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日省录卷之四

申报
批驳
察监狱
察班房
祥刑
劝民息讼

○申报

凡申上之文。有详。有禀。有验。有呈。其类不一。州县职司民牧。申报之件。难以枚举。无论巨细。均为上司所寓目。最宜慎重。如事未明显。未可冒昧禀陈。案须酌议。不可独出己见。即如命盗之件。或不能速结。详请展限。或难以悬定。先报供情。此等申文。切不可说煞。须含蓄以留地步。庶将来结案。不致大费周章。又如疑似之案。须知归注有归注则专一而无两歧之病。所谓律犹珠也。案犹龙也。左盘右旋。总不离一定之准。余如催科交代水旱灾征。以及户婚田土。一应申详之件。概可举一反三。要之。不外乎慎。昔人有言。无凭据不入详。有疑心不下笔。诚至论也。

事迹
格言

△事迹

壬寅岁。■〈口英〉夷犯江南。镇江某令。闻流言■〈口英〉夷窜入内江。未经访确。率行张皇具禀。迨大府飞檄各营。云集防堵。讵夷船并未入境。遂致以冒昧褫职。事见邸抄。直隶某令。禀宪饬办土兵。因系大邑。应设士兵百名。某令议捐廉。每兵日给口粮银三钱。讵核计总数。岁需巨万。禀上。致督宪以该令廉额未及千金。何能捐助。明系虚捏申饬。
又有父子。同官直隶者。父某奉办桥道大差。因已系现任邑令。请以子某候补通判代已上差。禀已发矣。适友人自远来。某令谈及此事。力劝之追回原禀。否则几被严谴矣。
又某令将例非系杆徒犯。因其屡次脱逃。详请系带铁杆。上宪以违例申饬。
又某令因狱囚猝时病毙。越日始令禁卒补具病状。迨后申报犯病。误将病状日期。作为犯病日期。致与犯毙之日。先后倒置。经上宪察出。以人犯先死后病批饬。

△格言

凡人命大案。极宜慎重。不可轻报。又不可迟报。轻报则事难挽回。迟报则上司行查。俱有未便。但于报文内语意松圆。虚虚含照。如告谋杀人命。虽所据状词云然。但事尚未经确审。岂能说煞。上司亦不据驳斥。迨势不能已。然后将谋杀故杀情由叙招详覆。亦不为晚。何则。鬬杀止于缳首。即有余人。不过依共殴拟罪。谋杀则造意者斩。加功者绞。余亦杖流不且罪及多人□。如告刼杀人命亦然。凡刼杀即同盗论。不分首从皆斩。但查所失无多。不过随手稍带。意原不在得财。须婉谕苦主。一死巳堪泄忿。何须伤害多人。即或不从。律例内谋而已行。人赃见获者。方与强盗同辟。若赃无见获。不尽法严追。又安能虚坐一概论死乎。所谓初报详文内语意松圆。不要说煞者。正谓将来结案轻重之退步耳。此古人为罪囚阁笔求生之意。亦仁人君子之所乐为也。
凡申报以初文为据。最宜慎重。如盗情只据报呈淡淡数语。不可太实。人数不可报多。难以捕获结案。即报呈中大盗刼杀。明火执仗。盗党多人。罄刼一空字样。在事主不过刀笔套子。却于报盗轻用不得。在事主亦宜详酌。如伤人未中要害。不致折损残废。约畧数日可愈者。不报伤人亦可。如失物无多。人数亦少便不宜报大盗。此种似非积贼。将来犹望可矜。不致骈首受戮也。
夫详文者。详言其事而申之上台者也。贵在源委清楚。词意明切。而陈以可否之义。静候宪裁。其大者不过刑名钱谷地方利弊之事。如言刑名。应宽者。则据其实可矜恤之情。应严者。则举其法无可宥之状。如言钱谷。应追者。则举其侵吞逋抗之奸。应免者。则举其艰难穷困之苦。至于利所当兴。则举其所以利民者何在。弊所当革。则举其所以害民者何存。总宜事理透彻。出之委曲详尽。使阅之诵之。其可喜可怒可泣可悲之情。不觉其油然而动。勃然而生。则虽欲不从吾言。以为可否得乎。夫详文亦有司之要务。且详之其行与否。均关有司体面。故事非不得已。亦不可轻易动详。
申上之文。曰验。曰详。曰禀。验止立案。详必批回。然惟府批由内署核办。自道以上。皆经承拟批。上官有无暇寓目者。禀则无不亲阅。遇有情节繁琐。不便入详。及不必详办之事。非禀不可。宜措词委曲。叙事显明。上官阅之。自然依允。凡留意人才之上官。往往于禀揭审视疏密。虽报雨请安各禀。亦不可不慎。蒙头盖面之文。土饭尘羹之语。最易取厌。尽汰为佳。
定例徒罪以上通详。杖枷等罪。均听州县发落。所以归简易也。多一重衙门。便多一重费用。百姓何能堪此。故寻常户婚田土细事。总以速结为美。勿听书办簧鼓。轻率详报。
不惟小案不宜申报也。即奉上官准理事件。惟牵涉书役。必须解勘。其余民间细故。如两造投案求讯。自不妨录供详结。以省跋涉。至两造吁息。则伦纪赃盗而外。俱可取结详销。亦息事爱民之一端也。

○批驳

申报之件。不容忽略矣。若案已审定具详。而屡奉批驳。须识上官用意。正欲案情确当。批驳一次则其中罅漏又明辨一次。愈驳愈细。其本应更正者无论已。即原详业已确当。又经一驳之后。重加缕晰详报。使案情无隙可攻。岂非极善。往往批驳之语。或显示其意于言中。或隐露其意于言外。或意欲从宽而故作紧语。或原详一例。而引他例以驳。奉文之下。总宜细心察理。斟酌万妥。剀切陈覆。若胸无定见。随波逐流。观望上官之意旨。摹拟旧时之比样。颟顸了事。或有人命案件。以此贻误。永无救正挽回之望。谁任其咎哉。

事迹
格言

△事迹

薛简肃判刑部。故事州郡之狱。有法可疑情可悯者。许上请。然法寺多举驳。则官吏当不应奏之罪。简肃奏天圣三年。天下断大辟二千四百三十六。岂无法可疑。情可悯者。而州郡无所奏请。盖畏罪也。请自今不应奏者勿罪。自是奏谳者岁减千人。
薛文清公瑄。为大理少卿。会有武弁病死。其妾有色。王振侄王山欲娶之。妻持不可。妾乃诬告妻毒杀其夫。鞫问已诬服。公辩其冤。屡驳还之。都御史王文谄事振。谮之。振嗾御史劾公受贿。故出人死罪。请廷鞫。竟坐公死罪。公怡然曰。辩冤获咎。死无愧焉。在狱读易自娱。至复奏将决。家人乞代死。大臣有申救者。得免死放归田里。

