马迁云。天下至今言脉者由扁鹊。盖论脉莫精于难经。则其说之所以起也。自仲景以来。叔和脉经。士安甲乙。往往引其文。则汉人所撰。

  要之不失为古医经。亦何必论其作者。而其为说。一本素灵之精要。以发其蕴奥。而较之经义。往往有相诡。是果何也。素问灵枢。旧称古之内经。而取两书较之。亦往往有其义相乖者。二经中已如此。又取素问灵枢。而篇篇较之。其言有前后相畔者。一书中亦复如此。况难经虽原二经。而其实别是一家言。春秋三传。各异其辞。古之说经立言。率皆为然。亦何遽取彼举此。而致轩轾耶。姚际恒伪书考。谓六朝人所为。疏谬亦甚。

  又按八十一难经。较之于素问灵枢。其语气稍弱。似出于东都以后之人。而其所记又有与当时之语相类者。

  若元气之称。始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扬雄解嘲。而至后汉。比比称之。男生于寅。女生于申。说文包字注。高诱淮南子注。离骚章句。俱载其说。木所以沉。金所以浮。出于白虎通。金生于巳。水生于申。泻南方火。补北方水之类。并是五行纬说家之言。而素灵中未有道及者。特见于此经。且此经诊脉之法。分以三部。其事约易明。

  自张仲景王叔和辈。执而用之。乃在医家。实为不磨之矜式。然征之素灵。业已不同。稽之仓公诊籍。复又不合。

  则想其古法隐奥。以不遽易识别。故至后汉或罕传其术者。于是时师据素问有三部九候之称。仿而演之。以作一家言者欤。其决非西京之文者。可以观矣。

  又按千金翼方。诊脉大意。引一难五难五难文。外台。载删繁方六极论。引二十四难文。并称扁鹊曰。其文虽稍异。而并似原于是经。考隋志。载删繁方十三卷。谢士泰撰。是士泰系于隋以上人。则是经属之于越人者。

  不特创于杨玄操。余尝观宋板史记扁鹊传。僧幻云附标。所引难经。似是玄操原本。载其卷首名衔。曰。卢国秦越人撰。吴太医令吕广注。前歙州歙县尉杨玄操演。据此。吕广注本。似署越人名。然则士泰所称。殆循其旧者欤。

  〔吕氏(博望)注众难经〕七录一卷(艺文略作二卷)佚亡名氏玉匮针经序曰。吕博少以医术知名。善诊脉论疾。多所着述。吴赤乌二年。为太医令。撰玉匮针经。

  及注八十一难经。大行于世。(太平御览)

  熊均曰。按名医图。有吕博无吕广。予疑博即广也。

  按僧幻云史记扁仓传附标曰。黄帝八十一难经。吴太医令吕广注。一本作吕博。按吕氏本名广。隋代避国讳。

  遂转为博。先子曰。吕博望。即吕广也。魏张楫广雅。隋曹宪为之音解。避炀帝讳。更名博雅。据此吕名作博者。

  系于隋人所易。岂甘氏名医图。偶不改之乎。盖医经之有注。莫先于此书。其说辑在于王翰林集注。几乎所谓名亡而实不亡者。亦幸哉。

  〔杨氏(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读书后志一卷(文献通考作五卷。本朝现下书目作九卷。)佚自序曰。黄帝八十一难者。斯乃勃海秦越人所作也。越人受桑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彻视腑脏。刳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世或以卢扁为二人者。斯实谬矣。

  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

  勒成滚动条。伸演其首。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弘畅圣言。故首称黄帝。斯乃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所谓脱牙角于象犀。收羽毛于翡翠者矣。逮于吴太医令吕广为之注解。

  亦会合玄宗。足可垂训。而所释未半。余皆见阙。余性好医方。问道无HT 。斯经章句。特承师授。既而耽研无HT 。十载于兹。虽未达其本源。盖亦举其纲目。此教所兴。多历年代。非唯文句舛错。抑亦事绪参差。后人传览。良难领会。今辄条贯编次。使类例相从。凡为一十三篇。仍旧八十首。吕氏未解。今并注释。吕氏注不尽。因亦伸之。并别为音义。以彰厥旨。昔皇甫玄晏。总三部为甲乙之科。近世华阳陶贞白。广肘后为百一之制。皆所以留情极虑。济育群生者矣。余今所演。盖亦远慕高仁。迩遵盛德。但恨庸识有量。圣旨无涯。 短汲深。玄致难尽。前歙州歙县尉杨玄操序。

  按杨玄操不详何朝人。考开元中。张守节作史记正义。于仓公传。采录杨序及说。则知为初唐人。其演注全在于王翰林集注中。所谓亦是名亡而实不亡者。然似与杨康侯注相错。弟坚尝钞出吕杨旧注。更据晋唐以来诸书所引。校订以为一篇。并附考异。序曰。宽平中藤原佐世现下书目。黄帝八十一难经。九。杨玄操注。八十一难音义。一。同撰。赵希弁读书志曰。黄帝八十一难经一卷。秦越人撰。吴吕广注,唐杨玄操演。马端临文献通考。作五卷。又详读书后志。有丁德用虞庶注。书并五卷。而今集注亦作五卷。九五字形相似易讹。疑玄操原书五卷。诸注仍之者欤。某侯旧藏宋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大永间僧幻云附标。不啻板心牍尾皆满。添以别纸。

  援证诸家。所引难经。为杨氏原本。而载其卷首署名。正与读书后志合。有曰所见杨玄操注写本也。字多谬误。

  又曰。难经。杨氏云。难。音乃丹反。然则当时并音义而行于世。大永迄今。未三百年。而轶亡不传。深为可惜。然其所引。不下数十节。文本端雅。足窥古本真面。又集注每卷。署杨康侯名。是似玄操之外。更有注解。

  然注文称杨曰。殊无分别。向为二家相混。仍欲证明之。考索有日。尝检黄鲁直豫章集。有杨子建通神论序。称子建名康侯。审是元符间人。因知如熙丰以上。太平圣惠方。通真子注脉诀。──神功万全方。并皇国医心方。

  弘决外典钞等所引。及丁虞所驳。皆非康侯注矣。仍于诸书所引。一一表出。殆似无出康侯者云。

  〔八十一难音义〕本朝现下书目一卷 佚〔侯氏(自然)难经疏〕崇文总目十三卷 佚〔丁氏(德用)难经补注〕读书后志五卷(书录解题作二卷)。佚赵希弁曰。丁德用以杨玄操所演。甚失大义。因改正之。经文隐奥者。绘为图。德用济阳人。嘉 末。其书始成。

  陈振孙曰。难经二卷。渤海秦越人撰。济阳丁德用补注。德用者。乃嘉 中人也。序言太医令吕广重编此经。而杨玄操复为之注。览者难明。故为补之。其间为之图。八十一难。分为十三篇。而首篇为诊候最详。凡二十四难。盖脉学自扁鹊始也。

  按尝见皇国前辈本义标记。有云。补注五卷。嘉 七年壬寅○月戊申日洛阳丁德用序。未知何所本。

  〔虞氏(庶)注难经〕读书后志五卷 佚赵希弁曰。虞庶仁寿人。寓居汉嘉。少为儒。已而弃其业。习医术。为此书。以补吕杨所未尽。黎泰辰治平间为之序。

  按本义标记又云。承议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前知三泉县兼管勾兵马桥道劝农事骑都尉赐绯鱼袋黎泰辰撰。治平四年端午序。亦不详所本。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五卷 存吕复曰。难经十三卷。宋王唯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杂。惟虞氏粗为可观。

  按是书。文化初。内医千田子敬(恭)重刊。时先子序曰。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五卷,宋志及晁陈二氏。并滑氏汇考之类。俱不着录。惟明叶盛 竹堂书目。又有难经集注一卷。未知王氏所集否。金纪天锡亦撰难经集注五卷。卷数不合。可疑也。今是书每卷首。题曰吕广丁德用杨玄操虞庶杨康侯注解。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王唯一校正。附音释。所谓王翰林者。未详何人。宋仁宗天圣四年。王唯一为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奉敕编修铜人穴针灸图经。王翰林即唯一已。考赵希弁志。丁德用注。成于嘉 末。虞庶注。黎泰辰治平间为之序。并在天圣之后。由此观之。唯一历仕仁宗英宗两朝。修铜人经之后。经数十年。而校正是书也。吕广杨玄操丁德用虞庶注,簿录载其目。诸家亦多援引。特至杨康侯未有所考。注中称杨氏而辨驳丁氏之说者两条。明是康侯说矣。

  余皆与玄操说混。不可辨也。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虽他书无所见。其与唯一同为北宋人无疑矣。旧刻庆安板,虽未见祖本。题曰王翰林。则非唯一之旧也。是书视之于滑氏之融会众说以折衷之。则醇疵淆混。似不全美。然吴吕广以下之说。得借以传之。要之医经之有注。当以此为最古也。

  又按杨康侯所着通神论。元符中。黄鲁直为序。与天圣四年。相距七十余年。王唯一决不得与康侯眉睫相接。则不知何由集入其说也。辛巳仲冬十八日。西城侍医野间君(成式)令嗣仁夫(成已)得皇国亡名氏难经俗解钞。持来见示。卷首称难经有十家补注。所谓十家。并越人而言之。曰。卢秦越人撰。吴太医令吕广注。济阳丁德用补注。前歙州歙县尉杨玄操演。巨宋陵阳草莱虞庶再演。青神杨康侯续演。琴台王九思校正。通仙王哲象再校正。东京道人石友谅音释。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赐紫金鱼袋王唯一重校正。建安李元立锓木于家塾。据此诸家校注本。固各单行。李氏鸠集其说。编十家补注而若署名。似不以朝代为次序。后人以王唯一名在最后。谓系其所集。仍别为一书。题以王翰林集注字。先子所谓其非王氏之旧者。可见也。祭酒林天瀑先生(衡)佚存丛书。尝刻是书曰。明王九思所编。盖未深加考究也。

  〔庞氏(安时)难经解义〕宋志一卷 佚宋史本传曰。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 。

  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尝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详。意者。使后人求之欤。予之术盖出于此。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合符节。且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是二脉阴阳相应。如两引绳。阴阳均则绳之大小等。故定阴阳于喉手。配覆溢于尺寸。寓九候于浮沉。分四温于伤寒。此皆扁鹊略开其端。而予参以内经诸书。考究而得其说。

  审而用之。顺而治之。病不得逃矣。又欲以术告后世。故着难经辨数万言。

  滑寿曰。蕲水庞安常。有难经解数万言。惜乎无传。(难经本义)

  〔宋氏(庭臣)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宋志一卷 佚〔刘氏(阙名)难经解〕佚王洙曰。昔东郡有一医者。姓刘。其术甚异。通黄帝八十一难经。病注者失其旨。乃自为解。献于阙下。仍为人讲说。自号曰刘难经。其治病察脉。无隐不知。肘后有二药奁。止药末数品而已。每视人病。旋取诸末。和合加减。分为剂料。日不尽其数。病未愈。他日再至曰。此药服不如数耳。所余当有几。人不能欺。后以老终。

  (谈录)

  〔周氏(与权)难经辨正释疑〕佚滑寿曰。周与权字仲立。宋临川人。着难经辨正释疑。

  (难经汇考)

  吕复曰。难经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八十一难辨正条例〕一卷 存王氏(正宗)难经疏义(汇考作王宗立难经注义。)宋志二卷 佚滑寿曰。王宗立字诚叔。宋绍兴人。将仕即试匠作监。着难经注义。

  〔高氏(承德)难经疏〕佚按上见于僧幻云史记扁鹊仓公传附标。而纪天锡集注又驳其义。乃知承德为宋人。

  〔李氏( )难经句解〕国史经籍志四卷 存自序曰。可以生人。可以杀人。莫若兵与刑。然兵刑乃显然之生杀。人皆可得而见。医乃隐然之生杀。人不可得而见。年来妄一男子。耳不听难素之语。口不论难素之文。滥称医人。妄用药饵。误之于尺寸之脉。何啻乎尺寸之兵。差之于轻重之剂。有甚于轻重之刑。予业儒未效。唯祖医是习。不揆所学。尝集解王叔和脉诀矣。尝句解幼幼歌矣。如八十一难。乃越人受桑君秘术。尤非肤浅者所能测其秘。随句笺解。义不容舛。敬以十先生补注为宗祖。言言有训。字字有释。必欲君子口诵心惟。以我之生。观彼之生。自必能回生起死矣。何更有实实虚虚。医杀之讥。吁医有生人之功如此。岂不贤于兵刑之生杀哉。时大宋咸淳五年。岁次己巳。孟春。临川希范子李子野自序。

  又注义图序论曰。黄帝八十一难经。卢国秦越人所撰。史记列传曰。扁鹊者。姓秦氏。名越人。扬雄所谓扁鹊卢人是也。假设问答。以释疑难之义。凡八十一篇。故谓之八十一难经。医经之兴。始于黄帝。故系之黄帝焉。以明其义。皆有所受之。而非私智曲说也。今世所传。虽有吕广杨玄操注释。皆浅陋阔略。而又用之以异端之说。近代为之注者。率多芜杂。无足观焉。是故难经奥旨。暗而不彰。医者莫能资其说以施世也。今余妄意古人言。为之义解。又于终篇。撮其大法。合以素问。论而图之。杨玄操之注。有害义理者。指摘而详辨焉。然后切脉之纲要。粲然可观。医者考之。可以审是非而辟邪说矣。

  熊均曰。李 字子野。号希范子。宋咸淳间临川人。集注叔和脉诀。又有难经句解。并行于世。(医学源流论。)

  吕复曰。李子野为难经句解。而无所启发。(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谢氏(复古)难经注〕佚熊均曰谢复古宋人。有难经注。(医学源流。)

  徐春甫曰。谢复古为宋翰林学士籍。医药尤工于伤寒。发仲景之奥旨。

  〔冯氏( )难经注〕佚郑所南曰。双肾之间。为下丹田。出神景内经。冯 注难经八难下注。引之甚详。(文集。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自注。)

  滑寿曰。难经诸家经解。冯氏丁氏伤于凿。(难经汇考)

  〔纪氏(天锡)集注难经〕五卷(国史经籍志作三卷。)佚金史本传曰。纪天锡字齐卿。泰安人。早弃进士。业学医。精于其技。遂以医名世。集注难经五卷。大定十五年上其书。授医学博士。

  纪天锡进难经表曰。臣天锡闻济世之道。莫大于医。识病之源。在于经典,今有八十一难经,为医之祖。是秦越人将黄帝素问疑难之义八十一篇。重而明之。故曰八十一难经。然其文义阃奥。后学难知。虽近代以来。有吕广杨玄操高承德丁德用王宗正之徒。或作注解。或为疏义奈何文理差迭。违经背义。滥觞其说。遗而不解者。实其多矣。臣天锡念此为医之患。遂乃精加访求。首尾十余年间。方始识其理趣云。

  吕复曰。纪齐卿注难经稍密。乃附辨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按是书久佚。僧幻云史记附标。载进难经表。及注说数十则。辨论颇为精确。

  〔张氏(元素)药注难经〕佚金史本传曰。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童子学。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河间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壁罔顾。元素曰。何见待之卑如此哉。既为诊脉。谓之曰。脉病云云。曰然。

  初服某药。用某味乎。曰然。元素曰。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

  则效矣。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显名。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说曰。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

  不相能也。自为家法云。

  滑寿曰。洁古氏难经药注。疑其草稿。姑立章指义例。未及成书也。今所见者。往往言论。于经不相涉。且无文理。洁古平日着述极醇正。此绝不相似。不知何自遂乃板行。反为先生之累。岂好事者为之。而托为先生之名邪。要之后来东垣海藏罗谦甫辈。皆不及见。若见必当与足成其说。不然亦回护之。不使轻易流传也。

  〔王氏(少卿)难经重玄〕佚吕复曰。张洁古难经注后附药。殊非经意。王少卿演释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人之蕴。(九灵山房集。

  沧洲翁传。)

  〔袁氏(坤浓)难经本旨〕佚滑寿曰。袁坤浓字淳甫。本朝古益人。成都医学官。着难经本旨。佳处甚多。然其因袭处。未免踵前人之非。

  且失之冗尔。

  〔谢氏(缙孙)难经说〕佚滑寿曰。谢缙孙字坚白。庐陵人。元统间医候郎。辽阳路官医提举。其说殊有理致源委。

  〔陈氏(瑞孙)难经辨疑〕佚滑寿曰。陈瑞孙字廷芝。本朝庆元人。温州路医学正。与其子宅之。同着难经。

  〔滑氏(寿)难经本义〕国史经籍志二卷 存凡例曰。一难经正文。周仲立李子野辈。擅加笔削。今并不从。一纪齐卿于经中盛字。多改作甚字。岂国讳。

  或家讳。有所避耶。盖昧于临文不讳之义也。今不从。一经中错简衍文。辨见各篇之下。仍为缺误总类。以见其概。一八十一难。隋唐经籍艺文志。俱云二卷。后人或厘而为三。或分而为五。今仍为二卷。以复书志之旧。杨玄操复为十三类以统之。今亦不从。一难经八十一篇。盖越人取内经灵枢之文。设为问答。前此注家。皆不考所出。

  今并一一考之。其无可考者。于七难内发其例。

  朱右撄宁生传曰。滑寿请其师京口王居中曰。难经又本素问灵枢之旨。设难释义。其间荣卫部位。脏腑脉法。

  与夫经络 穴。辨之博矣。而阙误或多,愚将本其旨义。注而读之。何如。居中曰。甚矣子之善学也。善哉子学之得其道也。(医史。)

  四库全书提要曰。“滑寿字伯仁。明史方伎传。称为许州人。寄居靳县。案朱右撄宁生传曰。世为许州襄城大家。元初祖父官江南。自许徙仪真。而寿生焉。又曰。在淮南曰滑寿。在吴曰伯仁氏。在鄞越曰撄宁生。然则许乃祖贯。鄞乃寄居。实则仪真人也。滑寿卒于明洪武中。故明史列之方技传。然戴良九灵山房集。有怀书撄宁诗曰。海日苍凉两鬓丝。异乡飘泊已多时。欲为散木留官道。故托长桑说上池。蜀客着书人岂识。韩公卖药世遍知。道涂同是伤心者。只合相从赋黍离。则寿亦抱节之遗老。托于医以自晦者也。是书首有张翥序。称寿家去东垣近。早传李杲之学。撄宁生传。则称学医于京口王居中。学针法于东平高洞阳,考李杲足迹未至江南。与寿时代亦不相及。翥所云。殆因许近东垣。附会其说欤。难经八十一篇。历代医家。多有注释。寿所采摭。凡十一家。

