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钦定大清一统志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和 珅等谨
  奏为
  大清一统志告成奉表恭
  进事窃【臣】等奉
  勅重纂
  大清一统志告成谨奉
  表上
  进者伏以
  干玑甄曜仪璘定紫府之垣
  泰荚陈符经纬正丹邱之统
  敷福畴而无外九采胪驩
  介夀宇以咸中十华贲劵黄舆増廓准计数于星碁翠牒骈呈际嘉成于虹玉事超邃古庆洽景员【臣】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窃惟鸡浑测度祥霄扩九野之躔鼇纪厘区富媪奠八维之轴溯降神于提地蜚鹿乘云肇建号以居方驭龙画埜娲皇立极下契黄纯农帝陈枢旁求白阜纪通述职辑九土于羲坛风后畴庸纳万区于轩箓赍地图而贡陪华琯姚墟徕梯几之人榷山经而象铸牧金禹迹述皁斿之子廼疆殷索肇域凝尊亦越姬宗形方展宷郡标卅六淆五服于先秦部析十三革九州于前汉综东西之典午幅陨难守于平呉割南北之夷庚侨治无讥于自郐双龙佑运十五道括以珠囊夹马符廿三路收诸玉斧寻踪耶律考度完顔残山虽峙于临安唘宇有光于拓跋洎至元之缔造省置中书迄洪武之裁成司存布政中经点勘信皇初列志纷纶袪疑柱下至若抚辰正域贲鲈篆以观文遁甲开山注龟铃而索隠夏后遗输班之迹奥掲元夷鲁公垂职録之编式登太乙谈天驺衍赜探瀛量之宏证道刘安哆训坠形之博籍黄图于柞观要挈酂侯防緑字于兰防志胪班掾青邱疏域寸方规裴秀之丝赤县补经尺幅罄江淹之锦谢庄缋文之木防丈矩方李该裂素之仪粉川黛岫图太康之国照録贞观之坤元志戴斗于诸蕃记皇华而四达卢牟郡县叠经吉甫之笺荣镜华夷续载贾躭之笔覈干兴之寳典史序沿为篹土训于祥符刘均属藁太平寰宇絣方岳而陈函本路诸州簉闰年而纳绘旌党家之手鉴岂恡颁缣抒赵氏之心玑遂图聚米欧忞程縯各谱广舆祝穆王存并诠方域维百家竞鸣于唐宋而一统肇志于元明宙合为胚跱流示掌储六辅八都之赜约以丹縢荟四蕃十道之繁登之翠检然而金科失据惜防古之丝棼玉防难恢觉朱明之幅褊严北门而重闭讵识流沙寻西域之遥源终迷积石畧覩胜朝之槩足徴盛防之艰从未有仰综干维俯包坤络四七宿星躔之表奉铚秸于星畿亿万年荒憬之陬通梯航于日域辨十形而必审谨严直绍麟经赋六合而非夸详洽齐驱马史紫庭合粹碧简凝辉如
  今日者也钦惟
  皇帝陛下
  兰检承禧
  萝图辑瑞寳鉴爥紫鹓之纪光融不夜重城金铙宣朱鹭之声威鬯无雷絶域承
  天广运列四岳而宅羲和率
  祖祗行缵
  五朝而丕谟烈葢我
  圣清合元啓泰得一奉宸屯啓云雷离乗日月白山黑水龙靖三姓之墟朱果丹禽秘象翊万年之运城辽城沈防
  紫极以居尊
  天命
  天聪建黄枢而继序舟瑶陟巘豳馆匪康楛矢陈庭酆宫
  毕防告
  穹疏辠周旅整而有征薄堞寻盟燕民恱而勿取属以南州失驭西曜沈渊蜚鸿矜大泽之嗸挺鹿择中原之音我
  世祖章皇帝膺
  昊灵之顾眷洽霓望之翘懃果勇分麾亲贤授旗黄鸟振修防而廓星都钩纳白狼张长罗而幠霄甸
  圣祖仁皇帝仔承
  寳命逥斡璇枢钦明考元扈之祥恭夀御翠妫之箓凤闱宵画薙三蘖之有苞麟斾晨驱詟九婴之余厉顾碞察理展芝葢而观方念典储精敞桐轩而论道仰齐晷纬天文考仪象之成俛究埏纮地理纪方舆之畧胪平陂之形势镂铜版而列
  皇舆镜今古之革沿孴琅函而规史表犹以仅成别録
  未撮全编
  特勅儒臣分裒统志罗羣方之记载毫素争操彚众力以
  研摹汗青垂就
  世宗宪皇帝敉宁八表抚戢九邉和玉烛以调元理金椎而缉化牙旗逺指丹津罗窜雉之罿毳帐平移青海享居鸠之宅栁屯禀令宛聨比党之驩箐筒归流俨注圻封之贯钦昄章之日辟篇有増多核诵训之周知録迟校上我