△格言

凡命盗巨案。势恶情凶。罪名重大者。州邑每几经解审。各宪必几经驳诘。何也。盖因人命至重。不厌精详。稍有疏虞。非枉即纵。关系匪轻。且一经部驳。则失出失入。例议綦严。原于慎重谳狱之中。仍庽周全属吏之意也。尝见各宪驳文。反复根诘。层层挑剔。不啻吹毛求疵。正以驳之苛。欲覆之力耳。若在下者但凭纸上之宽严。不察措意之轻重。惧违宪见。妄自更翻。使上游窃笑其无知。而案情愈致纰缪。何如悉心体会之为得耶。倘词意未易窥测。不妨亲谒上宪。面陈请示。或因省郡窵远。姑先具由禀明。俟其批示如何。再行遵办。则未有不当者耳。
廷尉。天子之理刑。推官。一府之廷尉也。端典刑谳。民命攸关。若明知小民之冤。或委之上人之主持。或委之前官之审定。失入失出。全无确见。殊不知我知而不辩。即我之罪矣。故古之循吏。尝有压于上司偏见。竟以去就争之。即彼之冤仍不申。而我之心已无憾。夫仁者且不难因一囚弃一官。今竟有以人命供己之喜怒。且以媚人之喜怒者。其忍心害理为何如也。
杀人以媚人者。意不过谓雷霆之下。恐有不测。惧以身为之继耳。然徐有功狄梁公。俱以辩冤获罪。濒危不死。而希旨罗织者。往往灾及其身。死生有命。安可中立祈免。即不幸死于救人。与死于杀人之报。孰得孰失。当知所自处矣。
刘肃字才卿。定兴二年。有盗内帑官罗及珠者。连系货珠牙侩及库吏十一人。刑部议置极刑。肃曰。盗无正犯。杀之冤。金主大怒。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意。肃曰。辩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已而杀数十人可乎。明日诣省辩愈力。金主悟。囚得不死。肃后官中书令。封邢国公。殷棠川曰。冤狱之平反也。恐触怒上官。见忌僚佐。知而不问。欲言而不敢者多矣。况犯人主之怒。事关内帑。未可以恒律争者乎。肃独执法辩析。不爱一身之死。活十余人之命。虽抗主威。违部议。弗恤也。不亦难乎。世盖有悦下吏附己。不欲屡驳以形其短。惮成案之更。虑始劾者。衔我而见中于他日曰吾负百姓耳吁此又不仁之甚者也。
孙沂水先生云。驳审一节。上台原为死生严出入也。乃问官不免泄泄。一经批驳。沈阁多年。设皆重辟。即瘐死无辞。乃一招之中。有徒有杖。以正犯未结。每致余犯监毙。干和孰甚。即令保候而数数勾提。频频解审。其磨累已彻骨矣。愚以为驳问招详。宜勒限刻期审结。如情轻罪犯。应配应杖。鞫问允孚。果与正犯无关者。先行摘发。其大辟不妨另招报夺。庶分轻重之衡。以明上下之服。株连可省。所全者不既多乎。盖谨于始则疑狱不生。断于终则滞狱一洗。是亦清讼之大端也。

○察监狱

监狱为至苦不堪之地。禁卒牢头。为残忍很毒之人。罪人苟入其中。非买命有钱。未有不受异样凌虐者。夏月暑湿。冬月寒冻。尤易毙命。或曰非重犯不入。死何足惜。不思其中亦有受冤被陷之人。亦有亲属累及之人。或系追赃。或应遣戍。并非本身故犯。而遭此惨酷。忍乎否乎。夫仁政泽及枯骨。而况属生人。死囚尚欲求生。而况非重罪。是故宜用察之之法。彼案可结则早结。应释应配。早离一日囹圄。少受一日痛楚。其余在系之囚。随时检点。毋令禁卒牢头。任意肆虐。盛夏隆冬。尤当加意。譬犹千年幽谷。忽受阳光。生机畅遂。于本官心地。培养无数祥和。上帝好生。万物并育。此中大有至理。不独积德云云也。

事迹
格言

△事迹

张庆汴人。为省司狱。好诵佛经。矜慎自持。日亲扫狱舍。暑月尤勤。每戒其徒曰。人罹于法。甚属可矜。况我辈以司狱为职。若不加矜恤。则罪人何所倚赖。饮食汤药卧具必加精洁。囚有受枉者。为之缓词请释。狱中多获保全。一日妻病将殁。梦白衣人语之曰。汝夫阴德大。子孙当有兴者。汝且归。病遂得愈。明年生子亨。官至左藏副使。庆年八十二无疾而终。亨六子皆显。
赵清献公出察青州。每念一人入狱。十人罢业。株连波及。更属无辜。且狱中夏有疫疠湿蒸。冬有皲皴冻裂。或以小罪经年桎梏。或以轻系迫就死亡。狱卒囚长。需索凌辱。尤属可痛。令人飞吊各县监簿。马上查勘。以狱囚之多寡。定有司之贤否。行之期年。州县属吏。无敢妄系一人者。终公之身。不独富贵莫比。即死后亦复成神云。
范纯仁知庆州。见狱中罪人皆满。公曰。何不令人保取在外。判司曰。此辈鼠窃狗偷。释之必复累官府矣。公曰。然则何如曰疾毙狱中。是亦除害一法。公蹙然曰。法不当死在位者必欲杀之。岂理耶。尽呼至庭下。戒之曰。尔辈为恶不悛。在位者不肯放汝。惧为民害。复累官府。汝等若能改过。我便放汝。众叩头曰。敢不佩教。遂释。之欢呼而出。是岁犯法者。减往岁之半。
孙一谦为南部司狱。旧例重囚米日一升。率为狱卒攘去。又散饭时强弱不均。至有不得食者。囚初入狱。狱卒驱秽地。索钱不得。不与燥地。不通饮食。一谦严禁之。自定一秤。秤米计饭。日以卯巳时。持秤按籍。以次分结其食甚均。见囚衣敝。时为澣补。狱卒无敢横索一钱者。
梁阶平相国父。官刑部司狱。向诣狱者。司狱官辄有所索。梁独屏不受。督狱卒洁蠲惟谨。一切可以方便者。多方调护之。二十年如一日。擢刑部主事。卒后。相国大魁天下。官至大学士。人谓阴德所致。
眉州刺史申贵。残虐聚敛。谕狱吏令赃徒引富民为党。以纳其贿。尝指狱门曰。此吾家钱窟。被诉下狱。谪维州司户。至犀浦赐死。民皆相贺。
李若水为淮南司理。有刼贼五人事败系狱。且言曾与僧人自成为党。既而五人已就戮。而僧方追获。僧言实未尝为盗。若水坚执盗语为实。夜以湿纸糊僧口鼻。压以土囊。须臾脐腹皆裂而卒。月余狱吏李能。无故大呌曰。和尚。不干我事。特司理驱使耳。言讫而卒。明日推司刘元。亦暴卒。又明日。若水苦小腹绞痛。号呼而卒。又明日。知军孙诰。判官赵禹。亦皆暴卒。未几若水一门殆无遗类。
尹赏为长安令。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收囚内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一发视。皆相枕籍死。人之无良。残忍至是。
富阳狱吏凌华贵。相貌非常。有相者曰。当为上将。然凌性酷暴。常逞威逼勒囚犯。重索贿赂。后梦至一公府。主者命凿易其骨。随有鬼卒劈其脑。凌醒后犹觉甚痛。未几死。