  今惟寿书传于世。其书首列汇考一篇。论书之名义源流。次列阙疑总类一篇。记脱文误字。又次图说一篇。皆不入卷数。其注。则融会诸家之说。而以己意折衷之。辨论精确。考证亦极详审。寿本儒者。能通解古书文义。故其所注。视他家所得为多云。”〔吕氏(复)难经附说〕佚吕复曰。难经余尝辑诸注家之长。先训诂而后辞意。窃附鄙说其间。以便后学。未敢以为是也。亡名氏难经辨释 文渊阁书目一部一册阙( 竹堂书目。作二卷。)未见〔熊氏(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六卷 存徐春甫曰。正统间。熊宗立难经俗解。相传愈失其义。如五十九难云。颠狂之脉。阴阳俱盛。俗解分阴分阳。

  与本文畔。诸如此类甚多。寝使后学晦旨。是故国朝医政。坏于难经脉诀二书之伪也。

  〔张氏(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明志八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张世贤字天成。宁波人。正德中名医也。难经旧有吴吕广唐杨玄操诸家注。宋嘉 中。

  丁德用始于文义隐奥者。各为之图。元滑寿作本义亦有数图。然皆不备。世贤是编。于八十一篇。篇篇有图。凡注所累言不尽者。可披图而解。惟其中文义显然。不必待图始解者。亦强足其数。稍为冗赘。其注亦循文敷衍。

  未造深微。(存目)

  按是书。吴门沈氏碧梧堂梓刊。凡八卷。为世贤原本。又有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四卷。题曰四明张世贤注。

  盖系坊刻之妄改焉。

  〔马氏(莳)难经正义〕医藏目录九卷 未见〔姚氏(浚)难经考误〕未见江南通志曰。姚浚字哲人。和州人。前太医院九鼎字新阳之子。业儒。能以医学世其家。所着有脉法正宗。

  难经考误。风发必读。及药品征要等书。行世。

  〔徐氏(述)难经补注〕未见按上见于武进县志。

  〔王氏(文洁)图注八十一难经评林快捷方式统宗〕六卷 存〔张氏(景皋)难经直解〕未见朔方志曰。张景皋精太素脉。可生则药。不可生。断以日时。百无一失。穷通寿夭。以脉推之。亦无不验。

  所着有难经直解。

  〔黄氏(渊)难素笺释〕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徐氏(大椿)难经经释〕二卷 存自序曰。难经非经也。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古人书篇名义。非可苟称。难者辨论之谓。天下岂有以难名为经者。故知难经非经也。自古言医者。皆祖内经。而内经之学。至汉而分。仓公氏以诊胜。仲景氏以方胜。华佗氏以针灸杂法胜。虽皆不离乎内经。而师承各别。逮晋唐以后。则支流愈分。徒讲乎医之术。而不讲乎医之道。则去圣远矣。惟难经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畅其义。圣学之传。惟此为其宗。然窃有疑焉。其说有即以经文为释者。有悖经文而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夫苟如他书之别有师承。

  则人自立说。源流莫考。即使与古圣之说大悖。亦无从而证其是非。若即本内经之文以释内经。则内经具在也。

  以经证经。而是非显然矣。然此书之垂。已二千余年。注者不下数十家。皆不敢有异议。其间有大可疑者。且多曲为解释。并他书之是者反疑之。则岂前人皆无识乎。殆非也。盖经学之不讲久矣。惟知溯流以寻源。考不得则中道而止。未尝从源以及流也。故以难经视难经。则难经自无可议。以内经之义疏视难经。则难经正多疵也。余始也盖尝崇信而佩习之。习之久而渐疑其或非。更习之久而信己之必是。非信己也。信夫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也。于是本其发难之情。先为申述内经本意。索其条理。随文诠释。既乃别其异同。辨其是否。其间有殊法异义。

  其说不本于内经。而与内经相发明者。此则别有师承。又不得执内经而议其可否。惟夫遵内经之训。而诠解未洽者。则摘而证之于经。非以难经为可 也。正所以彰难经于天下后世。使知难经之为内经羽翼。其渊源如此也。因名之为经释。难经所以释经。今复以经释难。以难释经而经明。以经释难而难明。此则所谓医之道也。而非术也。其曰秦越人着者。始见新唐书艺文志。盖不可定然。实两汉以前书云。雍正五年三月既望。

  凡例曰。是书。总以经文为证。故不旁引他书。如经文无可证。则间引仲景伤寒。及金匮要略两书。此犹汉人遗法。去古未远。若甲乙经脉经。则偶一及之。然亦不过互相参考。并不据此以为驳辨。盖后人之书。不可反以证前人也。一难经注释。其着者不下十余家。今散亡已多。所见仅四五种。语多支离浅晦。惟滑氏本义。最有条理。然余亦不敢袭一语。盖难经本文。理解已极明晓。其深文奥义。则俱本内经。今既以内经为诠释。则诸家臆说。总属可去。故训诂诠释。则根据本文。辨论考证。则本内经。其间有章节句语错误处。前人已是正者。则亦注明某人之说。余则无前人一字。即有偶合。非故袭也。一辨驳处。固以崇信内经。违众独异。皆前人之所未及。

  即本文下诠解处。不无与前人合者。然此原属文理一定。无可异同。并非剿说。要亦必深思体认。通贯全经。而后出之。此处颇多苦心。故条理比前人稍密。则同中仍不无小异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徐大椿是书。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有不合内经之旨者。援引经文。以驳正之。考难经。

  汉艺文志不载。随志始着于录。虽未必越人之书。然三国已有吕博望注本。而张机伤寒论平脉篇中。所称经说。

  今在第五难中。则亦后汉良医之所为。历代以来。与灵枢素问并尊。绝无异论。大椿虽研究内经。未必学出古人上。遽相排斥。未见其然。况大椿所据者内经。而素问全元起本。已佚其第七篇。唐王冰始称得旧本补之。宋林亿等校正。已称其天元纪大论以下。与素问余篇。绝不相通。疑冰取阴阳大论。以补所亡。至刺法本病二论。则冰本亦阙。其间字句异同。亿等又复有校改。注中题曰新校正。皆是。

  则素问已为后人所乱。而难经反为古本。又滑寿难经本义。列是书所引内经。而今本无之者。不止一条。则当时所见之本。与今亦不甚同。即有舛互。亦宜两存。遽执以驳难经之误。是何异谈六经者。执开元改隶之本。以驳汉博士耶。(存目)

  自序略曰。康熙三十二年五月十五日。余生于下塘毓瑞堂。年二十从学于周意庭先生。是岁县庠入泮。始先祖名余曰大椿字灵胎。至是更名大业。后以钦召称字。遂以字名。余之习医也。因第三弟患痞。先君为遍请名医。

  余因日与讲论。又药皆亲制。医理稍通。既而四五两弟又连病卒。先君以悲悼得疾。医药之事无虚岁。家藏有医书数十种。朝夕披览。久而通其大义。质之时医。茫如也。乃更穷源及流。自内经以至元明诸书。广求博采。几万余卷。而后胸有实获。不能已于言矣。谓学医必先明经脉脏腑也。故作难经经释。谓药性必当知其真也。故作神农本草百种录。谓治病必有其所以然之理。而后世失其传也。故作医学源流论。谓伤寒论颠倒错乱。注家各私其说。而无定论也。故作伤寒类方。谓时医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经方。不明法度也。故作兰台轨范。谓医道之坏。坏于明之薛立斋。而吕氏刻赵氏医贯,专以六味八味两方。治天下之病。贻害无穷也。故作医贯砭。谓医学绝传。邪说互出。杀人之祸烈也。故作慎疾刍言。自此三十余年。难易生死。无不立辨。怪症痼疾。皆获效验。远近来治。刻无宁晷。制抚河盐。以及司道各大宪。皆谬以谦辞礼聘。并知其为儒生。有以学问经济咨询者。由此而微名上达九阍矣。乾隆二十五年。上访名医于诸大臣。秦大司寇文恭公以臣灵胎对。上颔之。九月大学士蒋文恪公病。上谕中堂。当招徐灵胎延医。公一再遣人聘余。余适以病辞。二十六年正月。上乃下廷谕。命抚军陈公。即送来京。时余病亦痊。乃就道。至即命与施孙两太医同拟方。蒋公病已不可为。余方欲奏明。适上命额驸福公。问徐灵胎。蒋某病几时得愈。因密奏曰。

  过立夏七日则休矣。福公转奏。上亲临视。见蒋公病果剧。驾回谕秦大司寇曰。徐灵胎学问既优。人又诚实。不知能在京效力否。秦公传旨。臣闻命之下。感激涕零。自揣年老多病。万难效力。即恳秦公转奏。是晚上命视大司农李公疾。明日又命入圆明园。连奉特旨六次。乃于五月初四日。蒙圣恩放归田里。事详述恩纪略中。自此筑室吴山之画眉泉。为静养之地。不复远行矣。辛卯夏日。洄溪老人书于耄学龛。时年七十有九。(兰台轨范。)

  徐 曰。先府君既作自序。方期顶祝圣恩。闭户着书。以终余年、忽一日叹曰。吾自审脉象。恐不逾今岁矣。

  惟觉心中有未了事。亦不自解其因。至十月二十五日。奉旨复召入都。恍然曰。向觉有未了者。此耶。时方卧 。

  强起入都。大中丞暨诸大宪亲诣舟次。府君感沐圣恩。力疾登程。 随侍中途。疾亦渐已。精神转旺。餐饭有加。

  腊月初一日抵都。精力复衰。越三日。府君从容议论阴阳生死出入之理。并自作墓前对联。有满山芳草仙人药。

  一径清风处士坟之句。至夜谈笑而逝。额驸尚书福公入奏。是日上赏白金一百两。赠儒林郎。并传旨谕 护丧以归。明春扶榇旋里。葬越来溪之牒字圩新阡。伏念府君以诸生达九重。两膺征召。生前知遇。身后宠荣。遭逢盛世。千载一时。 虽自愧无文。谨就府君自序所未竟者。附缀数行。以志不朽云。(同上)

  袁枚曰。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天子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天子召入都。命视蒋公疾。先生奏疾不可治。上嘉其朴诚。欲留在京师效力。先生乞归陶里。上许之。后二十年。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先生已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 载 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

  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 扶榇以归。呜呼。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征。巡抚司道。到门通驾。

  闻者皆惊且羡。以为希世之荣。余好。急思采其奇方异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今秋访 于吴江。得其自述纪略。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传曰。先生名大椿。字灵胎。晚自号洄溪老人。家本望族。祖 。康熙十八年鸿词科。翰林纂修明史。先生生有异禀。聪强过人。

  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于医。每视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与之作语。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诸岐黄家。目瞠心骇。帖帖慑服。

  而卒莫测其所以然。先生长身广颡。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一望而知为奇男子。少时留心经济之学。于东南水利。尤所洞悉。先生隐于洄溪。矮屋百椽。有画眉泉。小桥流水。松竹铺纷。登楼则太湖奇峰。鳞罗布列。如儿孙拱侍状。先生啸傲其间。人望之疑真人之在天际也。所着。有难经经释。医学原流等书。凡六种。其中 HT 利弊。剖析经络。将古今医书。存其是指其非久行于世。子 字榆村。傥 有父风。能活人济物。以世其家。(随园文集)

  〔黄氏(元御)难经解〕二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难经之出。在素问之后。灵枢之前。故其中所引经文。有今本所不载者。然其文自三国以来。不闻所窜乱,元御亦谓旧本有讹。复多所更定。均所谓我用我法也。(存目)

  〔戴氏(震)注难经〕未见李斗曰。戴震字东原。休宁人。为汉儒之学。精于音韵律算。乾隆壬午。举于乡。奉诏重辑永乐大典。与邵晋涵周永年杨昌森余集同入馆。分纂四库全书。尝注难经伤寒论金匮诸书。亦未卒业。(扬州画舫录。)

  〔唐氏(千顷)春秋本难经注疏〕未见曹锡端江宁广文唐先生传曰。先生娶严氏吴氏陈氏子二。长方沂。次方淮。今名千顷。入太学。好经术。着书二十种。更通岐黄。尝活人。孙秉钧幼博览群书。能标卓识。见者莫勿惊奇器重。

  〔唐氏(秉钧)内难语要〕未见按上二书见于文房肄考艺文志。

  卷八

  医经(八)

  〔岐伯经〕隋志十卷 佚〔白氏(阙名)内经〕汉志三十八卷 佚〔外经〕汉志三十六卷 佚〔旁篇〕汉志二十五卷 佚〔扁鹊内经〕汉志九卷 佚〔外经〕汉志十二卷 佚〔扁鹊镜经〕一卷 佚南史张邵传曰。徐文伯字德秀。濮阳太守熙曾孙也。熙好黄老。隐于秦望山。有道士。过求饮。留一瓠HT 与之。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

  〔灵元经〕艺文略三卷 佚

  卷九

  本草(一)

  〔神农本草经〕隋志三卷 佚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宜药疗疾。救夭伤之命。五姓日用而不知。着本草四卷。汉书平帝纪曰。元始五年。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国小史。编方术本草。及目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又楼护传曰。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

  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

  贾公彦曰。张仲景金匮云。神农能尝百药。则炎帝者也。(周礼正义。)

  嵇康曰。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访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大平御览。引养生论。)

  葛洪曰。神农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羽毛。行厨立至。又曰丘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余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又曰。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辟。(抱朴子)

  又曰。按本草药之与他草同名者甚多。唯精博者能分别之。不可不详也。(抱朴子。)

  陶弘景曰。旧说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众圣而滋彰。但轩辕以前。文本未传。如六爻指垂。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着在于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饰之尔。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本草经集注序)

  又曰。凡采药时月。皆建寅岁首。则从汉太初后所记也。(本草总序例)

  颜之推曰。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于此。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家训。)

  苏敬曰。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内外经。班固论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乃班固论经方之语。

  而无本草之名。惟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陶据此以别录加之为七卷。韩保升曰。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

  掌禹锡等曰。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而英公李世 等注引班固叙黄帝内外经云。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此乃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惟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斯为失矣。或疑其间所录生出郡县有后汉地名者。以为似张仲景华佗辈所为。是又不然也。淮南子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矣。盖上世未着文本。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由是见于经录。(嘉 补注本草序)

  又曰。陶弘景序云。今之所存。有此四卷。唐本亦作四卷。韩保升又云。神农本草上中下并序录合四卷。今按四字当作三。传写之误也。何则。按梁七录云。神农本草三卷。又据今本经陶序后朱书云。本草经卷上卷中卷下。卷上注云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诊。卷中云玉石草木三品。卷下云虫兽果菜米食三品。即不云三卷外别有序录。明如韩保升所云。又据误本妄生曲说。今当从三卷为正。(序例注)

  赵德邻曰。滕元发云。一善医者。唯取本草白字药用之多验。苏子容云。黑字者是后汉人益之。(侯鲭录)

  王应麟曰。今详神农作本草。非也。三五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斯实后医工知草木之性。

  托名炎帝耳。(困学纪闻)

  杨慎曰。白字本草。相传以为神农之旧。未必皆出于神农。后人增之尔。然其中如肠鸣幽幽。又云劳极洒洒。

  又发 疗小儿痫大人 。仍自还神化。又云。立冬之日。菊卷柏先生为阳起石桑螵蛸。凡十物。使主二百草为之长。立春之日。木兰射干先生为柴胡半夏。使主头痛。四十五节。立夏之日。蜚廉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七节。保神守中。夏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为牡蛎乌喙。使主四肢二十三节。立秋之日。白芷防风先生为细辛蜀漆。

  使主胸背二十四节。此文近素问。恐非后世医能为也。又据此文以立冬为首。别考纬书。谓三皇三世。伏羲建寅。神农建丑。黄帝建子。至禹建寅。宗伏羲。商建丑。宗神农。周建子。宗黄帝。

  所谓正朔三而改也。立夏之后。复例夏至而后言立秋。与素问长夏之说同。所谓五气顺布行四时也。(升庵文集)

  寇宗 曰。本草之名。自黄帝岐伯始。其补注总叙言旧说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而不经。平帝纪元始五年。

  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诣京师。此但见本草之名。终不能断自何代而作。又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是尤不然也。世本曰。神农尝百草以和药济人。然不着本草之名。此未臻厥理。尝读帝王世纪曰。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则知本草之名。自黄帝岐伯始。其淮南子之言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七十毒。亦无本草之说。是知此书乃上古圣贤具生知之智。故能辨天下品物之性味。合世人疾病之所宜也。(本草衍义)

  卷十

  本草(二)

  〔雷公集注神农本草〕隋志四卷 佚〔陶氏(阙名)名医别录〕(艺文略作陶弘景撰) 隋志三卷 佚〔陶氏(弘景)本草经集注〕七录七卷 佚自序曰。隐居先生在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众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由辞。幽 人天。后稷伊芳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岐黄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但轩辕以前。文本未传。如六爻指垂。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着在于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

  但后人多更修饰之尔。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千不遗一。

  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则识智有浅深。今辄苞综诸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铭时用上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此序录。合为七卷。虽未足追踵前良。盖亦一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

  梁书曰。陶弘景。字通明。丹阳人。性爱林泉。尤好着述。常曰我读书未满万卷。以内典参之。乃当小出耳。

  先生性好医方。专以拯济欲利益群品,故修撰神农本草经三卷为七卷。撰真诰十卷。集验方五卷。广肘后为百一之制。世所行用多获异效焉。(太平御览)

  唐书于士宁传曰。帝曰本草别录何为而二。对曰。班固唯记黄帝内外经。不载本草。至齐七录乃称之。世谓神农氏尝药以拯含物。而黄帝以前。文本不传。以识相付。至桐雷乃载篇册。然所载郡县。多在汉时。疑张仲景华佗窜记其语。别录者。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所记。其言华叶形色。佐使相须。附经为说。故弘景合而录之。

  张舜民曰。陶隐居不详北药。时有诋谬。多为唐人所质,人固有不知。无足怪也。(画漫录)

  朱子曰。陶隐居注本草不识那物。后说得差背底多。缘他是个南人。那时南北隔绝。他不识北方物事。他居建康。(语类)

  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要。梁陶弘景复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三百六十五种。谓之名医别录。凡七卷。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一品。草一品。木一品。果菜一品。

  米食一品。有名未用三品。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进上梁武帝。其书颇有裨补。亦多谬误。

  按据隋志。名医别录与本草经某注。各自单行。而若别录。唯着陶氏撰。不审其果为弘景否。查证类本草五石脂女萎雷丸玄石。弘景集注所引别录之文。与黑字所记不异。苏敬新修本草注曰。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陶据此以别录加之为七卷。开宝重定本草序曰。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辨。本草存其录。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景乃以别录参其本书。朱墨杂书。时谓明白。又曰白字为神农所说。