  皇上重熙袭庆下武继文百度维贞四隩既宅奏春正于太史粤在八年进舆地于司空是为初藁洪惟
  帝晖乆照诚民则敛福以敷神縡与谋剏物而棱威必
  憺
  天无私帱八夤全畀于修龢
  国有常刑七徳首陈于禁虣乌蛮黒僰具函
  元化以生赤坂紫蒙胥在
  大君之度洊捄邉庭之戹龚行天吏之权策定准疆绩收回部旄牛永靖妖鸟同倾秋河灌萤嚼之光春
  霰荷龙衔之照正山南之井牧因厥连城逐碛北之刍茭仍其行国春耙芒积晴疏蒲类之泉星牗篝明宵集筠冲之市通流圜于温宿徧鼓洪鑪筹殖谷于康居广储髙廪翖侯纡綟贵霜懔属国之仪斗宪量圭布露奉司天之朔领田官于戊校逖控坚昆达防于庚邮迩通牢姐河捞龙辅锲木笔以腾章号袭蝉封驶汗驹而效欵简队营而列戍轻车强弩之伦析州郡以班符效谷宜禾之属曹分五户宁家息琐尾之虞墢趣千屯计亩唱邉头之乐昕桥门之鼓罗刹更畨夜传震旦之灯泰防向慕柔昆弥之别族归旧部而庆安居兴的博之新畬刬危碉而成沃壤五帝未通之国括籍来庭三皇不享之臣签名扞圉
  九功九叙丕方畧于三编四极四和宜订神州之全
  録监修详定荷凤纸之
  宣纶合类殊题啓豹囊而错绮体大物博
  辰居象珠纬之环理富文繁亥步入瑶缄之考宅中图大居重驭轻赅体国经野之谟综任土养材之利伏见道昌
  顼喾棣通宏寳覆之防纪挺
  勲华荃宰鬯珍膄之势发凡起例酌具金模比事属辞
  参存蓝本四辅环
  紫微之座善首
  皇都两京基墨食之祥治先尹正一十八省之外陈职贡者数百区四十九旗而赢备卫藩者几千族寄总维于统部挈领提纲待件系于诸门分条析缕建师逮长重守土而叙官聨次卫及营因安疆而严军制左营右拂指图识申画之宜斜上旁行置表示革因之次量圆仪之躔舎辖以分星絜大矩之广轮区而建野崄夷揆势冲要审形占感化以观风就习成而考俗厥田厥赋分畴权三壤之平廼理廼宣记里度八方之至重闉切汉实墉连铁
  郭之垠九仭疏濠伊淢限金隍之堑莪阿藻泮酌解额于春黉鹿洞鵞湖佐传心于夏校屹崒表目存之胜细列枝峯盘涡勘脉道之通并搜蔓壑頺墟賸垒徧防稽覧之图残碣零碑都入洽闻之记合繻上路耑察御于鸣鸡问渡通津得砥平于匽蝀栖神相防维馨荐尸祝之诚证道多门有侐指元空之界棠隂写芾庭空角雀之謡麦頴舒芃陇播驯翚之绩树都人之望乡署名景儒行之宗门标通徳当风握节嘉劲草之长伸爱景循陔诵蓼莪而弗替登独行岂遗薖轴之人论著潜夫亦叙绳枢之子畸士寓雪鸿之迹芳躅滋光骚人畱云鹤之踪余徽故在心盟苦蘗旌节媛于凄帏操凛寒筠諡贞姝于炜管鱼符鹤版隮仙籍而共録七籖寳树金蕖超佛乗而偕疏八徳抡动植飞潜之种祥土毛腾木金水火之华巧呈地寳骈罗节目政有经焉髙挹犁眉识其大者王道喻如龙首以眂广而听髙侯封错若犬牙必物宜而布利尊
  留都而强榦贰卿决五部之曹
  训雄镇以知方表帅简八旗之旅倍京营之伍队荷祋严诃广直省之名粮服袀分逻蜺旌犀带筹笔而赞戎机豹畧龙韬升坛而绥窎佃辕依粟末声震东禺棨列蒲与势连朔易西垠専阃化融宿海之波北戒拥麾气泮天山之雪卖劔变力支之俗守始一麾佩刀移勅勒之风州沿独奏金满瑶池之境开庠而多士明经茨萁栁谷之间赞府则伊吾司马四卫拉登其黄茂防输都防之租六盟长罄其丹忱防菉爻闾之币区云中之故地设倅分城畎剑外之新田留屯置校楼船下濑逺控儋厓绣服輶车平临台海懋防居于蕃舶仍严鼇岛之稽准通市于薪犁讵比鸿沟之约斗槎専使
  紫泥衔濊貊之封影国名王黒韩
  俞鳞之请总师干而専节制督防中枢开幕府而领旬宣抚循分省神囷飞挽持漕节以输场灵渎宣防筦河隄而奠水第监司之华级准本道以结衔剖典郡之银章迾専防而理事赋翩鵻于靡盬星邮归花县之铃考駉牡于斯臧云锦栁邉之厰相兴桓之奥宅星叶青林憇
  轩昊之密都
  日临黄道矞皇新府防甫草而峪接伊绵□集诸藩扈周阹而筵呈式榜徳网道纲之内防风雨而和隂阳丝聨绳贯之中尉东西而南北至若卜祥嵗习
  命倌展仪视典时廵入畺
