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卷四] 少腹硬满

  【纲】仲景曰。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而反下之。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此太阳自入腑者也。

  赵嗣真曰。此亦病发于阳。误下热入之症。少腹居下焦。为膀胱之室。厥阴经脉所聚。卫任血海所出。瘀血留结其中。故硬满。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而复大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目】柯琴曰。此转属阳明。而尚未离乎太阳。故是下后热入水结所致。而非胃家实病。

  【纲】仲景曰。病患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小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目】柯琴曰。脐为立命之原。脐旁者。天枢之位。气交之际。阳明脉所合。少阳脉所出。肝脾肾三脏之阴凝结于此。所以痛引小腹入阴筋也。少腹者。厥阴之部。两阴交尽之处。阴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阴筋上冲小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气。即是此类。然痛止便苏者。金匮所云。入脏则死。入腑则愈也。治之以茴香、吴萸等味而痊。亦可明脏结之治法矣。

  鳌按。从阴筋上冲小腹至胸。自下而上也。脏结从胁下痞痛引小腹入阴筋。自上而下也。柯氏以脏结即疝气之类非是。今存其说者。正以辨脏结疝气之异也。

  【纲】仲景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目】柯琴曰。水气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少腹因满。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其加减法。

  于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以泄水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结症也。抵当汤主之。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

  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目】成无己曰。少腹满者。脐下满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邪气自上而下。至于下焦。结而不利。故少腹满也。胸中满心下满。皆是气。腹满。则有由燥屎者。至于少腹满。则由邪气聚于下焦。津液不得通。气血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滞下焦。是生胀满而硬痛也。若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是邪实。须大陷胸汤。若但少腹硬满而痛。小便利者。是蓄血症。小便不利者。是溺涩症。

  鳌按。水结血结。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满。次条则少腹满而未硬。未发狂。只以小便自利。

  预知其有蓄血。故用丸以缓之。

  【纲】仲景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

  【目】张兼善曰。此少腹硬满。为物聚于下可知矣。物者。血也。渗之利之。参酌随宜。可为上工。

  鳌按。此条少腹虽急结。尚未硬满。故不用抵当。只须承气。

  [卷四] 奔豚

  【纲】仲景曰。太阳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目】魏荔彤曰。烧针令汗。其人阴必素虚。则火邪易入。其人阳必素虚。则汗易出。今汗出。

  阳愈虚矣。其虚者。以阳性浮而易升于上。故阴得动于下。于是乘针孔风寒一入。起核发赤而肾家阴邪从少腹上冲心。寒水之势直犯天君。如豚忽奔。岂不危哉。崇明何氏云。奔豚一症。乃寒邪从针孔入。风邪不能外出。直犯太阳本府。引动肾中素有阴寒。因发而上冲。亦似有理。

  杨士瀛曰。夫奔豚者。如豕突之状。气从少腹上冲心而痛。凡作奔豚者。其气在脐下。筑然而动也。宜茯苓大枣汤。或理中汤去术加桂。痛甚。加吴萸亦佳。烧针条。用桂枝加桂汤。若痛甚。

  手足厥逆。当归四逆汤加桂、萸。惟桂大能泄奔豚。凡药中不可缺也。

  [卷四] 烦躁

  【纲】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目】朱肱曰。伤寒烦躁。太阳与少阴经居多。盖太阳少阴为表里也。

  赵嗣真曰。烦为扰扰。躁为愤躁。合言之。烦躁为热。分言之。烦与躁有阴阳之别。烦阳而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躁为热之重。更有烦疼烦闷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而躁者。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格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矣。若烦躁。是先烦渐至躁也。若躁烦。是发躁而渐复烦也。

  柯琴曰。太阳主表。故寒邪伤人。即太阳先受。太阳脉浮。若见浮不见伤寒之紧。即静也。欲吐。呕逆之机。烦躁。是阳气重。脉急数。阴阳俱紧之互文。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乃太阳之气生热而传于表。即发于阳者传七日之谓。非太阳与阳明少阳经络相传也。

  【纲】仲景曰。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目】张云岐曰。阴气少。阳气胜。则热而烦。故太阳经伤寒。多烦而躁也。阳虚阴盛。亦发烦躁。阳气弱。为阴所乘而躁。故少阴病亦烦躁。学人当以外症与脉别之。有汗之而烦者。有下之而烦者。有病已解而反微烦者。此由病新愈不胜谷。损谷则愈。