  黑字为名医所传。嘉 补注本草总叙曰。旧经才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至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又曰。凡陶隐居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云。考弘景序称进名医副品三百六十五则。似别录与副品为一矣。而别录之文。苏敬新修本草所引四十则。李 海药本草所引二则。全然与黑字所记不同。则似别录非副品矣。盖弘景之撰本草经集注。就名医别录中摭三百六十五品以副旧经之数而别录之。书至唐有单行。

  苏敬李 辈犹得见之。乃以弘景采录之余。有可备施用者。故收入注中。是其文所以与黑字所记不同也。名医副品。本自别录中所采记。而别录不是成乎弘景之手。隋志所谓陶氏别是一人。艺文略直题陶弘景集。李时珍以本草经集注为名医别录。其说并误矣。

  〔苏氏(敬)新修本草〕(艺文略作唐本草)旧唐志二十一卷 佚孔志约序曰。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蛰穴栖巢。感物之情盖寡。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 。易愆寒燠之宜。中外交侵。形神分战。饮食伺HT 。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构手足之灾。机缠肤腠。莫知救止。渐因膏肓。期于夭折。暨炎晖纪物。

  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草木咸得其性。鬼神无所遁情。刳麝 犀。驱泄邪恶。飞丹炼石。引纳清和。大庇苍生。普济黔首。功侔造化。恩迈裁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岐和彭缓。腾绝轨于前。李华张吴。振英声于后。昔秦政煨燔。

  兹经不预。永嘉丧乱。斯道尚存。梁陶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雷众记颇或 驳。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亦以雕琢经方。润色医业。然而时钟鼎峙。

  闻见阙于殊方。事非佥议。诠释拘于独学。至如重建平之防己。弃槐里之半夏。秋采榆仁。冬收云实。谬粱米之黄白。混荆子之牡蔓。异蘩萋于鸡肠。合由跋于鸢尾。防葵野狼毒。妄曰同根。钩吻黄精。引为连类。铅锡莫辨。

  橙柚不分。凡此比例。盖亦多矣。自时厥后。以迄于今。虽方技分镳。名医继轨。更相祖述。罕能厘正。乃复采杜蘅于及已。求忍冬于络石。舍陟厘而取 藤。退飞廉而用马蓟。承疑行妄。曾无有觉。疾瘵多殆。良深慨叹。

  既而朝议郎行监门府长史骑都尉臣苏敬。摭陶氏之乖违。辨俗用之纰紊。遂表请修定。深副圣怀。乃诏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无忌。大中大夫行尚药奉御臣许孝崇等二十二人。与苏敬详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上。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于是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

  择其去取。铅干昭章。定详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四卷。庶以网罗今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妙极。拯生灵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时。悬百王而不朽。

  唐书于士宁传曰。士宁与司空李 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帝曰。本草尚矣。今复修之。何所异耶。对曰。

  昔陶弘景以神农经合杂家别录注铭之。江南偏方。不周晓药石。往往纰缪四百余物。今考正之。又增后世所用百余物。此以为异。

  掌禹锡曰。谨案蜀本草序作五十三卷。及唐英公进本草表云勒成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图经七卷。凡五十三卷。据此三者合作五十三卷。又据李含光本草音义云。正经二十卷。目录一卷。又别立图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图经七卷。凡五十四卷。二说不同。今并注。

  又曰。唐新修本草。唐司空英国公李 等奉 修。初陶隐居因神农本经三卷增修为七卷。显庆中监门右长史苏敬表请修定。因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尚药奉御许孝崇与敬等二十二人重广定为二十卷。今谓之唐本草。

  李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 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

  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敬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敬详定。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有名未用十一部。凡二十卷。目录一卷。别为药图二十五卷。图经七卷。

  共五十三。世谓之唐新本草。苏敬所释虽明。亦多驳误。

  按是书初系苏敬所修。后更表请详定。乃诏李 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敬编撰。世谓之唐本草。李时珍错认掌禹锡之言。妄生曲说也。苏敬宋人。避讳作苏恭。后世仍袭不改者。何李 唐初佐命之臣。而古今医统称 以医鸣唐。抑亦妄矣。

  〔新修本草图〕旧唐志二十六卷 佚〔本草音〕旧唐志三卷 佚〔本草图经〕旧唐志七卷 佚〔张氏(鼎)本草〕新唐志二十卷目录一卷 佚〔药图〕新唐志二十卷 佚〔图经〕新唐志七卷 佚新唐志注曰。显庆四年。英国公李 。太尉长孙无忌。兼侍中辛茂将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许敬宗。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学士孔志约。尚药奉御许孝崇胡子家蒋季璋。尚药局直长蔺复 许弘。直侍御医巢孝俭。太子药藏监蒋季瑜吴嗣宗。丞蒋义方。太医令蒋季琬许弘。丞蒋茂昌。太常丞吕才贾文通。太史令李淳风。潞王府参军吴师哲。礼部主事颜仁楚。右监门府长史苏敬等撰。

  按新唐志又着苏敬新修本草等目。而张鼎本草其名衔卷帙并同。是大可疑。诸家簿录。不复载张鼎之书。疑鼎亦与苏敬同为编撰者。故新志误为二书。犹吴景贤与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新唐志又载巢吴二家诸病源候论之目。俱系复出者欤。唐书于士宁传。称士宁与李 等修定本草。而今孔志约序唯有李 等二十三人名衔。不署士宁。则张鼎亦遗其名者欤。以未可决定其如何。今并着苏敬张鼎二家之书而俟后考。

  〔孔氏(志约)本草音义〕(宋志作唐本草)新唐志(二十卷) 佚按孔志约作新修本草序。不言自着音义。是又可疑。

  〔陈氏(藏器)本草拾遗〕新唐志十卷 佚掌禹锡曰。本草拾遗。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陈藏器撰,以神农本草经虽有陶苏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

  故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共十卷。

  李时珍曰。藏器四明人。其所着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

  肤谫之士。不察其详核。惟诮其僻怪。宋人亦多删削。岂知天地品物无穷。古今隐显亦异。用舍有时。名称或变。

  岂可以一隅之见。而遽讥多闻哉。如辟虺雷海马胡豆之类。皆隐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万象所用者。若非此书收载。何从稽考。此本草之书所以不厌详悉也。

  按艺文略有四明人本草拾遗二十卷。恐系是书复出。陈氏盖四明人也。二十是十字误文。仍不着录。

  〔李氏(含光)本草音义〕新唐志二卷 佚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略曰。先生姓李氏。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弘。以孝敬皇帝庙讳改焉。

  羁好静处。诵习坟典。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师事同邑 先生游艺。敏年神龙。初以清行度为道士。以大历己酉岁冬十一月十四日遁化于茅山紫阳之别室。春秋八十有七。先生识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又博览群言。长于着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着音义两卷。(文集)

  〔韩氏(保升)重广英公本草〕艺文略二十卷 佚掌禹锡曰。蜀重广英公本草。伪蜀翰林学士韩保升等与诸医士取唐本草并图经相参校。更加删定。稍增注释。

  孟昶自为序。凡十卷。今谓之蜀本草。

  李时珍曰。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苏也。

  〔卢氏(多逊)详定本草〕朱志二十卷目一卷 佚掌禹锡曰。开宝六年。诏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从蕴吴复圭王光 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

  详校诸本。仍取陈藏器拾遗诸书相参。颇有刊正别名及增益品。自马志为之注解。仍命左司员外郎知制诰扈蒙翰林学士卢多逊等刊定。凡二十卷。御制序镂板于国子监。

  〔李氏( )开宝重定本草〕(旧脱重定二字。今据证类本草。掌禹锡说订补。)宋志二十卷目一卷 佚序曰。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辩。本草存其录。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朱墨杂书。时谓明白。而又考彼功用。为之注释。列为七卷。南国行焉。逮乎有唐。别加参校。增药余八百味。添注为二十一卷。本经漏功则补之。陶氏误说则证之。然而载历年祀。又逾四百。朱字黑字。无本得同。旧注新注。其文互阙。非圣主抚大同之运。永无疆之休。其何以改而正之哉。乃命尽考传误。刊为定本。类例非允从而革焉。至如笔头灰兔毫也。而在草部。今移附兔头骨之下。半天河地浆皆水也。

  亦在草部。今移附土石类之间。败鼓皮移附于兽皮。胡桐泪改从于木类。紫矿亦木也。自玉石品而取焉。伏翼实禽也。由虫鱼部而移焉。橘柚附于果实。食盐附于光盐。生姜干姜。同归一说。至于鸡肠蘩蒌陆英蒴 。以类相似从而附之。仍采陈藏器拾遗。李含光音义。或讨源于别本。或传效于医家。参而较之。辨其臧否。至如突屈白旧说灰类。今是木根。天麻根解似赤箭。今又全异。去非取是。特立新条。自余刊正。不可悉数。下采众议。定为印板。乃以白字为神农所说。黑字为名医所传。唐附今附。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证谬误而辨之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又为今按。义既刊定。理亦详明。今以新旧药合九百八十三种。并目录二十一卷。广颁天下。传而行焉。

  掌禹锡曰。开宝重定本草。开宝七年。诏以新定本草所释药类成有未允。又命刘翰马志等重详定。颇有增损。

  仍命翰林学士李 知制诰王 扈蒙等重看详。凡神农所说。以白字别之。名医所传。即以黑字。并目录共二十一卷。

  〔掌氏(禹锡)等补注神农本草〕(旧脱神农二字。今据读书后志订补。)宋志二十卷目录一卷 佚序曰。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在所为驾轺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而英公李 等注引班固叙黄帝内外经云。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此乃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惟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斯为失矣。或疑其间所载生出郡县。有后汉地名者。以为似张仲景华佗辈所为。是又不然也。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盖上世未有文本。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由是见于经录。然旧经才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

  至梁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唐显庆中。监守卫长史苏恭又摭其差谬。表请刊定。乃命司空英国公李世 等与恭参考得失。又增一百一十四种。分门部类。广为二十卷。世谓之唐本草。国朝开宝中两诏医工刘翰道士马志等相与撰集。又取医家尝用有效者一百三十三种而附益之。仍命翰林学士卢多逊李 王 扈蒙等重为刊定。乃有详定重定之目。并录板摹行。由此医者用药。遂知适从。而伪蜀孟昶。亦尝命其学士韩保升等以唐本图经参比为书。稍或增广。世谓之蜀本草。今亦用。行。是书自汉迄今甫千岁。其间三经撰着。

  所增药六百余种。收采弥广。可谓大备。而知医者犹以为传行既久,后来讲求。浸多参校。近之所传颇亦漏略。

  宜有纂录以备颐生殴疾之用。嘉 二年八月。有诏臣禹锡臣亿臣颂臣洞等再加校正。臣等亦既被命。遂更研核。

  窃谓前世医工。原诊用药。随效辄记。遂至增多。概见诸书。浩博难究。虽屡加删定。而去取非一。或本经已载而所述粗略。或俚俗尝用而大医未闻。向非因事详着。则遗散多矣。乃请因其疏牾。更为补注。应诸家医书药谱所载物品功用。并从采掇。惟名近迂僻。类乎怪诞。则所不取。自饰经史百家。虽非方饵之急。其间或有参说药验较然可据者。亦兼收载。务从该洽。以副诏意。凡名本草者。非一家。今以开宝重定本为正。其分布卷类。经注杂糅。间以朱墨并从旧例。不复厘改。凡补注并据诸书所说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其旧已着见而意有未完。后书复书亦具存之。欲详而易晓。仍每条并以朱书其端云。臣等谨按某书云某事。其别立条者。解于其末云见某书。凡所引书。以唐蜀二本草为先。他书则以所着先后为次第。凡书旧名本草者。今所引用。但着其所作人名曰某人。惟唐蜀本则曰唐本云蜀本云。凡字朱墨之别。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余所增者。皆别立条。并以墨字。凡陶隐居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并以其注附于末。凡显庆所增者。亦注其末。曰唐本先附。凡开宝所增者。亦注其末曰今附。凡今所增补旧经未有者。

  于逐条后开列云新补。凡药旧分上中下三品。今之新补。难于详辨。但以类附见。如绿矾次于矾石。山姜花次于豆蔻。 次于水杨之类是也。凡药有功用。本经未见。而旧注已曾引据。今之所增。

  但涉相类。更不立条。并附本注之末。曰续注。如地衣附于垣衣。燕覆附于通草。马藻附于海藻之类是也。凡旧注出于陶氏者。曰陶隐居云。出于显庆者。曰唐本注。出于开宝者。曰今注。其开宝考据传记者。别曰今按。

  今详。又按。皆以朱字别于其端。凡药石本经已见而功用未备。今有所益者。亦附于本注之末。凡药有今世已尝用而诸书未见。无所辨证者。如葫芦巴海带之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别立为条。曰新定。旧药九百八十三种。

  新补八十二种。附于注者不预焉。新定一十七种。总新旧一千八十二条。皆随类粗释。推以十五凡则补注之意可见矣。旧着开宝英公陶氏三序。皆有义例所不可去。仍载于首篇云。

  赵希弁曰。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上皇朝掌禹锡等补注。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艺文志所不载。平帝纪诏天下举通知方术本草者。本草之名。盖起于此。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书中有后汉郡县名。盖上世未着文本。

  师学相传。至张机华佗。始为编述。嘉 初诏禹锡与林亿苏颂张洞等为之补注。以开宝本草及诸家参校。采拾遗逸。判定新旧。药合一千八十二种。总二十卷。

  〔苏氏(颂)图经本草〕读书后志二十卷目录一卷 佚序曰。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拯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医相继。传其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领上医兼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重定本草。其言药之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备且详矣。然而五方物产。风气异宜。名类既多。赝伪难别。以虺床当蘼无。以荠 乱人参。古人犹且患之。况今医师所用。皆出于市贾。市贾所得。盖自山野之人随时采获。无复究其所从来。以此为疗。欲具中病。不亦远乎。昔唐永徽中删定本草之外。

  复有图经相辅而行。图以载其形色。经以释其同异。而明皇御制又有天宝单方药图。皆所以叙物真滥。使人易知原诊处方有所根据。二书失传且久。散落殆尽。虽鸿都秘府。亦无其本。天宝方书。但存一卷。类例粗见。本末可寻。宜乎圣君哲辅。留意于搜辑也。先是诏命儒臣重校神农本草等凡八书。光禄卿直秘阁臣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臣亿太常博士集贤校理臣颂殿中丞臣检光禄寺丞臣保衡相次被选。仍领医官秦宗古。朱有章等编绎累年。

  既而补注本草成书奏御。又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徽故事。重命编述。臣禹锡以谓考正群书。资众见则其功易就。论著文本。出异手则其体不一。今天下绘事千名。其解说物类。皆据世医之所闻见。事有详略。言多鄙陋。向非专一整比。缘饰以文。则前后不伦。披寻难晓。乃以臣颂向尝刻意此书。于是建言奏请。俾专撰述。

  臣颂既被旨。则裒集众说。类聚诠次。粗有条目。其间玉石金土之名。草木虫鱼之别。有一物而杂出诸郡者。

  有同名而形类全别者。则参用古今之说。互相发明。其 梗之细大。华实之荣落。虽与旧说相戾。并兼存之。崖略不称。则稍援旧注以足成文意。注又不足。乃更旁引经史及方书小说。以条悉其本原。若陆英为蒴 花。则据尔雅之训以言之。诸香本同。则用岭表录异以证之之类是也。生出郡县。则以本经为先。今时所宜次之。若菟丝生朝鲜。今则出于冤句。奚犹生于少室。今乃来自三蜀之类是也。收采时月有不同者。亦两存其说。若赤箭本经但着采根。今乃并取茎苗之类是也。生于外夷者。则据今传闻。或用书传所载。

  若玉屑玉泉。今人但云玉出于于阗。不究所得之因。乃用平居诲行程记为质之类是也。药有上中下品。皆用本经为次第。其性类相近。而人未的识。或出于远方。莫能形似者。但于前条附之。若溲疏附于枸杞。珀琥附于茯苓之类是也。又古方书所载简而要者。昔人已述其明验。今世亦常用之。及今诸郡医工。所陈经效之药。皆并载其方用。天宝一例也。自余书传所无。今医又不能解。则不敢以臆说浅见傅会其文。故但阙而不录。又有今医所用。

  而旧经不载者。并以类次系于末卷。曰本经外类。其间功用尤着。与旧名附近者。次于逐条载之。若通脱次于木通。石蛇次于石蟹之类是也。总二十卷。目录一卷。撰次甫就。将备亲览。恭惟主上以至仁浓德。函养生类。一物失所。则为之恻然。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惠。无先医术。早岁屡敕近臣酬校岐黄内经。重定针艾俞穴。或范金揭石。或镂板联丝。悯南方蛊惑之妖。于是作庆历普救方以赐之。思下民资用之阙。于是作简要济众方以示之。今复广药谱之未备。图地产之所宜。物色万殊。指掌斯见。将使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未达之疑。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太平之致。兹有助焉。臣学不该通。职预编述。仰奉宸旨。深愧寡闻。嘉六年九月日朝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新差知 州军州兼管内劝农及管勾开治沟洫河道事骑都尉借紫臣苏颂谨上。

  赵希弁曰。图经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上皇朝苏颂等撰。先是诏掌禹锡林亿等六人重校神农本草。累年成书。奉御又诏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徽故事。重命编述。于是颂再与禹锡等裒集众说。类聚诠次。各有条目云。嘉 六年上。

  李时珍曰。图经本草凡二十一卷。考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异。两不相应。或有图无说。或有物失图。

  或说是图非。如江州菝 乃仙遗粮。滁州青木香乃兜铃根。俱混列图。棠球子即赤瓜木。天花粉即栝蒌根乃重出条之类。亦其小小疏漏耳。颂字子容。同安人。举进士。哲宗朝位至丞相。封魏国公。

  〔陈氏(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二十三卷 佚林希序曰。世所传云神农氏本草三卷。梁陶隐居离以为七。唐苏恭李 之徒又附益为二十卷。别图药形以为经。其书略备矣。开宝中太祖皇帝命卢多逊等考验得失,增药尤多。号为开宝本草。仁宗皇帝嘉 初又使掌禹锡林亿苏颂张洞为之补注。因唐图经别为绘画。复增药至千有余种。于是收拾遗逸。订正讹谬。刊在有司。布之天下。其为寿养生人之术。无一不具。然世之医者。习故守陋。妄意穿凿。操数汤剂。幸而数中。自谓足以应无穷之病。诘其论说。则漠然不知。顾本草与图经殆虚文耳。况偏州下邑。虽有愿见者。何所售之。阆中陈氏子承。

