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二 宋本紀中第二

  太祖文皇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也。晉義熙三年生於京口。十一年,封彭城縣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鎮西將軍、荊州刺史,加都督,時年十四。長七尺五寸,博涉經史,善隸書。是歲來朝,會武帝當聽訟,仍遣上訊建康獄囚,辯斷稱旨,武帝甚悅。

  景平初,有黑龍見西方,五色雲隨之。二年,江陵城上有紫雲。望氣者皆以為帝王之符,當在西方。其年少帝廢,百官議所立,徐羨之、傅亮等以禎符所集,備法駕奉迎,入奉皇統。行臺至江陵,尚書令傅亮奉表進璽紱,州府佐吏並稱臣,請題榜諸門,一依宮省,上皆不許。教州、府、國綱紀宥所統內見刑。是時,司空徐羨之等新有弒害,及鑾駕西迎,人懷疑懼,惟長史王曇首、司馬王華、南蠻校尉到彥之共期朝臣未有異志。帝曰:「諸公受遺,不容背貳;且勞臣舊將,內外充滿,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

  甲戌,〔一〕乃發江陵,命王華知州府,留鎮陝西,令到彥之監襄陽。車駕在道,有黑龍躍負上所乘舟,左右莫不失色,上謂王曇首曰:「此乃夏禹所以受天命,我何德以堪之。」及至都,群臣迎拜於新亭。先謁初寧陵,還次中堂,百官奉璽紱,沖讓未受,勸請數四,乃從之。

  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備法駕入宮,御太極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賜位二等。戊戌,拜太廟。詔追復廬陵王先封,奉迎靈柩。辛丑,謁臨川烈武王陵。癸卯,進司空徐羨之位司徒,江州刺史王弘位司空,尚書令傅亮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甲辰,追尊所生胡婕妤為章皇太后,封皇弟義恭為江夏王,義宣為竟陵王,義季為衡陽王。己酉,減荊、湘二州今年稅布之半。

  九月丙子,立妃袁氏為皇后。

  是歲,魏太武皇帝始光元年。

  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奉表歸政,上始親覽萬機。辛未,祀南郊,大赦。

  秋八月乙酉,驃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改授司空王弘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一月癸酉,〔二〕以武都王世子楊玄為北秦州刺史,襲封武都王。

  是歲,赫連屈丐死。

  三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有罪伏誅。遣中領軍到彥之、征北將軍檀道濟討荊州刺史謝晦,上親率六師西征。大赦。丁卯,以江州刺史王弘為司徒、錄尚書事。

  二月戊午,以金紫光祿大夫王敬弘為尚書左僕射,豫章太守鄭鮮之為右僕射。戊辰,到彥之、檀道濟大破謝晦於隱磯。丙子,車駕自蕪湖反旆。己卯,禽晦於延頭,送都伏誅。

  夏五月乙未,以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乙巳,驃騎大將軍、涼州牧大且渠蒙遜改為車騎大將軍。詔大使巡行四方,觀省風俗。丙午,臨延賢堂聽訟,自是每歲三訊。秋,旱且蝗。

  冬十二月,前吳郡太守徐佩之謀反,伏誅。

  四年春正月乙亥朔,曲赦建鄴百里內。辛巳,祀南郊。

  二月乙卯,行幸丹徒,謁京陵。

  三月丙子,宴丹徒宮,帝鄉父老咸與焉。蠲丹徒今年租布,原五歲刑以下。丁亥,車駕還宮。戊子,尚書右僕射鄭鮮之卒。壬寅,採富陽令諸葛闡議,禁斷夏至日五絲命縷之屬。

  夏五月,都下疾疫,遣使存問,給醫藥,死無家屬者,賜以棺器。

  六月癸卯朔,日有蝕之。

  五年春正月乙亥,詔以陰陽愆序,求讜言。甲申,臨玄武館閱武。戊子,都下大火,遣使巡慰振卹。

  夏六月庚戌,司徒王弘降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下大水。乙卯,遣使檢行振贍。

  十二月,天竺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神{鹿加}元年,太武皇帝伐赫連昌,滅之。乞伏熾盤死。

  六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癸丑,以荊州刺史彭城王義康為司徒、錄尚書事。

  三月丁巳,立皇子劭為皇太子。戊午,大赦,賜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癸亥,以尚書左僕射王敬弘為尚書令,丹陽尹臨川王義慶為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江夷為右僕射。

  五月壬辰朔,日有蝕之。

  秋七月,百濟國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蝕之,星晝見。

  十二月,河西、河南國並遣使朝貢。

  七年春二月壬戌,雪且雷。

  三月戊子,遣右將軍到彥之侵魏。〔三〕

  夏六月己卯,封氐楊難當為武都王。

  冬十月戊午,立錢署,鑄四銖錢。戊寅,魏剋金墉城。

  十一月癸未,又剋虎牢。壬辰,遣征南大將軍檀道濟拒魏,右將軍到彥之自滑臺奔退。

  十二月,都下火,延燒于太社北牆。

  是歲,馮跋死。倭、百濟、呵羅單、林邑、呵羅他、師子等國並遣使朝貢。吳興、晉陵、義興大水,遣使巡行振卹。

  八年春二月辛酉,魏剋滑臺。癸酉,檀道濟引軍還,自是河南復亡。

  三月,大雩。

  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又大雩。

  閏六月乙巳,遣使省行獄訟,簡息徭役。

  九年春二月辛卯,詔曰:「故太傅長沙景王、故大司馬臨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衛將軍華容公弘、征南大將軍永脩公道濟、故左將軍龍陽侯鎮惡,或履道廣深、執德沖邈;或雅量高劭,風鑒明遠;或識準弘正,才略開邁。咸文德以弘帝載,武功以隆景業。而太常未銘,從祀闕享,寤寐屬慮,永言興懷。便宜配祭廟庭,勒功天府。」

