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六 寒热

卷第二十六 寒热

  寒热厥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五《厥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三,又见《巢氏病源》卷十二《冷热病诸候·寒热厥候篇》,惟编次前后略异。
  黄帝问于岐伯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夫厥者,气动逆也。气之失迎,有寒有热,故曰厥寒热也。九月反,逆气。

  平按:注“气之失迎”,袁刻“之”作“动”。

  岐伯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下,谓足也。足之阳气虚也,阴气乘之足冷,名曰寒厥。足之阴气虚也,阳气乘之足热,名曰热厥也。

  黄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足下何也?

  寒热逆之气,生于足下,令足下热,不生足上何也?

  岐伯曰:阳起于五指之表,集于足下而热于足心,故阳胜则足下热。

  五指表者,阳也。足心者,阴也。阳生于表,以温足下。今足下阴虚阳胜,故足下热,名曰热厥也。

  平按:“阳起于五指之表”《素问》作“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新校正云:“《甲乙》‘阳气起于足’作‘走于足’,‘起’当作‘走’。”今本《甲乙》仍作“起”。按: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自以“走”字为允。又《素问》、《甲乙》“表”下有“阴脉者”三字;“而热”,“热”字作“聚”,巢氏亦作“聚”。注“表者”,“者”字袁刻脱。“今足下”,“今”字袁刻作“令”。

  黄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始,上于膝下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寒。黄帝曰:善。

  五指里,阴也。膝下至于膝上,阳也。今阳虚阴胜之,故膝上下冷也。膝上下冷,不从外来,皆从五指之里,寒气上乘冷也。

  平按:“必从”,“必”字袁刻脱。“始,上于膝下”《素问》、《甲乙》作“而上于膝者”。又《素问》“皆从内寒”,“寒”作“也”,《甲乙》无“寒”字,巢氏作“皆从内寒”,与本书同。

  黄帝曰:寒厥何失而然?

  厥,失也。寒失之气,何所失逆,致令手足冷也?

  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衰,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

  大便处为后阴,阴器为前阴也。宗,总也。人身大筋总聚以为前阴也。手太阴脉络大肠,循胃口,足太阴脉络胃,手阳明脉属大肠,足阳明脉属胃,手足阴阳之脉,皆主水谷,共以水谷之气资于诸筋,故令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阳明等诸脉聚于阴器,以为宗筋,故宗筋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为阳,故人足阳明春夏气盛;秋冬为阴,故人足太阴秋冬气盛也。

  平按:“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甲乙》作“厥阴者,众筋之所聚”,《素问》新校正云:“《甲乙》作‘厥阴者众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阴者,厥阴也。’与王注异,亦自一说。”巢氏“阴”上无“前”字。“阳气多”,“多”字原钞不全,《素问》、《甲乙》、巢氏均作“多”,袁刻作“盛”。“阴气衰”,“衰”字《素问》、《甲乙》均作“少”。

  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未能复,精气溢下,邪气且从之而上,气居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故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

  此人,谓是寒厥手足冷人也。其人形体壮盛,从其所欲,于秋冬阳气衰时,入房太甚有伤,故曰夺于所用。因夺所用,则阳气上虚,阴气上争,未能和复,精气溢泄益虚,寒

  邪之气因虚上乘,以居其中,以寒居中,阳气衰虚。夫阳气者,卫气也。卫气行于脉外,渗灌经络以营于身,以寒邪居上,卫气日损,阴气独用,故手足冷,名曰寒厥也。

  平按:“未能复”《素问》作“不能复”。“且从之而上”《素问》、巢氏“且”作“因”,《甲乙》作“从而上之”。“气居于中”《甲乙》作“所中”二字。

  黄帝曰:热厥何如?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

  酒为热液,故人之醉,酒先入并络脉之中,故经脉虚也。脾本为胃行于津液,以灌四脏。今酒及食先满络中则脾脏阴虚,脾脏阴虚则脾经虚,脾经既虚则阳气乘之,阳气聚脾中则谷精气竭,谷精气竭则不营四肢,阳邪独用,故手足热也。

  此人必数醉若饱已入房,气聚于脾中未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热于中,故热遍于身,故内热溺赤。夫酒气盛而慻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

  此具言得病所由。此人,谓手足热厥之人,数经醉酒及饱食,酒谷未消入房,气聚于脾脏,二气相搏,内热于中,外遍于身,内外皆热,肾阴内衰,阳气外胜,手足皆热,名曰热厥也。

  平按:“此人必数醉”,袁刻脱“必”字。《素问》、《甲乙》“饱已”作“饱以”;“未得散”作“不得散”;“相搏”作“相薄”,巢氏作“相并”。“热于中”《素问》作“热盛于中”,《甲乙》无此三字,巢氏作“热起于内”。“故内热溺赤”《素问》、《甲乙》作“内热而溺赤”,巢氏“溺”作“尿”。“有衰”《甲乙》作“日衰”,《素问》、巢氏并作“有衰”,袁刻作“日”。

  黄帝问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令人腹满及不知人,以为失逆称为厥者,请闻所以。

  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

  上,谓心腹也。下,谓足下也。上阳非无有阴,下阴非无有阳,气之常也。今阴气并盛于上,下虚故腹满也。

  平按:《甲乙》无“胀”字。巢氏“阴气”上有“此由”二字,无“则下虚”至下节“阳气盛于上”十四字。

  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乱则不知人。黄帝曰:善。

  心腹为阳,下之阳气重上心腹,是为邪气逆乱,故不知人也。

  平按:“阳气盛于上”《甲乙》作“腹满”二字,注云:“《素问》作阳气盛于上。”《素问》新校正云:“当从《甲乙》之说。何以言之?别按《甲乙》云: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焉有阴气盛于上而又言阳气盛于上。又按张仲景云: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夺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仲景言阳气退下,则是阳气不得盛于上,故知当从《甲乙》也。”本书与《素问》同,与《甲乙》、巢氏异,姑存以俟考。

  经脉厥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嗌肿痓治主病者”,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五《厥论篇》,自“巨阳之厥”至“以经取之”,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三。自“足太阴脉厥逆”至“嗌肿痓治主病者”,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中篇。自“肾肝并沉”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八《大奇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下篇,又见本书卷十五《五脏脉诊篇》。又自“巨阳之厥”至“肿胫内热”,见《巢氏病源》卷十二《冷热病诸候·寒热厥候篇》。

  黄帝曰:愿闻六经脉之使厥状病能。

  请闻手足三阴三阳气动失逆为厥之状。能者,厥能为病。

  平按:《素问》“厥”上无“使”字。注“之状”,“之”字袁刻作“人”。

  岐伯曰:巨阳之厥,踵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巨阳,太阳也。踵,足也。首,头也。足太阳脉从头至足,故太阳气之失逆,头足皆重。以其重,故不能行也。手足太阳皆入于目,故目为眴仆。眴,胡遍反,目摇也。

  平按:巢氏“巨”作“太”。《素问》、《甲乙》“踵”作“肿”。《甲乙》“眴”作“眩”。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能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

  足阳明脉从面下入腹至足,故阳明气之失逆,癫疾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皆是阳明谷气盛热,邪气所乘故也。

  平按:“不能卧”《素问》、《甲乙》作“不得卧”,巢氏作“不卧”,“面赤”上有“卧则”二字。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骭①不可以运。

  手足少阳之脉皆入耳中,足少阳脉循颊下胁循骭至足,故暴聋颊肿胁痛脚骭②不可运动也。

  平按:“骭”《素问》、《甲乙》、巢氏均作“□”。

  ①“骭”,萧本原作“骬”。仁和寺本此字末笔残。人卫本注曰:杨注中作“脚骭”,兹据改。

  ②“骭”,萧本原作“骬”。今据仁和寺本改。

  太阴之厥,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欧,不得卧。

  足太阴脾脉主于腹之肠胃,故太阴脉气失逆,腹满不利不食,欧不得卧。

  平按:注“肠胃”,袁刻作“腹胃”。

  少阴之厥,则舌干溺赤,腹满心痛。

  手少阴脉络小肠,足少阴脉从足上阴股内廉,贯脊属肾络膀胱,络心上侠舌本。少阴气逆,舌干溺赤,腹满心痛也。

  平按:《素问》“舌”作“口”。巢氏“溺”作“尿”。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胫内热。