△格言

犯人入狱。性命悬于狱卒之手。所谓生死须臾。呼天莫应者也。其致死之由。有狱卒索诈不遂。买命无钱。而百般凌虐以死者。有共案诸人。欲要犯身亡。希图易结。因而致死者。有仇家买嘱。随机取便。谋害以死者。有婪官利其赃私。致之死而灭口者。有神奸巨蠹。恐其幸脱。而立取病呈者。夫狱卒仇家诸人。草管人命。固宪典所不容矣。至于婪官攫取家赀。而又戕其性命。是何异于刼财杀人之盗哉。故司牧者。宜时加查察。禁绝毙端。毋令此辈作刽子手也。若狱犯三日前未闻报病。而仓卒云亡者。必系狱卒谋害。务严究同牢众犯。并验尸伤。申宪究拟。以申冥屈。而儆凶风。如遇有呈报犯病应即亲往查验。拨医诊视。不许扶同冒结以破其奸谋。则恶卒知儆。不敢妄报病呈。而倾人性命矣。
在狱诸囚。全凭衣食充饥蔽体。本籍有家属亲戚。犹可照应。若远处无人之犯。何以仰资。州县遇有囚粮。犯众未必足给。若囚粮全无。须多方措置。或僚佐共捐。或词讼罚赎。务令每日衣食不缺。方为安妥。如值严冬则为之备草荐棉袄。雪天早冻则为之煮姜汤热粥。如资用不敷。广为劝助绅衿富庶。谅亦乐输。总之念属救人。不必过为拘谨。若能独力勉行。不更快乎。恭遇万寿元旦令节。量赏酒食。俾狱底余生。获沾恩育。皆系牧民长官应为之事。未可视为此辈恶人。死固宜尔。而以斯言为迂阔也。妇人实犯死罪。例应一体收禁。虽狱中设有女监。而防范最宜严密。早间放风。应谆饬禁卒稳婆拘管出入。不许男犯近前。晚须监门锁闭。不许与男犯通奸。恐囚头纵淫争闹。致生他变也。至罪非实犯应死及实发驻防之妇女。断不可轻送监中。恐被诸犯轻薄。或被牢头狱卒调戏。不惟妇女从此脸厚无耻。即贞端自守者。终身行检难以自明。归而妯娌嘲谈。亲党窃笑。兼之夫主嫌疑。一旦含恨自缢。则无辜陷人于死者谁乎。仁人君子。不可不虑及于此耳。
狱中人多气杂。且地方逼隘。秽气熏蒸。最易致生疾病。若一经传染。枕藉接踵。甚为可悯。务令火夫狱卒。扫除洁净。不许堆积狱中。冬月三日一次。夏月逐日一次。其粪道须令时通。不得壅塞。杻锁刑具。勤加涤拭各监坐卧之处。亦常为扫除干净。宜照会捕官。严饬刑胥。亲身督责看视。违者。禁卒刑书一并重责。
陈继儒曰。罪人之苦。牢狱为最。其中杂秽疫痢之苦。暑月为最仁人君子。体上帝好生之心。暑月无得滥受词。无得枉羁候。常遣人扫囹圄。涤枷杻。不时吊监簿查囚数。以自察其治状。务使眼前火坑。化作逍遥世界。此只在当权者。念头动。舌头动。笔头动。一霎时间耳。而鬼神已鉴之矣。
囹圄之设。虽曰禁锢罪人。圣王体悉周至。亦无所不用其爱也。残忍之吏。凭势作威。或至泥耳笼首截筋拉胁悬发熏目备极楚虐。昼禁其食。夜禁其寐。暑疫蒸染。寒冻僵积。而莫之矜恻。诿曰。凡入狱者举非良民。困苦之者教民重犯法耳。嗟乎。岂其然乎。赤子无知入井。非赤子罪也。不又有任情故禁。久系遗亡者乎。阴德获报。昭显不诬。司狱事者。可以鉴矣。
李笠翁云。妇人非犯重辟。不得轻易收监。此情此理。夫人而知之也。然亦有知其不可而偶一为之。不能终守此戒者。以知其浅而不知其深。计其今而不计其后也。问以不可收监之故。则曰此中男妇杂处。嫌疑不别。况牢吏狱卒。半属鳏夫。老犯宿囚。多年不近女色。置烈火于干柴之上。委玉石于青蝇之丛。未有不遭焚涅者。愚曰不然。羞恶之心。是人皆有。施强暴于众人属目之地。不待贞者而后拒之。久则难保无虞。旋羁旋释者。未必尽有失节之事。所可念者。妇人幽系一宵。则终身不能自白。无论乡邻共訾。里巷交传。指为不洁之妇。即至亲如父母。恩爱若良人。亦难深信其无他。而公姑妯娌。又可知已。此种不白之羞。虽有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湔洗。常见有妇人犯罪。不死于拘挛桎梏之时。而死于羞惭悔恨之后者。职此之由。奉劝为民上者。皆当以此存心。一念稍宽。保全几许节操。一时偶刻。玷辱无限声名。此阴施阳报中极大关头。万勿视为细事。妇人有必不可宽之罪。势必系之狱者。惟谋杀亲夫。殴杀舅姑二项。亦必审实定案而后纳之。此外即有重罪。非着稳婆看守。即发亲属保回。总令法度纲常。并行不悖而已矣。
夫圜扉之设。原因重囚法无可赦。情不足矜。求其生而不得。故羁之缧绁中。若罪无大故。犯该徒罪以下者。概不得置之于监。其收禁者。虽案情较重。然累月经年。覆盆莫照。牢头禁卒。又从而残毒之。其罪本无死法。惟一落狱中。遂绝生机。夏则暑湿。冬则寒冷。因而疾病死者多矣。圣朝加意钦恤。夏则薙发。各给囚衣。导和消沴。至仁莫大于此。无如搏击之吏。以苛刻而甘残忍。阘茸之官。以废弛而滋沈滞。或恣作刑威。或故入人罪。或正犯在逃。逮其亲属。或钱粮逋负。蔓及族人。或以抵赎细事监追。或以势豪呈送收禁。或听衙役之诬报株连。或任佐贰之需索滥系。嗟哉。此种冤狱。言之惨恻。为牧宰者。除人命强盗照旧牢固外。有追赃已完。军罪遣戍。徒罪发配。应当发落者。即详请定地发落。其中有留养。速行查办详请。为民父母者。当无所不存恻隐也。

○察班房

差役私设班馆。羁押无辜。久矣例禁綦严。各州县悉除此弊矣。然有例不收禁之罪。又有须候添传质证再讯之案。有讯详候示之案。而其人断不可取保者。因着各班隶役。分司看管。此亦慎重案件中。寓简便之方。免得差唤票催又生枝节。即旧时仓房之法。不过暂系数日而已。然而事关差役。流弊丛生。居官者觉察不周。即不免私立下处。或借名歇店。将传到人证。辄先私自羁押。多方索诈。任意凌虐。一日不饱其贪囊。即一日不行禀到。以致案悬莫结。拖累平民。甚有因勒索不遂。酿成人命。累及本官。种种弊端。殊难屈指。故设立班房应于衙署头二门内。在本官出入经行之处。不第便于稽查。亦省疏纵之虞。尤宜不时亲往察看。有无短少凌辱等弊。如有在押染患病症。即讯明犯事原案。若无关紧要。可以释放者。立子开释。否则亦取具本城的保。保出调养。俟病痊送案。如此详慎矜恤。庶不致贻害矣。

事迹
格言

△事迹

唐彪曰。罪有重轻。故设羁候之所。用以禁轻罪之人。此厯朝善制也。有都御史因艰于得子。欲行善事。奏请废天下羁候之所。诏从其请。其意欲宽释轻罪也。不知轻罪无羁候之所。则必禁之于狱中矣。某邑羁候所塌坏。官府将轻罪者。辄交皂快带归家中。锁吊系打。需索银钱。为民大害。好善之绅士。力请于县尹。乃得复。今又因此请而废去。令轻罪非入狱中。即受皂快荼毒噫彼欲行善事。而岂知适以造大恶乎。甚矣举事之不可不慎也。
杨自惩为县吏。家贫不受馈遗。见狱中囚乏食。必多方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复缺米。给囚则家无食。自顾则囚乏粮。谋之妇。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来。菜色可悯。妇因撤已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守陈守址。景泰间俱为名臣。