  三月庚戌,進衛將軍王弘為太保。丁巳,加江州刺史檀道濟為司空。

  夏五月壬申,新除太保王弘薨。

  六月癸未,置積射、強弩將軍官。乙未,以征西將軍、沙州刺史吐谷渾慕璝為征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隴西王。壬寅,以撫軍將軍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

  秋七月庚午,以領軍將軍殷景仁為尚書僕射。

  冬十二月庚寅,立皇子紹為廬陵王,奉孝獻王祀;江夏王義恭子朗為南豐王,奉營陽王祀。

  是歲,魏延和元年。

  十年春正月甲寅,改封竟陵王義宣為南譙王。己未,大赦。

  夏,林邑、闍婆娑州、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四〕

  秋七月戊戌,曲赦益、梁、秦三州。

  冬十一月,氐楊難當據有梁州。是月,且渠蒙遜死。

  十一年夏四月,梁、秦二州刺史蕭思話破氐,梁州平。

  五月丁卯,曲赦梁、南秦二州劍閣以北。戊寅,以大且渠茂虔為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是歲,林邑、扶南、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

  十二年春正月辛酉,大赦。辛未,祀南郊。癸酉,封馮弘為燕王。

  夏四月丙辰,詔內外舉士。都下地震。

  六月,禁酒。師子國遣使朝貢。丹陽、淮南、吳、吳興、義興大水,都下乘船。己酉,以徐豫南兗三州、會稽宣城二郡米穀百萬斛,賜五郡遭水人。

  秋七月辛酉,闍婆娑達、扶南國並遣使朝貢。〔五〕

  八月乙亥,〔六〕原除遭水郡諸逋負。

  九月,蜀賊張尋為寇。

  是歲,魏太延元年。

  十三年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會。

  三月己未,誅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濟。庚申,大赦。

  夏六月,高麗、武都等國並遣使朝貢。

  秋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殂,追崇為晉皇后,葬以晉禮。

  九月癸丑,立皇子濬為始興王、駿為武陵王。

  是歲,馮弘奔高麗。

  十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戊戌,鳳凰二見于都下,眾鳥隨之,改其地曰鳳凰里。

  夏四月,蜀賊張尋、趙廣降,遷之建鄴。

  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賀雪。河南、河西、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

  十五年春二月,以平東將軍吐谷渾慕延為鎮西將軍、秦河二州刺史,封隴西王。〔七〕

  秋七月辛未,地震。新作東宮。

  是歲,武都、河南、高麗、倭、扶南、林邑等國並遣使朝貢。立儒學館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十六年春正月戊寅,閱武于北郊。庚寅,進彭城王義康為大將軍、領司徒,以開府儀同三司江夏王義恭為司空。

  夏六月己酉,改封隴西王吐谷渾慕延為河南王。

  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鑠為南平王。

  九月,魏滅且渠茂虔。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是歲,武都、河南、林邑、高麗等國並遣使朝貢。上好儒雅,又命丹陽尹何尚之立玄素學,〔八〕著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各聚門徒,多就業者。江左風俗,於斯為美,後言政化,稱元嘉焉。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秋七月壬子,皇后袁氏崩。

  八月,徐、兗、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卹。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于長寧陵。〔九〕

  冬十月戊午,前丹陽尹劉湛有罪伏誅。大赦,文武賜爵一級。以大將軍、領司徒、錄尚書事彭城王義康為江州刺史,大將軍如故。甲戌,以司空江夏王義恭為司徒、錄尚書事。

  十一月,尚書僕射、揚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祿大夫王球為尚書僕射。戊辰,武都、河南、百濟等國並遣使朝貢。〔一0〕

  是歲,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三月庚子,雨雹。戊申,置尚書刪定郎官。

  夏五月壬午,衛將軍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並開府儀同三司。甲申,沔水汎溢,〔一一〕害居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賑贍。

  冬十一月戊子,尚書僕射王球卒。己亥,以丹陽尹孟顗為尚書僕射。氐楊難當寇漢川。

  十二月,晉寧太守爨松子舉兵反,寧州刺史徐循討平之。

  是歲,河南、肅特、高麗、蘇摩黎、林邑等國並遣使來朝貢。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礿,〔一二〕大赦。

  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劉真道、龍驤將軍裴方明破楊難當,仇池平。

  閏月,都下水,遣使巡行賑卹。

  六月,以大且渠無諱為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蝕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為彗,入文昌,貫五車,掃畢,拂天節,經天苑,季冬乃滅。

  冬十二月丙申,詔奉聖之胤,速議承襲;及令修廟,四時饗祀;并命蠲近墓五家供洒掃,栽松柏六百株。

  是歲,蠕蠕、河南、扶南、婆皇國並遣使朝貢。西涼武昭王孫李寶始歸于魏。

  二十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二月甲申,閱武於白下。魏軍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誕為廣陵王。

  秋七月癸丑,以楊文德為征西將軍、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冬十月,雷。

  十二月壬午,置藉田。

  是歲,河西、高麗、百濟、倭國並遣使朝貢。自去歲至是,諸州郡水旱傷稼。人大飢,遣使開倉賑卹。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兗、南豫州、揚州之浙江西,並禁酒。辛酉,親耕藉田,大赦。

  二月己丑,司徒、錄尚書事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尉,領司徒。辛卯,立皇子宏為建平王。

  秋八月戊辰,以荊州刺史衡陽王義季為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

  九月甲辰,以大且渠安周為征西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十月己亥,〔一三〕命刺史郡守修東耕。丙子,雷且電。

  二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御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曆。

  二月甲戌,立皇子褘為東海王,昶為義陽王。

  秋七月己未,以尚書僕射孟顗為左僕射,中護軍何尚之為右僕射。

  九月己未,開酒禁。癸酉,宴于武帳堂,上將行,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饌。日旰,食不至,有飢色。上誡之曰:「汝曹少長豐佚,不見百姓艱難,今使爾識有飢苦,知以節儉期物。」