  足厥阴脉从足上踝八寸,趣出太阴后,上循股阴入毛环阴器,抵少腹侠胃,故少阴脉气失逆,少腹痛,□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有本“胫外热”,足厥阴脉不行脉③外,“外”为误耳。

  平按:“□溲不利”《素问》作“腹胀泾溲不利”,《甲乙》作“□胀泾溲不利”,巢氏作“泾溲不利”。“胫”《素问》、《甲乙》作“□”。巢氏“内热”作“外热”。注“故少阴脉气失逆”,“少阴”据经文宜作“厥阴”,恐原钞传写之误。

  ③“脉”,人卫本注曰:疑“胫”之误。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

  凡六经厥,皆量盛虚,以行补泻也。

  足太阴脉厥逆,胻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足太阴脉从足上行,循胻后属脾络胃注心中,故足太阴气动失逆,胻急挛,心痛引腹也。有胻急挛等病者,可疗足太阴脉所发之穴,主疗此病者也。余仿此。问曰:前章已言六经之厥,今复言之,有何别异也?答曰:二章说之先后经脉厥,而主病左右不同故也。

  平按:《素问》、《甲乙》“太阴”上无“足”字,下无“脉”字。

  足少阴脉厥逆,虚满欧变,下泄青,治主病者。

  足少阴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注胸中,故足少阴脉气失逆,心腹虚满欧吐,下利出青色者,少腹间冷也。

  平按:《素问》、《甲乙》“欧”作“呕”;“青”作“清”。

  足厥阴脉厥逆,挛腰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足厥阴环阴器抵少腹,循喉咙入颃颡,故足厥阴脉失逆,腰挛而虚满,小便闭。谵,诸阎反,多言也;相传乃衔反,独语也。

  平按:《素问》、《甲乙》“腰”下有“痛”字。“谵言”《甲乙》作“谵语”,《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云:谵言者,气虚独言也。”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逆,即气之失逆,名曰厥逆。足三阴之脉同时失逆,必大小便不通,手足冷,期至三日死也。

  平按:注“必大小便”,“必”字袁刻脱。

  足太阳脉厥逆,僵仆欧血善衄,治主病者。

  足太阳脉起于鼻旁目内眦,侠脊抵腰中,络肾属膀胱,故足太阳脉气之失逆,僵仆欧血善衄。后倒曰僵,前倒曰仆,僵仆有伤,故欧血也。太阳厥逆连鼻,故善衄也。

  平按:《素问》、《甲乙》“太阳”上无“足”字,下无“脉”字;“欧”作“呕”。

  足少阳脉厥逆,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腹痈不可治,惊者死。

  足少阳脉循颈下腋,循胸过季胁合髀厌中,下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抵绝骨上外踝之前,上跗入小指、次指间,支者贯爪甲,遍络身之骨节机关,故少阳气之失逆,机关不利。腰是机关,故不可行也。少阳循颈,故项不可顾也。脉行胁里,出于气街,发肠痈病,犹可疗之。肠痈气逆,伤胆死也。

  平按:《素问》、《甲乙》“少阳”上无“足”字,下无“脉”字;“机关不利”四字重;“腹痈”,“腹”字均作“肠”,据本注亦宜作“肠”,当是传写之误。“不可治”,“不”字《素问》《甲乙》同,据本注应作“犹”。

  足阳明脉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欧血不可治,惊者死。

  足阳明逆气乘肺,故喘咳也。足阳明主身热,逆①气逆身喜惊。足阳明起鼻,下行属胃,气逆衄血欧血而不疗。加有惊者,神乱故死也。

  平按:《素问》、《甲乙》“阳明”上无“足”字,下无“脉”字;“欧”作“呕”。《素问》无“不可治,惊者死”六字。

  ①“逆”,人卫本注曰:疑衍。

  手太阴脉厥逆,虚满而咳,善欧唾沫,治主病者。

  手太阴脉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气逆而成病。

  平按:“善欧唾沫”《素问》作“善呕沫”,《甲乙》作“善呕吐沫”。

  手心主、少阴脉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热可治。

  手心主手厥阴心包络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阴脉起心中,侠咽上行,故二脉失逆,心痛引喉也。心包之脉历络三焦,故心受邪而痛,遍行三焦,致令身热,名真心痛,死不可疗。若身不热,是则逆气不周三焦,故可疗之也。

  平按:“不热可治”《素问》作“不可治”,《甲乙》作“不热者可治”。

  手太阳脉厥逆,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手太阳脉起于小指之端,上行至肩上入缺盆,循颈至目兑眦,却入耳中,故手太阳气逆,耳聋目泣出,项不可顾,不得俛仰也。

  平按:《素问》、《甲乙》“聋”上有“耳”字。

  手阳明、少阳脉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手阳明脉上肩出顒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支者从缺盆上贯颊;手少阳支者,从膻中出缺盆,上项系耳后,故二脉气逆,喉咙痹,咽嗌肿,颈项痓。痓,身项强直也。

  平按:《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痓作痉。”

  肾肝并沉为石水,

  肾肝虽为下部,肾脉沉,肝脉浮而强。今肝脉与肾脉并沉,是阴气盛,肾以主水,故为石水。石水,谓盛冬凝水,坚鞕如石,名曰石水,言此水病之甚也。鞕,五猛反,强也。

  平按:注“坚鞕”,“坚”字袁刻误作“肾”。又按:《素问》新校正云:“详肾肝并沉至下并小弦欲惊,全元起本在《厥论》中,王氏移于《大奇论》。”据此则本书与全本相同,王氏之移经益信。

  并浮为风水,

  浮为阳也,风为阳也,肝脉浮弦,今肾脉与肝脉并浮,然肾肝俱阴,居于下部,故为风水也。

  并虚为死,

  肾肝并虚,是为阴阳俱虚为水必死。

  并小弦亦惊。

  脉小者,血气少也。肾肝二脉血气俱少,仍弦者,是为肾肝皆虚,又为脾气来乘,故有惊恐也。

  平按:“亦惊”《素问》作“欲惊”,《甲乙》作“欲为惊”。

  寒热相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故得之厥气”,见《素问》卷十第三十七《气厥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六第十。自“三阳急为瘕”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八《大奇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下篇。
  肾移寒于脾,癿肿少气。

  五脏病传,凡有五邪,谓虚、实、贼、微、正等。邪从后来名虚邪,从前来名实邪,从所不胜来名微邪,从胜处来名贼邪,邪从自起名曰正邪。肾移寒于脾,此从不胜来也。谓肾脏得寒,传与脾脏,致令脾气不行于身,故发为痈肿。寒伤谷,故为少气也。

  平按:“脾”《素问》作“肝”,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肾移寒于脾,元起注云:肾伤于寒而传于脾,脾主肉,寒生于肉则结为坚,坚化为脓,故为痈也。血伤气少,故曰少气。《甲乙经》亦作移寒于脾。王因误本,遂解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癿”《素问》、《甲乙》作“痈”,下同。注“病传”,袁刻作“内传”;“从胜处来”,袁刻作“从所胜来”。

  脾移寒于肝,癿肿筋挛。

  脾得寒气,传与肝脏,名曰微邪。以脾将寒气与肝,肝气壅遏不通,故为痈肿。肝以主筋,故肝病筋挛者也。

  肝移寒于心,狂鬲中。

  肝得寒气,传于心脏,名曰虚邪。肝将寒气与心,心得寒气,热盛神乱,故狂鬲也,心气不通也。

  平按:《素问》“鬲”作“隔”。

  心移寒①于肺,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心得寒气,传与肺者,名曰贼邪。心将寒气与肺,肺得寒发热,肺焦为渴,名曰肺消。饮一升,溲一升,可疗;饮一升,溲二升,肺已伤甚,故死也。

  平按:《素问》“肺消”二字重,《甲乙》作“为肺消,肺消者”。

  ①“移寒”,萧本原作“寒移”。今据仁和寺本改。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下坚,水气客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裹囊②,治主肺者。