△格言

押犯不同狱犯。例无囚粮囚衣之给。为民上者。理宜一体矜恤。或于存公闲欵。或竟捐廉筹办。施舍口粮。冬则草荐棉衣。夏则凉席药饵。每至岁暮清厘。择其无关紧要。以及有结实可靠之保人。即予保回卒岁。俾快天伦之叙。则慈母神君。行当颂遍茆檐也。
学治说曰。管押之名。律所不着。乃万不得已而用之。随押随记。大概贼盗之待质者最多。审定则重者禁。轻者保。无干者省释。立予销除。其命案牵连。应实时诘正取保。势不能速结者。至四五日断不可不为完结。至若词讼案件。自可保候覆讯。不宜差押。故政之累民。莫如管押。且干系甚重。或贼押而捕纵行窃。或命押而惧累轻生。至讼案押而招摇撞骗。百弊错出。虽向有班房。夜间官须亲验。以防贿纵。数年前禁革班房名目。令原差押带私家。更难稽察。似不如仍押公所为妥。盖役之贪狡者。命案讼案。及非正盗正贼。藉谕押以恣勒索。每系之秽污不堪处所。暑令熏蒸。寒令冻饿。至保释而病死者不少。故非万不得已者。断不可押。既押须亲自查验。并设自记之簿。俾免经旬累月。或有遗忘。使民受大害也。

○祥刑

莲池大师祥刑要语原叙
吕叔简祥刑要语
事迹
格言

△莲池大师祥刑要语原叙

有大长者吕叔简氏。作祥刑要语垂戒当官。邹南皋先生。刊石以广其传。洞悉隐微。谆切恳苦。子三复之。合掌起敬。窃叹筮仕之初。刑人未惯。乍而临之。必有惊伤惨戚之情焉。今日习之。明日习之。挞人如击土石矣。又习之。杀人如刈草菅矣。嗟乎。一芒触而肤栗。片发拔而色变。己之身。人之身。疾疴痛痒。宁有二乎。况人生一受刑杖。即为终身瑕玷。无论当下妻孥聚泣。情实可伤。即传之子若孙。亦尚觉耻悬眉颊。饮恨椎心。奉劝世之临民者。苟可矜怜。何苦妄作威福。逞其残毒耶。人有恒言。刑官无后。诚守是戒。吾知其必有后而蕃且昌也。否则晚年落寞。身后萧条。天道循环。如寒暑之迭运。不爽毫厘。尚其凛之。

△吕叔简祥刑要语

不打五条
禁打三条
莫轻打六条
勿就打五条
且缓打五条
莫又打三条
应打不打三条
怜不打三条
不可打三条

不打五条

老不打
幼不打
病不打
衣食不给不打
人打我不打

老不打。

其血气既衰。打必致命。

幼不打

其血气未全。打必致命。

病不打。

血气未平复。打则病剧必死。

衣食不给不打。

如乞儿穷汉。饥寒切身。打后无人将养必死。

人打我不打。

或与人鬬欧而来。或被别官巳打重。又行加打。倘致伤命。则恶名独归于我。

禁打三条

禁重杖打
禁作法打
禁佐贰非刑打

禁重杖打。

五刑轻重。律有定式。大杖一。足当中杖三。小杖五。若用轻杖。即多加数杖。亦不伤生。且我见责之数多。怒亦息而杖可巳。若重杖只见数少。而不知其人巳负重伤矣。

禁作法打。

皂隶求索不遂。或受冤对买嘱。每重打腿湾。致筋断骨伤。或只打一块。用力极重。而打声不响。谓之闷头板。又谓之缩头板。皆致瘀血胀闷攻心。昏晕欲死。故被杖之后。复自令人开刀。放去恶血。痛楚万状。炎天甚至蛆出。夫同一被刑。而死生异者。贫富不同也。嗟哉。贫者何辜。而令其受此。

禁佐贰非刑打。

夹棍重刑。不许佐贰首领各衙私置。即正官亦止备以候不常之用。各官遇不得巳而用。赴堂禀请。盖正官犹有忖量。而佐贰首领。将势要送来百姓。私衙任意酷打。替人出气。正官不知。最可痛恨。

莫轻打六条

生员莫轻打
监生莫轻打
童生莫轻打
妇人莫轻打
旧族名门子弟莫轻打
上司差人莫轻打

生员莫轻打。

干系诸生体面。有事。轻则行学戒饬。重则申宪究治。即巳奉院道革除。而非干逆伦乱常大罪。亦宜候上司正法。

监生莫轻打。

从生员援例者。固曾读孔圣书。不得轻慢。即系民间俊秀。须念富家有体面。苟非大犯。切勿轻加刑责。况衙门人役。视监生为奇货。即使秉公发放。费巳不赀。何不省其苦费以为作福计。乃为凶恶之徒作生涯乎。戒之□之。

童生莫轻打。

童生即与齐民等犯。若非重罪。姑且试之。文理不通。不妨扑责。若通则可以作养。盖此辈最易变化。安知不因此发愤。一朝显达。后有会期。即论目前。亦实有不忍加刑者。长才暂屈。入泮犹难如登天。正宜垂悯。岂可作威。