  柯氏曰。此论阳邪自表入里症也。伤寒一日即见烦躁。是阳邪外发之机。六七日。乃阴阳自和之际。反见烦躁。是阳邪内陷之兆。阴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阴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目】鳌按。烦本阳重湿病不宜烦而曰烦者。太阳之气。为湿所遏。不能宣畅。故烦也。

  【纲】仲景曰。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目】王肯堂曰。烦者。热也。谓烦热也。与发热若同而异。烦热为热所烦。无时而歇。非若发热时发时止也。经有烦。有微烦。有烦热、复烦、反烦、烦满、烦渴、胸中烦、心中烦、内烦、虚烦、大烦欲解。皆以烦为热也。然阴寒而烦者。亦不少也。盖在表而烦者。则有脉浮。恶风寒。体强痛之症。在里而烦者。则有潮热。谵语。腹满不大便。小便赤涩之症。在半表半里而烦者。则有往来寒热。胸胁疼痛之症。其邪在胸膈以上而烦者。则有胸满懊。可吐之症。其阴寒而烦者。则有恶寒而蜷。下利厥逆。脉微。与吐蛔之症。大烦欲解者。其脉必和。但脉不应者难治。若足冷脉沉细而微者。此阴症之类也。急用参、附温之。若内伤劳役。阴虚火动而烦者。其人身倦无力。自汗。尺脉浮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加炒黄连、知、柏、生地、麦冬之类。若不得睡而心烦者。兼服朱砂安神丸。纳其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此特大概耳。虚烦。胸中烦。心中烦三者。不因汗吐下而烦。则是传经之邪。不作膈实。但多和解而已。经用小柴胡汤、黄连阿胶汤、猪肤汤是也。若经汗吐下而烦。则是热邪内陷。以为虚烦。心中然欲吐。愦愦然无奈者是也。但多涌吐而已。经用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栀子浓朴汤是也。盖有不经汗吐下。邪结胸中。则为膈实。与瓜蒂散。及阳明心烦。与调胃承气汤。此又烦之实者也。伤寒二三日悸而烦者。虚也。建中汤。少阳之邪入腑烦而悸者。热也。大抵先烦而后悸是热。先悸而后烦是虚。胃实不大便心烦。若吐下后者。大小承气症也。若不曾吐下者。调胃承气症也。

  闵芝庆曰。诸经皆有烦。惟太阳独甚耳。盖烦者内邪内扰。汗者阳气外发。浮者阳盛之脉也。

  夫脉浮则阳自内发。故可必其先烦。见其烦。必当待其有汗。勿遽妄投汤剂也。

  鳌按。二条。言伤寒后余热。卫解而营未解者。浮数本麻黄脉。仲景却与桂枝者。因发汗解。

  麻黄症已罢。脉浮数者。因内烦而然。不得仍拘为麻黄脉。况麻黄纯阳。不可治烦。桂枝有芍药。

  能安营分。正以治烦也。夫桂枝本治烦。服之而外热因汗解。内热又发。故曰复烦也。

  【纲】仲景曰。一服汗者。(服麻黄汤也)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汗多者。温粉扑之。

  伤寒脉浮缓。发热恶寒。无汗烦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

  【目】柯琴曰。首条。麻黄汤禁也。麻黄为发汗重剂。故慎重如此。二条。发热恶寒与桂枝同。

  身疼不汗与麻黄同。惟烦躁是本症所独。故制此方。以治风热相搏耳。

  【纲】仲景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烦躁之由。各有不同。有因邪在表。有因邪在里。有因火劫。有因阳虚。有因阴盛。皆不同也。经曰。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如本条。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是邪在表也。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也。是邪在里也。以火熏之不得汗。

  其人必躁。太阳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大汗出。大热入胃烦躁者。是火劫也。阳微发躁。不得与之。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则安静。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是阳虚也少阴病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是阴盛也。诸如此者。症之常也。非逆也。设或结胸症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

  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治之症。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目】危亦林曰。汗为心液。汗多则离中水亏无以济火。故烦。肾中水衰不能制火。故躁。