  肺得寒气,传与肾脏,名曰虚邪。肺将寒气与肾,肾得涌水,大肠盛水,裹于①腹中,如帛囊浆壶。以肺寒饮为病,故疗于肺也。

  平按:“腹下坚”,《素问》“下”作“不”,《甲乙》作“按其腹不坚”,“则鸣”作“肠鸣”。“如裹囊”《甲乙》作“如囊裹浆”,《素问》作“如囊裹浆,水之病也”,无“治主肺者”四字。

  ②“囊”,萧本原作“壶”。查仁和寺本,此字下部略残,初看似“壶”,细辨则实为“囊”字,今改为“囊”字,与注文及“平按”合。

  ①“于”,萧本原作“如”。今据仁和寺本改。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脾受热气,传之与肝,名曰微邪。脾将热气与肝,肝血怒盛伤,为惊怖衄血也。

  肝移热于心,则死。

  肝受热气,传之与心,名曰虚邪。肝将热气与心,心中有神,不受外邪,故令受邪即死也。

  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心受热气,传之与肺,名曰贼邪。心将热气与肺,肺得热气,膈热消饮多渴,故曰膈消也。

  平按:“鬲”《甲乙》作“膈”。

  胞移热于膀胱,则□溺血。

  胞,女子胞也。女子胞中有热,传与膀胱尿胞,尿脬得热,故为淋病尿血也。

  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靡。

  隔,塞也。膀胱,水也。小肠,火也。是贼邪来乘,故小肠中塞,不得大便。热上冲,口中烂,名曰口靡。靡,烂也,亡②之反。

  平按:《素问》“膈”作“鬲”;“靡”作“糜”,《甲乙》亦作“糜”。

  ②“亡”,萧本原作“止”。今据仁和寺本改。人卫本注:日抄本亦作“亡”。

  肺移热于肾,传为素痉。

  肺受热气,传之与肾,名曰虚邪。肺将热气与肾,肾得热气,名曰素痉之病。素痉,强直不能回转。

  平按:“素痉”《素问》、《甲乙》作“柔痓”。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辟死,不可治。

  肾受热气,传之与脾,名曰微邪。肾将热气与脾,脾主水谷,故脾得热气,令肠中水谷消竭,所以肠虚,辟痓不通而死。

  平按:“辟”《素问》、《甲乙》作“澼”。又“肺移热于肾”两节,《素问》、《甲乙》在“胞移热于膀胱”上。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密疝为沉。

  小肠得热,传与大肠,名曰贼邪。小肠将热气与大肠为病,名曰密疝。大肠得热,密涩沉而不通,故得密沉之名也。

  平按:“密疝”《素问》、《甲乙》作“虙瘕”,王注谓:“虙与伏同,血涩不利,则月事沉滞而不行,故云为虙瘕为沉也。”与杨注异。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胃之食亦。

  大肠得热,传与胃者,名曰虚邪。大肠将热与胃,胃得热气,实盛消食,故喜饥多食。以其热盛,食于于胃,不作肌肉,故瘦。亦,义当“易”也,言胃中热,故入胃之食变易消无,不为肌肉,故瘦。

  平按:“而瘦,入胃之食亦”,《素问》“胃”作“谓”,《甲乙》作“而溲,名曰食□”。

  胃移热于胆,名曰食亦。

  胃得热气,传之与胆,从不胜来,名曰微邪。胃将热气与胆,胆得于胃谷之热气,令胆气消易,仍名食易。

  平按:“名曰”《素问》作“亦曰”,《甲乙》作“亦名”。

  胆移热于脑,则辛烦鼻渓,鼻渓者,浊涕下不止,传为衄□瞑目,故得之厥气。

  渓,他典切,垢浊也。□,已③结反,目眵也。脑髓属肾,胆得热气,传之与脑,从前而来,名曰实邪。胆将热气与脑,脑得胆之热气,鼻烦辛酸,流于浊涕,久下不止,传为鼽衄眵瞑也。瞑,开目难也。此胆传之病,并因逆热气之所致也。

  平按:《素问》、《甲乙》“烦”作“頾”;“渓”作“渊”。“厥气”《素问》作“气厥”,《甲乙》无“气”字。注“烦”,袁刻作“频”;“并因”,袁刻误作“并目”。

  ③“已”,人卫本注曰:疑“亡”之误。

  三阳急为瘕,

  瘕,谓女子宫中病,男子亦有瘕而为病。凡脉急者,多寒。三阳,谓太阳。候得太阳脉急,为是阴胜多寒,男子为瘕,女子为石瘕之病。

  平按:《素问》“为”下有“三阴急为疝”五字。注“瘕,谓”,“谓”字袁刻脱。

  二阴急为痫厥,

  二阴,少阴也。候得少阴脉急,是为阳与阴争,发为小儿痫病,手足逆冷也。

  二阳急为惊。

  二阳,阳明也。阳与阴争,少阴胜,发大小人惊也。

  平按:《素问》新校正云:“三阳急为瘕至二阳急为惊,全元起本在《厥论》,王氏移在《大奇论》。”据此,则全本与本书合。

  厥头痛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后取足少阳、阳明”,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一。自“厥侠脊而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自“厥侠脊而痛”至“膎中血络”,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篇。又自“厥胸满面肿”至末,见《甲乙经》卷七第三。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足阳明、太阳。

  应有问答,传之日久,脱略故也。手足阳明及手足太阳皆在头在面,手太阳络心属小肠,此等四脉失逆头痛,面胕起若肿及心烦,故各取此四脉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灵枢》“太阳”作“太阴”。又按:“足阳明、太阳”,据本注应作“手足阳明、太阳”。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足厥阴脉属肝络胆,上连目系,上出额,与肾脉会于颠,故气失逆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厥阴主悲泣。视头动者,视之时头战动也。脉反盛者,络脉盛,可先刺去取血,后取厥阴输穴疗主病者也。

  平按:《甲乙》“头脉痛”,无“头”字;“善泣”作“喜泣”。注“肾①脉”恐系“督脉”之误。

  ①“肾”,萧本原作“贤”。盖传写之误,今据文义改。

  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

  贞,竹耕反。贞贞,头痛甚貌。手少阴心脉起心中,从心系目系;足少阴肾脉贯脊属肾,上贯肝入肺,从肺出络心,故心气失逆,上冲于头,痛贞贞。头是心神所居,故先取心脉输穴,后取肾脉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贞贞”《甲乙》作“员员”,下无“头重”二字,注:“《灵枢》作贞贞。”又:注“贯肝入肺”,袁刻“肺”误作“脉”。

  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

  足太阴脉与足阳明合也,足阳明循头面左右,动在客主人及太迎,皆脾气所至。脾神是意,其脉足太阴,所以太阴气之失逆,意多善忘,所痛在神,按之难得。可取头面左右足阳明动脉,后取足太阴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甲乙》此段在“厥头痛,贞贞”之上,“太阴”作“太阳”,注云:“亦作阴。”

  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

  足少阳胆脉起目兑眦,上抵角,下耳后,其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足少阳气之失逆,头痛甚,耳前后脉涌动者,有热也。可刺去热血,后取足少阳疗主病者。

  平按:《甲乙》“头痛甚”作“痛甚”;“脉涌有热”作“脉骨热”;“泻出”作“先泻”;“足少阳”作“足太阳、少阴”。

  厥头痛,项腰脊为应,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足太阳脉起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下项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足太阳气之失逆,头痛,项先痛,腰脊相应,先取足太阳上天柱之穴,后取足太阳下输穴,疗主病者。

  平按:《素问》、《甲乙》此段在“厥头痛,头痛甚”之上;“项”作“先项痛”三字;“应”下有“先”字。

  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头痛脑痛既甚,气逆,故手足冷至节,极则死也。

  头痛不可取于输者,有所击坠,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即刺,不可远取也。

  取输难愈,故曰不可。又有击坠留血,可以近疗,可即刺之,不可取其远输者也。

  平按:“输”《灵枢》作“腧”,《甲乙》作“俞”。“血”上,《灵枢》、《甲乙》有“恶”字。“内伤”《灵枢》作“肉伤”。“可即刺”《灵枢》“即”作“则”,《甲乙》“刺”下有“之”字。