  冬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范曄謀反,及黨與皆伏誅。丁酉,免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為庶人,絕屬籍。

  是冬,浚淮,起湖熟廢田千餘頃。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

  六月癸未朔,日有蝕之。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國,剋之。

  是歲,大有年。築北堤,立玄武湖於樂游苑北,興景陽山于華林園,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賜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河、濟俱清。

  六月,都下疫癘,使巡省給醫藥。以貨貴,制大錢,一當兩。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陽王義季薨。

  冬十一月甲寅,立皇子渾為汝陰王。

  是歲,徐、兗、青、冀四州大水。

  二十五年春閏二月己酉,大蒐於宣武場。

  三月庚辰,校獵。

  夏四月乙巳,新作閶闔、廣莫二門,改先廣莫門曰承明,開陽門曰津陽。

  五月己卯,〔一四〕罷當兩大錢。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馬元瑜薨。丙寅,加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位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彧為淮陽王。

  九月辛未,以尚書右僕射何尚之為左僕射。

  冬,青州城南遠望,見地中如水,有影,謂之「地鏡」。

  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

  二月己亥,幸丹徒,謁京陵。

  三月丁巳,宴于丹徒宮,〔一五〕大赦;復丹徒縣僑舊今歲租布之半,行所經過,蠲田租之半。癸亥,使祭晉故司空忠肅公何無忌墓。

  五月壬午,至自丹徒。〔一六〕丙戌,婆皇國,壬辰,婆達國並遣使朝貢。

  冬十月庚子,改封廣陵王誕為隨郡王。癸卯,彗星見于太微。甲辰,以揚州刺史始興王濬為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兗二州刺史。

  二十七年春正月辛卯,百濟國遣使朝貢。

  二月,魏軍攻縣瓠。以軍興,減百官奉祿三分之一。

  三月乙丑,淮南太守諸葛闡求減奉祿,同內百官,於是諸州郡縣丞尉並悉同減。戊寅,罷國子學。

  秋七月庚午,遣寧朔將軍王玄謨拒魏,太尉江夏王義恭出次彭城,總統諸軍。

  冬十一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眾至瓜步,聲欲度江,都下震懼,咸荷擔而立。壬午,內外戒嚴,緣江六七百里舳艫相接。始議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樓極望,不悅,謂江湛曰:「北伐之計,同議者少,今日士庶勞怨,不得無慚。貽大夫之憂,在予過矣。」甲申,使饋百牢于魏。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歸,俘廣陵居人萬餘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兗六州殺略不可勝算,所過州郡,赤地無餘。

  二月甲戌,降太尉、領司徒江夏王義恭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壬午,幸瓜步。是日,解嚴。

  三月乙酉,車駕還宮。丙申,拜初寧陵。大旱。

  夏四月癸酉,婆達國遣使朝貢。己卯,彗星見于昴。是月,都下疾疫,使巡省給醫藥。

  五月乙酉,亡命司馬順則自號齊王,據梁鄒城。丁巳,婆皇國,戊戌,河南國並遣使朝貢。〔一七〕戊申,以尚書左僕射何尚之為尚書令,太子詹事徐湛之為左僕射、護軍將軍。壬子,彗星見太微中,對帝坐。

  秋七月甲辰,進安東將軍倭王綏濟為安東大將軍。

  八月癸亥,梁鄒平,斬司馬順則。是秋,猛獸入郭內為災。

  冬十月癸亥,高麗國遣使朝貢。

  十一月壬寅,曲赦二兗、徐、豫、青、冀六州,徙彭城流人於瓜步,淮西流人于姑孰,合萬許家。

  是歲,魏正平元年。

  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詔經寇六州,仍逢災澇,可量加救贍。

  二月乙卯,雷且雪。戊午,立皇子休仁為建安王。

  三月壬午,大風拔木,都下火。

  夏四月戊午,訶羅單國遣使朝貢。

  秋七月壬辰,改封汝陰王渾為武昌王,淮陽王彧為湘東王。丁酉,省大司農、太子僕、廷尉監官。

  九月丁亥,〔一八〕以平西將軍吐谷渾拾寅為安西將軍、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冬十一月壬寅,揚州刺史廬陵王紹薨。

  十二月戊辰,黃霧四塞。辛未,以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為大將軍、南徐州刺史,錄尚書如故。

  是歲,魏中常侍宗愛構逆,太武皇帝崩,乃奉南安王余為帝,改元為承平,後又賊余;於是殿中尚書長孫渴侯、尚書陸麗奉皇孫,是為文成皇帝,改元曰興安。

  三十年春正月乙亥朔,會群臣於太極前殿,有青黑氣從東南來,覆映宮上。戊寅,以司空、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司徒、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壬午,以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濬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戊子,使江州刺史武陵王駿統眾軍伐西陽蠻。

  二月甲子,元凶劭搆逆,帝崩于合殿,時年四十七。諡景皇帝,廟號中宗。三月癸巳,葬長寧陵。孝武帝踐阼,追改諡曰文帝,廟號太祖。

  帝聰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無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簡靖為心。于時政平訟理,朝野悅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儉約,不好奢侈。車府令嘗以輦{竹夆}故,請改易之;又輦席舊以烏皮緣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竹夆}未至於壞,紫色貴,並不聽改。其率素如此云。

  世祖孝武皇帝,諱駿,字休龍,小字道人,〔一九〕文帝第三子也。元嘉七年八月庚午夜生,有光照室。少機穎,神明爽發,讀書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決愛武,長於騎射。

  十二年,立為武陵王,二十二年,累遷雍州刺史。自晉江左以來,襄陽未有皇子重鎮,時文帝欲經略關、河,故有此授。及魏太武大舉至淮南,時帝鎮彭城,魏使尚書李孝伯至,帝遣長史張暢與語,而帝改服觀之。孝伯目帝不輟,及出,謂人曰:「張侯側有人風骨視瞻,非常士也。」二十八年,為都督、江州刺史。時緣江蠻為寇,文帝遣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等伐之,使上總統眾軍。