  【纲】仲景曰。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过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

  【目】方中行曰。火熏不得汗而圊血。是阳邪下陷入阴分。故在过经不解时。夫不得汗。过经圊血而犹不解。可知劫汗而得汗。其患速。不得汗者。其患迟。名为火邪。则但治其火。而不虑前此之风寒矣。劫汗得汗而患速者。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一条言也。

  【纲】仲景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其脉沉者。营气微也。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凝不行。更发热而烦躁也。

  【目】戴原礼曰。烦躁。阴阳经皆有之。阳明经胃有燥屎。故烦。此当下之。太阳经已得汗而烦者。五苓散。少阳亦或有烦。小柴胡汤。阴烦。少阴为多。由阳气传入阴经。阴得阳而烦。自利而渴。烦不得眠者。辰砂五苓散。若不是阳气传阴。阴气犯阴经。吐利手足厥冷而烦。经云。阳虚阴乘之。故烦。又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吴茱萸汤。甚者。四逆汤加葱白二茎。

  外有虚烦一症。乃是病愈后阴阳未复。时发烦热。竹叶石膏汤。痰多睡不宁者。温胆汤。呕者。

  橘皮汤。

  李杲曰。治阴虚发热。烦渴引饮。肌热躁热。至夜尤甚。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此血虚发躁。

  当归补血汤主之。若以白虎与之。则误矣。如轻手脉来浮大。按之即无者。乃无根蒂之脉为散脉也。此虚极而元气将脱也。切不可发表攻热。如误治之。则死。须用大剂人参生脉散。

  柯琴曰。以火误治。阴阳俱虚竭矣。烦躁者。惊狂之渐。起卧不安之象也。急用此汤以安神救逆。

  【纲】仲景曰。太阳病二日。烦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目】柯琴曰。此火逆之轻者。太阳病经二日。不汗出而烦躁。本大青龙症。乃不发汗而反以火熨。火邪入胃。胃中水竭。躁烦不止。此时必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庶胃气不至于绝也。

  【纲】仲景曰。结胸症悉具。烦躁者亦死。

  【目】魏荔彤曰。结胸症具备。而烦躁独甚。津液内枯。驱之使透表。汗即出而阳必尽。下之虽病去。阴随脱而阳亦亡。故不下亦将死也。下则速其死而已。此条。乃跟上条脉见浮大而言。必结胸症具。脉兼见浮大。而又烦躁。必不同胸初结之烦躁也。且合数者。方可卜其死。不然。烦躁亦前条结胸诸症中之一也。何遽云死也。其浮大之脉。必无根方为死征。若有根仍宜从表治。即烦躁亦未必死。既云结胸症具。则脉已变迟。

  迟则难言兼浮。更难言兼大。忽而浮大。非阳邪欲透表。则正阳上越耳。

  鳌按。亦字。承上条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来。故曰亦也。

  [卷四] 咳嗽

  【纲】仲景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病去欲解也。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者。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干姜主之。

  【目】朱震亨曰。伤寒太阳症咳嗽。小青龙、小柴胡也。大抵热在上焦。其人必饮水。水停心下。则肺为之浮。肺主于咳。水气乘之。故咳而微喘。少阳少阴。俱有咳症。

  韩祗和曰。前二条。是由停饮而咳者也。虽皆为停饮所作。而小青龙所主。为水饮与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汤所主。为水饮与里寒相合而咳者。不可不知也。夫或表寒。或里寒。协水饮则必动肺。以形寒寒饮则伤肺故也。

  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

  是令咳也。甚者续而不已。连连不止。坐卧不安。语言不竟。动引百骸。声闻四近矣。

  龚信曰。水气太阳寒水之气也。咳者。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寒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又上至于肺。则肺寒。内外合邪。故咳也。水气在心下。则咳为必然。喘为或然。

  亦如柴胡汤症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纲】仲景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赵嗣真曰。此二条。是邪气自表传里而咳者也。虽皆为邪气传里。而小柴胡所主。为阳邪传里动肺而咳。四逆散所主。为阴邪传里动肺而咳。又不可不识也。夫或阳邪。或阴邪。自表传里。则必动肺。以脏真高于肺故也。停饮而咳。表邪传里而咳。固已。又有肺寒而咳者。内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寒气。寒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咳嗽者。是肺寒而咳也。