  咨岳车船防檋履遂径而工廞邮表坊庸农祥而业
  劭遡膴原于芮鞫三单仰
  爕伐之勲秩神岳于崈髙万嵗迓传呼之响甃粼粼之白石砥道水平架宛宛之文梁卢沟月晓西湖导泒幽燕练横海之材
  南苑飞淙凤溥流泉之利臿云股引达畿则交防丁沽渌泽支分土而载宁癸赵红桥格淀导理孙于滹沲玉带疏流颂平繇于溹涫春波转运衔舳千防河路宣淤剔鬟八牐迎
  厘青畤惟条徴岱畎之同制胜黄楼其乂识徐方之艺木龙挑溜陶庄辟而迅达云梯铁鹿环隄髙堰培而长淳水柜防鏁淮涡之怪靖其东掣西牵筹安龛赭之澜冀以南坍北涨塘排雁翅斲山骨而巩梅桩坦迾鱼鳞耸盘头而连竹络式摹天一峙阁于越角吴根数按魁三发箧于石渠金匮
  诣平乡而景道缁帷探绣绂之书
  莅防麓而延禧香阜得金莲之烛天濡露瓮傃
  桥鼎以升馨秋顺霜舆
  御梁驺而肄武系剪茨于
  苑籞陆吾守乎囿时叩张艾于林虞肆师位其表貉三雍创制歌遍绵蕞之俦万雉増雄畚挶逮漆沮之浒仍丁钱于旧贯永删口之条缓甲帖于常征叠
  沛沦肌之泽彩坛祼秬答閟贶于
  禋祠馨庑芭妥昭灵于
  神宇抒
  宸襟于景物春秋补助之余印
  睿性于山梁晴雨课量之暇丰规树典岣岑之
  禹篆髙摹离曜腾光卿霭之
  舜歌继作银钩
  禁扁上奎垂曲势之文璧合
  新聨两序绚交辉之字仰倬章于
  圣制灿朖星云谨分纪于华编昭登嵗月若乃迁移区并法斡运于斗枢畿望雄视乗除于星纪虞州载肇大扩唐封周制綦详并恢夏服雍凉梁益累朝之锡号频更道府县州
  昭代之宪纲屡酌冩连乡之隠赈错壤鳞分数俊彦之蔚兴英声翰起事期翔实徴贯利于职方説摈翻空采行人之礼籍发九邱而闚典畧部次州居檄万国而集图经庭充轴凑陆离楮册繙郎省之移文什袭兰函考
  史宬之记事揽瑰竒于绿牒逺绍旁搜仿通例于紫阳大书分注南针指畍标图则圭臬
  皇舆北斗移杓释义则范模
  睿札别星潢于庶姓
  谕撤觚编防旗籍于齐民
  饬区土著葱山于阗荣河讨其重源荷泽荥波清济明其三伏夹山双引遥厵订滦水之譌合泒三藏武列证温泉之确苍黄燕嗣妄故衍之名溶防辽流漫袭大梁之号山淆句曲悟通字于苗茅谷混盘中绎分居于田李覈钓璜于周渭迹辨子牙诬押石于辰韩缪绳范史昆都伦之疏义别悬圃于三成广陵国之分疆信观涛于七发姜女为梁之室墨胎笑塐于秦城毘陵近吴札之乡劔气腾于葛井
  跸临泮水环城揆曲阜之新道出敦煌驿路考阳闗之古问官寻里疑附庸拓境之浮望岳登楼辟名胜指方之舛増兰龛于列辟寳鸭香浓饰柏寝于昌平金鳬气穏
  褒忠锡諡扶胜国之臣纲负罪除封详戎王之世系彤廷宣勚祓瑾采以掩瑕文苑驰声濯璸辉于含画禅接踵泾南奨笔阵之图天籁音浙右韪墨林之鍳
  金衡在握重巽以申玉尺禀裁一隅是举臣等识惭锥指才谢圭求详披浩博之文惧负综甄之任忝依
  光于禁近
  榘训恭承资分课于清班缃函互检二十六门之总类剖决丹文四百卅卷之全书搜罗玉字桃莱难悟质志地之岐譌英菟疑阐书人之互异辽金以降正国语之近诬回准既平叅梵文而协律谘于敷译职在象胥审义审名别国之方言细订对音对字古人之生面重开排日程工焚膏以继晷穷年削藁积寸而累铢例付钞胥红丝界画慎遴官校丹椠叅详各襄事而矢寅比
  呈书而按卯
  宸居天咫轮番荷
  铨鍳之详
  睿防春温剀切
  示体裁之凖廿年讨论幸揽锦川绣谷之全乙夜观成欣逢
  凤纪龙图之防
  国庆积建元之筭策合乾坤
  朝恩计饱徳之乡
  泽覃陬澨琼筵优老听击壤于康衢
  璧水敷文瞩承流于寰海际祯符之骈荟适志乘之告竣此皆
  郅治馨香乆照和时之烛是以
  昌期翕习更成益地之编伏愿
  璧府标题
  奎章弁首
  甄登四库丹函长防于香芸
  宣示中区翠帙广于绣梓庻防同文同轨合成册府之珍共睹共闻永奉艺林之寳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恭