  少好学。尤喜于医。该通诸家之说。尝患二书传者不博。而学人不兼有也。乃合为一。又附以古今论说。与己所见闻。列为二十三卷。名曰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书着其说。图见其形。一启帙而两得之。不待至乎殊方绝域。山巅水涯。而品类万殊者。森在目前。譬夫谈舆地者观于职方。阅战具者之入武库也。承之先世为将相。欧阳子所谓四世六公者。承其曾孙。少孤。奉其母江淮间。闭门蔬食以为养。君子称其孝。间有奇疾。众医HT 眙。

  不知所出,承徐察其脉。曰当投某剂。某刻良愈。无不然者。然则承之学虽出于图书。而精识超绝。兹二者又安能域之者。鬼臾区岐伯远矣。吾不得而知也。其视秦越人淳于仓公华佗辈为何如。识者当知之。元 七年四月朔。

  左朝请大夫充天章阁待制知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充南浙西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本路兵马巡检公事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长乐林希序。

  李时珍曰。宋哲宗元 中。阆中医士陈承。合本草及图经二书为一。间缀数语。谓之别说。

  〔唐氏(慎微)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艺文略作证类本草。读书附志同书录作大观本草。)宋志三十二卷 存艾晟序曰。昔人有云天地间物。无非天地间用。信哉其言也。观本草所载。自玉石草木虫鱼果蔬。以至残衣破革。飞尘聚垢。皆有可用以愈疾者。而神农旧经。止于三卷。药数百种而已。梁陶隐居因而倍之。唐苏恭李 之徒又从而广焉。其书为稍备。逮及本朝开宝嘉 之间。尝诏儒臣论撰。收拾采摭。至于前人之所弃。与夫有名而未用。已用而未载者。悉取而着于篇。其药之增多。遂至千有余种。庶乎无遗也。而世之医师方家。下至田父里妪。犹时有以单方异品效见奇捷。而前书不载。世所未知者。类盖非一。故慎微因其见闻之所逮。博采而备载之。

  于本草图经之外。又得药数百种。益以诸家方书。与夫经子传记。佛书道藏。凡该明乎物品功用者。各附于本药之下。其为书三十一卷。目录一卷。六十余万言。名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察其为力亦勤矣。而其书不传。世罕言焉。集贤孙公得其本而善之。邦计之暇。命官校正。募工镂板。以广其传。盖仁者之用心也。夫病未必能杀人。药之杀人多矣。而世之医者。不复究知根性之温凉。功用之缓急。妄意增减。用以治病。不幸而危殆者。时盖有之。兹何异操矛而刺人于衽席之上哉。傥能研思于此。因书以究其说。即图以验其物。与审方以求其效。则不待七十毒而后知药。三折臂而后知医矣。然则是书之传。其利于世也。顾不博哉。慎微姓唐。不知为何许人。传其书。失其邑里族氏。故不及载云。大观二年十月朔通仕郎行杭州仁和县尉管勾学事艾晟序。

  赵与时曰。唐慎微蜀州晋原人。世为医。深于经方。一时知名。元 间师李端伯招之居成都。尝着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盛行于世。而艾晟序其书。谓慎微不知何许人。故为表出。蜀今为崇庆府。(宾退录)

  赵希弁曰。证类本草三十二卷。古皇朝唐慎微纂。合两本草为一书。且集书传所记单方附之于本条之下。殊为详博。

  陈振孙曰。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唐慎微撰。不知何人。仁和县尉艾晟作序曰。经史证类本草。案本草之名始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旧经止一卷。药三百六十五种。陶隐居增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

  唐显庆又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开宝中又益一百三十三种。蜀孟昶又尝增益。谓之蜀本草。

  及嘉 中掌禹锡林亿等重加校正。更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种。盖亦备矣。今慎微类复有所增益。而以墨盖其名物之上。然亦殊不多也。李时珍曰。宋徽宗大观二年。蜀医唐慎微取嘉 补注本草及图经本草合为一书。复拾唐本草陈藏器本草孟铣食疗本草旧本所遗者五百余种。附入各部。并增五种。仍采雷公炮炙及唐本食疗陈藏器诸说。收未尽者。附于各条之后。又采古今单方。并经史百家之书。上之朝廷。改名大观本草。慎微貌寝陋。而学该博。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

  按先子曰。金皇统三年。宇文虚中跋云。元 间虚中为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疾。慎微疗之。乃为哲宗时人明矣。李东璧以为大观二年所着误也。艾晟序称不知何许人。若是同时。其言如此乎。今证类首卷载林希序。此艾晟所附。非慎微之旧也。本事方载剪草治吐血劳瘵方曰乡人艾孚先。尝说此事。渠后作大观本草。亦收入集中。

  孚先当是晟字。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 存曹孝忠序曰。成周六典。列医师于天官。聚毒药以共医事。盖虽治道绪余。仁民爱物之意寓焉。圣人有不能后也。国朝阐神农书。康济斯民。嘉 中两命儒臣图经补注。训义剖治。亦已详矣。而重熙累洽。文物滋盛。

  士之闻见益广。视前世书犹可缉熙而赓续者。蜀人唐慎微近以医术称。因本草旧经。衍以证类。医方之外。旁摭经史。至仙经道书。下逮百家之说。兼收并录。其义明。其理博。览之者可以洞达。臣因侍燕间亲奉玉音。以谓此书实可垂济。乃诏节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臣校正而润色之。臣仰惟睿圣当天。慈仁在宥。诞振三坟。跻民寿域。肇设学校。俾革俗弊。复诏天下进以奇方善术。将为圣济经以幸天下万世。臣以匪才。叨列是职。兢临渊谷。而证类本草。诚为治病之总括。又得以厘而正之。荣幸深矣。谨奉明诏。钦帅官联。朝夕讲究。删繁缉紊。

  务底厥理。诸有援引误谬。则断以经传。字画鄙俚。则正以字说。余或讹戾淆互缮录之不当者。又复随笔刊正。无虑数千。遂完然为成书。凡六十余万言。请目以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云。政和六年九月一日。中卫大夫康州防御使句当龙德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大医学臣曹孝忠谨序。

  宇文虚中跋曰。唐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貌寝陋。举措语言朴讷。而中极明敏。其治病百不失一。一语证候。不过数言。再问之辄怒不应。其于人不以贵贱。有所召必往。寒暑雨雪不避也。其为士人疗病。不取一钱。

  但以名方秘录为请。以此士人尤喜之。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遂集为此书。尚书左丞蒲公传正欲以执政恩例奏与一官。拒而不受。其二子五十一五十四。(偶忘其名)及婿张宗说。字岩老。皆传其艺。

  为成都名医。元 间虚中为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病。审元疗之如神。又手缄一书。约曰某年月日即启封。至期旧恙复作。取所封开视之。则所录三方,第一疗风毒再作。第二疗风毒上攻。气促欲作喘嗽。如其言以次第饵之。

  半月良愈。其神妙若此。皇统三年九月望成都宇文虚中书。

  麻革序曰。自古人俞穴针石之法不大传。而后世亦鲜有得其妙者。遂专用汤液丸粒理疾。至于刳肠剖臆。

  刮骨续筋之神奇。以为别术所得。终非神农家事。维圣哲审证以制方,因方而见药。故方家言盛行。而神农之经不可一朝而舍也。其书大抵源于神农氏。自神农氏而下名本草者。固非一家。又有所谓唐本蜀本者。迄于有宋政和间。天子留意生人。乃命宏儒名医。诠定诸家之说。为之图绘。使人验其草木根茎花实之微。与夫玉石金土虫鱼飞走之状。以辨其药之真赝。而易知。为之类例。使人别其物产风气之殊宜。君臣佐使之异用。甘辛咸苦酸之异味。温凉寒热缓急。有毒无毒之不同。而易见。其书始大备而加察焉。行于中州者。

  旧有解人庞氏本。兵烟荡析之余。所存无几。故人罕得恣窥。今平阳张君魏卿。惜其浸遂湮坠。乃命工刻梓。实因庞氏本仍附以寇氏衍义。比之旧本益备而加察焉。书成过余。属为序引。余谓人之所甚重者生也。卫生之资所甚急者药也。药之考订。使无以乙乱丙。误用妄投之失者。神农家书也。开卷之际。指掌斯见。政如止水鉴形。

  洪钟答响。顾安所逃遁其形声哉。养老慈幼之家。固当家置一本。况业医者之流乎。然其论著自深。陶隐居唐宋以来诸人备矣。余言其赘乎。世固有无用之学。无益之书。余特嘉张君爱物之周。用心之勤。能为是大有益之书以暨群生。以图永久。非若世之市儿贩夫。侥幸目前。规规然专以利为也。故喜闻而乐道之。君讳存惠。字魏卿。

  岁己酉中秋望日贴溪麻革信之序。

  刘祁跋曰。余读沈明远寓简称范文正公微时。慷慨语其友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以活人也。未尝不三复其言。而大其有济世志。又读苏眉山题东皋于传后云。人之至乐。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其乐乎。故所至当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哉。予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得酒。吾为之酣适。岂专以自为也。亦未尝不三复其言。而仁其用心。嗟乎。古之大人君子之量。何其弘也。亦士之生世。惟当以济人利物为事。达则有达而济人利物之事。

  所谓执朝廷大政。进贤退邪。兴利除害。以泽天下是也。穷则有穷而济人利物之事。所谓居闾里间。传道授学。急难救疾。化一乡一邑是也。要为有补于世。有益于民者。庶几乎兼善之义。顾岂以未得位也。遽泛然忘斯世而弃斯民哉。若夫医者为切身一大事。

  且有及物之功。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又曰。子之所慎斋战疾。康子馈药。子曰。丘未达。不敢尝。

  余尝论之。是术也。在吾道中虽名为方伎。非圣人贤者所专精。然舍而不学。则于仁义忠孝有缺。许世子止不先尝药。春秋书以弑君。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惧其忽于亲之疾也。况乎此身受气于天地。受形于父母。自幼及老。将以率其本然之性。充其固有之心。如或遇时行道。使万物皆得其所。措六合于太和中。以毕其为人之事。而一旦有疾。懵不知所以疗之。伏枕呻吟。付之庸医手而生死一听焉。亦未可以言智也。故自神农黄帝雷公岐伯以来。名卿才大夫。往往究心于医。若汉之淳于意张仲景。晋之葛洪殷浩。齐之褚澄。梁之陶弘景皆精焉。

  唐陆贽斥忠州纂集方书。而苏沈二公良方。至今传世。是则吾侪以从正讲学余隙。而于此乎搜研。亦不为无用也。

  余自幼多病。数与医者语。故于医家书颇尝涉猎。在淮阳时。尝手节本草一帙。辨药性大纲。以为是书通天地间玉石草木禽兽虫鱼万物性味。在儒者不可不知。又饮食服饵禁忌。尤不可不察。亦穷理之一事也。后居大梁。得闲阅赵公家素问善本。其上有公标注。夤缘一读。深有所得。丧乱以来。旧学芜废。二书亦失去。尝谓他日安居讲学。论著外当留意摄生。今岁游平水。会郡人张存惠魏卿介吾友弋吕唐佐来。言其家重刊证类本草已出。及增入宋人寇宗 衍义。完焉新书。求为序引。因为书其后。己酉中秋日云中刘祁云。大德丙午岁仲冬望日平水许宅印。晦明轩记曰。此书世行久矣。诸家因革不同。今取证类本尤善者为窠模。增以寇氏衍义别本中论方多者悉为补入。又有本经别录。先附分条之类。其数旧多差互。今亦考正。凡药有异名者。取其俗称注之目录各条下。俾读者易识。如蚤休云紫河车。假苏云荆芥之类是也。图像失真者。据所尝见皆更写之。如竹分淡苦堇三种。食盐着古今二法之类是也。字画谬误。殊关利害。如升斗疽疸上下千十未末之类。无虑千数。或证以别本。质以诸书。悉为厘正。疑者阙之。敬俟来哲。仍广其脊行。以便缀缉。庶历久不坏。其间致力极意。诸所营制。难以具载。不敢一毫苟简。与旧本颇异。故目之曰重修。天下名贤士夫。以旧鉴新自知矣。泰和甲子夏己酉冬日南至晦明轩谨记。

  天禄琳琅书目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二函。二十四册。此书卷首有金泰和甲子刊书本记。别无序文。其自嘉 以前所有本草诸序。皆载于卷一中。名为序例。而嘉 间禹锡等进书奉敕。又列于书末。不入卷中。

  其体例殊不尽一。盖因宋金元明。辗转重刊。互有改易故也。按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证类本草三十二卷。述晁公武读书志云云。慎微合两本草为一书。且集书传所单记单方附之于本条之末。所谓两本草者。一名补注神农本草。

  一名图经本草。皆掌禹锡等先后奉敕所编。补注进于嘉 之初。图经进于嘉 之末。此书犹载两次奉敕于后。则慎微蓝本于此可见。茅考慎微此书前后称名亦复不一。陈氏书录解题载大观本草三十一卷。称为唐慎微撰。又称仁和县艾晟作序。名曰经史证类本草。是合大观本草与证类本草为一也。马端临文献通考则载大观本草三十一卷于前。又载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于后。而于大观本草下列陈振孙所称艾晟作序。名曰证类之名。则虽名分别而实复混同。惟宋史艺文志直载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两名始并为一名矣。照诸书但及大观之名。

  而总无政和之号目。皆称三十二卷。或称三十一卷。而此本独三十卷。并以重修政和标题。又备用之。称与宋史备急之名互异。以卷首金泰和甲子刊书木记证之。是明时别据泰和刊本重刊行也。不以宋椠为准。故卷数标题。

  各有盈缩异同也。况宇文虚中所作书后。明言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治病百不失一。不取一钱。但以名方秘录为请。以此士人喜之。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云云。而文献通考所引书录解题。乃云慎微不知何人。考宋史虚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人。大观三年进士。建炎二年。应诏为祈请使。使金不归。受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金人号为国师。据此则虚中本与慎微同乡。故能详其始末。又知其书。复经政和间奉敕校刊。在大观者而非定本。故又题为政和。而分卷则三十耳。虚中使金。与宋隔绝。所作书后金又刻之。而宋人初未之见。故谓慎微不知何人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证类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三十卷。名大观本草。晁公武读书志。则作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亦题唐慎微撰。是宋时已有两本矣。玉海载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上校定大观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书省修润付胄监镂板行之。则南宋且有官本。然皆未见其原刊。今行于世者。亦有两本。一为明万历丁丑翻刻。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本。前有大观二年仁和县尉艾晟序。称其书三十一卷。目录一卷。陈氏所见盖此本。故题曰大观本草。一为明成化戊子翻刻。金泰和甲子晦明轩本。前有宋政和六年提举医学曹孝忠序。称钦奉玉音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孝忠校正润色之。其改称政和本草。盖由于此。实一书也。书末又有金皇统三年翰林学士宇文虚中跋。称慎微始末。述之甚明。盖建靖以后。内府图籍。悉入于金。故陈振孙未见此本。不知慎微何许人。而晁公武所云三十二卷者。殆合目录计之。亦未见政和所刻也。然考赵与时宾退录则称唐慎微蜀州晋原人。所序履贯小异。岂虚中儿时见之。但知其寄籍欤。大德中所刻大观本作三十一卷。与艾晟所言合泰和中所刻政和本。则以第三十一卷移于三十卷之前。合为一卷。已非大观之旧。又有大定己酉麻革及刘祁跋。

  并称平阳张存惠增入冠宗 本草衍义。则益非慎微之旧。然考大德所刻大观本。亦增宗 衍义。与泰和本同。盖元代重刻。又从金本录入也。今以二本互校。大德本于朱书墨盖。(案原本每条称墨盖。以下为慎微所续。其式如今刻工所称之鱼尾。)较为分明。则泰和本为胜。今以泰和本着录大德本则附见其名于此。不别存目焉。

  殷玉裁曰。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书。诗歌纪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本草。乃尽改为仁字。于理不通。金泰和间所刊本草。皆作人。藏袁廷 所。(说文解字注)

  按余家藏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刊大观本草。纸刻精良。不逊宋椠。中避孝宗嫌名。知是传刻南宋本者。而至衍义则实不录入。明代俗刻。取大德之题识。以冠魏卿之本。其妄亦甚。四库提要所云元代重刻。又从金本录入者。盖以不见大德原刊之故耳。

  〔王氏(继先)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书录解题二十二卷(玉海作三十二卷)阙序曰。臣闻本草者。神农之书也。后世宗而行之。以为大典。盖悯有生之札瘥。思药石以拯济。而功莫大焉。

  上下数千百年。罔敢失坠。及嬴秦焚先代之典籍。而此经混于医十之书。得不发奈何。汉晋之季。文籍散失。神农传经所存者。仅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致使后世不见圣人之全经。惜哉。梁陶氏隐居。高尚本神农旧经。

  附名医别录。朱墨分别。别举科条。又加注文。然而独智目思。偏方寡见。得失相半。逮唐之兴。苏恭表请修定。

  增益虽多。附会或紊。损益不分。寒热莫辨。洪惟皇宋隆兴。真人出宁。泽及四海。其仁如天。开宝中命卢多逊等重定嘉 中诏掌禹锡等补注。陈承着立别说大观中唐慎微集为证类。谨详古今注说。诸家论议。纷纭绪乱。异同颇多。虽唐注摭陶氏乖违。而反有阙失。今注举唐注谬误。而间有未书彼是此非。互相矛盾。考禹锡补注慎微证类。又不过备录诸家异同。亦不能断其是非。其中性寒之物。而或云治寒。性热之物。而或云治热。或补药云泻。或泻药云补。其辨冬热补泻之性。理实倒置。及物之有毒者。或云无毒。物之无毒者。而或云有毒。其辨有毒无毒之性。义亦相反。以至某药在诸方常用之验。而经注前后之未载。某药合外用与服饵之宜。而辨用的当之未当。传之既久。朱墨杂糅。不可概举。执而用之。所误至大。天下后世。何所折衷。举而正之。在于今日。恭惟圣主中兴。好生之德。寝兵措刑。固足以跻民于寿域。而俾无横夭之患矣。然且宸心轸虑。以谓本草之书。经注异同。治说讹谬。于是举祖宗开宝嘉 之故事。诏臣等俾校定。仰以见圣人仁德之至也。今敢不研精覃思。博采方术。参校诸家。别其同异。若夫物性寒热补泻。有毒无毒。或理之倒置。

  义之相反者。辨其指归。务从主当。形像则本旧绘。画以大纲。取识则下敢臆说。执以有据。考名方三百余首。

  证舛错八千余字。而使用之者不惑。施之者必验。可以跻上寿。可以致十全。上裨圣政之万一。下以传之于将来。

  岂曰小补之哉。臣等诚惶诚恐。顿首谨言。绍兴二十九年二月上进。

  张仲文曰。绍兴间医官王继先。以显仁太后初御慈宁宫。春秋高。每违豫。服其药随愈。赖是优游东朝。享康宁之福。几二十稔。克副高宗事亲之孝。继先之功也。故恩礼特异。官至正任承宣。已而继先恃宠席势。福自己所为有不可于众。而举朝阿附之不暇。至有称门生者。后太后上仙。继先自是眷遇日衰。竟黜福州以卒。(白獭髓)