  陶华曰。咳者。謦咳。俗谓之嗽。肺主气。肺为邪所乘。气逆而不下。故令咳也。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饮而咳者。有邪在半表半里而咳者。治各不同。其水咳三症。不可不辨。小青龙治太阳之表水也。十枣汤治太阳之里水也。真武汤治水症之水气也。盖水与表寒合。用小青龙汗之。水与里寒合。用真武汤温之。里癖合水动肺而咳。用十枣汤下之。太阳病。身热咳嗽干呕。喘而利。小青龙汤。恶寒身痛。只根据本方。身凉咳嗽。干呕微利。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十枣汤。四肢沉重。腹痛下利。咳嗽或呕。真武汤。

  【纲】仲景曰。咳而小便利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逆冷。

  【目】成无己曰。咳为肺疾。治之必发散方可。然必不可发汗。如本条是也。

  吴绶曰。凡表寒咳嗽。脉浮恶寒。身疼拘急而无汗也。麻黄汤。或三拗汤汗之。痰唾如胶者。

  金沸草散汗之。若有热者。参苏饮去木香、人参。加麻黄、桑皮、杏仁汗之。若虚弱人感冒风寒而咳嗽有痰。或恶风头疼干呕者。人参杏仁汤。伤寒二三日传少阳经。脉弦口苦。发热而咳嗽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姜、枣。加五味、干姜。若发热胸中烦满而咳。加炒栝蒌。若胸胁痞满发热而咳。加枳壳、桔梗。凡阴症手足冷。脉沉细而咳嗽。四逆汤加五味。大抵伤寒咳嗽。非比杂症。按仲景治例有嗽者。不分阴阳二症。俱用五味、干姜也。若五味收肺气而止嗽。干姜入肺经而散逆气也。凡初秋豪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热喜伏于内。咳嗽。曲折不可得气息。喉哑失声。干嗽。喉中如梗者。射干汤。

  李中梓曰。有声无痰曰咳。有声有痰曰嗽。

  朱曰。夫咳嗽之疾一也。或曰。咳者有声而无痰。嗽者有痰而无声。又曰。咳为阳。嗽为阴。皆无考据。咳嗽非独寒也。六气皆能为嗽焉。风嗽者。头目眩晕。痰涎不利。宜通圣散汗之。搜风丸清之。火嗽者。口燥舌干。喘逆唾血。

  宜凉膈散加当归、桔梗治之。大金花丸解之。暑嗽者。面赤手冷。头有自汗。宜白虎汤除之。湿嗽者。面肿上喘。宜大橘皮汤止之。甚者三花神丸下之。燥嗽者。往来寒热。涕唾稠粘。宜柴胡饮子治之。寒嗽者。手足厥逆。宜宁肺散收之。彼谬医不分六气。执以为寒。骤用枯矾、粟壳。虽老亦无悟矣。

  鳌按。朱氏六气为嗽之论。乃统杂病言之。而伤寒咳嗽。其原亦有由六气者。治法固可参考。

  [卷四] 喘

  【纲】仲景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目】刘完素曰。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气逆而上行。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抬肩张口。掀肚摇身是也。伤寒之喘。有由邪气在表。气不利而喘者。有由寒水之气。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伤寒止于邪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设或腹满而喘。则又为可下之症。

  鳌按。本症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其喘者。因风寒外束。阳气不伸而郁于内也。太阳为开。本症又宜开。故仲景立麻黄法以开之。

  【纲】仲景曰。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

  加浓朴、杏仁佳。

  【目】鳌按。来苏集谓桂枝症上复冠太阳字。见诸经皆有桂枝症。是桂枝不独为太阳设。固已。

  愚窃谓太阳病下。复接桂枝症字。亦可见太阳治方。不独一桂枝汤。而此则为桂枝汤之症。非别方之症。且可见喘而汗出者。以邪束于外阳扰于内也。总之。此条为微热在表。而大热入里之症。

  故仲景制此轻清苦寒之剂。喘本为麻黄症。既制葛根芩连方治之。又以桂枝加朴杏为治。皆不用麻黄。何也。盖因妄下后。表虽不解。毕竟腠理已疏。故不用麻黄而用桂枝。且桂枝方中有芍药。若单加杏仁。喘虽微。恐不胜任。故必佐以浓朴。斯喘随汗解也。杏仁。治喘胜品。