  进以
  闻

  钦定大清一统志
  凡例
  一前统志成于乾隆八年厥后舆图日廓户口日蕃田赋日殷府州防县建置分并及人官物土之盛日着谨确稽部院寺监并各直省来册详载以昭
  一徳同风乆道化成之至治其各项册档以四十九年
  送核者为断
  一
  皇上徳威洪鬯平定凖噶尔部囬部拓地二万余里底
  定两金川建防课绩四谒
  祖陵六
  巡江浙
  指授奠海治河事宜嵗举秋狝进哨木兰倬汉天章凡有关地理者皆恭载至
  勅修各馆羣书自
  国史外如日下旧闻考热河志
  盛京通志平定准噶尔方畧西域同文志西域图志平定金川方畧天下舆地全图记述大备皆前古所未有并加考证祗登用光册府
  一直省
  巡跸所经均建
  行宫而承徳府
  行殿暨
  行围止顿之所每当秋狝
  驻銮为时较乆谨标
  行宫一门余省谨因地界山川所在之处分晰恭载一木兰
  围塲前志未备兹恭依热河志分列
  籞苑四正四隅载于新创承徳府卷中
  一西域新疆帡幪
  大化其肇设之安西州镇西府廸化州皆督臣所辖宜甘省至伊犁之东西路回部自哈密辟展至和阗创撰新疆一门次于直省之后其慕化各藩哈萨克等并撰新疆藩部次于蒙古各藩部之后一河工海塘事宜谨遵列年
  谕防及督抚河臣奏疏所陈节载于各直省河海条下一直省新葺之城池学校并海岳江河神庙暨诸寺观之奉
  勅建修及
  赐名者一一据册甄载
  一直省新设州县及改土归流诸防县并因新设之制特辑为卷如归化绥逺新设六防今辑六防一卷隶于山西省其归化城原驻游牧之土黙特仍序于藩部卷中
  一直省名宦人物前志有未备者并确查史传増入其顺天府卷中
  国朝诸王及八旗大臣等事迹已载八旗通志兹不重载其八旗大臣中职任封疆政绩懋著者仍载入各省名宦中至比来物故之文武大臣中有治行彰显曽经奉
  防襃嘉入祀贤良昭忠祠者俱遵查
  国史一并载入
  一前明忠烈诸臣于乾隆四十一年奉
  防赐諡其姓名事迹未入前志者俱照褒忠録详查载
  入
  一直省孝顺节烈叠年以来奉
  防旌奬均查册载入每县以最先一人大书为纲余以
  次类注其下
  一外藩各部自内札萨克察哈尔至喀尔喀青海西蔵诸境并详核其山水形势之迹至封爵旗分添设移改并世袭次之数均确查理藩院册籍登纪
  一外域朝贡诸国均照礼部册籍详考史志诸书甄载
  一山川古迹向有承讹袭谬习不察者叠经
  皇上睿论指正审辨讹舛兹恭遵改纂并厯叙旧文加
  案语声明于后
  一辽金元史中人名地名见于志者均遵新译改正并注明原作某今译改等语于各条之下奉天及防古西域等山水地名并照新译字様登载一志内山川次第以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为序援引各书俱于每卷首见之条増列著书人姓名以便考覧其有前志所载考证未的字句未醇及疎畧者逐一校订改补以期无缺无漏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一统志
  目録上
  卷一
  京师【上】
  卷二
  京师【下】
  卷三
  直统部
  卷四
  顺天府【一】
  卷五
  顺天府【二】
  卷六
  顺天府【三】
  卷七
  顺天府【四】
  卷八
  顺天府【五】
  卷九
  顺天府【六】
  卷十
  保定府【一】
  卷十一
  保定府【二】
  卷十二
  保定府【三】
  卷十三
  永平府【一】
  卷十四
  永平府【二】
  卷十五
  河间府【一】
  卷十六
  河间府【二】
  卷十七
  天津府
  卷十八
  正定府【一】
  卷十九
  正定府【二】
  卷二十
  顺徳府
  卷二十一
  广平府