  三十年正月,出次西陽之五洲,會元凶弒逆,上率眾入討。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雍州刺史臧質並舉義兵。

  三月乙未,建牙于軍門。是時多不悉舊儀,有一翁斑白,自稱少從武帝征伐,頗悉其事,因使指麾,事畢,忽失所在。自冬至春,常東北風,連陰不霽,其日牙立之後,風轉而西南,景色開霽,有紫雲二蔭于牙上。

  四月辛酉,上次溧洲。丙寅,次江寧。丁卯,大將軍江夏王義恭來奔,奉表上尊號。戊辰,上至新亭。己巳,即皇帝位,大赦,改文帝號諡。以大將軍江夏王義恭為太尉、南徐州刺史。庚午,以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中書監、丞相、揚州刺史,並錄尚書六條事。以安東將軍隨王誕為衛將軍、荊州刺史。加雍州刺史臧質車騎將軍、江州刺史。並開府儀同三司。〔二0〕撫軍將軍蕭思話為尚書左僕射。壬申,以征虜將軍王僧達為右僕射。改新亭為中興亭。

  夏五月乙亥,輔國將軍朱脩之剋東府。丙子,剋建鄴,〔二一〕二凶及同逆並伏誅。庚辰,詔分遣大使巡省方俗。是日解嚴。辛巳,幸東府城。甲申,尊所生路淑媛為皇太后。乙酉,立妃王氏為皇后。壬辰,以太尉江夏王義恭為太傅,領大司馬。甲午,謁初寧陵,曲赦建鄴二百里內,并蠲今年租稅。戊戌,以撫軍將軍南平王鑠為司空,建平王宏為尚書左僕射。

  六月丙午,車駕還宮。初置殿門及上閤門屯兵。庚午,〔二二〕以丹陽尹褚湛之為尚書右僕射。庚申,詔有司論功班賞各有差。辛酉,安西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渾拾寅進號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辛未,改封南譙王義宣為南郡王,隨王誕為竟陵王。

  閏月丙子,遣兼散騎常侍樂詢等十五人巡行風俗。庚申,〔二三〕加太傅江夏王義恭錄尚書事,以荊州刺史竟陵王誕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甲申,蠲尋陽、西陽郡租布三年。是月,置衛尉官。

  秋七月辛丑朔,日有蝕之。辛酉,詔崇儉約,禁淫侈。己巳,司空南平王鑠薨,以侍中南郡王世子恢為尚書右僕射。

  冬十月癸未,聽訟於閱武堂。

  十一月丙辰,停臺省眾官朔望問訊。丙寅,高麗國遣使朝貢。

  十二月甲戌,省都水使者官,置水衡令官。癸未,以將置東宮,省太子率更令、步兵、翊軍校尉、旅賁中郎將、冗從僕射、左右積弩將軍官。中庶子、中舍人、庶子、舍人、洗馬各減舊員之半。

  孝建元年春正月己亥朔,祀南郊,大赦,改元。壬戌,更鑄四銖錢。丙寅,立皇子子業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是月,起正光殿。

  二月庚午,〔二四〕豫州刺史魯爽,車騎將軍、江州刺史臧質,丞相、荊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兗州刺史徐遺寶舉兵反。〔二五〕壬午,曲赦豫州。

  三月己亥,〔二六〕內外戒嚴。

  夏五月甲寅,義宣等攻梁山,左衛將軍王玄謨大破之。己未,解嚴。癸亥,以吳興太守劉延孫為尚書右僕射。

  六月戊辰,臧質走至武昌,為人所斬,傳首建鄴。甲戌,撫軍將軍柳元景進號撫軍大將軍,及鎮北大將軍沈慶之並開府儀同三司。癸未,罷南蠻校尉官。戊子,省錄尚書官。庚寅,義宣於江陵賜死。

  秋七月丙申朔,日有蝕之,既。丙辰,大赦,賜文武爵一級。

  冬十月戊寅,詔開建仲尼廟,制同諸侯之禮,詳擇爽塏,厚給祭秩。

  十一月癸卯,復置都水使者官。始課南徐州僑人租。

  是歲,魏興光元年。

  二年春二月己丑,婆皇國遣使朝貢。丙寅,以南兗州刺史沈慶之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夏四月壬申,河南國遣使朝貢。

  五月乙未,熒惑入南斗。戊戌,以湘州刺史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

  六月甲子,以國哀除釋,大赦。

  秋七月癸巳,立皇弟休祐為山陽王、休茂為海陵王、休業為鄱陽王。己酉,槃槃國遣使朝貢。

  八月庚申,雍州刺史武昌王渾有罪,廢為庶人,自殺。辛酉,干陀利國遣使朝貢。〔二七〕三吳饑,詔所在振貸。

  九月丁亥,〔二八〕閱武於宣武場。

  冬十月壬午,以揚州刺史竟陵王誕為司空、南徐州刺史,以尚書左僕射建平王宏為尚書令。

  十一月辛亥,高麗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太安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寅,立皇弟休範為順陽郡王,休若為巴陵郡王。戊戌,立皇子子尚為西陽郡王。辛丑,祀南郊。以驃騎將軍建昌忠公到彥之,衛將軍、左光祿大夫新建文宣侯王華,豫寧文侯王曇首配饗文帝廟庭。壬子,皇太子納妃。甲寅,大赦。群臣上禮。