妇人莫轻打。

羞愧轻生。因人耻笑。必自殒命。

旧族名门子弟莫轻打。

诗礼之家。缙绅之裔。若一受官刑。则同类不齿。乡闾非笑。使彼无面目做好人。况先世功德。亦或有可推念者。即有所犯。须宽一分。须开一法。

上司差人莫轻打。

非惜此辈。投鼠忌器。打虽理直。亦损上司体面。有犯宜详书犯状。密申上司。彼自有处。若畏势含忍。则又阘茸非体矣。

勿就打五条

人急勿就打
人忿勿就打
人醉勿就打
人随行远路勿就打
人犯远路擒来勿就打

人急勿就打。

彼方急迫无聊。打则适速其死。

人忿勿就打。

愚民执迷。方以理直自负。打则其愤愈甚。死亦不服。气逆伤心。易于殒命。宜多方譬喻。待其自知理亏。虽打不怨。

人醉勿就打。

沉醉之人。不知天地。岂晓礼法。打亦不觉痛楚。倘醉语侵官。亦失体统。宜暂取保押。酒醒惩戒。

人随行远路勿就打。

被打之人。若在家自能将息远路随行。风霜跋涉。无妻子在侧。无枕席可安。又要跟上程途。每多致命。即随行远路方回。亦勿就责。姑记之。俟来日惩治。未为晚也

人犯远路擒来勿就打。

捉拏人犯。从远路跑来。六脉奔腾。血气挠乱。即乘怒用刑。血逆攻心。致死甚易。待其喘定后用刑。

且缓打五条

我怒且缓打
我醉且缓打
我病且缓打
我见不真且缓打
我见不能处分且缓打

我怒且缓打。

有怒不迁。大贤者事。盛怒之下。刑必失中。待己气平。徐加责问。试于怒定之后。详观怒时之刑。未有不过者。

我醉且缓打。

酒能令人气暴心粗。刑必不当。即当。人亦有议。宜检点强制之。

我病且缓打。

病中用刑。常带火性。不惟施之不当。亦恐用刑致怒。人己俱损

我见不真且缓打。

事纔入手。未见是非。遽尔用刑。倘细审本情。与刑不对。其曲在乙。先巳刑甲。知甲为直。又复刑乙。不独甲刑为冤。即乙刑亦不知儆。旁观烱烱。何以自处。

我见不能处分且缓打。

遇有难处之事难犯之人。必先虑其所终。作何结局。方好加刑。若浮气粗心。先就刑责倘终难了结。反费区处。

莫又打三条

巳桚莫又打
已夹莫又打
要枷莫又打

巳桚莫又打。

语云。十指连肝心。桚重之人血方奔心。又复用刑。心慌血入。必致损命。常见人受桚者。每遇风雨之夕。呌楚不宁。为伤骨故也。嗟乎。均是皮肉。何忍至此。

已夹莫又打。

夹棍重刑。人所难受。四肢血脉奔逸溃乱。又加刑责。岂有不死。且夹棍不列五刑。安可轻用。即使不死。一受夹棍。将成废疾。何堪又随之以打乎。切宜念之。

要枷莫又打。

先打后枷。屈伸不便。疮溃难调。足以致命。待放枷时。责之未晚。

应打不打三条

尊长应打为与卑幼讼不打
百姓应打为与衙门人讼不打
工役铺行应打为修私衙或买办自用物不打
小事用夹棍甚于打宜禁
夜间用刑甚于打宜禁
滥禁淹禁甚于打宜禁

尊长应打。为与卑幼讼不打。

常见尊长与卑幼讼。官亦分曲直用刑。不知卑幼讼尊长。尊长准自首。卑幼问干名犯义。遇有此等。即尊长万分不是。亦宜宽恕。即有言语触官。亦不宜用刑。恐人疑为因卑幼而刑尊长也。大关伦理世教。

百姓应打。为与衙门人讼不打

即衙门人理直。百姓亦宜从宽。否则我有护衙门人之名后即衙门人理屈。百姓亦不敢告矣。

工役铺行应打。为修私衙或买办自用物不打。

即其人十分可恶。亦姑恕之。否则人有辞不服。而我之用刑。亦欠光明正大。

小事用夹棍甚于打宜禁。

刑具中惟夹棍最重。爱民及明白官长。经年不轻用。必是强盗窝主谋杀。供质巳确。不认赃。不报同伙。真盗等项。本犯的系情真。即至死不枉。方可一用。即诸疑狱不得不用者。止可畧用恐吓。令其实吐。或稍试辄放。勿令撦满。至若户婚田产。断不可用。

夜间用刑甚于打宜禁。

问理必须白日以辩情伪。夜间用刑。或遇疾病羸怯之人。或有挟仇受贿用刑之人。或惧同谋发露。欲其灭口之人。不及审察详视。致故为加重。毙人性命。切宜痛戒。

滥禁淹禁甚于打宜禁。

狱禁重囚。徒罪以上。方行拘系。故淹禁律文甚严乃有受人嘱托。追债追租。听信左右挟仇枉陷佐贰辄送仓铺。又甚至索贿不得。勒求分上不得。扃闭黑狱牢头禁子索诈不休。号呼罔闻。饥饿瘟疫。遂成冤鬼。为民父母祖父母者。忍令至是哉。印官宜不时稽查。以绝此弊。

怜不打三条

盛寒酷暑怜不打
佳辰令节怜不打
人方伤心怜不打

盛寒酷暑怜不打。

寒暑之极。拥毡围炉。散发披襟。犹不能堪。此时岂宜用刑。盖彼方堕指裂肤。烁筋蒸骨而复被刑。未有不死者。

佳辰令节怜不打。

八节行刑。太上所忌。时值佳令。人人喜庆。如三元五腊或父母与已身生辰。及诞子嫁娶一切吉事。此时宜曲体人愿。颐养天和。即有违犯。当怜而恕之。

人方伤心怜不打。

问理时。如知其人或新丧父母妻子。彼哀泣伤心。正值不幸。再加刑责。鲜不丧生。即有应刑宜姑恕之。夫刑者。圣人无可奈何之法。以济德之穷者也。原从悲愍心流出。用之者。当不以犯法为怒。不以得情为喜。盖怒则觉彼罪应受。绝无矜怜。喜则谓我见甚真。惟知痛快。古云。刑官无后。不可不慎也。此刑戒一书。吕叔简从铁床火坑边。行清凉之剂。不惟造福。即是修心。盖用刑之心。其发如火。其流若波。宜常存此心。以调伏之。不见吾贵民贱。不知此德彼怨。即是圣贤根器。我愿居官者。各留心自戒。而旁观者亦直口戒人。则世道人心之厚幸矣今以愚意又妄增不可打三条。以俟仁人君子鉴诲焉。