  卷二十二
  大名府【一】
  卷二十三
  大名府【二】
  卷二十四
  宣化府【一】
  卷二十五
  宣化府【二】
  卷二十六
  承徳府【一】
  卷二十七
  承徳府【二】
  卷二十八
  承徳府【三附木兰 围塲】
  卷二十九
  遵化州
  卷三十
  易州
  卷三十一
  冀州
  卷三十二
  赵州
  卷三十三
  深州
  卷三十四
  定州
  以上直隶省【自卷三至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盛京
  卷三十六
  兴京
  卷三十七
  盛京统部
  卷三十八
  奉天府【一】
  卷三十九
  奉天府【二】
  卷四十
  奉天府【三】
  卷四十一
  奉天府【四】
  卷四十二
  奉天府【五】
  卷四十三
  锦州府【一】
  卷四十四
  锦州府【二】
  卷四十五
  吉林【一】
  卷四十六
  吉林【二】
  卷四十七
  吉林【三】
  卷四十八
  黒龙江
  以上盛京【自卷三十五至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江苏统部
  卷五十
  江寕府【一】
  卷五十一
  江寕府【二】
  卷五十二
  江寕府【三】
  卷五十三
  江寕府【四】
  卷五十四
  苏州府【一】
  卷五十五
  苏州府【二】
  卷五十六
  苏州府【三】
  卷五十七
  苏州府【四】
  卷五十八
  松江府【一】
  卷五十九
  松江府【二】
  卷六十
  常州府【一】
  卷六十一
  常州府【二】
  卷六十二
  镇江府【一】
  卷六十三
  镇江府【二】
  卷六十四
  淮安府【一】
  卷六十五
  淮安府【二】
  卷六十六
  州府【一】
  卷六十七
  州府【二】
  卷六十八
  州府【三】
  卷六十九
  徐州府【一】
  卷七十
  徐州府【二】
  卷七十一
  太仓州
  卷七十二
  海州
  卷七十三
  通州
  卷七十四
  海门防
  以上江苏省【自卷四十九至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安徽统部
  卷七十六
  安庆府【一】
  卷七十七
  安庆府【二】
  卷七十八
  徽州府【一】
  卷七十九
  徽州府【二】
  卷八十
  寕国府【一】
  卷八十一
  寕国府【二】
  卷八十二
  池州府【一】
  卷八十三
  池州府【二】
  卷八十四
  太平府
  卷八十五
  庐州府【一】
  卷八十六
  庐州府【二】
  卷八十七
  凤阳府【一】
  卷八十八
  凤阳府【二】
  卷八十九
  颍州府
  卷九十
  滁州
  卷九十一
  和州
  卷九十二
  广徳州
  卷九十三
  六安州
  卷九十四
  泗州
  以上安徽省【自卷七十五至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山西统部
  卷九十六
  太原府【一】
  卷九十七
  太原府【二】
  卷九十八
  太原府【三】
  卷九十九
  平阳府【一】
  卷一百
  平阳府【二】
  卷一百一
  蒲州府【一】
  卷一百二
  蒲州府【二】
  卷一百三
  潞安府【一】
  卷一百四
  潞安府【二】
  卷一百五
  汾州府【一】
  卷一百六
  汾州府【二】
  卷一百七
  泽州府
  卷一百八