  二月丁丑,制朔望臨西堂,接群下,受奏事。

  閏三月癸酉,鄱陽王休業薨。

  夏四月甲子,〔二九〕初禁人車及酒肆器用銅。

  五月辛酉,制荊、徐、兗、豫、雍、青、冀七州統內,家有馬一匹者,蠲復一丁。

  秋九月壬戌,以丹陽尹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三0〕

  冬十月丙午,太傅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宰,領司徒。

  大明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庚午,都下雨水。辛未,遣使檢行,賜以樵米。

  三月壬戌,制大臣加班劍者不得入宮城門。

  夏四月,都下疾疫。丙申,遣使巡,賜給醫藥;死而無收斂者,官為斂埋。

  五月,吳興、義興大水,人飢。乙卯,遣使開倉振卹。癸酉〔三一〕,聽訟于華林園。自是,非巡狩軍役,則車駕歲三臨訊。丙寅,芳香琴堂東西有雙橘連理,景陽樓上層西南梁栱間有紫氣,清暑殿西甍鴟尾中央生嘉禾,一株五莖。改景陽樓為慶雲樓,清暑殿為嘉禾殿,芳香琴堂為連理堂。乙亥,以輔國將軍梁瑾蔥為河州刺史,封宕昌王。

  秋七月辛未,土斷雍州諸僑郡縣。

  九月,建康、秣陵二縣各置都官從事一人,司水、火、劫、盜。

  冬十月甲辰,以百濟王餘慶為鎮東大將軍。

  十二月丁亥,改封順陽王休範為桂陽王。

  二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丙辰,復郡縣田秩,并九親祿奉。壬戌,拜初寧陵。

  二月丙戌,衛將軍、尚書令建平王宏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以丹陽尹褚湛之為尚書左僕射。

  三月丁未,尚書令建平王宏薨。乙卯,以田農要月,命太官停殺牛。

  夏四月甲申,立皇子子綏為安陸王。辛丑,地震。

  六月戊寅,增置吏部尚書一人,省五兵尚書官。丁亥,加左光祿大夫何尚之開府儀同三司。

  秋八月丙戌,中書令王僧達下獄死。

  九月壬戌,襄陽大水,遣使巡行振卹。庚午,置武衛將軍、武騎常侍官。

  冬十二月己亥,制諸王及妃主庶姓位從公者,喪事聽設凶門,餘悉斷。

  是歲,河南、高麗、林邑等國並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己丑,以領軍將軍柳元景為尚書令。

  二月乙卯,以揚州所統六郡為王畿,以東揚州為揚州。甲子,復置廷尉監官。

  夏四月乙卯,司空、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有罪,貶爵,誕不受命,據廣陵反。以沈慶之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討誕。

  秋七月己巳,〔三二〕剋廣陵城,斬誕,悉誅城內男丁,以女口為軍賞。是日解嚴。辛未,大赦。丙子,以丹陽尹劉秀之為尚書右僕射。丙戌,加南兗州刺史沈慶之位司空。

  九月壬辰,於玄武湖北立上林苑。甲午,移南郊壇於牛頭山,以正陽位。

  冬十一月甲子,立皇后蠶宮於西郊。

  十二月辛酉,置謁者僕射官。

  是歲,婆皇、河西、高麗、肅慎等國各遣使朝貢。西域獻舞馬。

  四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甲戌,宕昌國遣使朝貢。乙亥,親耕藉田,大赦。庚寅,立皇子子勛為晉安王,子房為尋陽王,子頊為歷陽王,子鸞為襄陽王。

  三月甲申,皇后親桑于西郊。

  夏四月丙午,詔四時供限,詳減太半。辛亥,太宰江夏王義恭等表請封岱宗,詔不從。辛酉,詔以都下疾疫,遣使存問,并給醫藥。其亡者隨宜賑卹。

  五月丙戌,尚書左僕射褚湛之卒。

  秋七月甲戌,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何尚之薨。〔三三〕

  八月,雍州大水,甲寅,遣加賑卹。

  九月丁亥,改封襄陽王子鸞為新安王。

  冬十月庚寅,遣新除司空沈慶之討緣江蠻。

  十一月戊辰,改細作署令為左右御府令。丙戌,復置大司農官。

  十二月辛丑,幸廷尉寺,宥繫囚。魏遣使通和。丁未,幸建康縣,原放獄囚。倭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和平元年。

  五年春正月戊午朔,華雪降,散為六出,上悅,以為瑞。

  二月癸巳,閱武,軍幢以下,普加班錫,多所原宥。

  三月甲戌,行幸江乘,遣祭故太保王弘、光祿大夫王曇首墓。

  夏四月癸巳,改封西陽王子尚為豫章王。丙申,加尚書令柳元景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丙午,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殺司馬庾深之,舉兵反,參軍尹玄慶起義,斬之,傳首建鄴。

  五月,起明堂於國學南丙巳之地。癸亥,制帝室期親,官非祿官者,月給錢十萬。

  秋七月丁卯,高麗國遣使朝貢。庚午,曲赦雍州。

  八月戊子,立皇子子仁為永嘉王,子真為始安王。己丑,詔以來歲修葺庠序,旌延國冑。庚寅,制方鎮所假白板郡縣,年限依臺除,食祿三分之一,不給送故。衛將軍東海王褘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

  九月甲寅,日有蝕之。丁卯,行幸琅邪郡,原遣囚繫。庚午,河、濟清。

  閏月丙申,初立馳道,自閶闔門至于朱雀門,又自承明門至于玄武湖。壬寅,改封歷陽王子頊為臨海王。

  冬十月甲寅,以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為尚書左僕射。

  十二月壬申,以領軍將軍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甲戊,制天下人戶歲輸布四匹。

  六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是日,又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大赦。乙未,置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官。