  【纲】仲景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黄汤主之。阳明症。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目】朱肱曰。伤寒喘。只有太阳阳明两症。

  柯琴曰。三阳俱受气于胸中。而部位则属阳明。若喘属太阳。呕属阳明。故胸满而喘者。尚未离乎太阳。虽有阳明可下之症。而不可下也。

  鳌按。病虽已入阳明。脉浮无汗而喘。故为未离太阳也。故仍用麻黄汤。

  【纲】仲景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无汗。而喘。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无汗而喘。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目】陶华曰。伤寒发喘。有邪在表者。有邪在里者。有水气在表者。心腹濡而不坚。外症无汗。法当汗之。在里者。心腹胀满。外症有汗。法当下之。其由水气者。心下怔忡。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汤。经云。喘而汗出。宜利之。汗不出而喘。宜发之。其或直视谵语。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死症也。水气喘咳。乃太阳汗后。饮水多而水停心下也。既用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矣。其或兼小腹痛者。则小青龙去麻黄加茯苓。阴病喘促。返阴丹。

  喻昌曰。误用桂枝固卫。寒不得泄。气逆变喘。本当用大青龙。乃于汤中除去桂枝、姜、枣者。

  一误不堪再误也。然治之终不出麻杏甘石之外。见内饮水多。外行水灌。皆足以敛邪闭汗。不独误行桂枝汤为然也。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一从桂枝。一从麻黄。分途异治。由中风之误下而喘者。用浓朴、杏仁加入桂枝汤中观之。则伤寒之误下而喘者。用石膏加入麻黄汤中。乃天造地设。两不移易之定法。

  仲师所以谆谆告戒者。正恐人以伤寒已得汗之证。认为伤风有汗而误用桂枝。故特出误汗误下两条。示以同归麻黄一治之要。益见荣卫分途。而成法不可混施也。

  鳌按。喻注饮水过多。水气上逆。其说甚是。而以水灌为沃其皮肤。则谬。

  此二条无字。旧本俱讹在大热字上。柯氏韵伯始改正之。

  【纲】仲景曰。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目】柯琴曰。未发汗。因风寒而喘者。是麻黄症。下后微喘者。桂枝加朴杏症。喘而汗出者。

  葛根芩连症。此汗后津液不足。饮水多而喘者。五苓散症。水灌亦喘者。形寒饮凉。皆能伤肺。

  气迫上行。是以喘。

  鳌按。汉时治病。服药而外。有水治火治之法。以水灌之。料即是水治。但不知如何用法。若喻以为沃其皮肤。恐未尽然。

  【纲】仲景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加减法。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目】朱肱曰。麻黄主喘。何故去之。答曰。此治心下有水而喘。不当汗也。故去之。

  鳌按。此二条之喘。皆因心下有水气。小青龙与小柴胡俱为枢机之剂。故皆设或然症。各立加减法。咳与喘。皆水气射肺也。

  【纲】仲景曰。直视谵语。喘满者死。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者。此为命绝。

  【目】成无己曰。此皆邪气内盛。正气欲脱。气壅上逆也。皆不治之症。

  [卷四] 呕吐

  【纲】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目】张云岐曰。呕。有声者也。俗谓之。吐。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

  则曰食谷欲呕。于吐。则曰饮食入口即吐。则呕吐之有轻重。可知矣。伤寒之呕。有责于热者。

  有责于寒者。至于吐。则悉言虚冷。经曰。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又曰。胃中虚冷。故吐。可见其概矣。

  鳌按。此言寒邪初感。太阳先受第一日也。初受之日。已有吐意。已伏呕逆之机。故兼有烦躁之症。急数之脉也。将者将然未然之词。

  【纲】仲景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目】王履曰。呕家之为病。气逆者必散之。痰饮者必下之。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是呕家圣药。是要散其逆气也。

  金匮又曰。呕家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则止。是要下其痰饮也。呕多虽有阳明症不可下者。