  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除也。

  头痛有不可刺者,此为大痹在头,恶其日作。作,发也。刺之可令少愈,不可除也,谓寒湿之气入脑以为大痹故也。

  平按:《甲乙》“恶”下有“风”字。“除”《灵枢》、《甲乙》作“已”。

  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

  手足少阳、阳明在头面左右箱,故手脉行近头,足脉行远头。所以头之左箱半痛者,可刺左箱手之少阳、阳明,然后刺右箱足之少阴、阳明。右亦如之也。

  平按:《甲乙》无“半”字。

  厥侠脊而痛至项,头沉沉然,目□□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膎中血络。

  头目项及腰脊膎,足太阳脉所行,故生病膎中也。

  平按《灵枢》“项”作“顶”;“”作“□□”。《甲乙》“至项,头”作“主头项”;“沉沉”作“□□”;“□□”作“□□”。

  厥胸满面肿,唇思思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

  此皆足阳明脉所行,故取足阳明输疗主病者。

  平按:“唇思思然”《灵枢》作“唇漯漯”,《甲乙》作“肩中热”。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手足清者,手少阴与足少阴通,故手足冷,取足少阴输疗主病者也。

  平按:《甲乙》“不能言”作“不言”;“清”上有“微”字。“清”据注训“冷”,应作“凊”为允,本书下篇作“凊”。

  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荥荥,便溲难,取足太阴。

  腹胀多寒,便溲不利,皆是足太阴脉所为,故取之也。

  平按:“响响然”《甲乙》作“膨膨”二字。“荥荥”《灵枢》作“□□”,《甲乙》作“□□”,注云:“音最,《九墟》作荥荥。”注“太阴脉”,“脉”字袁刻脱。

  厥心痛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形中上者”,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自“心痛引腰脊”至“得之立已”,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自“心疝暴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九第二。
  厥心痛,与背相控,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

  肾脉足少阴贯脊属肾络心,故肾气失逆,令心痛控背。肾在于后,故肾病痛心,如物从后触心而痛,脊背伛偻也。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肾腑足太阳脉所过;昆仑,在足外踝跟骨上,足太阳脉所行;然骨,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足少阴脉所流,故肾心痛皆取之也。

  平按:“控”下,《灵枢》、《甲乙》有“善瘛”二字。“伛”上,《甲乙》有“身”字;“发针”下有“立已”二字。注“肾在于后”,袁刻“肾”作“背”。

  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

  胃脉足阳明属胃络脾。脾脉足太阴流于大都,在足大指本节后陷中;注于大白,在足内侧覈骨下陷中,支者别胃上膈注心中。脾胃主水谷,水谷有余则腹胀胸满尤大也。此腑病取于脏输也。

  平按:《甲乙》“腹胀胸满”作“暴泄腹胀满”。

  厥心痛,痛如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然谷,足少阴脉所流,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太溪,足少阴脉所注,在足外踝骨上动脉陷中,并是足少阴流注。脾气乘心,心痛,可疗脾之输穴。今疗肾足少阴流注之穴者,以脾是土,肾为水,土当克水,水反乘脾,脾乃与心为病,故远疗病输也。

  平按:《灵枢》“锥”上有“以”字。《甲乙》“锥”下无“针”字。注“足外踝骨上”,检《甲乙经》,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且阴脉行内,“外踝”应是“内踝”之误,“踝”下脱“后跟”二字。

  厥心痛,色仓仓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大冲。

  仓仓,青色也,肝病也。不得太息,肝主吸气,今吸气已痛,不得出气太息也。大冲,右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者,足厥阴脉所注。

  平按:《灵枢》、《甲乙》“仓仓”作“苍苍”。注“右足”,“右”字当系“在”字传钞之讹,检《甲乙经》:“太冲穴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素问·刺腰痛论》注云:“在足大指本节后内间二寸陷者中。”并无左右足之分,故知“右”为“在”之误也。

  厥心痛,卧若徙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大泉。

  肺主于气,气以流动,流动之气乘心,故心痛卧若移居至于他处也。以气流动,故心痛间也。动作益气所病,故益甚也。肺气是心微邪,不能令色变。鱼际,在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留。大泉,在手掌后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

  平按:“徙居”《灵枢》作“徒居”;“大泉”作“太渊”,说见前。

  真心痛,手足凊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不受邪,受邪甚者痛聚于心,气亦聚心,故手足冷,所以死速也。

  平按:“凊”,今本《灵枢》作“清”,道藏本《灵枢》作“凊”,《甲乙》作“青”。

  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输,肠中有虫瘕及蛂蛕,皆不可取小针。

  心痛甚取输无益者,乃是肠中有虫瘕蛂蛕。肠中长虫也,音犮。可以手按,用大针刺之,不可用小针。

  平按:“输”《灵枢》作“腧”,《甲乙》作“俞”。“蛂”《灵枢》、《甲乙》作“蛟”。

  心腹痛,□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善渴涎出者,是蛂蛕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姑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及出针也,□腹□痛形中上者。

  ,聚结也,奴通反。谓心腹之内,虫聚而痛□,懊□然也。虫食而聚,犹若肿聚也。食已而散,故休止也。又聚扰于胃,故热渴涎出也。若蛂相犮,所以蛕称蛂也。□亦□,普耕反,满也。谓虫聚心腹满,如肿聚高起,故曰形中上者也。

  平按:《灵枢》“心腹”作“心肠”。“腹热善渴涎出者”,《灵枢》“善”作“喜”,《甲乙》作“腹中热渴□者”,注:“□,音涎。”“姑令”《灵枢》、《甲乙》作“无令”。“及出针”,“及”《灵枢》、《甲乙》作“乃”。《甲乙》无“□腹□痛形中上者”八字。“□”《灵枢》音烹。注“犹若肿聚”,“肿”袁刻作“种”。

  心痛,引腰脊,欲欧,取足少阴。

  足少阴脉行腰脊,上至心,故心痛引脊欲欧,取少阴脉输穴也。

  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

  足太阴脉主腹,故取足太阴输穴。啬啬,恶寒之貌也。

  平按:“啬啬”《甲乙》作“瀒瀒”。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手少阳。

  足少阴脉贯脊络心,手少阳脉主三焦气,故心痛引背不得息,取此二经输穴疗主病者也。

  平按:“手少阳”《甲乙》作“手少阴”。

  心痛,少腹满,上下无常处,便溲难,刺足厥阴。

  足厥阴脉环阴器抵少腹,故少腹满便溲难,取此脉输穴所主病者。

  平按:《灵枢》、《甲乙》“少腹”上有“引”字。

  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

  手太阴主于气息,故气短息不足,取此脉疗主输穴。

  心痛,当九节刺之;不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明堂》第九节下两傍是肝输,中央是筋缩,皆不言疗心痛。此经言疗取之,刺此节不已,于上下背输寻之,有疗心痛取之。

  平按:“刺之不已”《灵枢》作“刺之按已”。

  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足太阴注心中,足厥阴从肝注肺,故心暴疝,取此二脉,去其血络也。

  平按:《甲乙》作“尽刺之血络”。

  寒热杂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一《寒热病篇》。又自篇首至“骨厥亦然”,见《甲乙经》卷八第一上篇。又自“骨痹”至“补之”,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下篇。又自“身有所伤”至“关元也”,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下篇。又自“厥痹者”至“阴经”,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下篇。又“暴瘖”一节,见《甲乙经》卷十二第二。“暴聋”一节,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篇。“暴瘅”一节,见《甲乙经》卷十二第七。又自“臂阳明”至“盛泻虚补”,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六。又自“足阳明有侠鼻”至“则瞑目”,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又自“寒厥”至“足太阴、少阳”,见《甲乙经》卷七第三。又“舌纵”一节,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六。又“振寒洒洒”一节,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篇。又自“春取络脉”至“治骨髓五脏”,见《甲乙经》卷五第一上篇。又自“身有五部”至“有痈疽者死”,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下篇。又自“热病始手臂者”至“止之于阴”,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篇。又自“病始手臂者”至“项太阳而汗出”,见《素问·刺热篇》,亦见本书《五脏热病篇》。又自“凡刺之害”至末,见《甲乙经》卷五第四。
  皮寒热,皮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补手太阴。