  二月乙卯,復百官祿。

  三月庚寅,立皇子子元為邵陵王。壬寅,以倭世子興為安東將軍、倭國王。

  夏四月庚申,新作大航門。

  五月丙戌,置凌室于覆舟山,修藏冰之禮。

  六月辛酉,尚書左僕射劉延孫卒。

  秋七月甲申,地震,有聲如雷,兗州尤甚,於是魯郡山搖者二。乙未,立皇子子雲為晉陵王。

  八月乙丑,置清臺令官。

  九月,制沙門致敬人主。乙未,以尚書右僕射劉遵考為左僕射,以丹陽尹王僧朗為右僕射。

  冬十月丁卯,詔上林苑內士庶丘墓欲還合葬者,勿禁。

  十一月己卯,陳留王曹虔秀薨。

  七年春正月癸未,詔克日於玄武湖大閱水師,并巡江右,講武校獵。丁亥,以右衛將軍顏師伯為尚書左僕射。

  二月甲寅,車駕巡南豫、南兗二州。丁巳,校獵烏江。己未,登烏江縣六合山。壬戌,大赦,行幸所經,無出今年租布,賜人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郡守邑宰及人夫從蒐者,普加霑賚。又詔蠲歷陽郡租輸三年,遣使巡慰,問人疾苦。癸亥,行幸尉氏,觀溫泉。壬申,車駕至都,拜二廟,乃還宮。

  夏四月甲子,詔自今非臨軍戰陣,一不得專殺;其罪入重辟者,〔三四〕皆依舊先上須報,有司嚴加聽察,犯者以殺人罪論。

  五月丙子,詔自今刺史守宰動人興軍,皆須手詔施行;〔三五〕惟邊隅外警及姦釁內發,變起倉卒者,不從此例。

  六月戊申,蠕蠕、高麗等國並遣使朝貢。

  秋七月乙亥,進高麗王高璉位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八月乙丑,立皇子子孟為淮南王、子產為臨賀王。車駕幸建康、秣陵縣訊獄囚。

  九月庚寅,以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為兼司徒。乙未,幸廷尉訊獄囚。丙申,立皇子子嗣為東平王。

  冬十月壬寅,皇太子冠,賜王公以下帛各有差。戊申,車駕巡南豫州,奉太后以行。癸丑,行幸江寧縣訊獄囚。加車騎將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開府儀同三司。癸亥,以開府儀同三司東海王褘為司空,加中軍將軍義陽王昶開府儀同三司。己巳,校獵於姑孰。

  十一月丙子,曲赦南豫州殊死以下。巡幸所經,詳減今歲田租。乙酉,詔祭晉大司馬桓溫、征西將軍毛璩墓。上於行所訊溧陽、永世、丹陽縣囚。癸巳,祀梁山,大閱水師。於中江,有白雀二集華蓋,有司奏改元為神雀,詔不許。乙未,原放行獄徒繫。浙江東諸郡大旱。

  十二月壬寅,遣使開倉賑卹,聽受雜物當租。丙午,行幸歷陽。甲寅,大赦,賜歷陽郡女子百戶牛酒,蠲郡租十年。己未,加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於博望梁山立雙闕。癸亥,至自歷陽。〔三六〕

  八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是日,還宗祀文帝于明堂。甲戌,詔曰:「東境去歲不稔,宜廣商貨,遠近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雜稅。其以仗自防,悉勿禁。」

  夏閏五月壬寅,以太宰江夏王義恭領太尉。庚申,帝崩於玉燭殿,時年三十五。七月丙午,葬于丹陽秣陵縣巖山景寧陵。

  帝末年為長夜之飲,每旦寢興,盥嗽畢,仍復命飲,俄頃數斗,憑几惛睡,若大醉者。或外有奏事,便肅然整容,無復酒色。外內服其神明,莫敢弛惰。

  前廢帝諱子業,小字法師,孝武帝長子也。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孝武鎮尋陽,帝留都下。三十年,孝武入伐,元凶囚帝於侍中下省,將加害者數矣,卒得無恙。及孝武踐阼,立為皇太子。始未之東宮,中庶子、二率並入直永福省。大明二年,出居東宮。〔三七〕七年,加元服。

  八年閏五月庚申,〔三八〕孝武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加驃騎大將軍柳元景尚書令。甲子,置錄尚書官,以太宰江夏王義恭錄尚書事,加驃騎大將軍柳元景開府儀同三司。

  秋七月庚戌,婆皇國遣使朝貢。崇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乙卯,罷南北二馳道,改孝建以來所變制度,還依元嘉。丙辰,追崇獻妃為獻皇后。

  八月己丑,皇太后崩。〔三九〕

  九月乙卯,文穆皇后祔葬景寧陵。

  冬十二月乙酉,以尚書左僕射顏師伯為尚書僕射。〔四0〕壬辰,以王畿諸郡為揚州,以揚州為東揚州。癸巳,加車騎將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位司徒。

  去歲及是歲,東諸郡大旱,甚者米一斗數百,都下亦至百餘,餓死者十六七。孝建以來,又立錢署鑄錢,百姓因此盜鑄,錢轉偽小,商貨不行。

  景和元年春正月乙未朔,大赦,改元為永光。乙巳,省諸州臺傳。

  二月乙丑,減州郡縣田祿之半。庚寅,鑄二銖錢。

  夏五月,魏文成皇帝崩。

  秋八月庚午,以尚書僕射顏師伯為左僕射,吏部尚書王景文為右僕射。癸酉,帝自率宿衛兵誅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柳元景、左僕射顏師伯、廷尉劉德願。改元為景和。甲戌,以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領尚書令。乙亥,帝釋素服,御錦衣。以始興公沈慶之為太尉。庚辰,以石頭城為長樂宮,東府城為未央宮。甲申,以北邸為建章宮,南第為長楊宮。己丑,復立南北二馳道。

  九月癸巳,幸湖熟,奏鼓吹。戊戌,還宮。帝自以為昔在東宮,不為孝武所愛,及即位,將掘景寧陵,太史言於帝不利而止。乃縱糞於陵,肆罵孝武帝為「〈虘鼻〉奴」,又遣發殷貴嬪墓,忿其為孝武所寵。初,貴嬪薨,武帝為造新安寺,乃遣壞之。又欲誅諸遠近僧尼。辛丑,免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為庶人,賜死。丁未,加衛將軍湘東王彧開府儀同三司。己酉,車駕討徐州刺史義陽王昶,內外戒嚴,昶奔魏。戊午,解嚴。開百姓鑄錢。