  谓其气逆而未收敛为实也。其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为难治。谓其虚寒之甚也。

  宠安常曰。虽有已发未发之分。而症有恶寒体痛呕吐。脉有阴阳俱紧。便可断为太阳伤寒而非中风也。其体痛者。由寒邪外束也。其呕逆者。寒邪内侵也。

  【纲】仲景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目】鳌按。此是内外症俱微。将解未去之候也。故曰微恶寒。见寒之轻。曰肢节烦疼。见非身腰疼痛。曰微呕。见喜呕之兆。曰支结。见非痞满。只发热而烦。为热多耳。故制此轻剂和解之。

  【纲】仲景曰。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目】魏荔彤曰。酒客脉浮汗自出。似风伤卫。实非风伤卫。然酒客汗自出。脉数而大则有之。

  未必浮也。浮则为风伤卫矣。况酒客焉有恶风一症。是虽发热汗出。酒客之常。并无恶风。必伤风而后恶风。自以酒客伤风为正义也。所以用桂枝汤。必斟酌方效也。湿热家或中风。脉虽浮。必兼濡涩而带数。于脉可以知其热也。虽头项强痛。必兼身重。骨节烦疼。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虽汗出。必兼短气。虽恶风。必兼小便不利。于此症可以知其湿也。辨之既明。何至必于吐后。

  始知其误服桂枝哉。则湿热之中风。用桂枝之内。必佐以五苓之治法矣。

  鳌按。酒客必有湿热。故得甘必吐。不可与桂枝。柯韵伯谓当用葛根芩连解肌之法是也。次条。

  乃由酒客推展言之。见一切湿壅于中热淫于内者。俱禁用桂枝。或使湿热涌越。有伤阳络。以致吐脓血也。旧本俱将脓血条叙在酒客条上。恐义不圆。

  【纲】仲景曰。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目】柯琴曰。有寒。未病时原有寒也。内寒之人。复感外邪。当温中以逐寒。若发其汗。汗生于谷。谷气外散。胃脘阳虚。无谷气以养其蛔。故蛔动而上从口出也。蛔多。不止者死。吐蛔。

  不能食者亦死。

  鳌按。韵伯此论。即非伤寒。凡胃虚蛔动者无不然。

  【纲】仲景曰。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目】柯琴曰。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则下利似乎合病当然之症。今不利而呕。又似乎与少阳合病。葛根汤加半夏。兼解少阳半里之邪。便不得为三阳合病。

  【纲】仲景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目】李中梓曰。呕者声物俱出。吐者无声出物。哕者有声无物。

  鳌按。此条干呕。是水气为患。水气未入于胃。故干呕。

  【纲】仲景曰。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

  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目】庞安常曰。按此条及干姜附子渴症。不呕不渴。为里无热。可知呕为里热明矣。

  鳌按。曰呕逆。曰干呕。细玩通节语气。总以见表之风邪已解。而里之水气不和。

  【纲】仲景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目】柯琴曰。阳邪居胃之上口。故心下痞硬。干呕而食臭。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腹中雷鸣而下利。火用不宣则痞硬。水用不宣则干呕。邪热不杀谷则食臭。土虚不能制水故肠鸣。

  【纲】仲景曰。太阳病。二日。烦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烦躁。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目】楼英曰。此火逆之轻症也。欲小便不得而反呕。欲失溲。此非无小便也。其津液在上焦。

  欲还入胃口故也。

  【纲】仲景曰。发汗后。水液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不止。

  【目】柯琴曰。阳重之人。大发其汗。有升无降。故水药拒隔而不得入。若认为中风干呕。伤寒呕逆。而更汗之。则吐不止。胃气大伤矣。此热在胃口。须用栀子汤。

  【纲】仲景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目】赵献可曰。水入则吐者。心下有水气。因离中之真水不足。则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元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

  【纲】仲景曰。伤寒本自汗下。医复吐下之。寒格。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目】柯琴曰。治之小误。变症亦轻。故制方用泻心之半。上焦寒格。故用姜、参。心下蓄热。

  故用芩、连。呕家不喜甘。故去甘草。不食则不吐。是心下无水气。故不用姜、夏。要知寒热相阻。则为格症。寒热相结。则为痞症。

  [卷四] 可吐

  【纲】仲景曰。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利则止。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者。宜吐之。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病手足逆冷。脉乍结。