不可打三条

祈祷晴雨期内不可打
残废笃疾不可打
孕妇不可打

祈祷晴雨期内。不可打。

地方旱涝愆期。皆守土者必有惭德。穹苍降戒。正宜洗心悔过。感格天心。岂可于祈祷期内。妄施刑责。

残废笃疾。不可打。

怜其形秽。矜不成人。命己垂危。受伤即死。

孕妇不可打。

念其身怀六甲。打则恐致堕胎。

△事迹

张欧为廷尉。专以诚处官。官属亦不敢大欺。每上具狱事。有隙可生者生之。不得已则为涕泣面对而封之。武帝时擢御史大夫。
郭躬字仲孙。父宏。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宏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恕。为宏所决者。退无怨情。郡内比之东海于公。年九十五卒。躬少传父业。后拜廷尉。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决狱断刑。多所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着为令。子孙至公者一人。廷尉七人。侯三人。剌史二千石侍中郎将者。二十余人。
刘旷平乡令。民有讼者。辄谕以大义。不加刑。期年风俗一变。囹圄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吏民无少长。泣送百里外。
武后屡兴大狱。徐有功数犯颜争之。前后活数千百家。诬构者。皆为平反。尝争李行褒不应族。周兴奏有功故出反囚。当斩。后仅免其官。寻起为侍御史。辞曰。臣不能枉升下法。必死是官矣。后固授之。因言豫王妃母庞氏不应斩。薛季昶奏有功阿党当绞。令史以白有功叹曰。岂我独死。诸人永不死耶。揜扉熟寝。后召谓曰。卿比按狱失出何多。对曰。失出人臣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后默然。庞氏得减死有功坐除名。凡以议狱故。三坐大辟。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益重之。擢殿中侍御史。当时语曰。遇来侯必死。遇徐杜必生。杜即景俭也既而周兴。来俊臣。索元礼。侯思止。诸酷吏。相继诛灭。而有功荣显善终。卒赠都督。杜景俭官至宰相。其祸福不爽如此。开元初。窦希瑊等。请以己官让有功子惀。以报德。诏擢惀恭陵令。孙商登进士。至太保封公
严譔事则天为详审使。立心仁厚。平活八百人。原宥千余家。后拜散骑常侍。子尹凤翔三世皆寿八十五。
蔡确坐诗语。讥讪。议者欲重其罪。范忠宣独于帘前。开陈圣朝宜务宽厚不可以语言文字之间。暧昧不明之过。诛窜大臣。王博文。为政平恕。尝谓其子曰。吾生平决罪。至流刑未尝不阴择善水士处。屠太宰滽每注选至烟瘴地。停笔久之曰吾尝经其地。官多以瘴死。必择宜其风土者。因奏着为令。此真仁人之用心也。
邢宽字用大。祖父皆为法司。每为囚求宽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人皆感之。后生宽登第。廷试初拟孙曰恭第一。上谓曰恭暴字也。及见邢宽二字甚喜。擢第一。丹书其名。当时咸称其祖父宽仁所致云。
范纯仁尹洛多惠政。后为执政。其子道经河南。少憩村店。有翁从家出。注视其子曰。明公容类丞相。乃其家子乎。曰然。翁不语入具冠带出拜。谓其子曰。昔丞相尹洛。某年四十二。平生粗知守分。偶意外争鬬。事至官。得杖罪。吏引某褰裳行刑。丞相召某前问曰吾察尔非恶人。肤体无伤。何为至此。某以情告。丞相曰。尔当自新。免罚放出。非特某得为完人。此乡化之。至今无争鬬者。
马默字处厚。知登州。先是沙门岛流配罪人。制有定额。官给粮止三百人。每溢额。则取其人投海中默上疏。朝廷既贷其生矣。又投之海中。非朝廷本意。今后如溢额。乞选年深者仍移至内地。听其自便。神宗深然之。即诏可。着为定制。自是全活甚众。一日默坐堂上。忽昏困如梦中。见一神人。左右挟一男一女至前。大呼曰。我自东岳来。圣帝有命。奉天符。马默本无嗣。以移沙门岛罪人事。上帝命赐男女各一。后果生男女二。卒年八十。赠太保。
周敦颐初在南安。年甚少。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杀之。敦颐争之不得。太息曰。杀人媚人。吾不为也。委告身欲去。逵为感动。囚得减死。
何比干字少卿。为汝阴狱吏。每逢节日。哀恳县令。自重减轻。自轻减免。全活甚多。后为丹阳县尉。设法矜恤有罪之人。狱无冤囚。民皆称为何父。一日有老媪至门曰君家世有阴德。君又治狱平恕。上天特赐神策。以厚君之子孙。因举策授之。凡九百余叶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此数。累世荣贵。悉如媪言。
翁愈祥为县令。究心祥刑便览一书。听讼必以日。见其老少肥瘠。轻重施刑。入夜必持炬烛熟视。然后加刑。民咸德之。后擢铨部。
陈轩字符舆。未第时。梦一官府。前有两高门。门各金书扁额。一曰左丞陈轩。一曰右丞黄履。后履官果至右丞。轩止龙图阁直学士。轩暮年语诸子曰。吾起自白屋。平生不作欺心事。今梦不与位符。自思昔守杭时。有达官以一老兵送府欲杖之。此兵年过七十不应杖。意欲令赎。达官再四不听。遂呼入行杖。即死杖下。至今二十年。恒以自尤。违法狥情。杀人招谴。宜其不登显位。汝等戒之。
新吕吕光洵之父豪于乡。县令曹祥杖之。后改行为善士。祥太仓人也。光洵后为御史。巡按三吴。行部至太仓。祥不自安。光洵曰。非君吾父安得悔过。盖载恩十余年如一日也。留竟夕乃去。夫祥为循吏。固不待言。若吕之父子不念怨。又不讳其事。贤于人远矣。昔王沂公暮年。子嗣不蕃。谓人曰。予行已不媿。但一事有恨。予初守郓州。为监司所轻。后秉政。阴迁本官畧无宁岁。不意死于道路。想必以此受报也噫沂公且不免以此受报。况他人乎。
汉武帝时。王温舒。为河内守。残虐刻酷。甫下车捕郡中豪滑。株连至二千余家。上书请大者族。小者死。帝可其奏。论决之日。血流十余里汉制立春后不复行刑。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使今冬得展一月。吾事足矣。
梁统重刑疏曰。元帝轻除死刑三十四事。哀帝轻除死刑八十一事。自是人轻犯法。轻刑之作。反生大患。请更定律。按统是疏。帝虽不听。而统之苛虐。神人共愤。其子松竦死皆非命。而冀。卒灭族。
北齐张思和。很戾性成。论断囚狱。无论真假轻重。必被以枷杻棰楚。囚人见之夺魄。名曰生罗剎。其妻四孕。生子皆着肉枷。手足连绊而死。后思和左迁。坐事受杖。死时手足如纽断者。
来俊臣。万国俊等。酷作刑具。有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号。或倒悬石缒其首。或以醋灌鼻。或以铁圈篐其首。而加楔。至有脑裂髓出者。嗟乎。谁非父母骨血之躯。乳哺提携。恐其不寿。而乃以供贼臣之碎磔。死亡之日。至不得比鸟兽之刀俎。犹得以顷刻毕命也。不亦伤哉。
宋王韶为将。自以杀人过多。心常不安。或曰。为朝廷用兵杀人。何异行船拉杀螺蚌。奚罪之有。韶终不能释然。复问刁景纯。纯曰。且问公自心上打得过否。韶曰。何也曰若打得过。杀亦何妨。然果打得过时。公亦不问人矣。未几韶得疾。辄以袖自障其面。左右问故曰我如何开得眼。眼前带血人何如此多也。不久竟死。
袁州王参军。尝勘一盗。狱具而遇赦。王以盗罪重不可恕。乃先杀之而后宣赦。罢官至新喻邑。晚至僧院。忽见所杀盗曰我罪诚合死。然巳赦矣。君何故违王命而杀我。我今得请于所司矣。明日暴卒。
金坛于中丞相攸。得无锡华生为婿。告其女曰。吾二任都宪。厯十有七年。未尝置人大辟。华生不患不富贵也。患居官或刻耳。及华登第。为江右司李。执法凛如。三日而入重罪者三。其妻述父言告之。华曰。我为刑官。律如是。吾依律断而已。若废公法而市己私。非所以明职守也。后屡入人罪。屡劝辄以依律断答之。华后生二子皆不肖。语其妻曰。生平未尝欺公壤法。何生子如是。妻曰。此君之依律断也。今于子孙贵显。屡世。而华竟绝嗣。
御史周世科。巡按福建。周起家甚微。夤缘骤贵。性贪而酷。其刑具有火炕。碓磨。活钉。钩舌。割阴。倒挂。等名色。真地狱变相也。与前吏部愈扬壻周文学有雠。使人诬其谋逆。立籍其家。文学被诛。掳其女赏牧马卒。书办八人多助为虐。戊子五月。陈李二部堂。平建宁乱。至延平按其贪酷。立时拿执。赃贿不可胜计。系至福州会审。观者数万人。助虐书办皆同解。先世科至延平。檄南平县备镣肘百副。限三日内完。方欲肆害吓诈。未及用。部堂即取以刑世科及助虐诸人。恰如其数。疏劾世科炮烙诸刑。己丑正月。戮皷楼下。即世科活钉人处也。尸肉立啖尽。
李匡达性残忍。一日不刑人。则惨然不乐。后以酷罢官。死于狱。其子复以不法事被诛。竟斩祀。
湖北某县尹。刚愎自用。刑罚不遵定例。小民怨望。幕友或谏其不可。辄怒曰。吾岂不若刀笔吏耶。安用此死法为。故为之幕者多不合而散。未几以酷闻。为廵按所劾。即下本县狱死狱中。
宋国英东平人。以教习授潞城令。贪暴不仁。催科尤酷。毙杖下者狼藉于庭。徐白山适过之。见其横。讽曰。为民父母。威焰固至此乎。宋扬扬作得意之词曰诺不敢。官虽小。莅任百日。诛五十八人矣。后半年方据案视事。忽瞪目而起。手足挠乱。似与人撑拒状。自言曰。我罪当死。我罪当死。扶入署中。踰时寻卒。呜呼。幸有阴曹兼摄阳政。不然。颠越货多。则卓异声起矣。流毒安穷哉。
丹阳令杨开。性暴横。百姓受其荼毒。与杨询交至厚。询明知其非。不敢忤意。一切赞美而已。一日盛暑。开杖公吏及囚系者四十余人。内二人巳毙杖下。询犹称其明允。后询梦神责之曰。成杨开之恶者汝也。应与同坐。不数日恶疾而死。