  肺主皮毛,风盛为寒热,寒热之气在皮毛,故皮毛热不可近席。以热甚,故皮毛焦。鼻是肺官,气连于鼻,故槁腊,不得汗也。腊,肉干也。三阳络在手上大支脉,三阳有余,可泻之。太阴气之不足,补之也。

  平按:“皮不可附席”,“皮”字《灵枢》作“者”。《甲乙》“太阴”作“太阳”,恐误。注“寒热之气”,“寒”字袁刻脱。“肺官”,“官”字原不全,因下注“唇口为脾官”,当是“官”字,袁刻作“宫”。

  肌寒热,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太阴以出其汗。

  寒热之气在于肌中,故肌痛毛发焦也。唇口为脾官,气连肌肉,故肌肉热,唇口槁腊,不得汗也。是为足三阳盛,故去其血也。足太阴虚,故补之出汗。

  平按:“寒热”下,《灵枢》有“者”字,《甲乙》有“病”字。“太阴”上,《灵枢》有“足”字。“以出其汗”《甲乙》“出”作“去”。

  骨寒热,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寒热之气在骨,骨热故无所安,汗注不休也。齿槁,骨死之候。齿不槁者,可取足少阴阴股间络,以足少阴内主于骨故也。

  平按:《甲乙》“寒”下有“骨”字;“病”作“痛”;“未槁”作“本槁痛”;“已槁”作“色槁”。注“内主于骨”,袁刻“主”误作“寒”。

  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

  寒湿之气在于骨节,肢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名为骨痹,是为手足三阴皆虚,受诸寒湿,故留针补之,令湿痹去之矣。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不收,名曰体解,取其少腹齐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齐下三寸,关元也。

  因伤出血多,一也;中风寒,二也;有堕坠,三也。体者,四肢也。三者俱能令人四肢解堕不能收者,名曰体解之病,可取之足阳明、足太阴于脐下小肠募关元穴也。三结者,足之三阴太阴之气,在脐下与阳明交结者也。

  平按:《甲乙》“血出多”作“出血多”;“堕坠”作“坠堕”。《灵枢》“懈□”作“解惰”。“齐”《灵枢》、《甲乙》作“脐”。

  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者,泻阳补阴经。

  失逆之气,从足上行,及于少腹,取足之阴阳之络,所主之病,泻去其血,补足三阴经也。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手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掖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膺前当中任脉,谓之天突。任脉之侧动脉,足阳明在婴筋之前,人迎也。名足阳明等者,十二经脉,足太阴属脾络胃,上膈侠阳明连舌本。足少阴从肾上贯膈入肺,循喉咙侠舌本。足厥阴属肝络胆,循喉咙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会颠,支者从目系下颊里。此足三阴至颈项之中,所行处深,故不得其名。足厥阴虽至于颊,不当颈项冲处,故其穴不得脉名。手少阴心脉虽循胸①系目系,以心不受邪,其气不盛;手心主脉从心包循胸出胁腋,不至颈项,又是心包,其气更不盛,故此二脉之穴,不得脉名。手太阴肺脉,以肺居脏上主气,其气强盛,虽不至颈项,发于气穴,得于脉名。手足三阳,手太阳脉虽循颈上颊,至目兑眦,以是心腑,其气不盛,故穴不得脉名。足少阳胆腑脉起目兑眦,下行至胸,以胆谷气不盛,故其穴不得脉名。唯手、足阳明谷气强盛,手少阳三焦之气(有本为足少阳,检例误耳),足太阳诸阳之长,所以此之四脉,并手太阴,入于五部大输之数也。与彼《本输》之中脉次多少不同,彼中十二经脉之中,唯无足之三阴、手之少阴,手足诸阳皆悉□,□奇经八脉之中有任、有督,以为脉次。此中唯取五大要输,以为差别。

  平按:注“所行处深”,袁刻作“行处深深”。又注“皆悉”下所缺二字,细玩余文,似“具,于”二字。

  ①“胸”,人卫本注曰:据本书卷八首篇,疑当作“咽”。

  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

  足阳明从大迎循发际至额颅,故阳明气逆头痛也。支者下人迎循喉咙属胃络脾,故气逆胸满不得息,可取人迎。人迎胃脉主水谷,总五脏之气,寸口为阴,此脉为阳,以候五脏之气,禁不可灸也。

  暴瘖气鲠,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手阳明别走大络乘肩髃上曲颊,循齿入耳中,会宗脉五络皆入耳中,故耳中脉名宗脉也。所以人暴瘖气鲠,取此手足之阳明扶突之穴,出血得已。气在咽中,如鱼鲠之状,故曰气鲠。舌本一名风府,在项入发际一寸督脉上,今手阳明正经不至风府,当是耳中宗脉络此舌本,以血有余,故泻出也。

  平按:“气鲠”《灵枢》“鲠”作“鞕”,《甲乙》作“硬”。“取”作“刺”。

  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手少阳从膻中上系耳后,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至目兑眦,故手少阳病,耳暴聋不得明了者,可取天牖,在头②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也。

  平按:《甲乙》“蒙”下有“瞀”字;“不明”作“不开”,下有“头颔痛,泪出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风眩喉痹”十八字;“取天牖”作“天牖主之”。

  ②“头”,人卫本注曰:据《甲乙》卷三第十二及《素问·气穴论》王注,疑当作“颈”。

  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足太阳脉起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下侠脊抵腰,循膂过髀枢,合膎贯膟出外踝后,至小指外侧,故此脉病,暴脚挛,小儿痫,头眩足痿①,可取天柱。天柱,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者中也。

  平按:《甲乙》“挛”上有“拘”字。

  ①“痿”,萧本误作“瘘”。今据仁和寺本改。

  暴瘅内逆,肝肺相薄,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大输五部。

  热盛为瘅。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此脉病,腹暴瘅,脾胃气逆,肝肺之气相薄,致使内逆,血溢鼻口,故取天府。天府,在腋下三寸臑内廉动脉。此为颈项之间脏腑五部大输。

  平按:“瘅”《甲乙》作“痹”。“大输”《灵枢》作“天牖”,《甲乙》此句作“此为胃之大腧五部也”,注云:“五部,按《灵枢》云:‘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暴瘖气鞕,刺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拘挛痫痓,足不任身者,取天柱。暴痹内逆,肝肺相薄,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胃之五大俞五部也。’今士安散作五穴于篇中,此特五部之一耳。”据此则大输五部,《灵枢》、《太素》经文本相连属,士安撰《甲乙》散见于各篇中。又此注所引“刺扶突”,今本《灵枢》作“取扶突”。“暴拘挛”今本《灵枢》作“暴挛”。“痫痓”,今本《灵枢》作“痫眩”。“此为胃之五大俞五部也”今本《灵枢》作“此为天牖五部”。与所引略有不同,想有别本也。

  臂阳明有入鼽遍齿者,名曰人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

  臂阳明,手阳明也。手阳明脉从手上行,循臂入缺盆下络肺,支者从缺盆行婴筋后上颈,入至下齿中,还出侠鼻,起足阳明,交额中,下入上齿中,遂出循颐至大迎,支者从大迎下行婴筋之前至人迎,至婴筋时,二经皮部之络,相至二经,故臂阳明之气亦发人迎,故称有入。所以下齿龋,取于手之商阳穴也。恶寒阳虚,故补之。不恶寒者阳实,故泻之也。

  平按:《灵枢》“入鼽”作“入□”。《甲乙》“齿”上无“遍”字。“人迎”《灵枢》、《甲乙》作“大迎”,《甲乙》注云:“《灵枢》名曰禾窌,或曰大迎。详大迎乃是阳明脉所发,则当云禾窌是也。然而下齿龋又当取足阳明禾窌、大迎,当试可知耳。”据此,则《灵枢》、《甲乙》所称,未能确定,玩杨注自明。又注“侠鼻”,“侠”字袁刻误作“喉”。

  足之大阳有入颊遍徧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鼽前,方病之时,其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一曰取之出眉外,方病之时,盛泻虚补。

  徧,音遍。足太阳经起目内眦上额,其太阳皮部之络,有下入于颊后徧上齿,又入于耳,气发角孙之穴,故曰有入。所以上齿龋者,取之鼻及鼽骨之前,有络见者,刺去其血;虚则补络,补络可饮补药。眉外,谓足阳明上关穴也。上关,在耳前上廉起骨,开口有空,亦量虚实以行补泻也。