  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饮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目】吴绶曰。凡病在膈上者。脉大胸满多痰者。食在胃口脉滑者。俱宜吐之。华佗谓伤寒三四日。邪在胸中者。宜吐之。凡吐用瓜蒂散。或淡盐汤。或温茶汤。如人弱者。人参芦汤亦可。痰多者。以二陈汤一瓯。乘热与之。以指探喉中。即吐也。凡老人怯弱劳病内伤虚人。并妇人胎前产后。血虚脉弱小者。皆不可吐。凡药发吐者。如防风、桔梗、山楂。只用一味煎汤温服之。则吐。若误吐。则损人上焦元气。为患不小。可不慎哉。

  王肯堂曰。大法。春宜吐。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病如桂枝症。头不疼。项不强。

  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有寒。当吐之。或云。此以内有久痰。宜吐之也。

  [卷四] 不可吐

  【纲】仲景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此为吐之内烦也。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

  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目】王肯堂曰。四肢厥逆。虚家新产脉微。皆不可吐。

  喻昌曰。解肌之法。解肌表风邪。全不伤动脾胃。乃天然不易之法也。若舍此而妄用吐法。吐虽有发散之义。故不恶寒发热。一二日病在太阳。吐之则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病在阳明。吐之则不喜糜粥。欲食冷食。皆胃气受伤之故也。然且朝食暮吐。脾中之真阳亦伤。而不能消谷。是外感虽除。脾胃内伤。卒未易复。故为小逆。

  魏荔彤曰。关上脉细数。方注为细则为虚。数则为热。此脉兼一二日三四日二段言。下方分别其症。而未出治法。余谓治胸当小陷胸。治胃则桂枝去桂加茯苓甘草汤症也。如胃果虚。则人参、干姜皆可用矣。次条津液内枯。作烦发烦。不过虚热二字。热胜于虚者。乃炙甘草汤症也。热大盛。以白虎佐之。至于虚胜于热。则又建中汤、茯苓甘草汤之症矣。仲景何能预定乎。

  [卷四] 渴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目】李中梓曰。渴之为病。或因热耗津液。或因汗下过多。各不同也。

  鳌按。此概言太阳之温症。四时有之。非专指春温也。所以名之曰温者。以内外皆热也。发热为外热。渴为内热。所以别于中风伤寒也。

  【纲】仲景曰。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

  当汗出而愈。

  【目】许叔微曰。此乃夹虚伤寒症也。脉弱者。阴不足。阳气陷于阴分。故必渴。渴者。液虚故也。

  【纲】仲景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目】成无己曰。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者能饮水自瘥。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支结也。喘咳噎哕。干呕下利。肿满。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过伤。当须识此。勿误也。

  柯琴曰。此正欲明服汤后渴者是解候也。恐人服止渴药。反滋水气。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后提出渴者以明之。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转属阳明而成胃实矣。

  【纲】仲景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目】朱肱曰。初戒太阳症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问曰。太阳病汤。终不可与白虎汤耶。

  曰。太阳症得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可与之。脉浮而渴。属太阳。若阳明少阳少阴。俱有渴症。

  张元素曰。此症因于发汗过多。水入则吐者。以心下有水气。故水饮拒绝于外也。五苓者。本因水气不舒而设。是小发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气。不是利水道。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阳病。其人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

  【目】朱肱曰。凡病非大渴不可与水。若小渴咽干者。只小呷滋润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烦躁者。能饮一斗。只与五升。若全不与。则干燥。无由作汗。发喘而死。常人见因渴饮水得汗。小渴。

  遂剧与之。致停饮心下。满结喘死者甚众。当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主之。金匮云。得时气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不得。多不当与也。何也。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作病矣。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犹当根据症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凡人但见仲景云。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遂小渴者。乃强饮之。因成其祸。不可胜数。大抵伤寒水气。皆因饮水过多所致。水停心下。气上乘心。则为悸为喘。结于胸胁。则为水结胸。胃中虚冷。则为呕为哕。冷气相薄。则为噎。上迫于肺。

  则为咳。渍入肠中。则为利。邪热所薄。蓄于下焦。则为小便不利。少腹满。或里急。溢于皮肤间。则为肿也。

  王好古曰。邪气在表。犹未作热。故不渴。邪气初传入里。热气散漫未收。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者。恐饮水过多。积不能消。复为停饮诸疾也。