  陈振孙曰。绍兴校定本草二十二卷。医官王继先等奉诏撰。绍兴二十九年上之。刻板修内司。每药为数语辨说。浅俚无高论。

  王应麟曰。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上校定大观证类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省修润付胄监镂板行之。

  卷十一

  本草(三)

  〔文氏(彦博)节要本草图〕佚自序曰。余尝以近世医工。虽处方有据。而用药不精。以至疗发寡效。盖古医药。率多自采。故桐君着采药录。备花叶形色。别其是非真假。用之决无乖误。服之感得痊愈。而又择郡国地产之良。及春秋秀实之候。今则不然。药肆不能尽识。但凭采送之人。医工鲜通本草。莫辨良苦之难。加之赝伪。遂以合和。以兹疗治。宜其寡效。唐室之盛。置药园生本草图。欲悉知其形色气味。用药之精。其慎如此。嘉 初。余在政府。建言重定本草图经。凡数年而成。例蒙赐本。然药品繁伙。尽形绘事。卷帙颇多。披阅匪易。因录其常用要切者。若干种。别为图策。以便披检。简则易辨。人得有之。按图而验误真。用之于医。所益多矣。潞国公宽夫记。(文集)

  朱子曰。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人。中进士第。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位至丞相。除太尉。以太师致位。(名臣言行录)

  〔庞氏(安时)本草补遗〕佚宋志本传曰。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

  〔庄氏(季裕)本草节要〕书录解题三卷 佚陈振孙曰。清源庄季裕撰。

  〔崔氏(源)辨误〕艺文略一卷 佚玉海曰。熙宁中。崔源撰辨误一卷。

  〔寇氏(宗 )本草衍义〕(读书后志作广义)艺文略二十卷(书录解题作十卷)存自序曰。天地以生成为德。有生所甚重者身也。身以安乐为本。安乐所可致者,以保养为本。世之人必本其本。则本必固,本既固。发病何由而生。夭横何由而至。此摄生之道。无逮于此。夫草木无知。独假灌溉。矧人为万物之灵。岂不资以保养。然保养之义。具理万计。约而言之。其术有三。一养神,二惜气。三堤疾。忘情去智。恬 虚无。离事全真。内外无寄。如是则神不内耗。境不外惑。真一不杂。则神自宁矣。此养神也。抱一元之本根。固归精之真气。三焦定位。六贼忘形。识界既空。大同斯契。则气自定矣。此惜气也。饮食适时。温凉合度。出处无犯于八邪。寤寐不可以勉强。则身自安矣。此堤疾也。三者甚易行。然人自以谓难行。而不肯行。

  如此虽有长生之法。人罕敦尚。遂至永谢。是以疾病交攻。天和顿失。圣人悯之。故假以保救之术。辅以蠲 之药。俾有识无识。咸臻寿域。所以国家编撰圣惠。校正素问。重定本草。别为图经。至于张仲景伤寒论。及千金金匮外台之类。粲然列于书府。今复考拾天下医生。补以名职。分隶曹属。普救世人之疾苦。兹盖全圣至德之君。

  合天地之至仁,接物浓生。大赉天下。故野无遗逸之药。世无不识之病。然本草二部。其间不得无惑。今则并考诸家之说。参之实事。有未尽厥理者。衍之以臻其理。(如东壁土。倒流水。冬灰之类。)隐避不断者。伸之以见其情。(如水自菊下。过而水香。鼹鼠溺精。坠地而生子。)文简脱误者。证之以明其义。(如玉泉石蜜之类。)避讳而易名者。原之以存其名。(如山药。避本朝讳。及唐避代宗讳。)使是非归一。治疗有源。检用之际。晓然无惑。是以搜求访缉者。十有余年。采拾众善。诊疗疾苦。和合收蓄之功。率皆周尽。矧疾为圣人所谨。无常不可以为医。岂容易言哉。宗 常谓。疾病所可凭者医也。医可据者方也。方可恃者药也。苟知病之虚实。方之可否。若不能达药性之良毒。辨方宜之早晚。真伪相乱。新陈相错。则曷由去道人陈宿之蛊。

  生张果骈洁之齿。此书之意。于是乎作。今则编次成书。谨根据二经类例。分门条析。仍衍序例为三卷。内有名未用。及意义已尽者。更不编入。其神农本经。名医别录。唐本先附今附。新补新定之目。缘本经已着。目录内更不声说。依旧作二十卷。及目录一卷。目之曰本草衍义。若博爱卫生之士。志意或同。则更为诠修。以称圣朝好生之德。时政和六年丙申岁记。

  赵希弁曰。本草广义二十卷。上皇朝寇宗 编。以本草二部。着撰之人。或执用己私。失于商榷。并考诸家之说。参之事实。核其情理。证其脱误。以成其书。

  陈振孙曰。本草衍义十卷。通直郎寇宗 撰。援引辨证。颇可观采。

  李时珍曰。本草衍义。宋政和中。医官通直郎寇宗 撰。以补注及图经二书。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辨证。发明良多。东垣丹溪诸公。亦尊信之。但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是其误也。书凡三卷。平阳张魏卿以其说。分附各条之下。合为一书。

  〔朱氏(震亨)本草衍义补遗〕一卷 存方广曰。丹溪本草衍义补遗。虽另成一书。然陕板蜀板闽板丹溪心法咸载之。程用光重订丹溪心法。而徽板乃削去之。反不为美。今仍取载书首。使人获见丹溪用药之旨也。(心法附余)

  李时珍曰。此书盖因寇氏衍义之义。而推衍之。近二百种。多所发明。但兰草之为兰花。胡粉之为锡粉。未免泥于旧说。而以诸药分发五行。失之牵强耳。

  〔郑氏(樵)本草成书〕二十四卷 佚郑樵曰。仲尼之道。传之者不得其传。而最能惑人者。莫甚于春秋诗耳。故欲传诗。以诗之难。可以意度明者。在于鸟兽草木之名也。故先撰本草成书。其曰成书者。为自旧注外陶弘景名医别录。而附成之。乃为之注释。

  最为明白。自景 以来。诸家补注。纷然无纪。樵于是集二十家本草。及诸方书所补治之功。及诸物名之所言。

  异名同状,同名异状之实。乃一一纂附。其经文为之注释。凡草经诸儒异录。备于一家书。故曰成书。曰经有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以法天三百六十五度。日星经纬。以成一岁也。弘景以为未备。乃取名医别录。以应岁之数而两之。樵又别扩诸家。以应成岁而三之。自纂成书外。其隐微之物。留之不足取。去之犹可惜也。纂三百八十八种。曰外类。(夹 遗稿寄方礼部书)

  又曰。本草成书。五策。计二十四卷。外类一策。五卷。

  宋史本传略曰。郑樵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好着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居夹 山。谢绝人事。

  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赵鼎张浚而下皆器之。初为经旨。礼乐。文本。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皆有论辨。绍兴十九年上之。诏藏秘府。樵归益励所学。从者二百余人。以侍讲王纶贺允中荐。

  得召对。因言班固以来历代为史之非。帝曰。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授右 功郎。

  礼兵部架阁。以御史叶义问劾之。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抄所着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寻兼摄检诸房文本。请修金正隆官制。比附中国秩序。因求入秘书省。翻阅书籍。未几。又坐言者寝其事。金人之犯边也。樵言岁星分在宋。金主将自毙。后果然。高宗幸建康。命以通志进。会病卒。年五十九。学人称夹 先生。樵好为考证伦类之学。成书虽多。大抵博学而寡要。平生甘枯淡。乐施与。独切切于仕进。识者以是少之。

  〔本草外类〕五卷 佚〔刘氏(信甫)新编类要图注本草〕四十二卷 存题词曰。本草之书。最为备急。世不可阙。旧有神农图经证类。板皆漫灭。大则浩博而难阂,小则疏略而不备。图相雕刻而不真,舛误者多,今将是书。鼎新刊行。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附入衍义。草木虫鱼。图相真楷。药性畏恶。炮炙制度。标列纲领。了然在目。易于检阅。色色详具。三复参校。并无毫发之差。庶用户无疑。岂曰小补哉。伏幸详鉴。

  按刘信甫着有活人事证方。盖嘉定中人也。信甫编是书后。就证类本草中。附以寇氏衍义者。有金平水张存惠魏卿所刊政和本草。每卷题标下。有己酉添加衍义六字。己酉为宋理宗淳 九年。金亡已十有六年。然存惠之书。于政和原文。无所节略。信甫之书,则颇加芟汰。二书体裁自异。又有元山医普明真济大师赐紫僧惠昌校正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其卷数板式。一与信甫之书相同。故张本序跋。则既录出于前卷中。慧昌之本。仅附记其目于此。朱锡鬯曝书亭集。有大观证类本草跋。称以寇氏衍义。附于各条之下。虽于义无损。然非唐氏之旧。毋亦类于睹皋禽而续凫之颈者欤。

  〔宝庆本草〕文渊阁书目。一部一册。完全。( 竹堂书目作六卷)未见〔陈氏(衍)宝庆本草折衷〕内阁书目五册不全 未见张萱等曰。宋绍定间陈衍着。

  〔许氏(国祯)至元增修本草〕未见王圻曰。至元增修本草。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命翰林承旨撒里蛮翰林集贤大学士许国祯。集诸路医学教授增修。

  元史本传曰。许国祯。字进之。绛州曲沃人也。祖济金绛州节度使。父日严荣州节度判官。皆业医。国祯博通经史。尤精医术。金乱。避地嵩州永军县。河南平。归寓太原。世祖在潜邸。国祯以医征。至翰海留守。掌医药。庄圣太后有疾。国祯治之。刻期而愈。乃张宴赐坐。太后时年五十三。遂以白金铤如年数赐之。伯撒王妃病目。治者针误损其明。世祖怒。欲坐以死罪。国祯从容谏曰。罪固当死。然原其情。乃恐怖失次所致。即诛之。

  后谁敢复进。世祖意解。且奖之曰。国祯之直。可作谏官。宗王昔班屡请以国祯隶帐下。世祖重韪其请。将遣之。

  辞曰。国祯蒙恩拔擢。誓尽心以报。不敢易所事。乃不果遣。世祖过饮马潼。得足疾。国祯进药。味苦却不服。

  国祯曰。古人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已而足疾再作。召国祯入视。世祖曰。不听汝言。果因斯疾。对曰。良药苦口。既知之矣。忠言逆耳。愿留意焉。世祖大悦。以七宝马鞍赐之。宪宗三年癸丑。从征云南。机密皆得参与。朝夕未曾离左右。或在告。帝辄为之不悦。九年己未。世祖帅师围鄂州。宋人数百族。诸将欲坑之。国祯力请止。诛其凶暴。余皆获免。及师还。招降民数十万口。疲饥颠仆者满道。国祯白。发蔡州军储粮赈之。全活甚众。世祖即位。录前劳。授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赐金符。至元三年。改授金虎符。十二年。迁礼部尚书。国祯尝上疏言。慎财赋。禁服色。

  明法律。严武备。设谏官。均卫兵。建学校。立朝仪。事多施行。凡所荐引。皆知名士。士亦归重之。帝与近臣言及勋旧大臣。因谓国祯曰。朕昔出征。同履艰难者。但卿数人在尔。遂拜集贤大学士。高级光禄大夫。每进见。

  帝呼为许光禄而不名。由是内外诸王大臣。皆以许光禄呼之。升翰林集贤大学士。卒。年七十六。

  〔李氏(时珍)本草纲目〕国史经籍志五十二卷 存李时珍曰。本草纲目。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东璧撰。搜辑百氏。访采四方。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戊寅。稿凡三易。分为五十二卷。列为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方八千一百六十。

  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曰。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奉为遵奉明例访书。进献本草。以备采择事。臣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修正史。移文中外。凡名家着述。有关国家典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文乐律。医术方伎诸书。但成一家名言。可以垂于方来者。即访求解送。以备采入艺文志。如已刻行者。即刷印一部送部。或其家自欲进献者听。奉此。臣故父时珍原任楚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生平笃学。刻意纂修。曾着本草一部。甫及刻成。忽值数尽。撰有遗表。令臣代献。臣窃思之。父有遗命。

  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不献。何以应朝命。矧今修史之时。又值书之会。臣不揣谫陋。不避斧钺。谨述故父遗表。臣父时珍幼多羸疾。长成钝稚。耽嗜典籍。若啖蔗饴。考古证今。奋发缩摩。苦志辨疑。订误留心。纂述诸书。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误解群氏。谬误亦多。行年三十。力肆校雠。历岁七旬。功始成就。野人炙背食芥。尚欲献之天子。微臣采珠聚玉。敢不上之明君。昔炎皇辨百谷尝百草。而分别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而剖析经络之本标。遂有神农本草三卷。艺文录为医家一经。及汉末而李当之始加校修。至梁末而陶弘景益以注释。古药三百六十五种。以应重卦。唐高宗命司空李 重修。长史苏恭表请。伏定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宋太祖命医官刘翰详校。宋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种。蜀医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众本草五百种,自是人皆指为全书。医则目为奥典。夷考其间。 瑕不少。有当析而混者。如葳蕤女萎二物。而并入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如南星虎掌一物。

  而分为二种。生姜薯蓣。菜也。而列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也。不能明辨其种类。

  三菘。日用之蔬也。罔克的别其名称。黑豆赤菽。大小同条。硝石芒硝。水火混注。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

  此寇氏衍义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录之差讹。欧浆若胆草菜重出。掌氏之不审。天花栝蒌。两处图形。苏氏之欠明。五倍子。耩虫窠也。而认为木实。大 草。田字草也。而指为浮萍。似兹之类。不可枚陈。略摘一二。以见错误。若不类分品列。何以印定群疑。臣不揣猥愚,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如磨刀水、潦水。桑柴火、艾火、锁阳、山柰、土伏苓、番木鳖、金枯、樟脑、蝎虎、狗蝇、白蜡、水蛇、狗宝、秋虫之类。并今方所用。而古本则无。三七、地罗、九师子、蜘蛛香、猪腰子、勾金皮之类。皆方物土苴。而稗官不载。今增新药凡三百七十四种。类析旧本分为一十六部。虽非集成。实亦粗备。有数名或散见各部。总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我太祖高皇帝。

  首设医院。重置医学。沛仁心仁术于九有之中。世宗肃皇帝既刻医方撰要。又刻卫生易简。蔼仁政仁声于率土之远。伏愿皇帝陛下。体道守成。遵祖继志。当离明之正位。司考文之大权。留情民瘼。再修司命之书。特诏良臣。

  着成昭代之典。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臣不与草木同朽。臣不胜冀望屏营之至。臣建元为此一得之愚。上于九重之览。或准行礼部。转发史馆采择。或行医院重修。父子衔恩。存殁以戴。臣无任瞻天仰圣之至。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进呈。明史稿本传曰。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读书不治经生业。独好医书。

  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数亦如之。唐苏敬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一书。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形色也。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也。书成将上之朝。而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文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本草之学。始称集大成。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四库全书提要曰。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官楚王府奉祠正。事迹具明史方伎传。是编取神农以下诸家本草。荟粹成书。复者芟之。阙者补之。讹者纠之。凡一十六部。六十二类。一千八百八十二种。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次以气味主治附方。其分部之例。首水火。次土。次金石。次草谷菜果木。次器服。次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前有图三卷。又序例二卷。百病主治药二卷。

  于阴阳标本。君臣佐使之论。最为详析。考诸家本草。旧有者一千五百一十八种。时珍所补者。又三百七十四种。

  搜罗群籍。贯串百氏。自谓岁历三十。书采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然后告成者。非虚语也。其书初刻于万历间。

  王世贞为之序。其子建元又献之于朝。有进疏一篇。冠于卷首。至国朝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于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技传极称之。盖集本草之大成者。无过于此矣。

  〔徐氏(升泰)本草正讹补遗〕未见会稽县志曰。徐升泰字世平。理卿初之四世孙也。学醇数奇。屡困棘闱。一旦兴范公不能作相愿为良医之志。

  由是博究金匮兰室之秘。及百家活人诸书。而于马莳素问发微。尤相深契。刀圭绪泽。起人所不能起。全越方赖。

  视垣有年。升泰乃自谓手拯之及无几。曷若辑书寿世。施济大且远也。遂托言衰迈。坚辞诊视之召。梓逊言遍告。

  唯一意着述不朽业。今正讹补遗一书。补纲目本草所未备。其久大之学术。虽列方技。不愧儒林。

  〔吴氏(毓昌)重订本草纲目〕二十卷 未见杭州府志曰。吴毓昌字玉涵。以太学生。为内阁中书。重然诺。急友人难。兼善岐黄术。

  〔何氏(镇)本草纲目必读类纂〕十二卷 存自序曰。上古圣人。取草木疗民疾苦。辨其品类性味。传及后世。即炎帝尝草遇毒之遗编也。以所采多草根木皮。故定名曰本草。其编在书契未备之先。而奕祀之立方济世者,实无不准乎此。若是乎本草既具。而详论以济生者之不可无也。愚每究观本草。凡生植飞走。金石虫鱼。以及水火土灰。品汇万殊。无一不可以疗疾。则前贤已定之药品。必当按其寒暖刚柔。审夫君臣佐使。斯无不立起沉 。奏效寿世矣。但学人苦其繁多。难以精悉。

  兹特宗诸纲目。取主治与本草。删订而发明之。复将品物之殊类。区分而序列之。如草木之益人也多。故列之编首。余则五谷菜蔬。为人生日用之需。亦可治病。以次及之。再则人为万物之灵。古人惟采剩余。他置勿用。兹亦凛遵遗意。止列河车乳汁数种。又次及之。若禽兽鳞介。金石鱼虫诸类。各能奏功。又次第及之。既不欲繁。

  又不敢略。编订成帙。题曰纲目类纂。后即附以济生邃论。家传效方。阐明圣贤之秘旨。备述前人之验方。体用具备。纲举目张。简阅良便。僭名必读。不过欲为医学之一助。以共跻斯世于仁寿也云尔。知我罪我。亦乌敢置喙云。康熙十一年。岁次壬子。嘉平月天腊节前一日。京江何镇培元氏题。

  〔浦氏(士贞)夕庵读本草快编〕六卷 存凡例曰。蕲水李氏父子。搜赜索隐。三易稿而始成。分类别部。皆有微意。首列水火土者。水火乃天地之先。土为万物之母。次金石者。从土也。次草谷菜果木者。从微及巨也。次服器者。从草木也。次虫鱼介禽。终以人者。从贱及贵也。予不敢紊。悉遵其旧。题曰读者。明非自撰之书。盖读纲目得其快。而拈出之者也。一诸家所着。繁简不一。重复舛误。至纲目出。而析条有望洋之叹。难作枕中之宝。予因撮其要搅其华。删繁就约。