  平按:“足之太阳”《甲乙》作“手太阳”。“入颊”《灵枢》、《甲乙》作“入□”。《灵枢》“鼽前”作“□前”;“眉外”作“鼻外”,下无“方病之时,盛泻虚补”八字。

  足阳明有侠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甚。

  足阳明大经起鼻交□,下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交承浆,循颐出大迎,上耳前循发际,气发悬颅之穴,有皮部之络与口相当,入系目系。对,当也。视此足阳明有余不足,可损益之。取之失者,反益甚也。

  平按:《甲乙》“有侠”作“又侠”。《灵枢》“侠”作“挟”。《甲乙》“目本”下有“头痛引颔取之”六字;“益不足”作“补不足”。

  足大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固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

  足太阳经起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有络属于目本,名曰目系。太阳为目上纲,故亦是太阳与目为系。今别来属于头,其气是通,故头与目有固痛者,取于项中足太阳筋两间别下项者气之所发大椎穴者。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三阳督脉之会也。

  平按:“固痛”《灵枢》、《甲乙》作“苦痛”。注“筋两”,据经文应作“两筋”。

  阴乔、阳乔,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兑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二乔皆起于足,行至于目,是为二乔同向上行,何以称阳入阴出也?人之呼气出为阳也,吸气入为阴也,故呼气之时,在口为出,于头足亦出;吸气之时,在口称入,于头足亦入。今于目眦言阴阳出入,以相交会目得明也。所以阳盛目张不能合,阴盛则目瞑不得开,宜取此二乔也。

  平按:“乔”《灵枢》、《甲乙》作“躥”。“阳入阴出”《灵枢》作“阳入阴,阴出阳”;“兑”作“锐”。《甲乙》作“阳气绝乃瞑,阴气绝则眠”。

  寒厥,取阳明、少阴于足,留之。

  失逆寒气从足而上,令足逆冷,可取足少阴脉太溪,太溪在足内踝后骨上动脉陷中;取足阳明脉解溪,解溪在足冲阳后一寸半。

  平按:《灵枢》、《甲乙》“寒厥”一节在“热厥”后。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

  失逆热气从足起者,可取足少阳络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别走厥阴者,及足太阴脉疗主病者也。

  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足少阴脉从足心上行属肾络膀胱,贯肝膈入肺,循喉咙侠舌本,支者从肺络心注胸中,故其脉厥热,涎下心中烦悗,取足少阴然谷穴。然谷,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也。

  平按:《甲乙》“涎”作“□”;“悗”作“闷”;“取足少阴”作“阴交主之”。

  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

  洒,音洗。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别者上出缺盆,循喉咙合手阳明,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肺以恶寒故虚,病振寒鼓颔也。循胃属肺,故腹胀烦悗。悗,音闷。可取手太阴少商穴。少商,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平按:《甲乙》“洒洒”作“凄凄”;“悗”作“闷”。注“循胃口”,“循”,袁刻作“从”。

  刺虚者,刺其去也;

  谓营卫气已过之处为去,故去者虚也,补之令实。

  刺实者,刺其来也。

  谓营卫气所至之处为来,故来者为实,泻之使虚也。

  春取络脉,

  春时肝气始生,风疾气急,经气尚深,故取络脉分肉之间,疗人皮肤之中病也。

  夏取分腠,

  夏时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流于经隧沟洫,熏热分腠,内至于经,故取分腠,以去肌肉之病也。

  秋取气口,

  秋时肺气将敛,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故取气口,以疗筋脉之病,气口即合也。

  冬取经输,

  冬时肾气方闭,阳气衰,少阴气紧,太阳沉,故取经井之输以下阴气,取荥输实于阳气,疗于骨髓五脏之病也。

  平按:“输”《甲乙》作“俞”,下同。

  凡此四时,各以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脏。

  齐,音剂也。

  身有五部:伏菟一;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足阳明气发,禁不可灸,又不言得针,此要禁为第一部,故生痈疽者死也。

  腓二,腓者踹也;

  腓,音肥。承筋一名踹肠,一名直肠,脉在踹中央陷中,足阳明太阳气所发,禁不可刺,故踹为要害之处,生痈疽者死也。

  平按:《甲乙》“腓”作“踹”,无“腓者踹也”四字。《灵枢》“踹也”作“膟也”。

  背三;

  自要输已上二十一椎两箱称背,去脏腑甚近,皮肉至薄,若生痈疽,陷而必死也。

  五脏之输四;

  五脏手足二十五输,当于输穴生痈疽者死也。

  项五,

  项之前曰颈,后曰项。三阳督脉在项,故项生痈疽致死也。

  五部有痈疽者死。

  痈疽害甚,故生人之要处致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

  以下言疗热病取脉先后。热病等所起,起于四肢及头,故病起两手者,可取手阳明井商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以手阳明谷气盛也;及手太阴郄孔最,在腕上七寸也。

  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

  有热等病起于头者,可取于项足太阳脉天柱之穴,天柱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陷也。

  病始足胻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

  病起足者,可取阳明合三里穴,三里在膝下三寸胻外廉。

  平按:《灵枢》、《甲乙》“胻”作“胫”。

  臂太阴可出汗,

  手太阴脉主气,故出汗取之也。

  平按:“出汗”《灵枢》作“汗出”,下同。

  足阳明可出汗。

  足阳明主水谷,多气血,故出汗取之。

  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取阴脉出汗不止,可取阳脉所主之穴止;若取阳脉出汗不止,可取阴脉所主之穴止之也。

  平按:《甲乙》无两“于”字。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恇惧①,致气则生为痈疡。

  凡行针要害,无过二种:一种者,刺中于病,补泻不以时去针,则泄人精气;刺之不中于病,即便去针,以伤良肉,故致气聚。精泄益虚,故病甚虚恇。恇,怯也。气聚不散,为痈为疡也。

  平按:“恇惧”《灵枢》、《甲乙》作“而恇”。

  ①“惧”字,仁和寺本无。

  痈疽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灵枢》卷十二第八十一《痈疽篇》。又自篇首至“脏伤故死矣”,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上篇。又自“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下篇。又自“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痈肿致痛”至“可使全。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腹中论篇》。又自“黄帝问曰”诸痈肿筋挛“至末,见《素问》卷五第十四《脉要精微论篇》,《甲乙》同上。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

  上焦出卫气,卫气为阳,故在分肉能温之也。气润骨节,骨节脑髓皆悉滋长,故为养也。令腠理无痈,故为通。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络,孙络②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出气,谓营气也。经络及孙络有内有外,内在脏腑,外在筋骨肉间。谷入于胃,精液渗诸孙络,入于大络,大络入经,流注于外。外之孙络,以受于寒温四时之气,入络行经以注于内。令③明水谷津液,入于孙络,乃至于经也。内外经络行于脏腑,脏腑气和乃得生也。

  平按:“露”《甲乙》作“雾”。“孙络”二字《灵枢》、《甲乙》不重。“而赤”《甲乙》作“赤而”。“先满,满乃注于络脉”《灵枢》作“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甲乙》“满”字不重,“络脉”下重“络脉”二字。注“渗诸孙络”,“诸”袁刻作“于”。

  ②“孙络,孙络”,萧本原作“孙脉,孙络”,据杨上善注及萧氏按语改。仁和寺本作“孙脉,孙脉”。

  ③“令”,人卫本注曰:疑当作“今”。

  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张,□张也。阴,营气也。阳,卫气也。神之动也故出入息动,息之动也营卫气行,营卫气行必有经纪,营卫周行道理,人与天道同运,天运非常之道故不休也。

  平按:《甲乙》“已张”作“乃张”;“乃行”作“而行”。

  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切,专志也。用心专志,调虚实也。泻者□顺于虚,专去盛实,泻之甚者,则不足也。气至因而疾泻,则便④气盛⑤。气至留而不泻,则针与气先后不相得也。若顺实唯去于虚,补之甚者,则有余也。是以切而调之者,得之于心,不可过虚实也。故善调者,补泻血气,使形与神相保守也。持者,保守也。如此调养,血气平与不平,言已知之;然犹未通痈疽三种之论,故请所闻。