  冬十月癸亥,曲赦徐州。丁卯,東陽太守王藻下獄死。以文帝第十女新蔡公主為貴嬪夫人,改姓謝氏。加武賁鈒戟,鸞輅龍旂,出警入蹕。矯言公主薨,空設喪事焉。乙酉,以豫州刺史山陽王休祐為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一月壬辰,寧朔將軍何邁下獄死。癸巳,殺新除太尉沈慶之。壬寅,立皇后路氏,四廂奏樂。曲赦揚、南徐二州。丁未,皇子生,少府劉矇之子也。大赦,贓污淫盜,悉皆原蕩,賜為父後者爵一級。壬子,以護軍將軍建安王休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戊午,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深並賜死。〔四一〕

  時帝凶悖日甚,誅殺相繼,內外百官,不保首領。先是,訛言湘中出天子,帝將南巡荊、湘以厭之,期旦誅除四叔,然後發引。是夜湘東王彧與左右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兒密結帝左右壽寂之、姜產之等十一人,謀共廢帝。先是,帝好遊華林園竹林堂,使婦人裸身相逐,有一婦人不從命,斬之。經少時,夜夢游後堂,有一女子罵曰:「帝悖虐不道,明年不及熟矣。」帝怒,於宮中求得似所夢者一人戮之。其夕復夢所戮女罵曰:「汝枉殺我,已訴上帝。」至是,巫覡云「此堂有鬼」。帝與山陰公主及六宮綵女數百人隨群巫捕鬼,屏除侍衛,帝親自射之。事畢,將奏靡靡之聲,壽寂之懷刀直入,姜產之為副,諸姬迸逸,廢帝亦走。追及之,大呼:「寂!寂!」如此者三,手不能舉,乃崩於華光殿,時年十七。太皇太后令奉湘東王彧纂承皇統。於是葬帝於丹陽秣陵縣南郊壇西。

  帝蜂目鳥喙,長頸銳下,幼而狷急,在東宮每為孝武所責。孝武西巡,帝啟參承起居,書跡不謹,上詰讓之曰:「書不長進,此是一條耳。聞汝比素業都懈,狷戾日甚,何以頑固乃爾!」初踐阼,受璽紱,傲然無哀容。蔡興宗退而歎曰:「昔魯昭不戚,叔孫請死,國家之禍,其在此乎。」帝始猶難諸大臣及戴法興等,既殺法興,諸大臣莫不震懾。於是又誅群公,元、凱以下,皆被毆捶牽曳,內外危懼,殿省騷然。太后疾篤,遣呼帝,帝曰:「病人間多鬼,可畏,那可往!」太后怒,語侍者曰:「將刀來破我腹,那得生寧馨兒!」及太后崩後數日,帝夢太后謂曰:「汝不仁不孝,本無人君之相,子尚愚悖如此,亦非運祚所及。孝武險虐滅道,怨結人神,兒子雖多,並無天命;大命所歸,應還文帝之子。」故帝聚諸叔都下,慮在外為患。

  山陰公主淫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託體先帝,陛下後宮數百,妾惟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為立面首左右三十人,進爵會稽郡長公主,秩同郡王,湯沐邑二千戶,給鼓吹一部,加班劍二十人。帝每出,公主與朝臣常共陪輦。

  帝少好讀書,頗識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誄及雜篇章,往往有辭采。以魏武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陽王休祐領之,其餘事跡,分見諸列傳。

  論曰:文帝幼年特秀,自稟君德。及正位南面,歷年長久,綱維備舉,條禁明密,罰有恒科,爵無濫品。故能內清外晏,四海謐如。而授將遣師,事乖分閫。才謝光武,而遙制兵略,至於攻戰日時,咸聽成旨,雖覆師喪旅,將非韓、白,而延寇蹙境,抑此之由。及至言泄衾衽,難結凶豎,雖禍生非慮,蓋亦有以而然。夫盡人命以自養,蓋惟桀、紂之行;觀夫大明之世,其將盡人命乎。雖周公之才之美,亦當終之以亂,由此言之,得歿亦為幸矣。至如廢帝之事,行著于篇,假以中才之君,有一於此,足以致霣,況乎兼斯眾惡,不亡其可得乎!

  校勘記

  〔一〕 甲戌 按上文僅出景平二年,則此甲戌竟不知屬何月。當據宋書補「七月」二字。

  〔二〕 冬十一月癸酉 「癸酉」各本作「庚午」。按是月壬子朔,無庚午,二十二日癸酉,據宋書改。

  〔三〕 遣右將軍到彥之侵魏 「右」各本作「左」。按下文「右將軍到彥之自滑臺奔退」,則作「右」是,據宋書改。

  〔四〕 夏林邑闍婆娑州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 「闍婆娑州」宋書作「闍婆州」。按下文十二年,宋書及本書又出「闍婆娑達國」,而宋書夷蠻傳、本書夷貊傳並有「闍婆達國」傳。疑衍「娑」字,脫「達」字,「州」為「國」之誤。當以傳為正。

  〔五〕 闍婆娑達扶南國並遣使朝貢 「闍婆娑達」疑衍「娑」字,參上頁第四條校勘記。

  〔六〕 八月乙亥 按元嘉十二年八月丙戌朔,是月無乙亥。

  〔七〕 十五年春二月至封隴西王 「二月」各本作「正月」。據宋書改。按宋書「十五年春二月」下有「丁未」二字。是年二月辛丑朔,有丁未。正月辛未朔,無丁未,故當從宋書作「二月」。

  〔八〕 又命丹陽尹何尚之立玄素學 王懋竑讀書記疑:「素字衍文」。按王說是,「玄素學」僅此一見。

  〔九〕 葬元皇后於長寧陵 「元」各本作「袁」;惟元大德本作「元」。按「元」為袁皇后諡號,本書始興王濬傳亦出「元皇后」。

  〔一0〕戊辰武都河南百濟等國並遣使朝貢 宋書「戊辰」下有「以南豫州刺史始興王濬為揚州刺史」等三十八字;「武都」上有「是歲」二字。此於「戊辰」下刪去三十八字,而入之以武都諸國並遣使朝貢,致諸國使來同在「戊辰」一日之內,非是,當據宋書以正。