  柯琴曰。前条上半截。与后条同义。前条在大汗后。后条在未汗前。即是太阳温病。要知太阳温病。即是阳明来路。其径最捷。不若伤寒中风。止从亡津液而后转属也。饮水是温病大法。庶不犯汗吐下温之误。五苓又是治饮多之法。前条。便是转属阳明症。

  【纲】仲景曰。太阳病。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伤寒汗出。而心下悸。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目】陶华曰。渴者。里有热也。津液为热所耗。伤寒六七日传至厥阴为消渴者。谓饮水多而小便少。乃热能消水也。朱氏云。脉浮而渴。属太阳。有汗而渴。属阳明。自利而渴。属少阴。至于厥阴。则又热之极矣。太阳无汗若渴。

  忌白虎。宜柴胡。阳明多汗而渴。宜竹叶石膏。若先呕后渴。则为欲解。当与之水。先渴后呕。则为水停。赤茯苓汤。

  当根据此议。勿令误也。

  鳌按。第二条渴不渴。双顶心下悸。是汗出后既心下悸矣。而又有或渴或不渴者。二方皆因心下水气而设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则腹满而喘。口渴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

  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目】鳌按。此言火灸之变。即火逆症。因火灸不如法。以致变生种种。惟以小便利者为可治。则知火逆之症。必以阴为主。最忌阴竭。犹之伤寒病以阳为主。最忌阳亡也。故中间阳盛阴虚四字。是火逆症之纲领。阳盛则伤血。阴虚则亡津。又伤寒书之大纲领也。

  【纲】仲景曰。湿家。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目】李梃曰。热在表则不渴。热入里则渴。耗夺津液而然也。然有渴必有烦者。肾主水。热深则水竭而渴。肝木挟心。火以生烦。故厥阴六七日。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渴欲饮水为欲愈。传经已尽也。

  鳌按。背强恶寒。尚属太阳。寒湿本当汗解。不汗而下。必致阳气扰上焦而满。伤中焦而哕。伤下焦而小便不利。既三焦受病矣。口燥烦而舌上苔。由丹田之有热。不能饮水。是湿犹在中。当从五苓散去桂枝易肉桂。

  【纲】仲景曰。太阳中暑。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目】柯琴曰。中暑夹寒。有得之乘凉者。阴寒先着于肌肤。而暑气内伤于心脉。故恶寒身热汗出而渴也。清暑益气汤。东垣得之矣。

  [卷四] 惊

  【纲】仲景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侧转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风温。脉浮。自汗。身重。多眠。若被火者。微则发黄。剧则如惊痫。时螈。

  【目】成无己曰。伤寒中。有单言惊者。有单言悸者。理不得淆。故两分之。其兼言惊悸者。

  则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一条而已。惊。坏病也。由误下火逆温针所致。仲景之法。不过随其逆而调之。

  [卷四] 悸

  【纲】仲景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目】黄仲理曰。心下悸。欲按者。心气虚。脐下悸者。肾水乘火而上克。以发汗多而心液虚。

  心气馁。故悸。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有水势上干之象。然水势尚在下焦。欲作云者。尚未发也。

  【纲】仲景曰。伤寒二三日。心下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成无己曰。此二条都是气虚而悸。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

  柯琴曰。心悸而烦者。是少阳中枢受寒。而木邪挟相火为患。则君火虚。离中真火不藏故悸。

  离中真火不足故烦。

  【纲】仲景曰。太阳病。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目】韩祗和曰。此是停饮为悸者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故内停。心亦不安而为悸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发汗。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目】赵嗣真曰。此汗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而令悸。与他条气虚而悸者不同。且更甚焉。

  或镇固。或化散。皆须定其浮气也。

  【纲】仲景曰。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用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

  必作利也。

  【目】刘完素曰。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其邪气之浅焉者乎。金匮云。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饮之为悸。甚于他邪。虽有余邪。必先治悸。何也。以水停心下。若水气散。则无所不至。侵于肺则为喘为咳。传于胃则为哕为噎。溢于皮肤则为肿。渍于肠胃则为利。下之不可缓也。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