  平按:“形神”《灵枢》作“形气”。“平与不平”《甲乙》作“至与不至”。

  ④“便”字,仁和寺本残,观其剩形,似为“使”字。

  ⑤“盛”,人卫本注曰:疑是“减”字。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此言天有度数,地有经纪。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蕄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别离异处。

  蕄,采古切,草名也,亦节枯也。此言天度、地纪有失致损也。

  平按:“蕄”《灵枢》作“萿”,注云:“鱼饥切。”详《玉篇》:萿本作宜,鹿葱也。《广韵》蕄,采古切,草死也。与杨注“节枯”之意同,较“萿”义为长。

  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同①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此言人之血气合于天地。

  平按:《甲乙》“星宿”作“天宿”。

  ①“同”,人卫本注曰:据《灵枢·痈疽篇》、《甲乙》卷十一第九上、《刘涓子方》卷四、《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一及《医心方》卷十五第一应作“周”。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煎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营,经脉败漏,薰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此言血气行失,有损有病也。

  平按:“煎枯空虚”《灵枢》作“血枯空虚”,《甲乙》作“则筋骨枯空,枯空”。《灵枢》“营”作“荣”,《甲乙》作“亲”;“经脉”作“经络”;“故死”作“则死”。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凡有三问:一问痈疽形状,二问痈疽死生忌日,三问痈疽名字也。

  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已已,则含豕膏,毋冷食,三日而已。

  下答痈疽形状及名并所发处,合二十一种:一十八种有名有状,有所发处;三种但有所发之处,无名与状。二十一种中,七种无死生忌日,余十四种皆有忌日。凡痈疽所生,皆以寒气客于经络之中,令血凝涩不通,卫气归之,寒极化为热气,□成痈疽②,腐肉为痈,烂筋坏骨为疽,轻者疗之可生,重者伤脏致死。名猛疽等,痈疽之名,圣人见其所由立之名状如左,随变为形,亦应不可胜数也。近代医人,元不识本名之旨,随意立称,不可为信。嗌,咽也。寒气客脉之处,即发热以为痈疽,无常处也。

  平按:“泻已已”《灵枢》无两“已”字,《甲乙》作“脓泻已”。《灵枢》、《甲乙》“含”作“合”;“膏”下无“毋”字。注“热气”下原缺一字,袁刻作“郁积”二字,不合,谨空一格。

  ②“疽”,仁和寺本作“肿”。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泉液,前伤任脉,内薰肝肺,薰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项前曰颈。

  平按:“泉”《灵枢》、《甲乙》作“渊”,说见前。

  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铄。其色不乐,项痛而①刺以针,烦心者,死不治。

  脑后曰项。

  平按:“阳气”《灵枢》作“阳留”。《甲乙》“留项”作“溜项”。“铄”《灵枢》、《甲乙》作“烁”。“项痛而刺以针”,《灵枢》“刺”上有“如”字,《甲乙》作“脑项痛如刺以针”。《灵枢》“治”上有“可”字。

  ①“而”,人卫本注曰:通“如”,同也。《甲乙》卷十一第九下、《刘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二正作“如”。《灵枢·痈疽》则“而如”连用。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焫之。

  肩前臂上膎肉名膟。

  发于掖下赤坚,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数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砭,甫廉反,□同,以石刺病也。欲细而长者,伤形深也。

  平按:《灵枢》、《甲乙》“坚”下有“者”字;“治之”下有“以”字;“数砭”作“疏砭”。注“□同”二字,袁刻脱。

  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侠瘿,急治之。

  马刀亦谓痈不脓者是也。颈前曰婴也。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

  井疽起三四日,不疗下入腹,寒热不去十②日③死也。

  平按:“发于胁”上,《灵枢》、《甲乙》有“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瓜蒌,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一条。

  ②“十”,人卫本注曰:本书经文作“七”,与《灵枢》、《甲乙》、《千金冀》及《医心方》同;但《刘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外台》卷二十四《痈疽方》均作“十”,《外台》注云:“寒热不去,十日早死。”与本注同。

  ③“日”,仁和寺本作“年”,疑误。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翘草根各一升,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三升,即强饮,厚衣坐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败”亦曰“改”,量谓此病。生于女子,故釜上蒸之,出汗即已。有本翘、松各一升。

  平按:“其中”上无“治之”二字;“□”上无“剉”字,有“治之以”三字;“各一升”上有“及赤松子根”五字;“竭”上有“令”字;“为三升”作“得三升”,《灵枢》作“为取三升”。

  发于股胻,名脱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

  髀内曰股,股外曰髀,膝上股下骨称曰股胻也。

  平按:《灵枢》、《甲乙》“胻”作“胫”;“脱疽”作“股胫疽”。《甲乙》“变”下有“色”字;“搏骨”作“内薄于骨,急治之”。

  发于尻,名曰兑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尻,脽①也。脽,音谁。

  平按:“兑”《灵枢》、《甲乙》作“锐”。“三十日”,日本《医心方》作“四十日”。

  ①“脽”,萧本误作“睢”。今据仁和寺本改。下“脽”字同。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六十日而死。

  阴下之股。

  平按:《甲乙》“施”作“弛”。《灵枢》“六日”作“六十日”;“六十日”作“十日”,《甲乙》同。

  发于膝,名曰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勿石之者,准例皆砭之,此唯言石之,或以冷石熨之,所以坚而不石,以其寒聚结,听柔乃石之。

  平按:《灵枢》“疵疽”作“疵痈”;“而坚”作“如坚石”。《甲乙》“须其柔”作“须其色异柔”。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当节生痈,脓入节间伤液,故不可疗也。

  平按:《甲乙》无“疽”字。

  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四十日死也。

  丈夫阴器曰阳,妇人阴器曰阴。

  平按:“四十日”《灵枢》作“三十日”。

  发于胫,名曰兔齧。其状赤至骨,急治,不治,害人也。

  胫,谓膝下胫骨也。

  平按:《甲乙》“齧”作“啮”;“赤”作“如赤豆”三字;“害人”作“杀人”。

  发于踝,名曰走缓。其状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色不变者,肉色不变也。石其输者,以冷石熨其所由之输也。

  平按:《灵枢》、《甲乙》“踝”上有“内”字。《灵枢》“状”下有“痈也”二字。“输”《甲乙》作“俞”。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色变,不之,百日死。

  足上下者,足趺上下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不色变”三字。

  发于足傍,名曰厉疽。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傍,谓足内外之侧也。

  平按:“初如”《甲乙》作“初从”;“之,去”作“去之”;“黑”上有“状”字;“不消”作“不可消”。

  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活,不然则死矣。

  不则死者,不斩去死也。

  平按:《灵枢》“不衰”上无“治之”二字;“斩”下无“去”字。《灵枢》、《甲乙》无“活”字。“不然”《甲乙》作“不去”,《灵枢》无“然”字。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曰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于骨髓,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营卫稽留经脉泣不行者,寒气客之,血泣不行,卫气归在泣血之中也。

  平按:《甲乙》“稽留”作“积留”;“经脉”作“经络”。《灵枢》“从之”二字不重,《甲乙》作“归之”。“故曰”《灵枢》作“故热”,《甲乙》作“故曰热”。《灵枢》“骨髓”二字不重。“陷于骨髓”《甲乙》作“陷肌肤于骨髓”;“命曰”作“名曰”。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骨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毋余,故命曰疽。

  痈下者,即前之痈甚,肌、肤、肉、筋、骨、髓,斯之六种,皆悉破坏,命之曰疽也。

  平按:“淳”《甲乙》作“纯”;“骨枯”作“骨肉”,《灵枢》无“骨”字。“竭”下,《甲乙》有“绝”字。

  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黄帝曰:善。

  此言其痈疽之候异。

  平按:《甲乙》“上之”作“其上”;“夭”下有“瘀”字;“上如”作“状如”。

  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痈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因于痈肿,有此三病,未知所由,故请之也。

  平按:《素问》“痈”作“膺”。《甲乙》“颈”作“胫”。

  岐伯曰:名厥逆。

  因痈肿热聚,气失逆上,上盛故颈痛,下虚故胸满腹胀也。

  平按:《甲乙》作“病名曰厥逆”。注“失”字,袁刻脱。

  曰:治之奈何?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曰:何以然?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黄帝曰:善。