  〔一一〕沔水汎溢 「沔水」各本作「河水」,誤,據宋書改。

  〔一二〕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礿 「礿」各本作「祠」。按春祭曰祠,夏祭曰礿,據冊府元龜二0七改。

  〔一三〕冬十月己亥 下有丙子。按元嘉二十一年十月癸亥朔,無己亥。十三日乙亥,十四日丙子,「己亥」當是「乙亥」之訛。

  〔一四〕五月己卯 「己卯」各本作「乙卯」。按五月辛未朔,初九日己卯,無乙卯,據宋書改。

  〔一五〕三月丁巳宴於丹徒宮 按元嘉二十六年三月丁卯朔,無丁巳,四月丙申朔,二十二日丁巳。疑「三月」為「四月」之訛。

  〔一六〕五月壬午至自丹徒 「壬午」上各本脫「五月」二字。按三月丁卯朔,無「壬午」及下文之「丙戌」、「壬辰」;五月丙寅朔,有此三日辰,據宋書補。

  〔一七〕丁巳婆皇國戊戌河南國並遣使朝貢 按五月甲申朔,初二日乙酉,十五日戊戌,無丁巳。而上出「乙酉」,下出「戊戌」,中間有丁亥、丁酉及癸巳,不知究為何日干支之訛。

  〔一八〕九月丁亥 「丁亥」各本作「乙亥」。按是月壬午朔,初六日丁亥,無乙亥,據宋書改。

  〔一九〕小字道人 「道人」宋書作「道民」,此避唐諱改。

  〔二0〕加雍州刺史臧質車騎將軍江州刺史並開府儀同三司 「江州刺史」上各本有「以」字,在「並開府儀同三司」下。按宋書作「安東將軍隨王誕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雍州刺史臧質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此不當有「以」字,今據刪。「江州刺史」亦移在「並」字上。「並」謂隨王誕、臧質並為儀同三司。

  〔二一〕丙子剋建鄴 「丙子」各本作「丙申」。按五月癸酉朔,初四日丙子,二十四日丙申。下文出初八日「庚辰」、初九日「辛巳」以至二十二日「甲午」諸日辰,則其前不得有「丙申」。建康實錄作「丙子」,是,今據改。

  〔二二〕庚午 下有「辛未」。按元嘉三十年六月壬寅朔,辛未為三十日,庚午當在辛未之前,即二十九日。

  〔二三〕庚申 上有「閏月丙子」,下有「甲申」。按元嘉三十年閏六月壬申朔,初五日丙子,十三日甲申,中間有九日庚辰,無庚申。疑「庚申」為「庚辰」之訛。

  〔二四〕二月庚午 「庚午」各本作「庚子」。按是月戊辰朔,初三日庚午,無庚子,據宋書改。

  〔二五〕兗州刺史徐遺寶舉兵反 「遺」各本作「道」。張森楷南史校勘記:「宋書『道』作『遺』,據義宣及垣護之傳並作『遺寶』,則『道』字誤也。」按建康實錄作「遺」,今據改。

  〔二六〕三月己亥 「己亥」各本作「癸亥」。宋書「癸亥」下出「辛丑」,通鑑考異云:「按長曆是月戊戌朔,癸亥二十六日,辛丑乃四日也。當作己亥。」按是月己亥為初二日。考異說是,今從改。

  〔二七〕干陀利國遣使朝貢 「干」各本作「斤」。據夷貊傳改。按此「干陀利」宋書作「斤陀利」,實即一國。南史誤分為二。

  〔二八〕九月丁亥 按孝建二年九月己丑朔,是月無丁亥。

  〔二九〕夏四月甲子 按孝建三年四月乙酉朔,是月無甲子。

  〔三0〕以丹陽尹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 「右」各本作「左」。按宋書大明三年春正月己丑紀:「尚書右僕射劉遵考為領軍將軍」,則作「右」是,據通鑑改。

  〔三一〕癸酉 下有丙寅。按大明元年五月己酉朔,十八日丙寅,二十五日癸酉,癸酉不應在丙寅前。

  〔三二〕秋七月己巳 「七月」各本作「八月」,「己巳」南監本、局本並作「乙巳」。按七月丁卯朔,有己巳,無乙巳。八月丙申朔,有乙巳,無下文之辛未、丙子、丙戌。宋書作「秋七月己巳」,今據改。

  〔三三〕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何尚之薨 「左」各本並脫。按大明二年六月丁亥紀:「加左光祿大夫何尚之開府儀同三司」,據宋書補。

  〔三四〕其罪入重辟者 「入」各本作「人」,形近而訛,今改正。按宋書作「甚」,通鑑作「應」。

  〔三五〕皆須手詔施行 「手」各本作「守」。王懋竑讀書記疑:「『守』當作『手』。」按宋書作「手」,今據改。

  〔三六〕癸亥至自歷陽 「癸亥」各本作「癸未」。按十二月辛丑朔,二十三日癸亥,無癸未,據宋書改。

  〔三七〕出居東宮 各本脫「居」字,據冊府元龜二六七補。

  〔三八〕八年閏五月庚申 「庚申」各本作「庚午」。按是月戊戌朔,無庚午。孝武紀作「庚申」,今據改。

  〔三九〕八月己丑皇太后崩 「己丑」各本作「乙丑」。按是月丁卯朔,無乙丑,據建康實錄及通鑑改。

  〔四0〕以尚書左僕射顏師伯為尚書僕射 「左」各本作「右」。按孝武大明七年春正月丁亥紀:「以右衛將軍顏師伯為尚書左僕射」,今據改。

  〔四一〕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深並賜死 「深」宋書作「淵」,此避唐諱改。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