  使览者若执烛之明。读者无鲁鱼之误矣。 一品类既多。分用不少。若一物别为数条。则愈滋其冗。今以本名。

  统其同类。庶一目了然。如阿胶之统于驴。轻粉之统于汞。郁金之统于茂。海马之统于虾。更有同类而气味稍殊。

  功用相仿者。则合为总论。如瓜、如蛇、如苔、如饭之类。盖取其简而可考。备而不琐也。

  〔赵氏(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十卷 未见(按上见于汇刻书目。)

  〔缪氏(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明史二十卷(医藏目录。作十二卷。按明史二字当作三字。)存自序曰。神农本草经者。古三坟之一也。其成于黄帝之世乎。观其尝药别味。对病主治。施之百世。无可逾越。其为开天大圣。悯生民疾苦。于饮食衣服之外。复设针石药物。用拯夭札。俾得尽其天年。是已。原夫药之生也。气禀于天。味成于地。性在其间。气为阳。味为阴。五味四气。各归其类。斯亲上亲下之义也。既述之以本性。又制之以君臣,合之以佐使。以成其攻邪已疾之能。遂使无情之用。同诸有识。自非生而神灵。冥契万物者。其孰能与于斯乎。去古滋远。民性滋漓。心识粗浮。莫能研精殚思。深入玄要。

  而不察乎。即象即理。物物昭然。弭疾延年。功用自着。正以三坟之书。言大道也。言其然。而不言其所以然。

  言亦象也。予因据经以疏义。缘义以致用。参互以尽其长,简误以防其失。而复详列病忌药忌。以别其微。条析诸药。应病分门。以究其用。刊定七方十剂。以定其法。阐发五脏苦欲补泻。以畅其神。着论三十余首。以通古今之变。始悉一经之趣。命之曰神农本草经疏。读之者。宜因疏以通经。因经以契往。俾炎黄之旨。晦而复明。

  药物之生。利而罔害。乃余述疏意也。余生也晚。亲年已衰。得于禀者固薄。故少善病。长嗜方技,僻耽药妙。

  顾念自昔仙人道士。靡不悉由药道。以济群生。加之友生协赞。后先不一。驯届耳顺。良友凋丧。百念灰冷。惟兹一事。尚用婴怀。手所论著。裒然成帙。倘典则可师。幽隐可显。试用于世。有广来学。固所愿也。不敢必也。

  采真同好。其相证诸。苏州府志曰。缪希雍字仲醇。常熟人。精医术。医经方书。靡不讨论。尤精本草之学。谓古三坟之书。未经秦火者。独此而已。神农本经朱字。譬之六经也。名医增删别录。朱墨错互。譬之注疏也。

  本经以经之。别录以纬之。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抉摘岐轩未发之秘。为人电目戟髯。如遇羽人剑客。好谈古今事成败。诚奇士也。

  顾澄先题词曰。先生殚一生精力。发神圣千古之奥,以利万世。门人李季虬氏几经参录。悉以付新安吴康虞氏。刻之金陵,未竟而遗焉。流传于知交者。西吴朱氏集而刻之。不及其半。然且序次弗伦。考核未审也。先生以医为司命。一字有讹。遗祸无极。遂命澄先检其存稿若干卷。按部选类。汇得全帙。细复检阅。以为定本。凡续序例二卷。药四百九十味。用识年月。书此凡例云,天启五年。岁在乙丑。六月十有一日。松陵顾澄先谨识。

  浦士贞曰。本草经疏。万历时虞山儒医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撰。以一经附一疏。文本条达。然卓识者少。故不见重于世。(读本草快编)

  四库全书提要曰。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明缪希雍撰。明史方技传。载希雍尝谓本草出于神农。譬之五经。

  其后又复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惜朱墨错互。乃沉研剖析。以本草为经。别录为纬。第本草单方一书行于世。而不及此书。未审即是书否也。其书分本草为十部。首玉石。次草。次木。次人。次兽。次禽。次虫。次鱼。次果。

  次米谷。次菜。皆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发明之。附以名家主治。药味禁忌。次序悉根据宋大观证类本草。部分混杂者。为之移正。首为序例二卷。论三十余首。备列七方十剂。及古人用药之要。自序云。据经以疏义。缘义以致用。参互以尽其长。简误以防其失。是也。考王懋 白田杂着。有用石膏辨一篇。篇末附记。极论是书多用石膏之非。其说良是。至云缪仲淳以医名于近世。而其为经疏。议论甚多纰缪。前辈云。经疏出而本草亡。非过论也。是则已甚之词矣。

  〔徐氏(大椿)神农本草百种录〕一卷 存自序曰。百物与人殊体。而人借以养生却病者。何也。盖天地亦物耳。惟其形体至大。则不能无生。其生人也得其纯。其生动物也得其杂。其生植物也得其偏。顾人之所谓纯者。其初生之理然耳。及其感风寒暑湿之邪。

  喜怒忧思之扰。而纯者遂漓。漓则气伤。气伤则形败。而物之杂者偏者。反能以其所得之性。补之救之。圣人知其然也。思救人必先知物。盖气不能违理。形不能违气。视色别味。察声辨臭。权轻重。度长短。审形之事也。测时令。详嗜好。

  分盛衰。别土宜。求气之术也。形气得而性以得。往者物所生之理也。由是而立本草。制汤剂。以之治人。有余泻之。不足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从者反治。逆者正治。或以类从。或以畏忌。各矫其弊。以复于平。其始则异。其终则同。夫天地生之。圣人保之。造化之能。圣人半之。天地不能专也。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与本经吻合无间。审病施方。应验如响。

  自唐以后。药性不明。方多自撰。如千金方外台秘要之属。执药治病。气性虽不相背。而变化已鲜。沿及宋元。

  药品日增。性未研极。师心自用。谬误相仍。即用本经诸种。其精微妙义。多所遗漏。是以方不成方。药非其药。

  间有效验。亦偶中而非可取必。良由本经之不讲故也。余窃悲焉。欲详为阐述。其如耳目所及无多。古今名实互异。地土殊产。气味不同。且近世医人所不常用之药。无识别而收采者。更有殊能异性。义在隐微。一时难以推测。若必尽全经。不免昧心诬圣。是以但择耳目所习见不疑。而理有可测者。共得百种。为之探本溯源。发其所以然之义。使古圣立方治病之方。灼然可见。而其他则阙焉。后之君子。或可因之而悟其全。虽荒陋可嗤。而敬慎足矜也。乾隆元年,岁在柔兆执徐。余月上弦。松陵徐大椿题于扬子江舟次。

  四库全书提要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国朝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载药三百六十五味。分上中下三品。今单行之本不传。惟见于唐慎微本草所载。其刊本以阴文书者。皆其原文也。大椿以旧注但言其当然。不言其所以然。因于三品之中。

  采掇一百种。备列经文。而推阐主治之义。有常用之药。而反不收入者。其凡例谓。辨明药性。使人不致误用。

  非备品以使查阅也。凡所笺释。多有精意。较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发明诸条。颇为简要。然本草虽称神农。而所云出产之地。乃时有后汉之郡县。则后人附益者多。如所称久服轻身延年之类。率方士之说。不足尽信。大椿尊崇太过。亦一一究其所以然。殊为附会。又大椿所作药性专长论曰。药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其说最为圆通,则是书所论。犹属筌蹄之末。要于诸家本草中。为有启发之功者矣。

  卷十二

  本草(四)

  〔神农本草〕隋志八卷 佚〔神农本草〕七录五卷 佚〔神农本草属物〕七录二卷 佚〔神农采药经〕七录二卷 佚〔雷公药对〕卷四(旧唐志作二卷)佚陶弘景曰。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本草经序例)

  又曰。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药对。广其主治。繁其类族。(药总诀序)

  〔徐氏(之才)雷公药对〕新唐志二卷 佚北齐书本传略曰。徐之才。字士茂。高平金乡人也。之才幼而俊发。尤为精敏。仕梁为豫章王综镇军右常侍。随综镇彭城。综降魏。之才走至吕梁。为魏所获。既羁旅以医自业。又谐隐滑稽无方。王公贵人争馈之。为贵人居矣。稍迁员外散骑常侍。加中军金紫。天平中。高祖诣晋阳。恒居内馆。所疗十全。皇建中。除兖州刺史。未行。武明皇后不豫。之才奉药立愈。赏赐巨万。有人脚跟肿痛不堪忍。诸医莫识。之才视曰。蛤精也。当乘舡入海。出脚水中得之。疾者曰。是也。之才为割得两蛤子。大如榆荚。或以五色骨为佩刀靶。之才曰。此人瘤也。何从得之。对曰。于古冢见髑髅额骨长数寸。试削视文理。故用之。其通识类此。(太平御览)

  掌禹锡曰。药对。北齐尚书令西阳王徐之才撰。以众药名品。君臣佐使。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分类而记之。凡二卷。旧本草多引以为据。其言治病用药最详。

  李时珍曰。雷公药对。陶氏前已有此书。吴氏本草所引雷公是也。盖黄帝时雷公所着。之才增饰之尔。

  〔宗氏(令祺)新广药对〕艺文略三卷 佚〔桐君药录〕隋志三卷 佚陶弘景曰。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僧圆至日。桐君山在严州。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指树为姓。故山得名。

  〔子仪本草经〕中经簿一卷 佚贾公彦曰。刘向云。扁鹊治赵太子。暴疾尸蹶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案摩。又中经簿云。子仪本草经一卷。仪与义一人也。若然。子仪亦周末时人也。(周礼正义。)

  〔蔡氏(邕)本草〕七录七卷 佚后汉书本传略曰。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中观。迁议郎。

  〔吴氏(普)本草〕(旧唐志作本草因)七录六卷 佚后汉书华佗传曰。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根据准佗疗。多所全济。

  韩保升曰。普。广陵人也。华佗弟子。撰本草一卷。

  掌禹锡曰。吴氏本草。魏广陵人。吴普撰。吴华佗弟子。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

  令广内不复存。惟诸子书多见引据。其说药性寒温五味。最为详悉。

  李时珍曰。吴氏本草。其书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华佗所说性味甚详。今亦失传。

  〔李氏(当之)本草经〕七录一卷 佚韩保升曰。李当之华佗弟子。修神农本经。而世少行用。

  〔药录〕七录六卷 佚李时珍曰。李氏药录。其书散见吴氏陶氏本草中。颇有发明。

  〔随氏(费)本草〕七录九卷 佚〔秦氏(承祖)本草〕七录六卷 佚宋书曰。秦承祖性耿介。专好艺术。于方药不问贵贱。皆治疗之。多所全获。当时称之为工手。撰方三十卷。大行于世。(太平御览)

  〔雷氏( )炮炙论〕(宋志作炮炙方)艺文略三卷 佚自序曰。若夫世人使药。岂知自有君臣。既辨君臣。宁分相制。只如 毛沾溺。立销斑肿之毒。象胆挥粘。

  乃知药有情异。 鱼插树。立便干枯。用狗涂之。却当荣盛。无名止楚截指。而似去甲毛。圣石开盲明目。而如云离日。当归止血破血。头尾效各不同。蕤子熟生。足睡不眠立据。弊萆淡卤。如酒沾交。铁遇神砂。如泥似粉。

  石经鹤粪。化作尘飞。 见橘花。似髓断弦折。遇鸾血而如初。海竭江枯。投游波而立泛。令铅拒火。须仗修天。

  如要形坚。岂忘紫背。留砒住鼎。全赖宗心。唯得芥花。立便成庚。KT 遇赤须。水留金鼎。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长齿生牙。赖雄鼠之骨末。发眉堕落。涂半夏而立生。目辟眼KT 。有五花而自正。脚生肉 。棍系菪根。囊皴漩多。夜煎竹木。体寒腹大。全赖颅 。血泛经过。饮调瓜子。咳逆数数。酒服熟雄。遍体疹风。冷调生侧。肠虚泄痢。须假草零。久渴心烦。宜投竹沥。除 去块。全仗消KT 益食加觞。须煎芦朴。强筋建骨。酒是苁 。驻色延年。精蒸神锦。知疮所在。口点阴胶。产后肌浮。甘皮酒服。口疮舌拆。立愈黄苏。脑痛欲亡。鼻投硝末。心痛欲死。速觅延胡。

  如斯百种。是药之功。某忝遇明时。误看医理。虽寻圣法。难可穷微。略陈药饵之功能。岂溺仙人之要术。其制药炮熬炙煮。不能记年月哉,欲审原由。须看海集。某不量短见。直录炮熬煮炙。列药制方。分为上中下三卷。

  有二百件名。具陈于后。

  苏颂曰。雷 虽隋人。观其书,乃有言唐以后药名者。或者后人增损之欤。(证类本草。引图经滑石注。)

  赵希弁曰。雷公炮炙三卷。古宋雷 撰。胡洽重定。述百药性味炮煮熬炙之方。其论多本之干宁晏先生。

  称内究守国安正公。当是官名。未详。

  李时珍曰。雷公炮炙论。药凡三百种。为上中下三卷。其性味炮炙煮熬修事之法。多古奥。文亦古质。别是一家。多本于干宁晏先生。其首序论述物理。亦甚幽玄。录载于后。干宁先生名晏封。着制伏草石论六卷。盖丹石家书也。

  按雷 一称隋人。一称宋人。未详何是。然胡洽名见于刘敬叔异苑。彼加其重定。则当为宋人矣。干宁晏先生制伏草石论六卷。出于新唐志。今以其为道家之书。不着录焉。

  〔陈雷炮炙论〕艺文略三卷 佚〔王氏(季璞)本草经〕七录三卷 佚〔谈氏(道术)本草经钞〕七录一卷 佚〔宋大将军参军徐氏(叔向)本草病源合药要钞〕七录五卷 佚南史张邵传曰。徐秋夫生道度叔向。皆能精其业。

  〔四家体疗杂病本草要钞〕七录十卷 佚〔王氏(未)钞小儿用药本草〕七录二卷 佚〔甘氏(浚之)痈疽耳眼本草要钞〕七录九卷 佚〔本草要方〕隋志三卷 佚〔赵氏(赞)本草经〕七录一卷 佚〔亡名氏经略〕隋志一卷 佚〔本草经类用〕隋志三卷 佚〔本草经轻行〕七录一卷 佚〔本草经利用〕七录一卷 佚〔云麾将军徐氏(滔)新集药录〕七录四卷 佚〔亡名氏药法〕七录四十二卷 佚〔药律〕七录三卷 佚〔药性〕七录二卷 佚〔药对〕七录二卷 佚〔药目〕七录三卷 佚〔药忌〕七录一卷 佚〔徐氏(大山)本草〕隋志二卷 佚〔陶氏(弘景)药总诀〕(艺文略。作集药诀。别有药总诀一卷。似复载。)艺文略一卷 佚自序曰。上古神农作为本草。凡着三百六十五种。以配一岁。岁有三百六十五日。日生一草。草治一病。上应天文。中应人道。下法地理。调和五味。制成醪醴。以备四气。为弗服。欲其本立道生者也。当生之时。人心素朴。嗜欲寡少。设有微疾。服之万全。自此之后。世伪情浇。智虑日生。驰十无厌。忧患不息。故邪气数侵。病转深痼。虽服良药不愈。其后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药对。广其主治。繁其类族。既世改情移。生病日深。或未有此病。而遂设彼药。或一药以治众疾。或百药共愈一病。欲以排邪还正。为之原防故也。而三家所列。疾病互有盈缩。或物异而名同。或物同而名异。或冷热乖违。

  甘苦背越。采取殊法。出处异所。若此之流。殆难按据。寻其大归。神农之时。未有文本。至于黄帝。书记乃兴。于是神农本草。别为四经。三家之说。递有损益。岂非随时适变。殊途同归者乎。但本草之书。历代久远。

  既靡师受。又无注训。传写之人。遗误相继。字义残阙。莫之是正。方用有验。布舒合和。(陶贞白文集。○案此非全文。合和以下。尚有数十句。)

  掌禹锡曰。药总诀。梁陶隐居撰。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凡二卷。一本题云药像口诀。不着撰人名氏。文本并相类。

  〔亡名氏药像口诀〕二卷 佚〔蔡氏(英)本草经〕隋志四卷 佚〔亡名氏药目要用〕隋志二卷 佚〔姚氏(景)本草音义〕(艺文略作姚最)隋志三卷 佚〔亡名氏本草集录〕隋志二卷 佚〔本草钞〕隋志四卷 佚〔本草杂要诀〕隋志一卷 佚〔根据本草录药性〕隋志三卷录一卷 佚〔原氏(平仲)灵秀本草图〕隋志一卷(旧唐志作六卷)佚〔亡名氏入林采药法〕隋志二卷 佚〔太常采药时月〕隋志一卷 佚〔四时采药及合目录〕隋志四卷 佚〔诸药要性〕隋志二卷 佚〔种植药法〕隋志一卷 佚〔李氏(密)药录〕隋志二卷 佚北史李裔传曰。密字希邕。少有节操。母患积年。名医疗之不愈。乃精习经方。洞闲针药。母疾得除。由是以医术知名。属尔朱兆弑逆。与勃海高昂。为报复计。后从神武。封容城县侯。位襄州刺史。

  〔甄氏(阙名)本草〕隋志三卷 佚〔甄氏(立言)本草音义〕(新唐志注曰。立言一作权。)隋志七卷 佚旧唐书甄权传曰。权弟立言。武德中。累迁太常丞。御史大夫。杜淹患风毒发肿。太宗令立言视之。既而奏曰。从今十一日午时必死。果如其言。时有尼明律。年六十余。患心腹鼓胀身体羸瘦。已经二年。立言诊脉曰。

  其腹内有虫。当是误食发为之耳。因令服雄黄。须臾吐出一蛇。如人手小指。唯无眼。烧之犹有发气。其疾乃愈。

  立言寻卒。撰本草音义七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

  〔本草药性〕旧唐志三卷 佚〔亡名氏药性论〕宋志四卷 佚掌禹锡曰。不着撰人名氏。集众药品类。分其性味君臣主病之效。凡四卷。一本题曰陶隐居撰。然所记药性功状。与本草有相戾者。疑非隐居所为。

  李时珍曰。药性论。即药性本草。乃唐甄权所着也。权扶沟人。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太宗时。年百二十岁。帝幸其第。访以药性。因上此书。授朝散大夫。其言论主治亦详。