  灸之瘖者,阳气上实,阴气下虚,灸之火壮,阳盛溢入阴,故瘖。以冷石熨之,则阴气独盛,阳气独虚,以阳气独虚,发于狂。可任自和,然后疗之,使之全也。

  平按:“则瘖”《素问》作“入则瘖”,《甲乙》同。“使全”《甲乙》作“使愈”。

  黄帝问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因于痈肿,有此二病,故请所生。

  平按:“生”《甲乙》作“在”,袁刻作“主”。

  岐伯曰:此寒气之肿也,八风之变也。曰:治之奈何?曰:此四时之病也,以其胜,治其输。

  筋骨是阴,加以寒气,故为寒肿也。此乃四时八正虚风变所为也,引其所胜克之则愈也。

  平按:“治其输”《素问》作“治之愈也”。《甲乙》“输”作“俞”。

  虫痈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第六十八《上膈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气为上鬲,上鬲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鬲,下鬲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

  晬,子内反。鬲,痈也。气之在于上管,痈而不通,食入还即吐出;虫之在于下管,食晬时而出,虫去下虚,聚为痈,故须问也。

  平按:《灵枢》“鬲”作“膈”;“上鬲”二字不重。《甲乙》“入”上无“饮”字。

  岐伯曰:喜怒不适,饮食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即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守于下管则下管充廓,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①,虫上食则下管虚,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②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则沉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虫痈之病,所由有三:一因喜怒伤神,不得和适;二因纵欲,饮食不节;三因随情寒温,不以时受。此三因中随有一种乖和,则寒邪汁下流于肠中,令肠内虫寒,聚满下管,致使卫气不得有营,邪气居之。又因于食,虫亦上食,下管遂虚,邪气积以成痈。其痈若在管内,其痛则深;若管外,其痛则浮,当痈皮热,以为候也。

  平按:《甲乙》“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作“留”;“流于肠中即虫寒”作“留而虫寒”;“管”作“脘”;“则下管充郭,卫气不营”作“守下脘则胃肠充郭,胃气不营”。《灵枢》“则下管充郭”作“则肠胃充郭”;“虚则邪气胜之”作“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甲乙》“胜”下无“之”字,有“胜则”二字。《灵枢》“则沉”二字作“即”。

  ①“食”,萧本误作“痈”。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痈”,萧本误作“食”。今据仁和寺本改。

  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痈,视气所行,

  以手轻按痈上以候其气,取知痈气所行有三:一欲知其痈气之盛衰,二欲知其痈之浅深,三欲知其刺处之要,故按之以视也。

  平按:《甲乙》无“微”字。

  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遂而刺之,毋过三行,

  候其痈傍气之来处,先渐浅刺,后以益深者,欲导气令行也。还,复也。如此更复刺,不得过于三行也。

  平按:“遂”《灵枢》、《甲乙》作“还”,据本注亦应作“还”,当系传写之误。

  察其沉浮,以为深浅,

  沉浮,浅深也,察痈之浅深以行针也。

  平按:《甲乙》作“浅深”。

  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

  寒汁邪气聚以为痈,故痈塞也。令①刺已熨之令热入中者,以寒,温使其日有内热,寒去痈溃也。

  ①“令”,人卫本注曰:疑“今”之误。

  以参伍禁,以除其内,

  亦可含于豕膏,无冷食,三日其病已矣。参伍,揣量也。

  平按:《甲乙》作“互以参禁”,《灵枢》作“伍以参禁”。

  恬惔无为,乃能行气,

  夫情有所②在则气有所并,气有所并则不能营卫,故忘情恬惔无为,则气将自营也。

  平按:《灵枢》、《甲乙》“惔”作“澹”,袁刻作“淡”。

  ②“有所”,萧本原作“所有”。今据仁和寺本改。

  后以酸苦,化谷乃下。

  酸为少阳,苦为太阳,此二味为温,故食之化谷也。

  平按:《灵枢》“酸”作“咸”。《甲乙》此句作“后服酸苦,化谷乃下鬲矣。”

  寒热瘰疬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第七十《寒热篇》,又见《甲乙经》卷八第一上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掖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堤留于脉而不去也。

  风成为寒热,寒热之变亦不胜数,乃至甚者为痈病也。今行脉中壅遏,遂为瘰疬鼠瘘也。堤,痈障。

  平按:“掖”《灵枢》、《甲乙》作“腋”。“堤留于脉”《甲乙》作“稽于脉”,注云:“《灵枢》稽作堤”今本《灵枢》仍作“留”,无“堤”字。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于颈掖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著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寒热之气在肺等脏中,循脉而上,发于颈掖,不生于项。在脉中未在肌肉,言其浅也。为脓血者,外泄气多,故易去也。

  平按:《甲乙》“上于”作“上出”;“脉中”作“胸中”;“而未内著”作“未著”二字。《灵枢》“上于”作“上出于”三字。注“易去”,袁刻误作“是去”。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

  本,谓脏也。末,谓瘘处也。道,谓脏腑脉行所发穴路也。徐往来者,动针法也。

  平按:“奈何”下,袁刻脱“岐伯曰”三字。

  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疗之得愈分剂也。

  黄帝曰:决其死生奈何?岐伯答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从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而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以下言死生候也。寒热已成,成在太阳,太阳为目上纲,其脉下见,令①太阳经溢入络中,甚者并入络中,下贯瞳子,瞳子是骨之精,为寒热伤甚,故一脉独贯,一岁死也。若为二三,气散不独,故二三岁死也。虽有赤脉,不贯瞳子,可得疗者,以未伤骨精故也。

  ①“令”,人卫本注曰:疑今之误。

  灸寒热法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骨空论篇》,又见《甲乙》卷八第一上篇。
  灸寒热之法,先取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大椎穴,三阳督脉之会,故灸寒热气取。《明堂》大椎有疗伤寒病,不疗寒热。

  平按:“先取”《素问》作“先灸”。

  次灸厥骨,以年为壮数,视背输陷者灸之,

  此脉中血寒而少,故取背输陷也。厥骨,脊骶骨也。有本“厥”与“骨”通为一字,巨月反。

  平按:“厥骨”《素问》、《甲乙》作“撅骨”。注“此脉”,袁刻误作“此血”。

  与臂肩上陷者灸之,

  臂肩亦取脉陷,疗寒热之输,肩贞等穴也。

  平按:《素问》、《甲乙》“与”作“举”。

  两季胁之间灸之,

  季胁本侠脊京门穴也。

  外踝之上,绝骨之端灸之,

  阳辅等穴。

  足小指、次指间灸之,

  临泣等穴也。

  平按:“小指”,袁刻作“少指”。

  膟下陷脉灸之,

  承山等穴。

  平按:“膟下”《甲乙》作“膟上”。

  外踝之后灸之,

  昆仑等穴也。

  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平按:《甲乙》“坚痛”作“坚动”。]膺中陷骨间灸之,□骭骨下灸之,[平按:“□骭骨”《素问》、《甲乙》作“掌束骨”。]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平按:“膝下”《甲乙》作“脐下”;“三寸”作“二寸”。]足阳明灸之,跗上动脉灸之,[平按:“足阳明”下,《素问》无“灸之”二字,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全元起本足阳明下有灸之二字,并跗上动脉是二穴。”据此,则全本与本书相同,但今本《甲乙》仍无“灸之”二字。]颠上动脉灸之。[平按:《素问》、《甲乙》“动脉”作“一”字。]犬所齧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痛壮数灸也,凡当灸二十七处。

  骭,音干。□骭,穴也,冲阳等穴也。题云灸寒热法,此总数之二十七处中,有依其输穴,亦取气指而灸之,不可为定,可量取也。

  平按:“齧”《素问》作“啮”,《甲乙》同,无“三壮”二字。“痛壮数灸也”《素问》作“病法灸之”,《甲乙》作“病法三炷灸之”。“二十七处”《素问》、《甲乙》均作“二十九处”。

  伤食,灸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之输血,药之也。

  伤食为病,灸之不得愈者,可刺之。刺法,可刺大经所过之络出血,及饮药调之阳络脉也。

  平按:《素问》“灸”下有“之”字;“之输”作“其俞”;“血药”作“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