△格言

洗心主人曰。八节之日。无论杀戮不宜。即鞭笞亦所不可。服官居家者。皆宜谨戒。八节谓四立二分二至也。人既犯罪。刑固其所当然。特以加之于八节之日。未免伤天地之和。而于心有所不忍耳礼仲春之月。天子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仲夏之月。挺重囚。益其食。仲秋之月。虽命有司申严百刑。即继之曰斩杀必当。于秋肃之中。仍寓春和之意焉。为民上者。当此节日。正宜抚候惊心。遵古帝同仁之念。全上天好生之心。宽刑解释。方不愧民之父母。若忍心害理。恣意妄杀。则上干天和。下残民命。安得无恶报乎。
刑者。圣王不得巳而用之。果属情真罪实。亦当详审而用。况滥及无辜乎。语云。天道好还。又曰。上帝好生。今且无论日后果报若何。即据审问鞠勘时。多少白头黄发。皆跪伏哀号。呼我为天。称我为爷。如何忍得与他做冤雠。动辄以三木相加耶。昔吕叔简作刑戒有云。求生不得。然后杀之。求出不得。然后入之。天道好生。神明临汝。一念惨酷。殃及后裔。昏昧残毒。何至于是。人有恒言。诚能处处详慎。则公门里面。尽好修行。是故刑及无辜者。不独屈抑平民。固为干天之怒。即使果真有罪。而或以笞为杖。以杖为徒。亦受阴谴匪浅。书曰。功疑为重。罪疑为轻。古圣王深知此事。实犯天和故于秋肃之中。仍寓春温之意。凡廉仁官长。皆当仰体此意。遇事必须息心静气。代为体贴一番。然后再定其罪。切不可察察为明。自矜予智。一字舛错。贻祸不小。戒之慎之。
甔甔子。每教人养喜神。止庵子。每教人去杀机。是二言。学者之师也。
宣帝地节三年。廷尉史。路温舒。上书曰。臣闻秦有十夫。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道。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太平之未致。凡以此也。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惟陛下省法制。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矣。上善其言。温舒此书见听于君。身名俱显。厥子及孙。皆至牧守大官。仁者有后。不益信哉。
言行汇纂曰。官虽至尊。决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官虽至卑。决不可以己之生平。佐人之喜怒。
冒鸾寄弟书曰。盖尝痛夫世之酷吏。深文峻法以毒无辜。又有一种任喜怒为轻重。及通货赂为出入者。虽差有不同。然皆逞志作威。得罪于天者也。又有一种小人。假此为恩仇报复计。尤堪痛恨每观古君子之司刑者。钦恤一念。上通于天。吾幸列刑官。必法斯人。后分守建宁道。首请于按臣。释追赃不赦者三十七人。按臣仍发千户所防御。公曰。此辈面无人色。且有郎当不能跪立者。尚堪从役耶。即释之。其为三十七人请命处。尤足破阿旨诬赃之弊。
张南轩曰。治狱所以不得其平者。葢有数说。贪吏受贿。枉法用刑。其罪无可论矣。即或矜智巧以为聪明。持姑息以容奸慝。上则视大官之趋向而重轻其手。下则惑胥吏之浮言而二三其心。不尽其情而以威怵之。不原其初而以法绳之。由是不得其平者多矣。无是数者之患。而存哀矜勿喜之意。其庶几乎。
立法欲宽。宽则易避。守法欲严。严则难犯。若一立刻深科条。必有受其害者矣。视酷吏临审暴虐者似微不同。然杀人以刃与政均也。原其意岂不以火烈民畏。悬崖鲜死。然其心巳为嗜杀所用矣。厯观古来制酷刑及严犴狴者。必殃其身。不独纪载尔尔也。
吕叔简刑戒曰。有某官者。素酷暴。动辄行笞数十下。酸楚之声震地。若罔闻者。有道人排闼入。直立厅事。嗔目而指之。某官大怒。呼左右极力笞之。忽后堂大呌。公子为鬼击几死。某官张皇。退堂入内。则其子自言若有鬼神巨棰棰我。皮破肉烂。血渍双股。痛不可忍。急遣人至厅。被笞人己失所在。乃号咷大哭。举身自掷。头面皆损噫彼道人者。其神人乎。孰无父母。人之子。己之子。均子也。奈何己子如珍。人子如草。于心安乎。
承平既久。盗贼潜生。为上者不知辑宁。往往厚诬平民。屠杀为功。而又军无纪律。纵其邀刼。至有贼梳兵篦之说。痛何如乎。夫民困于盗贼水火中。颠连望救。视王师不啻饥渴。又从而歼之。或一家数口。骈首就戮。种种惨酷。未易殚述。嗟夫。一夫冤死。尚干天和。杀贼过多。犹促寿命。况以疮痍之良民。吞声就死。其冤抑必然动天。又何惑乎世之为将为兵者。多不良死哉。

○劝民息讼

圣人云。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盖言治民之道。不以听讼为贵。而以无讼为贵也。然无讼之化不易几。所恃者在劝民息讼而已。劝之如何曰讼起于争。必先去其争心。上者平情。次者能忍。以情而论。在彼未必全非。在我未必全是。况无深仇积怨。胡为好胜争强。我之所欲胜。岂彼之所肯负乎。以此平情。其忿消矣。而何有于讼。以忍而言。彼为横逆。从旁自有公论。何损于吾。或别有挑唆。无如息气让人。便宜自在。彼即受辱。吾岂不费钱乎。以此为忍其念止矣。而何至于讼。虽然。平情乃君子之行。能忍亦非浇俗所能。世风偷薄。嚣竞成习。三尺童子。皆有上人之心。一介匹夫。每多傲物之态。若徒用区区文告。日相勉导。彼以文告视之而巳。不若因其讼而默寓劝之之意为得也。夫两造当前。枉者常负。直者常伸。而无情之辞不敢骋矣。讼师恶棍。严绝其窦。使奸无所施。而弱肉之食不敢萌矣。政尚清简。雀角之微。亲为谕释。使和好如初。而恬让之怀。油然动矣。于是强暴革心而向道。良善感化而兴仁。将见德所被。比户可封。又何讼狱之不为止息哉。故劝民之道。不在喻之以迹。而在感之于微。息讼之本。不在专求乎下。而在先谋乎上。为民牧者盍尽心焉。