  按隋志所载甄氏本草。与立言本草药性。疑是同书。若药性论。亦岂一书欤。唯卷帙不同。至李时珍说。恐难信据。

  〔沙门行矩诸药异名〕(新唐志。作僧行智。)隋志八卷。注曰。本十卷今阙 佚〔王氏(方庆)新本草〕新唐志四十一卷 佚旧唐书本传曰。王方庆。太原人也。雅有材度。博学多闻。笃好经方。精于药性。则天令监领尚药奉御张文仲侍医李虔纵光禄韦慈藏等。撰诸药方。方庆撰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十卷。大行于世。

  〔药性要诀〕新唐志五卷 佚〔郑氏(虔)胡本草〕新唐志七卷 佚新唐书本传曰。郑虔。郑州荥阳人。天宝初。为协律郎。集掇常世事。着书八十余篇。有窥其稿者。上书告撰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坐谪十年还京师。玄宗爱其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虔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曰。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广博文士自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职之久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初虔追故书可志者。得四十余篇。国子司业苏源明名其书为会粹。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书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迁著作郎。安禄山反。遣张通儒劫百官。置东都。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贼平与张通王维并囚宣阳里三人者。皆善书画。崔圆使绘斋壁。

  虔等方悸死。即极思析解于圆。遂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后数年卒。

  〔萧氏(炳)四声本草〕宋志四卷 佚掌禹锡曰。四声本草。唐兰陵处士萧炳撰。取本草药名每上一字。以四声相从。以便讨检。凡五卷。前进士王收撰序。

  〔江氏(承宗)删繁药咏〕新唐志三卷注曰凤翔节度要籍 佚〔杨氏(损之)删繁本草〕艺文略五卷 佚掌禹锡曰。删繁本草。唐润州医博士兼节度随军杨损之撰。以本草诸书所载。药类颇繁。难于看检。删去其不急。并有名未用之类。为五卷。不着年代。疑开元后人。

  〔杜氏(善方)本草性类〕艺文略一卷 佚掌禹锡曰。本草性事类。京兆医工杜善方撰。不详何代人。以本草药名。随类解释。删去重复。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共一卷。

  〔亡名氏南海药谱〕艺文略七卷(宋志作一卷)佚掌禹锡曰。南海药谱。不着撰人名氏。杂记南方药。所产郡县及疗疾之验无伦次。似唐末人所作。凡二卷。

  〔李氏( )海药本草〕艺文略六卷 佚李时珍曰。海药本草。即南海药谱也。凡六卷。唐人李 所着。 盖肃代时人。收采海药。亦颇详明。

  按南海药谱。与海药本草。其目各见于崇文总目。不知李时珍何据为一。其言殆难信焉。

  〔张氏(文懿)本草括要诗〕宋志三卷 佚玉海曰。后蜀张文懿撰本草括要诗三卷。

  〔日华子诸家本草〕二十卷 佚掌禹锡曰。日华子诸家本草。国初开宝中四明人。撰不着姓氏。但云日华子大明。序集诸家本草近世所用药。

  各以寒温性味。华实虫兽为类。其言近用。功状甚悉。凡二十卷。

  李时珍曰。按十家姓。大姓出东莱。日华子盖姓大名明也。或云其姓田。未审然否。

  〔亡名氏本草韵略〕艺文略五卷 佚〔药林〕艺文略一卷 佚〔梁氏(嘉庆)本草要诀〕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采药论〕艺文略一卷 佚〔制药论法〕宋志一卷 佚〔裴氏(宗元)药诠总辨〕宋志三卷 佚〔许氏(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石炮制总论〕一卷 存〔胡氏(仕可)本草歌括〕国史经籍志八卷(医藏目录作二卷)未见自序曰。本草。即儒家之史书是也。儒不读诸史。何以知人才贤否。得失兴亡。医不读本草。何以知名德性味。养生延年。照本草之名书。自神农本经。以至名医别录。唐本蜀本。新定重定。先附今附之数。不下一千七百余条。其论性体之温凉。功用之缓急。自有六十 其于国小。未易涉猎。仆 承敕命。掌教瑞阳。思欲便于国小。择其见于用者自博而为根据。按本文叶韵成类。庶几读者易记。亦可知其大略。用锓诸梓。与同志共之。时元贞改元九月朔旦。宜丰可丹胡仕可序。

  〔何氏(士信)补注本草歌括〕八卷 存〔熊氏(宗立)增补本草歌括〕八卷 存

  卷十三

  本草(五)

  〔张氏(元素)珍珠囊〕一卷 未见李时珍曰。洁古珍珠囊。书凡一卷。金易州明医张元素所着。元素字洁古。举进士不第。去学医。深阐轩岐秘奥。参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浓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

  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后人翻为韵语。以便记诵。谓之东垣珍珠囊谬矣。惜乎止论百品。未及遍评。

  〔洁古本草〕国史经籍志二卷 未见〔李氏(杲)用药法象〕(砚坚试效方序。作药象论。)一卷 未见元史本传曰。李杲字明之。镇人也。世以货雄乡里。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传其业。家即富浓,无事于技。操有余以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其资性高謇。

  少所降屈。非危急之病。不敢谒也。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目病为尤长。北京人王善甫为京兆酒官。病小便不利。目睛凸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欲裂。饮食且不下。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杲谓众医曰。病深矣。内经有之。膀胱者。津液之府。必气化乃出焉。今用淡渗之剂。而病益甚者。是气不化也。启玄子云。无阳者阴无以生。无阴者阳无以化。甘淡渗泄皆阳药。独阳无阴。其欲化得乎。明日以群阴之剂投。不再服而愈。西台掾萧君瑞二月中病伤寒发热。医以白虎汤投之。病者面黑如墨。本证不复见。脉沉细。小便不禁。杲初不知用何药。及诊之曰。此立夏前。误用白虎汤之过。白虎汤大寒。非行经之药。止能寒腑脏。不善用之。则伤寒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或更以大热之药拯之。

  以苦阴邪。则他证必起。非所以拯白虎也。有温药之升阳行经者。吾用之。有难者曰。白虎大寒。非大热何以救。

  君之治奈何。杲曰。病隐于经络间。阳不升则经不行。经行而本证见矣。本证又何难焉。果如其言而愈。魏邦彦之妻。目翳暴生。从下而上。其色绿。肿痛不可忍。杲云。翳从下而上。病从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与肾合而为病邪。乃泻肺肾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矣。而他日病复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肾色各异。乃曰。诸脉皆属于目。脉病则目从之。此必经络不调。经不调。则目病未已也。问之果然。因如所论而治之。

  疾遂不作。冯叔献之侄栎年五六。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汤下之。已煮药而杲适从外来。

  冯告之故。杲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有言。在脉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而至真要大论云。病有脉从而病反者。何也。脉之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传而为阴证矣。令持姜附来。吾当以热因寒用法处之。药未就。而病者爪甲变。顿服者八两。汗寻出而愈。陕帅郭巨济病偏枯。二指着足底不能伸。杲以长针刺HT 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又且缪刺之。如此者六七。服药三月。病良已。裴择之妻病寒热。月事不至者数年。已喘嗽矣。医者率以蛤蚧桂附之药投之。杲曰。不然。夫病阴为阳所搏。温剂大过。故无益而反害。投以寒血之药。则经行矣。已而果然。杲之设施多类此。当时之人。皆以神医目之。所着书。今多传于世云。

  李时珍曰。用药法象。书凡一卷。元真定明医李杲所着。杲字明之。号东垣。通春秋书易。忠信有守。富而好施。援例为济源盐税官。受业于洁古老人。尽得其学。益加阐发。人称神医。祖洁古珍珠囊。增以用药凡例诸经向导。纲要活法。着为此书。

  〔药谱〕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也是园书目。

  〔珍珠囊药性赋〕一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旧本题金李杲撰。考珍珠囊。为洁古老人张元素着。其书久已散失。世传东垣珍珠囊乃后人所伪托。李时珍本草纲目辨之甚详。是编首载寒热温平四赋。次及用药歌诀。

  俱浅俚不足观。盖庸医至陋之本。而亦托名于杲。妄矣。

  〔王氏(好古)汤液本草〕医藏目录二卷 存自序曰。世皆知素问为医之祖。而不如轩岐之书实出于神农本草也。殷伊芳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予集是书。复以本草正条。各从三阴三阳一二经为例。

  仍以主病者为元首。臣佐使应次之。不必如编类者。玉石。次草木。次虫鱼以上中下三品为门也。如太阳经。

  当用桂枝汤。麻黄汤。必以麻黄桂枝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阳明经。当用白虎汤。必以石膏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少阳经。当用三禁汤。必以柴胡为主。本方中余药后附之。如太阴少阴厥阴之经。所用热药。皆仿诸此。至金匮祖方汤液外。定为常制。凡可用者。皆杂附之。或以伤寒之剂。改治杂病。

  或以权宜之料。更疗常疾。以汤为散。以散为丸。变易百端。增一二味。别作他名。减一二味。另为殊法。医垒元戎。阴证略例。 论萃英。钱氏补遗等书。安乐之法。汤液本草统之。其源出于洁古老人珍珠囊也。其间议论。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注奇辞于理趣之外。见闻一得。久弊全更。不特药品之咸精。抑亦疾病之不误。夭横不至。

  寿域可期。其汤液本草欤。时戊戌夏六月。海藏王好古书。

  李时珍曰。汤液本草。书凡二卷。元医学教授古赵王好古撰。好古字进之。号海藏。东垣高弟。医之儒者也。取本草及张仲景成无己张洁古李东垣之书。间附己意。集而为此。

  四库全书提要曰。“汤液本草三卷。元王好古撰。曰汤液者。取汉志汤液经方义也。上卷载东垣药类法象。

  用药心法。附以五宜。五伤。七方。十剂。中下二卷。以本草诸药。配合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仍以主病者为首。

  臣佐使应次之。每药之下。先气。次味。次入某经。所谓象云者。药类法象也。心云者。用药心法也。珍者。洁古珍珠囊也。其余各家。虽有采辑。然好古受业于洁古。而讲肄于东垣。故于二家用药。尤多征引焉。考本草药味不过三品。三百六十五名。陶弘景别录以下。递有增加。往往有名未用。即本经所云主治。亦或古今性异。不尽可从。如黄连。今惟用以清火解毒。而经云。浓肠胃。医家有敢遵之者哉。好古此书所列。皆从名医试验而来。

  虽为数无多。而条例分明。简而有要。亦可云适乎实用之书矣。”〔李氏(浩)诸药论〕佚按上见于滕县志。

  〔王氏(东野)本草〕佚吉安府志曰。王东野永新人。精方脉。尝着本草经。当时知名。任太医院御医。虞文靖揭文安程雪楼刘申斋赵子昂咸与之交。而尤浓赵魏公。以老致仕。

  〔詹氏(瑞方)本草类要〕国志经籍志十卷 未见〔尚氏(从善)本草元命苞〕国史经籍志七卷(读书敏求记作九卷) 未见钱曾曰。本草元命苞九卷。元朝崇尚医学。设令医官。考试出题。以难素为经。 仲景为治法本草而又苦其繁冗。尚从善集此书。求简易于慎微本草之中。总四百六十八种。盖便于时人之采摭也。为前序者。至正三年。

  平江路常熟州知州班惟志未知邑乘中。列其人否。附识以俟参考。

  〔朱氏(震亨)丹溪本草〕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滑氏(寿)本草发挥〕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经籍部。

  〔本草韵会〕未见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徐氏(彦纯)本草发挥〕国史经籍志四卷 存李时珍曰。本草发挥。书凡三卷。洪武时。丹溪弟子山阴徐彦纯用诚所集。取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丹溪成无己数家之说。合成一书尔。别无增益。

  〔叶氏(子奇)本草节要〕十卷 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钱谦益曰。叶子奇。字世杰。龙泉人。王师入处。子奇上书总制孙炎。谓龙凤常绍宋正统。改纪元政。用荐主巴陵簿。尝作太玄本旨。究通衍皇极之说。儒者多称之。洪武十一年春。有司以甲令祭城隍神。群吏窃饮猪脑酒。县学生发其事。世杰适至。亦株连就逮狱中。以瓦磨墨。有得辄书。事释家居。因续成之。号草木子。(列朝诗集)

  〔徐氏(彪)本草证治辨明〕明史十卷 未见松江府志曰。徐彪。字文蔚。太医院使枢子也。正统十年。以能医荐入太医院。时代王久病 。又昌平侯杨洪在边疾笃。受诏往视。皆不旬日而瘳。遂留御药局。十三年擢御医。景泰二年迁院判。常侍禁中。每以医谏。

  景帝问药性迟速。对曰。药性犹人性也。善者千日而不足。恶者一日而有余。问摄生。以固元气对。其因事纳忠类此。六年预修中秘书录。子 为国子生。彪质直洞达。善谈议。少从父入秦。其邸舍。元许文正衡遗址也。秦王以鲁庵题之。秦中称为鲁庵。及归老。以诗画适情。自号希古。所着本草证治辨明十卷。论咳嗽条。伤寒纂例。

  各二卷。

  〔滕氏(弘)神农本经会通〕十卷 存六世孙万里序略曰。世系邵阳县公。讳弘别号可斋。不肖孙万里六世祖也。公幼而习仪部公过庭之训。不独忠孝大旨。摩顶授记。岐嶷聆略。即流览中所称仁爱一眶。足展天地万物同体之念者。匪靡莹精注目。惟是邵阳锡壤间。父老士绅。及穷檐僻谷。罔弗加额祝天曰。郑之慈母。今之滕公。既政成以畏垒多暇。每计人生斯世。

  无百年不尽之身。而有千古不磨之泽。泽一邑泽九有。遇使然也。其惟着书立言者乎。则无若神农氏本经一书。

  自胥庭太昊。以迄于兹。

  在在而行。人人所需。非直六籍三坟。偏为经生学士家所 也。唐文皇涣集大观。益广世泽。至我圣祖。创为惠民一局。设为官董其事。欲俾海寓悉解呻吟之苦。而卒业扁跗氏。喙喙争鸣矣。仲景东垣。世鲜俦匹。而朱氏丹溪多所折衷。彼其游于七十二毒之日者。不啻神授故足术。遂于公余。稍辑其略。及赋归来。止嬴两袖清风。而是书独不离坐卧。潇然环堵。凡五七易稿。始成文行忠信之册。为四部。析为十卷。年垂白。犹屈首雠校。握毛锥子日不倦。凡寒暑遍一支干。乃克投笔。盖十岁又二云。

  〔亡名氏本草药性赋〕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刘氏(全备)注解药性赋〕一卷 存〔王氏(纶)本草集要〕国史经籍志八卷 存自序略曰。弘治壬子。备员仪制王事。公暇取本草及东垣丹溪诸书。参互考订。削其繁芜。节其要略。删成五卷。定为中部。又取本草卷首总论。及采内经东垣诸说。有关于本草者。凡一卷。附于前。以为本草之源。为上部。又取药性所治。分类为十二门。凡二卷。以为临病用药制方之便。为下部。凡三易稿。历四寒暑而书成。

  共八卷。名曰本草集要。盖止取其要。以便初学。及吾儒之欲旁通是术者耳。若专门之士。聪敏之资。固当尽阅全书。不可厌繁多。而乐简便也。

  明史稿吴杰传曰。王纶。字汝言。慈溪人。举进士。迁礼部郎中。历广参政湖广广西布政使。正德中。以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纶精于医。所在为人治病。无不立效。有本草集要。明医杂着。行于世。

  李时珍曰。本草集要。弘治中礼部郎中慈溪王纶取本草常用药品。及洁古东垣丹溪所论序例。略节为八卷。

  别无增益。斤斤泥古者也。

  〔袁氏(仁)本草正讹〕未见按上见于王畿袁参坡小传。

  〔亡名氏本草源流〕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蒋氏(仪)药镜〕四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药镜四卷。明蒋仪撰。仪嘉兴人。正德甲戌进士。其历官未详。是编前后无序跋。惟凡例谓医镜之镌。骈车海内。今梓药性。仍以镜名。其载药性。分温热平寒为四部。各以俪语。括其主治。后附拾遗疏原滋生三赋。以补所未备。词句鄙浅。徒便记诵而已。

  〔汪氏(机)本草会编〕二十卷 未见李时珍曰。本草会编。嘉靖中祁门医士汪机所编。机字省之。惩王氏本草集要。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本草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并诸家序例。共二十卷。其书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检阅。冠之以荠。识陋可知。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自得可取尔。

  〔郑氏(宁)药性要略大全〕十一卷 存自序曰。昔先君子尝以儒业训予。每见今之登仕路者。天各一方。既缺问于晨昏。曷能全于子职。亲老年荒。而莫能养者有之。庸医非徒其益。而反致害者。间亦有之。触于目感于心。故深叹缰锁于名利者之莫能脱也。

  予正得丁卯赴考。拂意时来未冠。先君年七十有五矣。何能俟志之达而荣养乎。盖尽心于君者。鲜克尽心于亲也。

  忠孝难以两全。于是役志于医。而干禄之心。日益淡焉。因取轩岐伊芳李所着内经汤液等书阅之。且知古今方书所常用者。不过二三百味。更迭调换而已。其间又有所说不同。一味之下。某药性寒无毒。又曰。微温有小毒。又曰。温无毒。如陈皮则曰。留白者。补胃和中。去白者。消痰泄气。又曰。益气健胃。香附子则曰。消宽食中。又曰。益气理胃。似此之类。难以枚举。如木通非通草。石脂指作空青。本二物而指为一物。俾后学何所据哉。余则取诸书。参互订正。名曰药性要略。非敢为明者道。但亦可资后学处方之一助云尔。嘉靖己巳季冬望后。歙北丰阳七潭郑宁书。

  〔沈氏(好问)本草类要〕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许氏(希周)药性粗评〕医藏目录四卷 存自序略曰。人不可以不知医。而药不可以不明性。秦火之前。岐伯彭缓以神医名。秦火之后。李华张吴以明医名者。病赖于医。识其原也。医资于药。洞其性也。故药性之作。有本草。有图经。有拾遗。又有四声。有开宝之详定。又有嘉 之添注。历汉魏唐宋。如隐居东垣诸公。汲汲于此者。谓非有所重而然耶。我先君完斋翁自少知医。远近时或赖之。及举进士第官大理。乃一疾误于庸医。至今为憾。逮希周继儒业。业儒之暇亦尚轩岐。

  后举于乡。嘉靖戊戌上春官不第。归于舟中。取诸家本草玩之。深以浩瀚不可记忆为病。然既不得其详。复不得其略。亦自负也。于是杂举众药。意味相对者。属之以词。各以所长。着其用焉。 为骈丽。以便诵读。凡一帙。

  题曰药性粗评。夫一药而该群用。独取其长。绩之略也。药品溢于一千。而所收五百余条。录之略也。所采有时月。而岁功隐。所产有州郡。而道地微。推举之略也。曰草木。而不类其大乔。曰玉石。而不类其轻重。曰禽虫。而不别其水陆。有贵贱。而不别其上下。