事迹
格言

△事迹

陈实字仲弓。许人。尝为太邱长。治以清静称。党锢事起。实亦逮及。慨然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遇赦得出。里人有争讼者。辄就曲直。退无怨言。每曰。宁为刑罚所加。无为陈君所短。年八十四卒。会葬者三万余人。子纪谌克世其德。时号三君。每公府辟召。则一门之内。羔雁成羣。见者叹羡。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以孝义称。里有争讼者。将质于烈。或至途。或望庐而返。一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罚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刘矩迁雍邱令。以礼让化民。民有争讼。矩引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衙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
张苌年为汝南太守。郡人刘崇兄弟分析家资。惟一牛争不能决。讼于郡庭。苌年谕曰。汝曹当以一牛故致此争竞。脱有二牛。必不争。乃以已牛一赐之。于是境中各相诚约。咸敦敬让。
辛公义为岷州刺史。岷俗畏疫。一人病疫。合家避之。病者多死。公义命皆舆致厅事。设榻昼夜处其间。以俸禄具医药。病者既愈。召其亲戚谕之曰。死生有命。岂能相染。若能染。吾死久矣。民感之。始相慈爱。风俗遂变。后迁并州剌史。凡讼事立决。有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曰。剌史无德。不能使民无讼。岂可禁人在狱。而安寝于家乎。后有讼者。父老谕之曰。何忍劳使君。讼者两让而止。
苏琼除清河太守。有百姓普明兄弟争田。牵累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田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诸证莫不洒泣。普明兄弟叩头。乞出外更思。遂还同居。和好如初。
毕构为四川廉察。有兄弟争财者。构呼其兄弟三人以人乳食之。讼者感泣而止。又马恭敏公作守。有兄弟老而争产不休。公取库中大镜。令兄弟同照之。见面庞相似须发各皓然。悟而泣。交相让而出。
王之麟初任刑部主事。虑囚淮扬。时张居正当国。持法峻。冬月狱无留辟。而之麟所论决仅三人。入为正郎。忽奉严旨立斩临江守钱若赓。之麟持法力争得缓死。出知抚州。抚俗好讼。之麟委婉开谕。其风渐衰。戊子岁大饥。崇仁饥民作乱。单骑抚平之。全活甚众。郡人肖像祀焉。
崔鐄。海门人。以税金五百两付镕工。工欺其无证而负焉。鐄变产以偿。后王端毅公为守。廉得其状。命之讼镕工。对曰。鐄家巳破。若讼之。是又破一家也。工闻而感愧。遂举前金还之。子润。孙昆。曾孙桐。相继登第。
胡子远之父。家饶财。常得钱引五十缗。皆伪也。家人欲讼之。胡曰。干仆巳死。岂忍使其孤对狱耶。或谓减其半价与人。尚可得二十余缗。胡不可曰。终当误人。取而火之。其子孙大显。
陈升之知汉阳。俗好藏亲交尺牍。有讼则投公庭。据以推诘。升之曰。此告讦之习。不可使长也。遂严禁之。

△格言

胡师苏云。事无大小以理为主。然理虽在我。所遇之人。愚者不知理。强者不循理。奸滑者舞文以乱理。则理又有难行处。便当审度事势何如。从容处之。事小便含忍过去。宁我让人可也。事大则质之官府。告之亲友。曲直分明。自然输服。若恃我有理。悻悻生忿。直要尽力做到十分。不肯退步容忍。则愚者终不明。强者终不屈。奸者必百计求胜。或有理翻成无理矣。古人谓事到七八分即巳。如张弓然。过满则折。此亦处事之法。
词讼到官。类是增撰。被殴曰杀。争则曰刼。入人家谓行窃。侵界谓发尸。一人诉词。必牵引其父兄子弟。甚至无涉之家。偶有宿憾。亦辄扯入。意谓未辩是非。且得追呼一扰。耗其钱物。辱其妇女。以泄愤耳。不知公门一入。吏卒禁呵。笞扑交加。巳不胜魂消气沮。遂有畏惧刑系。觊觎早出。而妄自诬伏者。有吏务速了。强加拷讯。逼令招认者。有长官自恃巳见。妄行臆度。吏辈承顺旨意者。呜呼。一人坐狱。阖户号啼。一罪爰成。妻孥典鬻。无知小民。其可轻涉讼庭乎。
世之杀人取财者。无如讼师权势二种人耳。指富家为甘脆之资。借捏款为攫金之具。假命也。陷盗也。一有讼师播弄是非。于是势家出而垂涎。衙胥因而下石。所谓以计杀。以笔杀。以舌杀者。更十倍于以挺杀。以刃杀以政杀者也。从来奸党相习成风。而得以令终者。十无一焉。此不谓之杀人。直谓之自杀可耳。嗜利者其亦鉴及此乎。
俞砚如先生宰江宁。有劝息讼告示云。为劝民息讼。以安本业事。照得本业遂则民生厚。民生厚则风俗醇。然所以遂本业者。惟不轻构讼一事。乃吃紧关头。兹本县下车伊始。职在亲民。要知亲民吃紧关头。亦即在使民无讼。愿尔军民人等。遵我诫谕。保尔身家。勿因微嫌小隙之难忍。而动思兴讼。勿受奸徒刁棍之唆使。而辄驾虚词。勿惹差役上门。而受无厌之诛求。勿惹刑责上身。而忍难堪之痛楚。勿舍家庭宴乐。反寻歇店之凄凉。勿抛闾里安闲。自讨路途之跋涉。省讼师干证需索之钱。留衙门歇店使用之费。并力急公输课。逍遥乐业于盛世之间。岂不至乐。苟或不慎。一字公门。九牛难拔。费盘缠。悞正事荒。时日。讨烦恼。诸苦备尝。虽悔何及。倘有事属剥肤。万不获巳者。须遵本县限期。进词告理。惟人命强盗重情。方许不时呈报。至户婚田土等情。虽经告准。仍许亲友解纷。使有讼者复归无讼。是本县之素志也。必不苛求。特此布告。
寡过录云。劝息争讼。此仁人长者为民惜身家惜性命之苦心也。每见文诰所颁。情词恺恻。计虑周详。真不啻垂涕泣而道之矣。然徒悬息讼之令。而不严反坐之条。则奸人之心。以为我之讼胜。固可以制人。负亦不至损己。何所惮而不试其长技乎。亦有神明宰官。审虚怒发。然始虽恶其无实。旋复悯其无知。亦仅薄责示惩。不皆依律重拟。则奸人之心。以为吾之讼。成固可以直寻。败亦止于枉尺。何所惮而不幸其偶中乎。以故息讼之劝虽殷。好讼之风不改。亦徒劳慈父母之诲尔谆谆矣。惟如王汤谷先生按浙时示民云。前来赴告者。必要一字不虚。言言可质。方可投递。如所告人命。三命内二命情实。一命情虚。自治二命以应抵之罪。必加一命以反坐之条。所告赃私。百两内。九十两为真。十两为假。自追九十两巳得之赃。亦必坐十两以虚诬之律。本院言不妄发。尔等务各三思。可巳则巳。万勿轻举一时。遗累后日。如此则有所劝于前而知感。复有所惩于后而知畏。庶几乎。讼心可以革。讼庭可以闲矣。
学治臆说云。勤于听断善己。然有不必过分皂白。可归和睦者。则莫如亲友之调处。盖听断以法。而调处以情。法则泾渭不可不分。情则是非不妨稍借。理直者既通亲友之情。义曲者可免公庭之法。调人之所以设于周官也。或自矜明察。不准息销。似非安人之道。又曰。士不自爱乃好干讼。官能爱之。未有不知媿奋者。爱之之道。先在导之于学。为月课。为季考。拔其尤者收之书院义学之中。鼓舞之。振兴之。隆以礼貌。优以奖赏。与干讼者荣辱迥殊。则士以对簿为耻。莫不砥厉廉隅。不独文教之可以日盛也。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