  检点之略也。谓之粗评固宜。既成。至辛丑北上。中途以不及返舟中。自谓粗评之作。终以一二略者为遗恨。于是复取诸家本草玩之。详其所生所产。与其功用。各注其条下。而每寓以绪论。又略载其单方。庶几为成书焉。

  既成。厘为四卷。而粗评之名不易。自以一得之愚。或有裨于初学也。不惜寡昧。出与四方共之。我朝以医术名者。曰丹溪先生。彼学人由药性以习脉候。观会通以达病机。期周官之十全。等孙武子之百胜。不待得之三折肱也。又岂但丹溪之徒而已哉。

  〔赵氏(星南)上医本草〕四卷 未见〔贺氏(岳)药性准绳〕未见海盐县志曰。贺岳字汝瞻。初因母病。尽购岐黄书诵之。且从四方国手讲究。遂精其术。病者圭勺沾口即奏功。群邑藩臬。皆延致之。加以宾礼。所着明医会要。医经大旨。诊脉家宝。药性准绳诸书。业医者宗之。

  〔俞氏(汝言)本草摘要〕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经籍部。

  〔薛氏(己)本草约言〕四卷 存自序曰。夫人凭车而历垣道。登舟而泛安澜。情与境俱适。逮至临大行孟门。瞿塘滟 。则靡不惕然惊。而又辐脱焉。辔委焉。橹折而帆破焉。则其呼号必倍。而垂援也必力。何也。安危异也。故古先圣人。惟稷教稼。

  惟契明伦。而神农氏独于洪荒以前。举凡若草若木。若虫鱼玉石之类。无不备尝而昭示之。宁舍教养。而为此不急之务哉。诚旷观天下。业已茹毛饮血。老死不相往来。一切经纶。徐听之异日。而独是风者寒者。暑者湿者。与夫喜怒忧思悲惊恐者。氓之蚩蚩。何所不有。须臾之间。生死判焉。而得不力为垂援。其如此呼号望救者何哉。故医之道。倍急于教导。而功亦与稷契等。昔人称山中相业。良不诬也。自是陶弘景而后。增补非一。有所谓唐本蜀本。计一十六家。而言亦弥广。余生也晚。幸秘笈无不发之藏。故余得游息其间。积有年所。时就本草中。辑其日用不可缺者。分为二种。且别以类志约也。韦编几绝。丹黄斑驳不复识。因思神农生人之泽。昭垂万祀。而全本浩汗难竟。则斯帙也。其径捷。其功逸。其神不劳。寓目之余。条分缕指。无不备具。所谓开卷一读。生气满堂者。其在斯乎。因命曰约言。公之海内。庶几案头箧际。可披可携。

  一切苦卷帙之繁者。不至尘封简蠹矣乎。嗣是求之素问灵枢诸书。不可谓非登高行远之助云。不然。 在前。

  风波在后。而弃尔辅舍尔楫。将车覆康庄。舟横野渡矣。冀其终逾绝险。转危为安也。有是理哉。今天下司农司铎。盖不乏人。而神农一任。所系尤急。则翼斯人于不死。而因以仰赞稷契之功。端在是矣。毋曰非博观也忽之。

  古吴薛己立斋甫题。

  苏州府志曰。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性颖异。过目辄成诵。尤殚精方书。于医术无所不通。正德时。选为御医。擢南京院判。嘉靖间进院使。所着有家居医录十六种。医家多遵守之。

  〔程氏(伊芳)释药〕医藏目录四卷 未见〔陈氏(嘉谟)本草蒙筌〕医藏目录十二卷 存自序略曰。本草旧多有刻。如大观。则意重寡要。如集要。则词简不该。至于吾邑汪石山续集会编。喜其详略相因。工极精密矣。惜又杂采诸家。而讫无的取之论。均未足以语完书也。予时侨居郡城。适从游者日益进。思欲厘正是书。以引来学。而求免三者之弊。乃取诸旧本。曾通而折衷之。先之气味升降。有毒无毒。次之地产优劣。采早采迟。又次之诸经所行。七情所具。其制度其藏留。与夫治疗之宜。及诸各贤方书应验者。靡不殚述。

  间亦旁掇旧文。窃附臆见。以扩未尽之旨。且虑其繁而不整也。为之砌辑章句。排偶声律。重者删。略者补。吻者取。乖者遗。内附同种堪治者。并朱书。外续异名相类者。加圈别。首尾该贯。纤悉着明。其义增前。其文减旧。俾读者易记。无龃龉之患。考者易寻。免琐属之劳。初学由此。日渐造夫精微。亦庶乎行远升高一助也。是书也。创自嘉靖己未。凡五易稿。七阅岁而始成。题其篇曰本草蒙筌。以授诸弟子。佥曰。先生嘉惠后学之心盛矣。岂惟以训二三子。须以公诸人人可也。固请寿诸梓。因述颠末。以识岁月云。嘉靖乙丑春二月吉旦。新安八十翁月明陈嘉谟廷采序。

  李时珍曰。本草蒙筌。书凡十二卷。祁门医士陈嘉谟撰。谟字廷采。嘉靖末。根据王氏集要。部次集成。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间附己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日蒙筌。诚称其实。

  〔蔡氏(承植)本草蒙筌撮要〕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方氏(谷)本草集要〕明史十二卷 未见〔姚氏(能)药性辨疑〕未见浙江通志曰。姚能字懋良。号静山。海盐人。善谈论。好吟诗。精于医理。着伤寒家秘心法。小儿正蒙。药性辨疑诸书。

  〔李氏( )汤液本草〕未见按上见松江府志艺文部。

  〔李氏(中)本草辨正〕三卷 未见〔黄氏(渊)本草考证〕二卷 未见〔严氏(萃)药性赋〕未见按上三种。见于浙江通志经籍部。

  〔冯氏(淑沙)本草病因〕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张氏(梓)药性类明〕(通行本。作药证类明。)医藏目录二卷 存〔吴氏(维贞)药性赋大全〕医藏目录十二卷 存〔皇甫氏(嵩)本草发明〕医藏目录六卷 存自序曰。医之为道。莫要于识药性。药性明。斯能处方用药以印病。如尺度权衡以应物。而毫末不爽焉。医道可明矣。本草一经。药品性味具备。补注训义亦详。诚济世之书也。第诸家辏集。各附见闻。其中治病之说。

  类多繁衍。每一品药。该疗诸病。多者十数证。少者三四证。漫无专治监治之法。俾用药者。莫知取裁。是以近世方家。务求简便。乃舍本经专读药性赋等歌括。托为东垣快捷方式之法。而不加察。狃于目前常用之药。于本经中所载奇异药品。率莫之究。执此以疗病。未免略而弗详。局而弗备。往多缪误。殊戾经旨。至投剂无效。良由药性不用。制用未当也。嵩承祖父业。深为此虑。于是儒之暇。究心于医。搜辑方书。推本内经。爰及诸本草东垣汤液丹溪药性等书。参阅考订。求其旨要。着为本草发明六卷。卷分列上下部。其间如某药专治某病。某药监某药。以某药为君。某药佐之为引用。分专治监治之法。各有攸宜。于常用要用药品列在上部。更加详着。其稀用奇品。列于下部者。亦发明之。以备参用。虽未敢云窥羲黄之奥。溯汤液之源。然经义略明。而临证用药处方者。

  庶知旨要。不致泛泛无从矣。用是汇诸编以俟明者裁之。时万历戊寅夏。武林皇甫嵩述。

  〔王氏(文洁)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八卷 存〔李氏(中立)本草原始〕医藏目录八卷 存马应龙序曰。医虽方伎尔。然理微而道大。用广而功切。故称仁术焉。上古神农氏始尝百草而知药。轩辕氏咨访岐伯伯高少俞而知脉。后世始有生生之术矣。夫人之五脏六腑。气脉周流。阴阳穴络。上按天道。下俾地理。非冥心聚精。博考沉思。不能入其奥妙。而况粗浮之气。疏略之见。又何当焉。余幼善病。留心此技。二十余年。仅得其梗概以自卫。宰杞时。得李中立氏。年幼而姿敏。多才艺。其医虽不敢即谓与古人方驾。而偏至之能。有足取焉。所着有本草原始。夫本草者。医之肯綮也。之生而致死。之死而致生。所系在呼吸间。可弗慎乎。

  李君核其名实。考其性味。辨其形容。定其施治。运新意于法度之中。标奇趣于寻常之外。皆手自书。而手自图之。抑勤且工矣。书成遣人邸中。丐余一言以传。余以为昔人读尔雅不熟。为蟛蜞所误。考白泽不审。陷 囊于亡然。则非有易牙之口。不能辨淄渑之水。非有师旷之聪。不能 劳薪之味。故古人不三折肱。不称良医。吾与子固无所用其患矣。特以告夫来者。

  朱彝尊高士李君塔铭曰。君先世曰尚衮。曰中立。皆举进士。尚衮未授官。中立为大理寺右评事。

  〔贾氏(所学)药品化义〕十三卷 存李延 序曰。古谓用药救生。用兵救乱。其事急。其义一也。故处方犹之五花八阵。而药者特其甲仗之属。

  借以克敌。若甲仗朽钝。是以卒予敌也。更或长短异宜。先后倒置。直可以不战而败。救乱云乎哉。则将以救生者。亦可以肃然惧惕然悟矣。着本草者。自神农以来。不下数十家。多繁简失中。读者尝苦其不适于用。余甲申游禾中。偶得贾君九如所着药品化义。其为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问其里人。有不闻其姓氏者。嗟乎。岂九如精技入神。世人不见贵重。故名没于州党。抑所号圣医者。学不必如九如。而已足擅名。皆不得而知也。是书藏之笥中甚久。戊午客浙西。伏暑中曝书。复见九如本。如逢故人。乃命儿子汉征。较正重梓问世。凡善读此书者。当处方之际。直令垒壁一新。岂独为九如重关生面也乎。

  按是书。题曰赵郡李延 期叔着。朱彝尊高士李君塔铭。又有补撰药品化义之目。然据李序。则全出于贾氏者也。

  卷十四

  本草(六)

  〔杜氏(文燮)药鉴〕二卷 存龚氏(廷贤)本草定衡 医藏目录十三卷 未见〔姚氏(浚)药品征要〕未见按上见于江南通志。

  〔亡名氏药性辑要〕一卷 未见按上见绛云楼书目。

  〔邢氏(增捷)本草辑要〕未见新昌县志曰。邢增捷少习儒不就。遂精素问内经丹溪东垣诸书。治剂无不立活者。其于证之险。方之奇左验。

  着医案心法数卷。又着本草辑要。伤寒指掌详解。脉诀删补。为岐黄家指南。性冲和不计赠遗。尤善导引。盖养生以生人。有仁人之术者也。

  〔吴氏(文献)药性标本〕十卷 未见婺源县志曰。吴文献字三石。花桥人。幼好岐黄术。既补邑诸生。犹不废方书。久而曰。古人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竟辞博士籍。殚精百家医。及素问等书。所着有三石医教四十卷。药性标本十卷。洪侍御觉山余司徒中宇序之。

  〔梅氏(得元)药性会元〕三卷 存陈性学序略曰。春三月。以岁清囹圄之役。奔走沅卢辰溆间。会平溪经幕钱塘梅元实。持所辑药性会元三卷。

  谒予于舟次。卒业之。词简而详。理约而明。指实而核。族类以部而分。方所以产而别。性味以品而殊。燮之以阴阳。

  别之以经络。济之以水火。参之以君臣佐使。附之以畏恶忌反。析明验于方施。识成功于已试。不必远稽古籍。

  近搜旁门。惟按类随索。如持左券。殆照心之方诸。辨昧之指南也。肘后神奇。至今珍之。此胡可秘。因授渠阳备司周南王君。梓以传焉。元实才如操割。谭如悬河。只以数奇。博官戎幕。初抵廨。值平溪亢阳疫甚。施药救之。所全活无算。甲午入棘闱供事。有分试刘司理疾笃。微息垂绝。群医视之。却步而走。元实植方进剂。起死回生。效捷于响。甫旬日康复如初。斯固医神药神。而实此书辨性之功神也。

  〔许氏(兆祯)药准〕(吴秀医镜序。作药径。)二卷 存〔吴氏(昆)药纂〕未见按上见于鹤阜山人小传。

  〔沈氏(愚)药能〕未见按上见于松江府志艺文部。

  〔万氏(全)本草拾珠〕未见〔卢氏(复)本草考汇〕二卷 未见〔杨氏(崇魁)本草真诠〕二卷 存〔张氏(懋辰)本草便〕二卷 未见〔亡名氏本草图形〕四卷 未见按上见于淡生堂书目。

  〔徐氏(凤石)本草大成药性赋〕五卷 存〔倪氏(朱谟)本草汇言〕二十卷 存凡例云。是书先尊神农本经。次录陶弘景别录。次唐本。唐新定本草。次甄权药性本草。次孙思逊千金食治。

  次陈藏器本草拾遗。次孟昶本草。次宋开宝本草。次宋嘉 本草。次日华本草。次东垣用药法象。次丹溪衍义补遗。

  以至会编蒙筌,并元明旧本。不下四十余种。最后李氏濒湖本草纲目。该博倍于前人。第书中兼收并列。已尽辨别之功。后贤证验确论。每多重载。谟更加甄罗补订。删繁去冗。名曰汇言。志核也。志纯也。一本草诸书。可云渊广。然历考之。主其说。而古今人有不然者。是知用药之神妙。非可执一。不容 弗辨也。谟搜辑往代名言。庶无渗漏。复自周游省直。于都邑市廛。幽岩隐谷之间。遍访耆宿。登堂请益。采其昔所未详。今所屡验者。

  一一核载。校李氏原本。稍有减增。用供国手之取裁。殊有大裨。一论药集方。必见诸古本有据。时贤有验者。

  方敢信从。每论每方。必注姓氏出处。公诸天下。犹恐字有讹脱。贻误于人。复再三考订而存之。缔观旁注。略见苦心。至于芟繁汰复。尤不待言。一神农尝百草而定药。故其书曰本草。意必先以草为正。嗣后果木金石禽鱼等继之。故集中先列草部。然取药求其切于治病耳。方士家谓可以供炉鼎服食。如先贤韩柳。历陈服钟乳金丹之误。不止一人。下及砒石可化热痰。生漆可补脑髓。一切荒诞之谈。误听之而横夭者多矣。概屏不录。所以正道术辟邪说也。

  浙江通志曰。倪朱谟字纯字。少沉默好古。治桐君岐伯家言得其阃奥。治疾奇效。多奔走而延致之。不得则怨。朱谟乃集历代本草书。穷搜博询。辨疑证误。考订极其详核。名之曰本草汇言。子洙龙刻之行于世。世谓李之本草纲目得其详。此得其要。可并埒云。

  〔顾氏(逢伯)分部本草妙用〕十卷 存自序曰。尝闻用药如用兵。余读兵书。而知兵之水土有异也。伎俩不同也。南人习于水战。北人习于陆战。山川利于峻险。边境利于沙漠。或有长于剑戟。长于弓弩。

  长于矛盾。长于火攻。长于车战者。假使驱陆战者而攻水。则先溺之于波涛矣。驱平原者于险地。则先危之于垒卵矣。易弓弩而戈矛。则措手下能支。易车战而火攻。则倒施自陷。至于天时地利之不可违。彼己虚实之早宜量。

  此又因时权变者也。予读医书。而知用药亦犹是尔。心肝脾肺肾。药之性也。各走其脏。寒温补泻平。药之能也。

  各效其灵。引经谬则生克颠倒。补泻差则证候反剧。至于阴阳气运之更改。五方燥湿之不一。表里虚实异形。风寒暑湿异证。又宜因天时人事。而灵应之者也。妙得其机。而适投其窍。药之灵奇也。不犹亚夫武穆之军。有令人不可测识也哉。予故以本草一书分为脏。犹兵之有五部也。其兼经杂药。犹兵之有擅众长堪令使者。类序其寒温补泻。犹兵之各善其长。而各利一方者。昭列于前。井然不乱。俟识者得其性知其能。而各奏其效也。不犹王家之兵。听之能将将。能将兵者之调遣也耶。至于以阴阳五行之微。运用乎草木金石之药。宜是知彼将识九天九地之机。而操纵如神者。噫。当我世而安得医师如赤松卧龙者哉。非曰能之。愿学焉。崇祯岁次庚午一阳日。古吴友七散人顾逢伯君升父题于赞育斋。

  〔李氏(中梓)本草通元〕二卷 存〔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旧本题明李中梓撰。凡金石部三十三种。果部十八种。谷部十一种。

  草部九十六种。木部五十七种。人部十种。禽兽部十八种。虫鱼部二十六种。每味之下。各有论案。其称雷公云者。盖采炮炙论之文。别附于末。考宋雷 炮炙论三卷。自元以来。久无专行之本。惟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之差详。是编所采。犹未全备。不得冒雷公之名。又江南通志。载中梓所着书。有伤寒括要。内经知要。本草通原。医宗必读。

  颐生微论。凡五种。独无是书。卷首有太医院订正姑苏文喜堂镌补字。亦坊刻炫俗之陋习。殆庸妄书贾。随意裒集。因中梓有医名。故托之耳。

  〔吴氏(武)雷公炮制便览〕五卷 存〔张氏(光斗)增补药性雷公炮制〕八卷 存〔卢氏(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十卷 未见杭世骏名医卢之颐传略曰。之颐字繇生。明熹宗时。号晋公。又自称芦中人。父复字不远。精于医理。从游者众。会父复着纲目博议。有椒菊双美之疑。不能决。得之颐私评而决。因令面判匕药。皆有至理。病亟。趋令之颐成之。历十八年。而本草乘雅始出。中冠以先人字者。即博议也。中分覆参衍断四则。遭乱后书籍零散。

  参覆二种。稍补其残缺。衍断倍多。不能追忆。遂名乘雅半偈。凡十二卷。今已行世。父殁后述先人之志。成摩索金匮九卷。右目偏盲。摩索者。言暗中得之也。继摩索而作者。有伤寒金 钞。医难析疑。遐引曲譬。几三十万余言。难扁鹊。诮华佗。曲王叔和。驳成无己。自孙思邈以下无讥。以引灵素之热病。以言卒病则谬。指七情六气。房劳刀杖。为内外三因则谬。以形层皮肤肌 腹胃。限病者期日则谬。以化气为本。以经脉为标则谬。纵横奥衍。精以理解。悟以禅机。旋入闽。归理旧业。积三十余年而后成。旧史曰。陈曾 传论之颐云。岁丙戌。

  监国者在山阴。之颐杖策往谒。大为所亲信。授职方郎。事败。跳身归乡里。间与旧相识者往来。门庭杂沓。踪迹不测。性又简傲。虽以医术起家。轻忽同党。好自矜贵。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